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王立群、康震、易中天、郦波这些学者中,你最钦佩谁?...

王立群、康震、易中天、郦波这些学者中,单论学术水平,没有一个让我钦佩的。如果论专业态度严谨程度,王立群值得我来敬重。如果论儒雅气质,郦波老师的气质比较好。

王立群是河南大学的,据河南大学的熟人讲,从学术研究方面,以及学术成果上讲,王立群老师的成就不是最好的,在河南大学 历史 考古专业,比王立群有成就的老师有好几个。比如,河南大学有个郑慧生教授,是研究甲骨文方面的专家。

康震在百家讲坛,讲过好多次课,主要讲唐诗宋词。康震讲课的水平没得说,就是不知道他有什么学术成果,或者有什么文学作品。有一次,中央台新闻联播,大学政治工作会议,我在电视上看到康震的身影,我的感觉康震更像一个官员,不是一个学者。

易中天教授,讲课的水平很好,有没有出类拔萃的学书成果,冷*的不得而知。易中天品三国,适合广大普通群众的水平和口味,所谓下里巴人,和着万千之众。自从,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从商朝开始写,他说中国只有3700年文明史,冷清对易中天的敬重都没了,更谈不上钦佩。

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过很多东西,冷清印象较深的是他讲王阳明。郦波老师有次在某地方台做节目,他讲到霍去病时,主张中国不能过多的强调忍辱负重,汉族人在 历史 上多次遭受外来侵略,以及少数民族的杀戮,这不值得骄傲。要向汉朝学习,主动进攻匈奴取得优势。郦波老师的这个观点,和冷清的观点一致,令冷清肃然起敬。

冷清对于以上知名人士的评价,都是基于冷清个人和他们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的对比而言,只是冷清一家之言,不代表大众的认知态度。这些知名的学者的知识学术水平,相对于大众来说,绝对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大众是否钦佩他们,冷清就不得而知了。

易中天。三个理由:

一、易中天是有东西的

2013年易中天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此后出版了十六卷文集,就是他取得成就的最好证明。在我国当代,能出十册以上文集的学者并不是太多,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说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易中天先生十六卷的文集出版,我觉得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易先生的著作我看过一些,我觉得很有特色。易中天可以把自己对事情的观察、自己的心得和读者交流。虽然他的独立见解和他的表达方式都是引起很多争论,但是把他的成果全集出版,参与为了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文化建设,参与这个讨论,参与这个大的建设项目,我觉得大家都会从中得益。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说,易中天写《易中天中华史》,是回归到中国知识人的正宗上去了,从梁启超、夏曾佑开始个人写通史的传统。1949年后,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写通史,转而去集体编书。集体写作,无论是写通史还是断代史都没意义,如果你不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知识,多一本、少一本有什么意义呢?易中天个人去写通史,最值得鼓励。

不能说易中天写了这么书,成就大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他踏实做了研究,研究获得不少成果,你可以不同意他研究的结论,但得承认易中天有东西,且拿出来了。

二、易中天态度严谨,不乱说话

易中天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风气,就是评论 历史 必须拿出原始史料作为依据。在易中天之前,网上就有很多网文和键盘讨论 历史 军事,有的也写得非常好,但是这些文章很少公布其内容是什么地方看来的,读者只能根据信息量,来判断这个人写的内容是否合理。

全靠读者自己判断,首先对于作者因主观好恶写出来的东西就很难辨别,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网络神论多如牛毛的一个根本原因,很多神论大师十假之中有一真,当时网络上其它人也只是空对空的批驳,最后被拉低到了一个水准。当然比较多的是袁老师那种五六分真的,其余都是信口开河,虽然满是槽点,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易中天好就好在,把他几乎所有观点引自出自什么地方,基本上一五一十的都交代出来了(基本上都是《三国志》和裴注,此外有少量吕思勉、张作耀、何兹全等老 历史 学家的作品),毕竟他是教授,还是上央视公开讲三国,所以不能跟写网文一样,得有学术界的基本要求。但是他不少观点在电视上放出来之后,很多人不服,这个时候就想到了我可以自己去翻原书,把每一个字眼都抠一下就可以反驳他了。因此易中天很有可能极大的带动了《三国志》(乃至后汉书、晋书)的阅读,这点功劳就是不可估量的。

