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湖南新高考选科

选择物理更好一点。

1、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选择了物理,高考填报志愿空间大。

2、选择物理,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促进文理交融。

3、选择物理科目可报考的专业:

01.土木工程类

研究范围:建造、保护、修复所有公共建筑,例如道路、机场、隧道、桥梁与住房,研究建造技术、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

主干学科: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以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

对应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此外还有制图类、实验类、项目管理类、施工技术类、计算机类课程。

推荐院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中建、中铁、中交、中国电力、中国能源,恒大、万科等。

02.机械类

研究范围:研究所有人造可动的工具,例如研发和改进各类交通工具,各类航天设备,各类军事武器等。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对应课程:材料力学、带滑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此外还要学习机械类、电子类,材料类课程。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上海电气、徐工集团、上汽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

★补充说明:虽然机械类专业以力学为基础,但机械类专业同样与电学关系密切,未来会结合的愈发紧密。

03.力学类

研究范围:力学即是经典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研究各种力学过程以及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主干学科: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基础力学和力学交叉。

对应课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还需其他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例如土木、机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医学等相关工程领域知识。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土木、机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医学等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

04.水利类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方向)

研究范围:利用各种人工措施对水进行控制、调节、开发、管理、保护。如建造港口航道与城市排水系统,勘察水资源,规划设计农业用水。

主干学科: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对应课程:力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如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还有水利类、水文地质类、工程类课程。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三峡开发总公司、水电开发公司、各类水电设计院、各类水电工程局。

05.交通运输类(轮机工程方向)

研究范围:围绕交通运输进行全方位研究,具体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工具测试维修。例如设计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火车站;轮船的监测控制与测试维修;交通线路设计规划。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相关学科包括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对应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以及轮机自动化、轮机动力设备相关课程。

推荐院校: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航运、物流、客老告运、航空企业;海事局、交通局;企业供应链管理。

06.天文学

研究范围:利用物理、数学、力学知识,研究宇宙中天体,发展天文观测技术。

学科内方向: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

对应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以及天文学专业课程。

推荐院校: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天文蠢含腊类科研院所,航空航天类科研院所。

补充说明:天文学专业的物理课程不仅限于力学,其课程设置与物理学类专业基本一致。除天体力学外,还要深度学习电学、热物理、量子力学等,需要有非常扎实的数理基础。

07.电气类

研究范围: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设计电气设备*;开发规划发电厂与电网建设;电力系统调试、信息处理、状态监测;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与发电有关的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光源与照明。

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对应课程:基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高压电工程、电力系统。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工程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施耐德、通用电气、华为、台达、国家电网、中国南车。

08.电子信息类

研究范围:以电子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电子系统、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与元器件改善人类生活,例如改善通讯、交通、生产、能源节约。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相关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对应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

电气类专业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区别:电气类侧重于研究强电,以电为主;电子信息类侧重于研究弱电,以电磁为主。

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中国移动、华为、中兴、互联网企业、银行、小米、联想。

09.自动化类(需要学习力学与程序语言)

研究范围:促进软件对硬件的控制,进而实现生产的自动进行。比较有前景的方向是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软件,自动化则承担硬件部分的工作。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对应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企业、电力相关单位、研究所、科技公司。

10.医学技术类(医学影像技术方向)

研究范围:掌握各项医学检查设备(X线机、CT机、放射治疗机)的基本原理,可熟练操作设备,让检测结果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运用所学管理维护医学影像设备。

主干学科:医学技术,相关学科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

对应课程:医学影像物理、电工学、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影像信息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影像设备学、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诊断学。

能力:沟通能力,图形图像识别能力。

推荐院校: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医院、西门子医疗、乐普医疗、东软医疗。

11.能源类(也需要学习力学与电学)

研究范围:能源高效洁净转换与利用;动力系统及装备可靠运行与控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比如帮助汽车节约更多能源;开发新能源,让发电厂的电力转化更有效率。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学科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专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对应课程:能源动力测试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与流体课程实验。

能力:绘图能力、动手能力、活学活用所学。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

12.化工与制药类

研究范围:研究如何用化学方法促进生产,研究各种物质的合成、生产、加工、处理。可施展化工的领域有资源、能源、冶金、环保、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国防等领域。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对应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如化工设计基础、化学工艺学、结晶学与工业结晶等。

能力:动手能力强(实验多),创造力。

推荐院校: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陶氏化学、杜邦、英特尔、宝洁。

◎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与高中物理的联系:化工的基本原则是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深度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定律。

◎ 化工与化学的区别:化学侧重研究各种现象与反应的原理,化工侧重运用原理于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或获得理想的物质。

◎ 化工“制药”与生物“制药”的区别:生物制药是根据发病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测试筛选可以作为药物的物质,侧重于研发;化工制药侧重于将被发现的药物投入工业生产。

13.核工程类

研究范围:将核能转化为清洁能源,满足能源行业、工农业、国防安全、医疗行业、材料行业等领域对核能的需求。

主干学科:核工程,相关学科物理、信息、材料、机械、化工、能源等。

专业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对应课程:核物理、量子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电厂、核电站、研究所。

★此外,天文学专业,医学技术类(医学影像技术方向)专业也需要深入学习该模块内容。

新高考3+1+2下,化学专业必须选择物理吗?



