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徐家福1924年出生在南京,他的童年是在老城南的城墙根下度过的。
“我读的是船板巷小学,就在城南。那时候真是无忧无虑。1937年,我考上了南京一中,可是,因为日本人打来了,学校不开学了。”学校发给学生每人一个借读证,拿着这个借读证,无论到到全国各地的哪一所学校,只要教室里有位子,就可以入学就读。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眼看日军即将攻陷南京,南京国民*开始西迁。南京沦陷前不到一个月,徐家福一家人也随着西迁到了武汉。
“到了武汉,我就不上学了,上午在家读书,下午出去玩耍,到江边看船。”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1938年,徐家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消息说国立东北中学由河南鸡公山迁到湖南宝庆(注:即湖南邵阳)桃花坪,路过武汉正在休整、招生。徐家福于是报考了这所中学,被顺利录取。之后,他独自赴宝庆求学。然而开学不到两个月,就遇到长沙大火。“这年冬天,长沙警备司令薛岳接到情报,说日本军队要围攻长沙。薛岳请示蒋介石,蒋介石下令‘坚壁清野’,意思是要毁城。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省政当局下令放火毁城。湖南危急,国立东北中学不得不从宝庆迁出。1939年9月,学校落脚于四川自流井(注:后与贡井合并为自贡市)静宁寺。”
1944年,徐家福从位于四川三台的国立第十八中学毕业,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之所以选择数学系,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抗战时期,很多江苏人西迁到了四川。徐家福读高三的时候,江苏人在三台成立了同乡会。会员之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是国立东北大学(注:当时因日军入侵而西迁到四川三台)的徐子明教授。“老教授在三台江苏同乡会成立大会上说,国难当头,国家急需数理化人才,可是学习物理和化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成本高,滑拦而国家的教育经费不够;学数学, 只需要一套纸笔和一个聪明的头脑就可以,成本很低。”
老先生的话,徐家福听在耳里,动在心上,“我读中学时,喜欢国文、外语和数学,本来就想在这三门学科当中选择一种,听了老先生的话,我毫不犹豫选择学习数学。当时,国立中央大学正好西迁到重庆,当时号称国内最高大学,于是我就报考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大学一年级的暑假,身在重庆的徐家福获悉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他高兴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倭奴投降日,举国尽欢腾,一曲高歌罢,奋读慰英灵。”
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徐家福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当年的懵懂小毛孩,已经长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也就是在这一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问世,是计算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可惜,当时的我对此全然不知。”
1948年,徐家福毕业后留在数学系任助教,并参加了地下党外围组织。南京解放后,徐家福继续在更名后的南京大学任教。1953年,徐家福被升为讲师,此后,他的兴趣一直在计算数学上。
1956年,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突然降临在了他头上——他被公派苏联留学,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美差”,徐家福颇感意外,还有点不情愿。 “1956年,我们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纲要,其中,计算机和导弹被列为两项紧急措施。既然要研究计算机,就得到国外‘取经’,于是就选派了一批人去莫斯科大学深造。我也是被选派人员之一,专业是programming,就是程序设计,当时还没有software这个说法。”
当知道自己被选派去苏联留学后,徐家福找到了学校:“我问他们,清让返我读的是纯数学,一直是搞计算方法,基本上不懂程序设计,为什么会选派我去?学校说,推荐我去留学,是教研室主任的意见,并让我服从教研室的安排。”就这样,在脱产学习一年俄语后,1957年,徐家福进入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师从计算数学教研室的舒拉布拉教授。
在苏联的第一年,徐家福并没有上机,舒拉布拉教授倒是指导他读了五本数学书。“其中《泛函分析》《数学物理方法》《偏微分方程讲义》都是大师的名著,另外还有《计算方法》的上下两册。”
第二年,徐家福开始上机设计程序,“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上万亿次。而当时的机器还是电子管组成的一代机,个个都是庞然大物,我们用的箭牌机器,速度是2000次基本运算每秒钟,体积则有大半个房间那么大。 ”
第一代计算机的编程方法是手编程序,用机器语言编。机器语言是数码的,很容易搞错。初学上机的徐答饥家福,自己编了一个程序,上机上了三次,都通不过。后来,他和一个朋友一起排查,发现不是程序编错了,而是他对机器指令系统的一条指令理解有一点偏差。“这一点偏差,导致我的程序无法通过。修改了之后,就通过了。”