三、易中天看得清自己

易中天写出来的东西易懂而且有趣,但不装。

作为一个非 历史 专业的学者,他好就好在他看得清自个儿。

易中天写的东西,从他做《品三国》开始就一直保持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注释给你整得明明白白、扎扎实实。哪里是哪儿的史料,哪句话出自哪里,如果是一些主观的东西,他会给你贴出来是哪个 历史 大牛考证提出的这个观点。

这又引出易中天讲 历史 的一个特点,你看上去他的作品有非常浓厚的个人风格,但是他在作品里提到的所有主观性的东西,没有一个是他自己首创的,几乎全部都是前人提出的、经得起推敲的内容。

而且,最可贵的是什么?

易中天没有很多自诩搞 历史 、懂 历史 的人的臭毛病——爱撕逼。

他永远是:我看到的史料是这样讲的;我的观点是这样;有谁谁谁提出了某某某观点,他的依据是什么……

他绝不会上来就:我认为是什么;谁说的不对;我独家发现了什么;事情就是怎么怎么样的,不服来辩!

易中天很懂一个道理,就是 历史 的解读和主观表述是多元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唯一确定的史料。

易中天和很多人引战不一样,他讲论战艺术,喜欢把火力引到别人那里去。

他作品里很多东西有人不同意,反对,但他不跟人撕,他明明白白把出处列出来,告诉你这是那个人提出的说法,你和那个人撕去。但是他绝不隐藏和伪造自己的意见。

这几位都是国学大师,个个都令人钦佩。不过,我最喜欢听康震老师讲课,认为郦波老师最具有儒雅气质。

王立群老师态度温和,说话慢条斯理,是一位非常可爱、和蔼可亲的老爷子。

喜欢听康震老师讲述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事。康震老师风趣幽默,语言生动,课堂氛围十分活泼,内容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让人会不知不觉地就听到了最后,有种要一直听他讲下去的冲动。

认识郦波老师是在《中国成语大会》,熟知在《诗词大会》,郦波老师面相极善,温文尔雅,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他这性格也是相当随和,与人无争那种。

至于易中天,我只知道他品《三国》,可惜没有听过他讲述什么,不熟悉所以不做评论。

除此之外呢,还有纪连海老师、蒙曼老师,也很喜欢他们。

纪连海老师给人的感觉就像老顽童,是与康震老师不一样风格的活泼,说话也很中肯,特别适合讲故事,也是一个有趣的人。

蒙曼老师是一位女学者,也是博学多识的才女,与郦波老师的风格相似,点评的时候也很会考虑到选手的感受,很有爱心和同理心的老师。

先说答案:王立群。

至于水平倒着讲吧。

康震、郦波,二位在自己所讲的古代文学-诗词领域都水平有限。非要评个倒数第一,那就是郦波吧,谁让郦鲲鹏教授不善藏拙呢。

郦教授,南师大硕导,自从上了百家讲坛,小有名气,涉足的领域是越来越广,后来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担任嘉宾,对于他的那点旧学来说,这时候还算够用。再往后就不对劲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两档节目,彻底把郦老师打扮成一个诗词专家、国学大师的范了,甚至郦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既然当了诗词“导师”“大学士”,对诗词绝对是内行中的内行了,怎么说也是个“诗人”了。

他在微博发了自己几首诗词,被网友指出格律错误,用词不当。郦教授不仅不以为耻,还把自己比成鲲鹏,把批评的人比成斥鴳,说人家理解不了自己的境界。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郦鲲鹏教授的境界:

格律,错了;押韵,错了;内容,还特么抄网文小说句子……

有些人在自己的领域很厉害,出了自己领域乱说话就往往丢人。郦鲲鹏教授,南大文学院硕导,丢人丢在自己吃饭的领域。无话可说。

康震老师,天天赶场上节目,流水线出书。上次去某出版社,满地堆的都是康老师新书,横跨唐宋诗、词、文,煌煌几百万字。

这些都是一年之内,康老师在百忙之中写出来的。哪怕不过脑子写口水文,感觉都挤不出这个时间。

康老师自称“自带流量”的诗词男神,来看看诗词男神的诗吧:

天天嘲笑老干体,我特么随便抽一篇老干体,估计都能把康教授打趴下。又有人指出康教授诗词的格律问题,康教授竟然觉得别人诗在嫉妒他……

我的天,别人提出格律问题并不是因为你只有格律有毛病, 而是除了格律,其他地方全是毛病,无从下嘴……

下面说说王立群和易中天

王和易都能算是学者。但易中天属于创作型的学者,他专业主攻方向是文学和美学,所有他的畅销书多是品XX,《品三国》《读城记》,都是在用学养作根基,根基之上凸出的是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易的这个学术根基还是较为牢固的,经常引用翦伯赞田余庆吕思勉等人的学术观点,源流可见。

而王立群的史记研究在国内算是水平不错的。他真正的专攻方向是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人的性格也很沉稳,不像易中天过于跳脱,喜欢造噱头。

王立群、康震、易中天、郦波,这些因为《百家讲坛》而出名的文化学者,我一个都不钦佩,我只佩服他们口才好得不得了,也佩服他们获得了优良的基因,上得了普及一般 历史 知识的台面。

其实问者在提问中设了两个问题:1.最钦佩谁?2.谁最具有儒雅气质。第一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我会认为问者是一个外貌协会会员。中国人多,最不乏的就是会读书的人,口才好的人;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 历史 的记录,每一个朝代都有优秀的 历史 学家,都会有前瞻的 历史 论断。

可以说,现代的中国走入了一个大赚钱的时代,人人都想发财,在校生想创业,自己当老板,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加入公司的董事会,而文化学者则以文化为产品,只要一个文化表演平台,定一个题目,写好稿子,根据受众认真润色一下,然后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让听众听起来以为是真。于丹,前几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说到这个时代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时代,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少。于丹的口才很好,当时听起来,以为现实就是这样,贫富差距已经消除,教育已经全国普及,大街上已经路不拾遗,夜晚可以夜不闭户,中国已经走入大同 社会 ;而现实却是重重的给于丹打了一记耳光。

书读多了,就会明白很多的哲学命题、 历史 故事、政治沿革,就不会惊讶于《百家讲坛》中的内容,他们不过是文化 娱乐 人物。口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训练的。

本人才疏学浅,一农村老太婆,对王立群,康震,易中天,郦波这几个大人物略知一二,易中天幽默诙谐,王立群知识渊博,郦波和善可亲,康震博古通今,多才多艺。如果不是从诗词大会,百家讲坛,凭我这低层百娃难见尊容。各有千秋,但我对康震教授更崇拜,我经常看诗词大会节目,康震老师的解说,绘画令人叹服。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人说康震老师因诗词大会口占几句,被打下神坛。我看未必,我位卑言轻,以许没人相信。我认为有的人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大江东去本来就流的日月,多么真实的诗!非要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拿来比较,难道苏轼可写大江,后人就不敢写大江吗?雄鸡高歌天地广,有人说毛主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好象又有抄袭之嫌,古人也写过雄鸡,谁人都可以都可以用这些词,为什么对名人就非要挑刺。有些人确实比名人能干,借此炒作好出名,这是当今盛行之风。

首先要明确何为儒雅气质。从名字来看,儒雅发端于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儒者应该有的儒者品质,后来更为强调的士人风骨,也是儒者身上应有的品质。近现代以来,儒家经历了各种各样风雨的考验,儒者身上增加了一层知识修养的层面。总体看来,儒雅气质至少包涵了两方面内容:要有士人风骨,还要有一定的知识修养。要达到有一定知识修养不难,而要有士人风骨,特别是在受到考验的时候,要保持士人风骨,确是殊为不易。从这两方面的因素来看这几位的儒雅气质究竟如何。

从知识修养层面,这四位均是高校的教授,均受过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讲课均是受到广泛欢迎,四人也都是上过“百家讲坛”的节目,都讲过受到广泛追捧的电视节目,都是学术明星。从这个方面来看,四人之间的知识修养很难有明显的差别,其中易中天老师的学养听闻上过他课的同学的说法,非常高的水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自己听过康震的诗词课,讲得确实调理还比较清晰,但是也有一些不够严谨的地方,只能说是一个好的课堂教师。王立群郦波的学养没有更多直接的证据,但是从电视节目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同康震类似的情况。

而说到士人风骨,易中天是这四位学者里最有风骨的,去年他排演了一部话剧《模范监狱》,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表达,一些事情上的发言,都可以看出易中天的硬骨头。康震自不用说,高校里有了一官半职,很多发言都是一副媚俗之态。另两位学者似乎也很难听到他们在一些公共事件上的发声。

综合来看,这四位里,易中天最有儒雅气质。

我为什么最钦佩的是易中天先生呢?