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新高考之下,尤其是3加1加2的背景之下,我们对于物理化以及文科之类的选择也就更多了,但是清早我们也只是在这6科之中进行选择。 我就可以倒背如流了,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新高考的背景之下, 化学专业 到底是不是必须要选择物理,这也是大家有疑问的地方。 而且大家应该都知道,物理是学习 理工科 最基础入门的学科。 那么答高雀大家对于物理来说确实是非常忌惮的,而且学习物理的难度非常的大,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物理,但是大家又知道很多的大学的理工科必选得和必修的科目又是物理学,大家在放弃物理之后等到大学之后选择。 专业的时候又会非常的尴尬。 而现在,很多学生都因此放弃了化学这个专业,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有学生说他在,呃,循环中放弃化学专业,很多学生不敢选择化学专业,在学习物理之后,大部分的理工科都能够爆了。 计算机等的专业都和物理化学差不多,而且不是热门专业,只要学好这2门课程,用的1科都是班中的优秀生,又因为学霸过多竞争过大,所以大家都会退,而其求其次,而选择物理生物地理这个。 新组合而纷纷放弃了化学专业。

那么大家学习化学专业必须要选择物理吗?其实物理和化学这2科大家也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其1,而且在化学很多专业中,基本都属于吕工科。 所以说大家在选择的时候选择物理也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选专业来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都不是精通的,因为选择了以后要走的路。正是因为如此,大家选择理工科之念陵后,有很多人会后悔。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在新高考之下,大家有了更多的新的选择,不过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大家也要。 过多的关注,这样新高考。 换言之对于高考来说,这是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其中一个道路也是非常快的一个途径,不过大家一定要做好选择,这样才能够促进我们的成功,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能够。 学习更多喜欢的专业。

高考3+1+2模式选物理不选化学怎么样?



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这个问题问得好!

在3+1+2模式在,很多不属于“学霸”级别的考生,不得不选择物理了 ——选择 历史 ,其专业选择权低得可怕。

于是很多人用物理来当专业的敲门砖,决定弃考化学,以便求取高分数。因为:

第一,化学相对于其它采用等级赋分的次选科目,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更大。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对于部分考生来说,学习负担过大。

第二,大家都有意弃考化学,定会造成同3+3弃考物理一样的结果——学霸扎堆,不利于取得更好的排名前比例,导致最终的赋分成绩低。

这是大家所能想到的选化学的坏处。这里来说说好处。

第一、专业覆盖率更高 。

也就是说,选择物理化学两门的考生比单选物理的考生能选更多的专业。

大家可能觉得:“我要那么多可选的专业类型有啥用,最后不就被一个学校专业录取!”

这里就涉及到新高考的 志愿填报 规则了。 传统高考,第一批次最多只能选择24个不同专业,而且其中每6个专业必须来源于同一个学校。

新高考就不一样了。第一段(相当于第一批次)的考生直接会有80个专业可填。

所以如果考生愿意,完全可以填80种完全不同的专业,且无学校限制。

这对于选择物理和化学考生有什么优势呢?最大的优势就是如果选择了对物理化学同时有要求的专业, 录取分数线 会由于竞争对手少而降低,不但好填报志愿且冲好专业的机会更多。

第二,相反的角度。这对于弃考化学的考生,就会造成在选择专业时志愿填报扎堆的现象。

这种扎堆要比3+3的扎堆现象更可怕。3+3有20种科目组合,在3+1+2下排除 历史 和化学,只剩三种组合了(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

其中大部分考生应该会选择物理生物地理,他们在报考过程中,可挑选的对物理有要求的好学校的好专业专业时,竞争异常激烈——报考人数多了,会导致录取分数线飙升。

最后强调一点:我所说的这些,是在化学弃考越严重的情况下,越容易发生,且发生地越明显。

新高考“3+3”模式,出现“弃物理”现象;新高考“3+1+2”模式,会不会出现弃化学现象?

