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小学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面对从未经历过的新高考和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志愿填报政策,面对以专业而不再是高校为导向的80个志愿,可以想象大家迷茫的心情———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再战一次高考。下面就谈谈关于80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

观念: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报考报考,报和考同等重要,但由于高考志愿填报观念上的错误,导致因填报失误造成考生没有进入理想高校或专业的情况也屡屡发生,甚至有部分考生上大学后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厌学、逃课直至退学,代价惨痛。

误区一:重考试,轻填报

一边是考生辛辛苦苦奋战三年,考生家长为孩子能出好成绩焦虑操劳三年,甚至投入数以万计的金钱;另一边却是填报志愿只有三五天时间,数年之努力决于一旦,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志愿的思考不够,战术准备不足。

误区二:先高考,再报考

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志愿填报是高考之后再考虑的事情,高一、高二学生考虑志愿填报为时过早,高三学生虑于考试忙不应暇。殊不知,浙江新高考改革后,一年一次的高考统考改为有些科目一年考两次,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成绩作为高考成绩;考生尽早清楚高考志愿填报规则的变化,了解自己的成绩大致在什么位置、能读什么层次的大学、适合读哪些专业,是家长和考生必须提前思考的问题。

误区三:我来考,你来报

家长和孩子普遍认为,考试是孩子的事情,志愿填报是家长的事情。事实上,孩子的未来不应单独由家长来设计和决定。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决定主要由孩子来做,家长只是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误区四:要名校,求热门

“非名校不报”这种填报志愿的观念欠妥,风险较大,高考分数一旦够不上,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何况,即使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具有很强的实力。还有一个误区是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笔者在咨询时经常被问到“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专业也很难说有冷热之别,现在报考的热门专业不一定在就业时仍旧很“热”。

误区五:有志愿,没自己

很多人在填报志愿时,只盯着分数、名次号、高校和热门专业,心里只考虑怎样不浪费一分,而忽视了考生本人的兴趣和特长等自身实际情况。这很可能导致考生接触到专业后,却发现费尽心思选择的是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之前认为的“超值”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

认识:80个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今年考生可以填报80个高考志愿。以往是高校平行志愿,考生只需填报5个高校,每个高校填6个志愿,然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今,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高校+一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总共可以填报80个志愿! 那么,80个志愿填报到底难在哪里呢? 归纳起来,除了量大以外,80个志愿填报的难点还在于:

■不是所有的高校和专业都可以报考,很多专业是有选考科目限制的。

■过去的名次号主要对应高校,现在要用位次号去对应专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填报志愿之前,还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擅长什么,对应的专业有哪些。

■不知道跟自己竞争同一个志愿的对手有多少人,他们的分数是多少。

■前几年的投档线和录取线等数据,要细化到专业录取分数,并进行综合筛选分析。

风险:80个平行志愿也有掉档可能性

很多人认为,既然可以填报80个志愿,而且是平行志愿,随便填也可以被录取,不会有掉档的可能性。笔者要告诉大家的是,掉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一定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慎重对待每一个志愿,做好策略选择。尤其是要对选中的志愿高校及专业做充分了解,仔细阅读该校的招生简章,特别注意特殊规定。必要时,可以直接拨打该校的招办*进行咨询。

那么,我们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并且必须规避的风险主要有哪些呢?

■志愿理想化,都是热点城市的名校名专业,志愿没有梯度或者梯度不合理,而自己的考分

不够导致掉档。

■未注意各高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政策和特殊规定,没有遵照录取要求和规定,错失相关测试项目导致掉档。

为避免高考志愿掉档风险,我们有如下建议:

■填报前综合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专业、高校、城市、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

■仔细研读本书,查询有关高校、专业近几年录取分数和考生2020年位次情况。

■一心想进名校或热门专业的考生,要综合评估进名校和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

■对锁定的心仪专业,查询各高校该专业招生的政策及有关规定,特别了解限制要求。

■了解心仪专业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高校和人数。

■志愿填报还要看门槛。选考科目为指定一门的专业门槛最高,如果你恰好选了这门选考科目,则志愿顺序优先考虑该科目对应的专业和高校。比如,选考物理的考生,应尽量填报有物理选考要求的专业志愿。

■没有明确专业想法的,尽量先了解和探索自我,明确追求的目标以及未来职业的需求。

■了解自己平时成绩、模拟成绩在全省、市的位次,根据自己高考成绩的位次分析往年各高校专业录取分数情况、名次情况。

■了解本人体检结果,避开限报的高校和专业。

■留有余地,填报时要有自己能接受的保底高校及专业。

■关注有些高校招生“大小年”现象,详细分析近年录取资料。

■注意预报志愿后考区、中学反馈的信息,如出现扎堆现象,需加调整。

■坚持以下原则:①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②所填志愿一定要有合理的梯度;③高校和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搭配合理;④省内与省外高校相结合;⑤避开体检结果所限高校、专业。

决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一生的幸福,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在填报过程中会有很多纠结,那就是高校的名气、所在城市、专业选择、就业前景……尤其是今年的新高考招生录取政策还跟过去全然不一样。假如我们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能更多地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能不唯名校是从,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就能够挑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适合自己更好的志愿了。

那么,怎样的志愿才是适合自己的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兴趣的。

■自己擅长的,有优势和竞争力的。

■跟自己性格相匹配的,让自己感到舒服的。

■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是自己最想要的。

■跟自己未来愿望一致的,能实现自己抱负的。

■有助于自身发展,且与家庭愿望不相违背的。

操作:80个志愿,大数据这样帮您精准填报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志愿填报的基本策略。在这一部分,我们以问答的形式精细分析和解读2020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同时,针对80个高考志愿填报的重点和难点,列出了详细的志愿填报策略和样例解析。此外,我们利用“选考在线”网络平台,对相关高校和专业情况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建议考生和家长在拿到这本书起就开始仔细阅读并根据我们的建议对高考志愿填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第二部分:实战操作,即2020年在浙江省招生的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在这一部分,为了便于家长和考生更为便捷地查询专业情况,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以招生高校为单位的呈现方式,代之以专业(有专业代码)为单位的呈现方式。我们选取了2014年、2015年和2020年各高校在浙江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分文理科,有专业平均分、最低分以及名次号),并且以2020年的专业平均分为依据,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特别对一些按大类招生高校的专业大类内涵给出了详细注解;并按本科、专科、艺术类和体育类分开排列。所有数据都取自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了解和掌握更加详细的信息,读者可以通过扫一扫本书封底上的二维码更深入地查找信息,并向在线专家、老师进行个性化咨询。

跟以往的高考志愿填报书籍相比,本书具有鲜明的特色:

■按照专业逻辑,同一(或相近)专业按高校录取分数由高到低排列,最大可能地提供了专业优选余地。

■选取了最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有助于估计各高校各专业录取分数大致范围。

■对实验班、各专业大类所含专业给出了详细注释,分别列出选考科目。

■适合一段、二段、三段以及艺术、体育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分段分类参考。

■对80个高考志愿填报策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详尽的案例分析。

■以大数据为支撑,开发了以专业志愿填报为基础的微信公众号和微网站,方便考生及家长与咨询专家一对一互动。

■由于数据海量,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快速查阅并选择,我们在目录中详细列出了在浙招生的高校各专业所在的页码,考虑到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数量相对较少,故未一一列出。

■配套的网络平台囊括了所有入选高校的专业和招生信息,一书一网站让志愿填报更精准快捷。

■ 配备了强大的生涯规划咨询团队,志愿填报与生涯规划完美结合。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21421.html

与“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