先是拜读过他们十来本著作,才舔着脸来表达一下对各位先生的钦佩。

钦佩的程度要分几个层面上来说: 1、 知识量的庞博, 易中天先生独自一档;

康震、郦波、王立群在略低一档。

因为百家讲坛的缘故,很多人见证了四位先生在 历史 和古典文学上的精彩讲解。

后来的《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其他节目,让许多观众更倾向于欣赏康震与郦波先生。

(但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观众对“诗词”有亲切感) 王立群先生在 历史 类节目中也有非常精彩的表现,但这都在他们的研究专业之内。

他们三位先生的作品也大多是偏专业的论文类出版。如: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康震的《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风雨张居正》。

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却只是他捎带着玩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还多着呢。 看下易先生的作品吧:(美学专业的论著已经很多,这里就不提了),只看其他的: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你好,伟哥》

《书生意气》《穿透灵魂之旅系列》

《品人录》《读城记》《大话方言》《成都方式》

《书生傻气》《中国智慧》《我山之石》

《高高的树上》《从星空到心灵》

《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

以上这些书我虽然没有全部看过,但也拜读了十之六七。可见易先生在知识的庞博上是略胜一筹的。 2、 普世的善果,易先生更惊案一些。 在这个信息爆炸,鸡汤和毒鸡汤,好的坏的一锅烩的知识混杂时代,几位先生的出现无疑是我们的幸事。

王立群先生读 历史 ,郦波先生的诗词储备,康震先生的古典文学修养都让我们膜拜。

而且他们都是温文尔雅的做派,也大受欢迎和仰慕。

他们更是唤起了我们对古典文学、 历史 、诗词新的热爱。

虽然有人评论易中天先生比较随性,常常有讽刺挖苦之言。 但论到普世,雷霆和雨露的用意是一样的,都是恩赐。

易先生无论讲座还是文字都更加的平实诙谐,通熟易懂。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也更“好玩”一些,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又让人很有启发。

如果把几位先生比作佛家文化,四位先生都是佛法精深的大师。

王立群、康震、郦波更偏向于律己自修的小乘佛教,而易中天先生则是普世的大乘佛教。

王立群、康震、郦波先生偏于淳淳善诱的“净土宗”,易中天先生则是当头棒喝,提倡“顿悟”的禅宗。

3、 专业内的成就,他们都在自己业内有很多论著。

易中天先生是厦门大学的美学教授。划重点(美学教授)

王立群先生是文史研究

康震+郦波是古典文学

在一般认知上,美学是高于其他专业的,只有哲学才比美学高一点点。

一家之言,望轻笑轻喷。

我最钦佩易中天。

其生平:1947年2月8日,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高中毕业的易中天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支援新疆,生活了10年。

1978年,易中天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

2005年,易中天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 历史 ,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观众喜爱。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 2006年2月12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


首先得说明,这道题目的问法就决定了其答案一定是个体性的、主观性的。但是在我的个人主观性回答中,也有一些客观依据。

这四位学者中,我认为最出色的当属易中天。

四位都是中文系的教授,因此文学研究是他们的主业。易中天和王立群都是40后,都在1978年以高中学力直接考取研究生,易考的武汉大学,王考的河南大学,毕业后都留校任教。王立群的留校走的是正常流程,而易中天的留校却凭借了导师胡国瑞、时任校长刘道玉的力争,时任教育部长的蒋南翔特批的,可见人才难得。当时,易中天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对于一个硕士生而言是非常少见的。 王立群 在河南大学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属于本本分分的专业领域,而易中天在武大 开设的《文艺审美心理学》,是一门跨越文学、美学、心理学的边缘学科,当属在全国属于独一份,足见其知识储备量和创造性。康震和郦波都是70后,求学和治学都是在稳定的教育体制下,相对而言难度要比前两者小,而且和王立群一样,两人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基本都在既定学科轨道内。