后来,导师舒拉布拉给徐家福一个题目,他做了三个月,算是做出来了。在设计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徐家福感到用手编程序太苦了,而且非常容易出错,出了错也很不容易排查。“这促使我回国后,搞程序自动化,用高级语言来编程,好使程序人员解脱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繁琐细节。”
回国后,徐家福一直致力于软件自动化研究,成为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奠基人之一。他曾主持并参与研制成14个软件系统,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与国计民生中的各种计算问题。 因为工作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徐家福多次出国访问。他在访问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也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数1985年在日本的一次经历。
1985年,日本一家软件公司邀请徐家福前去东京,讨论合作事宜。在东京一段时间后,那家公司的人带徐家福等人去福冈游览。中方四个人、日方两个人,一行人乘坐一辆面包车,由日方带路。到了郊外一处荒凉的地方,司机突然停下了车子。徐家福和同去的中国人下了车子,看到前面有座石碑,走在前面的两个人就往那边走。徐家福留心一看,石碑上面居然刻着“破元寇处”几个字。徐家福顿时火从中来,赶紧让前面的人止步返回。六个人乘车改去别的地方,路上徐家福怒不吭声,对方知道诡计已被识破,也不出声。
当记者就此向徐教授求证时,他点头承认:“我当时就觉得日本人心眼太多,如果我们去了石碑那里,他们一定会拍照,一旦拍了照,不知道他们又会加上什么说辞。幸好及时识破。” 作为中国计算机软件的奠基人,徐家福是真正的电脑高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诉记者,他几乎不上网,也不用时下流行的QQ和MSN,当然也不打游戏。“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迷这些东西,大街上就很多网吧。的确,计算机是20世纪40年代人类的伟大创造,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三大学问,我把三者的关系比喻为天、地、气。电脑普及当然是好事,但是它的本质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而不是让年轻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
真正能成为电脑高手的人,在徐教授看来,“一定是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特别是数学要好。现在搞计算机的学生数学读得太少了,只着眼于眼前的教学计划,太短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很难再上去。”
谈及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徐教授坦言:“我当年去莫斯科留学,就是去了以后才发现,教研室主任推荐我是对的。多年的数学基础在我学习编程时发挥了大作用。”
而自己之所以在面试研究生时,会提问到古诗词,徐教授解释说:“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有宽广的视野,全面的知识结构。作为我来说,则希望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现在的教育环境,太过功利。有人就开玩笑说过,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要放在现在只能当副教授,因为她一生只发表了七篇文章。” 如今的徐家福教授,已经离休多年,但是他的科研工作却从未停止过。2004年,他以80岁高龄转行研究量子计算,从量子力学读起,曾拜8位量子力学专家为师。2006年、2007年,他先后设计并实现了两种量子程序设计语言。何为量子程序?徐教授向记者做了简单的介绍:“1994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Shor提出了量子算法,他的研究引起了五角大楼的重视。现在,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一些乐观的学者认为,大约2030年,实用量子计算机可望出现。量子计算机的速度比传统的计算机快很多,很快就能识破经典计算机的安全保密系统,如此一来,经典计算机系统将濒于崩溃。”
除了在专业方面的新开拓,最近几年,徐教授还以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的身份主持完成了《中央大学名师传略》的编纂工作。
“我们先后编写了三本,共收入270位名师,向上追溯到1902年初建的三江师范。自古以来,就强调道德文章,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为中大名师做传的。陈三立、李瑞清、陶行知、罗家伦、吴有训、茅以升,这些学者的道德学问都是一流的。例如陈三立,他是著名学者陈寅恪的父亲,学问非常好。是一代鸿儒。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陈三立绝食五日,忧国而死。”
徐教授告诉记者,著名学者刘师培虽然曾担任中大的老师,却没有被收进《中央大学名师传略》,“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因为家学渊源,二十多岁就颇负盛名。然而,刘师培后来转投袁世凯,支持袁世凯复辟,逆历史潮流而动。这样的人,道德上站不住,因此我们不选他。”

