当前位置:首页 > > 小学资讯

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

山东“徐玉玉”案刚刚审结完毕,但电信诈骗依然还在上演。日前,河南周口学生小张就因为诈骗分子的一条航班取消短信,被骗19000多元学费。比徐玉玉幸运的是,在小张反复打诈骗者*哀求后,对方最终返还了15000多元。民警分析,骗子可能担心小张在极端崩溃的状态下走上和徐玉玉同样的道路,才选择退钱。

追回被骗的大部分钱,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无论出于何种心理,诈骗依然发生,伤害和恶劣影响已经造成,诈骗者的“良心发现”也不能改变触犯法律的事实。等待骗子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除了追查诈骗分子外,依然绕不开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出*了小张的个人信息?乘客个人订票信息的泄漏,往往是“航班取消”骗局的源头。因为能准确报出乘客的姓名、联系方式与航班信息等,导致很多人不小心“中招”。

梳理小张被骗的过程,其信息泄露可能出自两处:一是航空公司。虽然航空公司否认发布取过消航班的信息,但并不能据此排除嫌疑。外部黑客入侵或航空公司内部人员倒*,都有可能导致乘客信息泄露。二是小张通过第三方平台“飞猪App”购票时,信息在多个环节流转导致泄露。而据平台客服称:“乘客通过平台购*机票时,乘机人的信息会经手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泄露信息的可能性。”

2021年,山东破获的一起特大民航旅客乘机信息泄露案就查明,信息泄漏的源头包括负责管理乘客信息的航空公司职工,以及10余个泄露在外的“中航信”账号。此案的18名被告中,有3人供职于航空公司。

“航班取消”类骗局已出现多年,却仍在频繁上演,看来除了要加大对诈骗者的打击力度外,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有关部门应把每一起个案都当成“徐玉玉”案来办,就算没出人命,也要有“必破”的决心;不能因案子小、损失不重或社会影响不大,就轻轻放过。拿此次小张的案子来说,既要查骗子,也要查信息泄露环节,看看到底是“内鬼”还是“黑客”在捣鬼。

近些年,“准大学生”正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之一,加之“航班取消”类骗局的迷惑性,其危害更值得警惕。尤其是在各高校开学季,不能让骗子再*“徐玉玉”式悲剧。

原标题:马上评|又是骗大学生学费,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113323.html

与“又是骗大学生学费 信息安全的篱笆还要再扎扎紧”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