四位的大众知名度都与《百家讲坛》有关。康震首次登台讲的是唐宋八大家,属于专业内的看家本领,讲授方式也以故事性为主;郦波讲的是张居正,王立群讲的是史记,易中天讲的是汉代风云人物,都 属于业余研究,难度比康震是高一些的,但郦波的 基本路数属于依照史料的讲故事,很多中学 历史 老师也是这么讲课的,王立群的讲述里就加入很多史料间的比对、考证,更接近学术一些,易中天则不仅使用了大量参考资料对许多细节逐一考证,还在很多地方列举了诸家之言并谨慎提出自己的观点,属于更深入的学术思路。这里并不对四人的讲述方式做对比,因为无论是风趣幽默,还是儒雅大方,都只是一个技巧问题,尤其对于他们这些专业教授而言,完全是小意思,但讲稿的处理方式却能透露出他们各自在学术意识和知识结构上的差异。

在《百家讲坛》之外,康震也基本没有过文学以外的其它建树,王立群仍是以《史记》为主,说明他们学术经验是比较固定的;郦波除了讲 历史 人物,还讲讲国学,但仍和古典文学关系密切,而且都未脱掉故事和释义的路数;易中天则在文学和 历史 之外,横跨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思想、大众文化等多个领域,去年还写起了话剧,可谓触类旁通、多才多能。

而如今,易中天和王立群都处于一种退隐的状态,但还在从事着自己的研究,不管易中天的中华史有什么问题,至少他还有一份学术野心。康震和郦波则继续着电视讲师的路子,同质化的通俗读物也出了一本又一本,至于两人写的格律诗……就不多评价了,而且康老师现今在北师也主要是在行政系统而非学术系统上奋力前进。

谁知道郸城的名人



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周洪文,男,1965年7月生于河南省郸城县。199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理论;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技术经济。 主要承担课程: 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项目投资评估。
谢易坤,1971年生,河南郸城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佛教大学考古专业,获易学博士学位和学历。现任中*际风水研究院院长、香港“风水水起”电视节目特邀嘉宾,山东佛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易学研究协会理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道教协会河南太清宫分会会员,中国佛教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协会会员。
周胜,1961年生,河南郸城人,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理化专业,2001年毕业于 东华大学 (原 中国纺织大学 )纺织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和学历。现任扬州职业大学、扬州 广播电视大学 和扬州职工大学校长,教授,东华大学和 东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
魏新:周口郸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现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方正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2005年集团*收入245亿元。
柴建方:1943年生,河南郸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宁夏书画院副院长、宁夏书协副主席、贺兰印社社长。中国书协二届理事、西泠印社社员、’99中国百杰书法家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书法艺术家。
孙学敏:教授,在读博士。1963年生,河南郸城人。1985年 郑州大学 经济系毕业,2004年3月攻读 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 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决策学、数量经济学。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导师,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曾任国际经济与西方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国际贸易系主任、郑州大学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郑州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寒心:原名:张国华。男,1982年生,河南郸城人。<<文学与人生>>杂志社特邀记者; <<诗选刊>>特约创作员,2000年腾王阁杯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少年组一等奖,2000届香港环球书法比赛银奖得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有当代"小张颠"之称。主要作品<<一生誓>>、<< 英雄颂>> <<母亲>> 。
马艳丽:英文名:Mary Ma,女。1974年生,河南郸城人。1991年 河南省赛艇比赛冠军。1995年 上海首届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冠军。1996年 上海青年岗位能手、上海青年突击手。1998、1999年 ’98、’99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时尚大奖-中国十大名模首席”;2000年 被评为中国国际时装周时尚媒体评委年度四大时尚人物之一。
赵康乾:郸城县宁平镇鸽子笼村人,1980年生,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曾任宁平小学四年级语文代课教师,现任东莞龙大朗明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著名青年作家,职业经理人,著有《宋元剑仙传》《东渡》长篇名著。
刘金山:男,1971年出生,河南郸城人,2000年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乘数效应差异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等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博士论文《转轨时期需求变动与需求政策研究》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于祖焕:男,1963年2月生,河南郸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 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所获博士学位;在子流形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论文相继发表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并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引用。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1987年毕业于河南沈丘师范美术专科,后进修于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毕业后分配至郸城县城郊中学任美术教师,现为河南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张振福的泥塑作品有写实的,也有夸张的,例如《东家长西家短》、《乡村理发员》、《家乡戏》、《*货郎》、 《盛世欢歌》 等,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充满乡土气息,造型出神入化,独具匠心,让观赏者一直沉浸在朴实的柔美之中。泥塑作品《共读西厢》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美展一等奖;《快乐的日子》获河南省第四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鼎奖; 《黄土地》 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展获银奖;被评为“河南泥人张”。
朱岫峰:男,汉族,1941年6月生,河南郸城人,1971年4月入党,1960年9月参加工作,中牟农专毕业,中专文化。曾任淮阳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项城县县长、商水县委书记,1987年9月任周口地区行署副专员,1994年任周口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2000年8月任周口市委常委、市筹备组副组长,2001年1月任周口市人民*正厅级干部。
贺恒德,1948年1月14日出生,河南省郸城县人。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法律专业(函授)。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1968年4月入党。历任平玉县中队战士班长、班长,温县中队副中队长、中队长,武警河南省总队平顶山支队参谋,1984年6月任武警河南省总队平顶山支队参谋长,1987年2月任平顶山副支队长兼参谋长,1988年1月任平顶山代支队长、支队长,1990年1月任武警河南省总队副总队长(副师职),1993年3月晋升正师职,2001年1月任武警海南省总队总队长。1988年12月被授予上校警衔,1992年12月晋升为大校警衔,2001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4月26日13时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遗体送别仪式, 定于2011年5月2日9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李天文:男,汉族,农历1974年11月生,原籍河南郸城县秋渠乡李堂村,1997年6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国家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文学、曲艺、书法爱好者,国学教育倡导者之一,业余作家。先后任《河南乡镇企业报》编辑记者、河南科技出版社编务助理、郑州中原区第二中学特约计算机教师。著有回忆录《梦的季节》,散文集《风中的玫瑰》,小说《无声的叛逆》、《落定》、 《人在江湖》 ,诗歌《望归》、 《我心飞翔》 、《飘荡》、 《玻璃心》 等等。
李玉龙,七十年代出生,郸城县李楼乡人。编剧、词作者,曾创办及主编过多家报刊,并为多部影视剧与晚会创作歌曲。16岁开始发表作品,所写诗词、诗歌、歌词、散文、小说为《国际汉诗》、 《中华诗词》 、《当代诗词》、《诗刊》、《词刊》、 《现代青年》 、《读者文摘》、 《小说月刊》 、《当代艺术家大辞典》等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及辞书所选录。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环保文化促进会会员。著有格律诗集《玉龙诗选》、歌词集《平衡》、剧作《大山的爱》、《第一刀客》等。