北大俄语学硕研究方向



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下面是《外国语学院2015招生年度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指南》中的资料(原文: http://sfl.pku.edu.cn/show.php?contentid=2824 )。如果是看招生方向可以看第一大点。如果是要看俄语学院的老师都有什么研究方向,可以看第三大点“导师介绍”,里面非常详细。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一、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是北大最早设立的几个外语系之一。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拥有博士学位含指的教师16人。硕士招生包括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以及俄汉翻译四个方向,学制均为3年。硕士招生分为推荐免试和应试两种。推荐免试考生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由各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经由俄语系统一组织笔试和面试。应试考生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所有方向考生考试科目和内容相同。招生考试科目除英语和政治外,还包括“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综合考试”两个科目,具体情况如下: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试卷总计150分。其中:
(1)俄语(100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30分)、阅读理解(20分)、俄汉互译(30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写作(20分);
(2)文化国情知识(20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国家文化国情》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3)文学(30分):参考书目包括曹靖华主编的《俄国文学史》(修订版•上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李毓榛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等,试题类型以简答题为主。
2、综合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二、博士招生考试说明
1、学习年限和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4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参照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培养目标:应具有坚实、宽广的俄语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谈郑配识,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丛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
2、 学习安排和论文撰写:
3、 博士生入学的第一、第二学年按照导师制订的培养计划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写读书报告等一系列学习内容。课程阶段完成后进行学业综合考试。综合考试合格后,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工作:1)开题报告;2)预答辩;3)毕业答辩。
4、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一般应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篇。
5、 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学位;
2)具有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及第二外语阅读能力;
3)具有所报考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
4)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具有初步研究计划;
6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
博士入学考试分初试(笔试)和复试(口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成绩合格者与硕博连读候选人(即硕士生中已被接受为预备博士生者)一起参加复试。(另见当年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大学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史”:前者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考试类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双语互译和作文;后者考察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深层理解,运用文艺理论剖析文学现象。题型为三或四道论述题。
俄语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两门专业课为俄语语言学理论、俄语(考试内容同文学方向)。
俄罗斯文化国情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非俄语专业考生可选择统考俄语),两门专业课为“俄罗斯文化史”和“文化研究理论”。题型为论述题。

三、博士生导师介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李玮(2015年停招),女,1964年生,教授。1983年云南大学俄语系本科毕业,1989年武汉大学俄语系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俄语系任教。1999年获北京大学俄语系语言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访学。2005年7-10月,2010年10-12月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访学。主要讲授课程有:本科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 俄语报刊阅读、俄语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俄罗斯文化国情以及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俄语话语语言学,博士研究生俄语传媒语言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俄语话语语言学,2)俄语传媒语言研究,3)俄罗斯社会政治与传媒文化。主要著作:专著《从超句体到片段》、合著《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俄语感叹词教学辞典》,专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合著《俄文版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在研课题: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涉及俄语语言及俄罗斯文化的论文近三十篇。近年来在北大俄语系和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同时指导俄语语言和俄罗斯新闻文化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正在指导一名俄语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5年停招。

宁琦,1969年3月出生,教授。1987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91)、硕士学位(1994)和博士学位(1997)。199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俄语理论语言学、传统句法学、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配价语法等领域。在教学岗位上,先后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基础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说、俄语功能语法、俄语报刊阅读、俄语语法学(句法)、俄语句法研究动态、俄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等,已指导俄语语言学方向研究生4名并全部如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学术成果:独立译著2部——《俄语新论:语法. 词汇. 意义》(上、下)、合译著作1部——《形象诗学原理》;合作著作1部——《俄语模型句法学》(吴贻翼、宁琦),该著作于2002年底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与研究方向契合的学术论文30余篇。独立承担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的流变与走向》、《现代俄语述体配价的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参与完成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俄语学理论研究与交流”之“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参加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并担任子课题负责人。现担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之中俄语言教学学生、学者交流和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语言教学合作领域中方专家等。

彭甄(2015年停招),1963年10月出生。教授。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教授俄语专业语言、翻译和文学等方面的课程。讲授的主要课程包括《俄国文论史》、《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和《中外翻译思想史》等。已完成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和俄罗斯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参编教材有《俄罗斯文学简史》(任光宣主编)和《俄汉—汉俄高级口译教程》(与王立刚合编)两部。在科研工作方面,学术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翻译理论”、“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论”三个领域,具体论域有“翻译基本原理”、“文学翻译理论”、“契诃夫文学创作”以及“塔尔图—莫斯科学派文论”等。主编有《20世纪俄国经典文论译丛》(包括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和佩列维尔泽夫的《形象诗学原理》),翻译学术著作有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出版学术专著有《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本的“异”性结构》。另外在各级学术刊物和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若干篇。

