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有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1、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心理学硕士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

2、国际传播学院:英语(国际新闻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英语节目主持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英语(网络英语信息采编方向)、英语专业和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尼泊尔语、孟加拉语等29个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现为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3、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系、文学系、导演表演系、摄影系、美术系、音乐系和录音系7个系;拥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和音乐学四大主干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艺术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音乐学、艺术学(二级学科)5个博士点,

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音乐学、艺术学(二级学科)和美术学等6个硕士点,以及一个艺术硕士授权点(MFA)。学院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导演、表演、导演(含剪辑)、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音乐学、照明艺术等9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新闻学分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块。就业方面,主要是为媒体(报纸、广电、网络等)输送新闻记者和编辑。当然,也有学生去企业当企划、文案、外宣之类。
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又有网络传播、广告学、公共关系等分类)两类。理论传播学与上述的新闻学中的新闻史学,应该是新闻传播学学理方面最重的学科,而应用传播学则是就业面最广的学科。当然,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会分的这么清晰的。新闻传播学本身的学科壁垒就很低(后面再详述)。

如果放眼世界,就学科来说,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舶来品,外国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欧洲的大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多半是不在同一个院系的,而在美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些就在同一院系里面,这方面看,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还是类似于美国同类院系。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传播院系的学理研究更深,对数学、统计学等科学精确度上要求更多,而美国的新闻系则有更多的实用和业务导向。

说完学科,然后说一下中国大陆高校较强的新闻传播学院系的情况吧。

当前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覆盖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的新闻学院为当之无愧的南北两强,办学历史悠久,在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都声望卓著。
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则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因此中国传媒大学要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仅有一步之遥。

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电学界和广电传媒业界最强者)、清华大学(新锐,锐不可当)、武汉大学(在非广电、网络的纸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称,仅次于人大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一共6所大学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个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0个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实际上新闻传播学的考研并不好考——因为新闻传播学科目前每年报考者都很多,一般热门新闻院系的竞争都在20:1的考录比,甚至更难。对这一现象,就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有两方面决定的:
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类的院系近年来在各高校开设的越来越多,很多非重点大学也纷纷上马开设了这个专业,而这些非重点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显然在求职就业上困难较大,不得不进一步争取考名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
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的自身学科壁垒(也就是跨学科学习的难度)很低,又不用考数学,这为许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外专业考生提供了跨专业考研的机会,再加上很多考生都误认为新闻传播学是当今显学,便于就业(其实这都是幻觉^_^),于是就对新闻传播院系趋之若鹜了。但事实上——当今各类大牌传媒(包括纸媒和广电媒体,也许网络还稍好些)的人才储备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很少招记者或编辑。而另有些经常招聘的媒体,显然是留不住人的媒体,这种经常招聘的单位,流动性太强,等于是“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了,这种单位不去也罢,因为别人都留不住,你多半也早晚会走人。

况且,目前媒体招聘,大多不仅要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更要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如外语类、法学、中文、经济类等等)。而一旦跳出媒体,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其竞争力甚至不如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浅薄、专业性较差所决定的)。
那么,做老师呢?首先,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一般大多是不会要新闻专业的,如果说媒体招聘,新闻专业可以考,中文专业也可以去考,但中小学招老师,人家多半是要中文毕业生也不会要新闻毕业生。
如果要做大学教师,那显然,你必须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还要读博士。而如果你要做名校老师,那么就一定要读最好的几所(如人大、复旦、清华等)新闻院系的博士,甚至有些新闻院系是要你具备媒体从业经历或者留学海外经历的。

实际上目前的媒体已经不是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最好选择了!
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说,好的媒体目前人才储备已饱和,不招人;而较差的媒体才会不断招聘,结果是人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招新人。
另一方面,媒体的生存环境、记者编辑的生存环境已经远不如往昔了:媒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编辑记者们的社会受尊重程度也越来越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记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且越来越甚;而一般社会民众面对媒体和记者也越来越轻视和不信任(当然有些也是记者自身的问题)

那么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还有哪些好前途呢?最好的就是考公务员了!但公务员的竞争更是激烈无比,每年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如愿。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同时进门的关口极为狭窄。

除了媒体、高校教师和公务员这三类,那么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就只能走跨行的就业途径了,也如我前面所述,可以进企业做一些文秘、创意、宣传策划等工作。也就这些路了。

中国传媒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等。
专业介绍
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8个专业硕士类别,87个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 招生类别 报考科类
广播电视学 一批 理工
新闻学 一批 文史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 一批 理工
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 一批 文史
传播学 一批 文史
广告学 一批 文史
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 一批 理工
公共关系学 一批 理工
英语 一批 文史
翻译 一批 文史
工商管理类 一批 理工
经济学类 一批 文史
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管理、公共文化与创意设计方向) 一批 文史
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 一批 文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分析方向) 一批 理工
汉语国际教育 一批 文史
汉语言 一批 文史
汉语言文学 一批 文史
法学 一批 文史
通信工程 一批 理工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一批 理工
广播电视工程 一批 理工
电子信息工程 一批 理工
自动化(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方向) 一批 理工
数字媒体技术 一批 理工
网络工程 一批 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批 理工
信息安全 一批 理工
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方向) 一批 理工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一批 理工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一批 理工
日语 提前批小语种 理工
俄语 提前批小语种 文史
葡萄牙语 提前批小语种 文史
西班牙语 提前批小语种 理工
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98万平方米;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通信技术干部训练班,训练班的成立是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创了我国广电技术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1959年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开设无线电系、外语系和新闻系。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英文名称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校歌是《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学校致力于网络、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工、文、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年,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媒体、广播电视领域)、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稳居全国第一。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6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30000余人。

中国传媒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有:

1 、 经济学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 法学

4 、 社会学

5 、 思想政治教育

6 、 汉语言文学

7 、 汉语言

8 、 汉语国际教育

9 、 英语

10 、 俄语

11 、 德语

12 、 法语

13 、 西班牙语

14 、 日语

15 、 朝鲜语

16 、 印地语

17 、 马来语

18 、 乌尔都语

19 、 斯瓦希里语

20 、 葡萄牙语

21 、 土耳其语

22 、 匈牙利语

23 、 意大利语

24 、 泰米尔语

25 、 普什图语

26 、 孟加拉语

27 、 尼泊尔语

28 、 荷兰语

29 、 新闻学

30 、 新闻学

31 、 广播电视学

32 、 广告学

33 、 传播学

34 、 编辑出版学

35 、 网络与新媒体

3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37 、 应用统计学

38 、 电子信息工程

39 、 通信工程

4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41 、 广播电视工程

42 、 自动化

4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4 、 网络工程

45 、 信息安全

46 、 数字媒体技术

4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8 、 工商管理

49 、 市场营销

50 、 会计学

51 、 文化产业管理

52 、 行政管理

53 、 公共关系学

54 、 音乐学

55 、 表演

56 、 戏剧影视文学

57 、 广播电视编导

58 、 戏剧影视导演

59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60 、 录音艺术

61 、 播音与主持艺术

62 、 播音与主持艺术

63 、 动画

64 、 影视摄影与*

65 、 摄影

66 、 视觉传达设计

67 、 数字媒体艺术

68 、 音乐表演

69 、 翻译

70 、 软件工程

71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72 、 艺术与科技

73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74 、 环境设计

75 、 新媒体艺术

76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77 、 漫画

78 、 智能科学与技术

79 、 国际新闻与传播

80 、 网络空间安全

81 、 数字经济

82 、 人工智能

83 、 物联网工程

84 、 艺术管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传媒大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21742.html

与“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