闻一多资料



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同盟。从此,他以*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同盟。从此,他以*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同盟。从此,他以*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当代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陶德麟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呼吁青少年趁小的时候、记忆力好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名著。

这位武汉大学的老校长坦承,大学毕业后从事的专业并不是国学,好多年也没有认真读过中学时代读的东西,但至今仍能用文言文写作,能写格律诗,就是得益于少年时期的训练和熏陶,“其实当时也不懂,就是背下来了,慢慢成了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

陶先生说,大数据时代,青少年要学的东西,比老一辈当年多得多、新得多,以至于大家都在呼吁给孩子们减负,自己赞成减负,但是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大有讲究。

先理清一下什么叫做名著

什么是经典名著?

别把学校推荐的,考试必考的,都叫名著。比如四世同堂。或许那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或者至少是考试的教条,让名著也显得面目可憎起来,完全没有名著那种跨越历史的光彩。

别把当代主流价值观推荐的名著都当名著,比如《红岩》、《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当代总是短暂的,而名著往往源远流长。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政治组织,一个物欲狂欢者的社会,在文化主张方面,往往缺乏贯通历史的眼光,更难改其惯性。

别把文学名著当作全部的名著。言必称四大名著的书单和言必称红色经典一样粗鄙。在历史、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人类的积淀也格外丰厚。

别把别人说的名著当作名著。国人最喜欢看权威的别人话是,少问自己的内心,但00后的少年一代,恐怕会有全新的局面吧。

理性认识青少年的漠视

名著之所以有名,都已经过漫长的历史,语言形式都比较旧,和能够迅速打动孩子的流行语言体系有些隔膜。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虽然明清小说有点半文半白了,但还是旧的语言。名著老旧的,不光是文字形式,还有部分内容。就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而言,其中能够让这个世代的少年们产生共情的,也都越来越少呢。