王辛夷(2015年停招),1961年出生,教授。198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84)、硕士学位(1991)。2004年获得莫斯科大学博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2002年起曾担任俄语主干课主持人,先后承担本科生基础课7门、研究生课2门,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汉译俄教程、俄语口译课、俄译汉教程、俄语词汇修辞、汉俄结构比较、俄语语篇修辞学。编写教材《俄语报刊阅读――技巧与实践》(2007),《俄语词汇修辞》(2013年),主编《俄语阅读教程》1-4册,本人编写第三册,《俄语学习背景知识》(合著,本人为第一作者)。合译并审校斯坦尼斯拉夫《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
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俄语语言学,语篇语言学、语篇修辞学、汉俄比较与翻译等领域。主要成果包括专著一部:《俄语政论语篇研究》,合著两部:《俄汉对比与俄语学习》,《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独立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俄罗斯语篇语言学研究综论》;参加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承担北京大学教材建设项目一项:《现代俄语修辞》,北京大学985规划教材项目3项(已完成)。
1999年12月至2002年7月曾担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系主任;现担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系主任,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编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与应用语言所(虚体)所长。
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名,目前指导两名博士生,曾指导一名博士后,该博士后已于2013年10月顺利出站。

查晓燕1965年生,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硕士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比较文学(为俄语系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并于同年留系任教;1996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两度前往莫斯科大学语文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4-1995,1999-2000)。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他学术*如:外国文学年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讲授过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俄罗斯文学史、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俄苏文学史(中文系、原图书馆系);全校性的本科生通选课“中俄文化交流史”。讲授过的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俄罗斯文学史、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中俄文化交流史、俄国小说史。已指导俄罗斯文学方向硕士生六名(1998年起)、俄罗斯文化国情方向硕士生六名(1999年起)。已培养出两位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博士,正在指导一名俄罗斯文化方向的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发展史、普希金研究、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俄罗斯文化。已出版的专著有:《北方吹来的风——俄罗斯-苏联文学与中国》(海南出版社,1993年)《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有《曹靖华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红旗出版社,2009年);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发表译文(论文、俄罗斯当代小说)近十篇。

赵桂莲,1965年生,教授。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0年以公派形式赴俄罗斯学习,1994年获得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副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正式进入该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该系系主任。除教学以外,主要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独立完成的译著一部:梅烈日科夫斯基的文集《先知》;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博士后基金项目“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辨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9-20世纪之交的文学评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外国神话史诗研究”之子课题“俄罗斯神话、英雄史诗和壮士歌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文学特征研究”。正在指导三名博士生。

俄罗斯留学,选择经济系?



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根据你问的问题,回答如下:
最新的俄罗斯大学综合排名
俄罗斯科学教育部官方数据
第一名:莫斯科大学 第二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第三名:南方联邦大学(2007) 第四名:西伯利亚联邦大学(2007) 第五名:远东联邦大学(2007) 第六名: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第七名: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第八名:托姆斯克国立大学 第九名:喀山国立大学 第十名: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国立大学

俄罗斯大学经济类排名
俄罗斯科学教育部官方数据
第一名: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 第二名:俄联邦*金融学院 第三名:国立高等经济大学(莫斯科贺族码) 第四名:国立管理大学(莫斯科) 第五名:俄罗斯经济学院(莫斯科) 第六名:莫斯科国立经济统计与信息大学 第七名:全俄函授财经学院(莫斯科) 第八名:莫斯科消费合作大学 第九名:俄罗斯国立经贸大学 第十名:圣彼得堡国立工程经济大学

下面这个网页是中华人民国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中列举的已领取资格认定书的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 http://www.jsj.edu.cn/mingdan/009mulu.html
你可以根据你的所在地,寻找相应的合法留学中介。

你想于2009年初留学俄罗斯,首先,年初留学你将耽误半年,因为一般入学都是9-10月份,年初入学,在你没有俄语底子的情况下,当年的7-8月份学校难穗氏以给你颁发预科毕业证。而没有预科毕业证,当年你也难以入系。

相对而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偏高,尤其是经济类学院,学费更是比一般专业高20%-50%。
而留学俄罗斯的优势是,费用低于西欧,楼主选择去名校学习经济,费用上会增加很多(俄罗斯各高校的学费一直呈上升趋势,莫斯科的房价又是高的离谱,2009年名校经济类专业的价格很可能接近西欧)实际上,去俄罗斯留学第一是语言学习,其次才是专业。这点希望楼主切记!
学习经济类专业,一般来说,毕业后是做外贸,长驻俄罗斯或者是经常去俄罗斯出差,还可以在俄罗斯的外贸公司打工。中俄友好,双边贸易在未来的时间里会不断扩大,禅哪所以如果毕业后去外贸公司,就业状况还是被看好的。到时候,众多留俄学生竞争时,楼主一定要在语言上有所优势。

楼主的问题大体已经回答,仅供参考。
顺便说一下3楼发的白俄罗斯留学,那是内蒙古中介公司在5-6年前发的信息,现在价格早已变动。希望不要被误导。

2021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留学要满足哪些条件 - 百度...



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俄罗斯的高校数量是比较多的,大家在进行留学的准备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名校。接下来就由来介绍2021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留学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Romonosov Moscow StateUniversity),简称莫斯科大学,又称莫大,成立于1755年1月25日。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同样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学术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宁山上。

莫斯科大学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流派,以及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了莫斯科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莫斯科大学以雄厚的师资、完善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准的学术享誉世界。俄国有众多*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毕业于该大学。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二、入学要求

1、预科

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中等教育学历(12年);有完整学历证书:普高毕业证,会考成绩单。

大学本科毕业生,并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本科学制4年。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有完整学历证书:大学毕业证,大学学位证,大学成绩单。

2、免预科

国内本科俄语专业毕业生:有完整的本科学历(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

俄语国家本科学历学生:有完整学历哪岁:毕业证、成绩单等。

有俄语基础的学生:俄语预科毕业转校生;国内小语种学生等。

三、莫斯科大学优势

1、中俄*签有协议、相互承认学历、学历含金量高。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等同于中国的博士学位。

2、五百强计算机中排名第十空信三的超级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80到414浮点。

3、莫斯科大学与世界名牌大学均有深度的合作,经常互相派遣交换生和教师进修。

4、和欧洲同等水平的高等院校相比,莫斯科大学的学费相对便宜,性价比高,一般家庭可以承受。

俄罗斯留学费用大概是8-10万的区间,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同等艺术文化的教学质量,如此少的留学费用,性价比是非常高。学生去俄罗斯进行艺术方面的学习和深造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四、申请技巧

1、经济

在俄罗斯,一个留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有生活费等等费用加起来,一年最少需要四万,而最多要十五万。

虽然俄罗斯的学费不需要太贵,对于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来说可以接受,但也是不小的开销了。所以留学还是要保证自己经济有足够的条件,这样留学起来才有保障。是留学的首要保障。

从最低到最高的学费差价中,是因为学校还有专业的不同,才会产生这样大的差距。所以大家在选学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要去哪个城市,哪个学校来留学。在俄罗斯,大城市的学校一般学费都在6-10万人民币这样,小一些的城市学费便宜一些,4-5万就行了。另外有些打算边上学边打工的同学,虽然这样看是可行的,但如果没有语言的基础,是比较难实现了,有可能连学习都兼顾不了。有些同学可能会考虑边打工边学习,但实际上其实是很难做到这样的。

2、适应

去留学,必须有的一项能力就是适应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让你很好的在新的环境中和周围的人和谐的相处。至于能力有多大的程度,是根据每个人经历过的事情还有压力等种种条件来形成的。如果适应比较好,那么在留学刚开始你就能很快的熟悉这日子,并且进入状态。如果这个能力差的,那你可能就需要用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这样你的学习必然也会滞后。也就是你和别人同样是读预科,别人一年后就能得到俄语的等级,而你可能还没找到节奏。尤其是那些在国内很多事都是父母来帮着解决的学生,在到了俄罗斯后更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3、成绩

成绩好不好是决定不了一个学生是否能去留学,毕竟也不是没有成绩不好却在后面成逆袭了的学生。毕竟从教育的理念来说,国内和国外就有不少的差别。目前国内的教育还在初级的阶段,也因为体制上的不同,有些在国内学的一般的,反而到了国外会学得比较好。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成绩太一般无法留学,这有可能只是自己不适应国内的教学而已。在我看了,自信心才是留学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4、文凭

想要留学本科的,学历最低要高中。想读硕士的,那么得是本科毕业。这里的学历斗缓轮指的不单单是毕业证,还有学位证以及成绩单这些。这些材料一个都是不能缺少的,准备得越全,几率越高。另外每个地方要的文件都不同,比如说有些省的会考是小三门,所以准备成绩单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特殊些。

本科的成绩单指的是在毕业时开的成绩单,并且需要有论文的成绩。而自考这种的学位要读俄罗斯的学校,需要先把自己的毕业证公证后交到俄罗斯的学校进行审核,通过了之后才能申请留学,不然是没办法申请的。

另外俄罗斯是不承认国内的专科,所以专科的学生想申请的话可以用自己高中的文凭来申请。

来俄罗斯读预科就不需要文凭,基本上用护照都能申请。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65895.html

与“莫斯科大学专业介绍如子 徐家福的生平经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