青春期的少年,正处在被荷尔蒙控制的美好时期,爱憎既粗鲁直接又黑白分明,既浓烈又喜新厌旧……他们真正能体察名著的美好的武力值,还在提升过程中。所以大多数少年不喜欢是正常的。但我们更要相信,今天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都不是最终结局。

名著的药效

不看名著的孩子,也许在中国式考试的环境下,会稍微有点吃亏,无非就是考试少几分而已。就一个少年的成长而言,无关大局。

而且,读多少名著,对于当前少年们成长中的问题,虽非无关痛痒,更无一吃就灵的明显疗效。少年们喜欢上最好,没有喜欢也没关系,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们还将一次次滴和那些真正的名著不期而遇。

等到少年们成人,生活已经给了他们很多难得的体验——在社会竞争中备受挫折或者大放异彩,在异*往中遍体鳞伤或者尽享甜蜜,在朋友圈中孤立无援或者人气飙升……他们会重新想起那些年在课堂上他们背诵过的名句,并且感触良多——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比如: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有自己的名著书单

若只是为考试阅读名著,家长大人也就不用动心思引导少年们了,学校老师会用以课堂测验、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各种方式,让少年们掌握必考点。

但如果不只是为考试,每个少年都是个不同的生命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名著书单。喜欢艺术的,他们的经典名著可能是《艺术哲学》;喜欢历史的,《全球通史》肯定是必读书;喜欢科学的,谁知道呢,也许他会苦读《时间简史》?

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积累虽然被各种造各种毁,但也流传下来了不少,加上世界范围内各种璀璨的文化明珠,但凡公开披露的各种必读名著书单,大多顾此失彼,难以详尽。当然也不必详尽。名著,尤其是别人的名著是读不完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内心的真爱出发,找到自己的真爱书单,才是王道。

先让名著变成家长的最爱

若家长大人从来都不喜欢名著,也没见看过啥名著,反而天天忽悠孩子们看,必然被鄙视。

假装喜欢也不成,那很容易被识破。少年们都冰雪聪明,一眼看过去,或者都不用看,他们用鼻子闻闻,都知道你是否真爱。

大人若只是将名著当作应付考试的东西,那就不能期待少年们能够真正爱上她。

从名著中挖出一些话题来

名著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被世世代代的不同群体反复阅读,个人觉得无非三大看点。一是好看的故事,好的表达方式。二是看那些牛逼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体验和人生选择,你会发现那些古老的故事竟然与我们当世的生活紧密相连。三是总能激发阅读者反思自我。

如果你能够从那些古老的名著中发掘出很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那么恭喜你,关于名著,你和你家少年相处的一个良性局面,打开了。相信以你的认真和反思,也将带给少年们另外一个认识世界的角度。

也可以从电影、动画、游戏……开始

名著往往太旧,至少在形式上。但名著也往往是个宝库,人物、故事、剧情、桥段,资源丰富。一代代的懒人,都在从真正的名著中发掘,发掘好的故事,发掘好的人物,发掘人性中最闪耀的亮点,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重组成全新的衍生产品——漫画、动画、电影、游戏等等。

举个例子吧。三国演义,为啥不能从《赤壁》开始呢?吴宇森导演,林志玲出镜,想来也不会亏欠了一个少年的胃口吧。关于三国的连环画、漫画更是品种多样,不做赘述。等到有一天,少年看过这些他们喜欢的三国演义,他或许会有兴趣去读一下罗贯中的版本吧!进而我们还可以期待,也许他会去《三国志》中去寻求答案,或者他们再看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会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吧!

1)从最精彩的片段开始。比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精彩片段。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从最精彩的片段开始,远比循规蹈矩滴从头开始要好得多。

2)可以只读一部分,不用拘泥于全部。好多名著是一辈子都值当一读的大书,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读之处,不用非得在少年时期和整本整本的三国演义死磕。

3)和孩子一起学会快读,泛读。少年们若是从小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会被课堂上的精读误导——以为读书就得批注,就搞清楚每个细节,就得能够分清段落,要能总结意义,其实大可不必。好读书不求甚解嘛。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情节,好的语言,总会留在少年你的心中,暗自发酵,变成成长的养料。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13295.html

与“武汉大学格律诗专业 如何引导人们阅读经典”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