“3+1+2”模式,对化学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有人说这是“唱衰”化学,其实不然,很多地方的选科实践已经证明,化学已经被严重抛弃了。

一、只选物理,不选化学,不影响选择 理工科

“3+1+2”模式,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拯救物理”,因为在“3+3”模式下,很可能出现“弃物理”现象,这种现象在浙江省最为明显,虽然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第二批实行“3+3”模式的地区,选择物理的人数虽然明显少于原来 文理分科 时的人数,但是现在还没有明显的“弃物理”现象,然而,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毕竟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还没有走上高考考场,一旦出磨洞现不理想的结局瞎野枯,最终的结果很难预测。

“3+1+2”模式,把物理“救上岸”,但是却把化学“推下水”,原来“弃物理”的那些因素,都集中在化学上。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理工科的热门专业,多数和化学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很多学生选择化学,并非是为了上 化学专业 ,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理化专业或者理化生专业。

在“3+3”模式下,如果放弃物理,再放弃化学,就和理工科专业无缘了,所以很多不选择物理的学生,也会将就着选择化学,而在“3+1+2”模式下,避免了学生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化学成了最难的学科,危险也就最大了。

二、只选化学,不选物理,只是“ 死路 一条”

选择 历史 ,能不能选择化学?答案是可以,但是死路一条!“3+1+2”模式,很明显把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而 历史 作为文史类专业的基础,也就是说打算学理工科专业,必选物理,如果选了 历史 ,再选择化学,和理工科是无缘的,这里的化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来提分的,如果化学没有优势,这么选就是得不偿失,死路一条。

所以对于普通高中来说,选择 历史 的学生多了,选择化学的基本上就消失了。

三、选择物化,性价比不高

什么叫“性价比不高”?就是这个组合,得高分难,但是可报专业的 回报率 不高。在“3+1+2”模式下,对化学有要求的专脊好业,主要有医学类、药学类、化学类、生物类、化工类、材料类、纺织类、农学类、食品类、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林学类、地理学类、交通运输类、环境保护类、气象学类等等,这些专业,包含了“四大 天坑 ”专业: 生化环材 ,除了医学类、材料类还算热门外,其他专业都是冷门专业,即便是选择物理和化学的学生,也集中在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热门专业,而这些冷门专业,如果没有了专业调剂,将会面临致命打击。

然而,选择化学意味着要和学霸进行竞争,因为学霸热衷于理化生组合,所以差生不会选化学, 成绩中等的学生担心成为“炮灰”而不敢选择化学,最后也会和浙江省的物理一样,出现“尖子生互掐”的现象,学霸中也有很多人会放弃化学。

另外,化学的难度不如物理,对于学霸来说,化学容易得高分,这是更加危险的情况,本来人数就少,学霸又非常集中,就会出现91分赋分95分,90分赋分75分这样的现象,极端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

化学涉及的材料类、医学类等专业,关系到国家 科技 发展的未来,而新高考的这种模式,脱离了实际,让学生选科时更加功利,可能造成非常不利的结果,希望有关专家尽快行动起来,多去一线进行调研,及时纠正偏差,未来如果不回到文理分科,也要向着“3+2+1”模式改进。

新高考选科 是高考路上学生、家长面对的第一关隘,选择是否恰当、合适直接影响今后的发展。通过题主的描述,可知题主是在“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和“物理+化学+生物”组合中更倾向于前者。这样的组合到底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分析。

01.化学和地理学科特点

高中化学是较典型的理科科目,具备如下特点:一是知识点复杂、琐碎;二是表象容易但是应用难;三是其它学科的渗透较多。高中化学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包括了大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而更侧重于 抽象思维 ,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来形成化学概念和规律;其复杂性是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涉及的元素与 化学方程式 较多。 很多学生望而生畏。

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有一定的难度,但远低于化学的难度。而且地理难度较大的内容是自然地理部分,这部分知识恰恰与物理联系较大,你已经选择物理了。地理其它部分的知识文科性较强,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就能掌握的了,也不像 历史 、整治那样需要长篇记忆。

02.你的兴趣、爱好

通过题主描述,在化学和地理中,你更偏好地理,你对地理的喜好能够促进你的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03.两科选科学生群体

在新高考的“3+1+2”模式下,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学生中,优秀学生相对集中,常常被称为“学霸组合”,通过我们这儿近几年统考成绩分析发现一种现象,就是中等偏上学生化学通过等级赋分折分后的分数往往低于原始分数了。

在“物理+地理+生物”组合中,选择地理的学生包含了一大部分艺术学生,这对你来讲,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位次,通过等级赋分折分后的分数往往要高于原始分数的。

所以,建议你把几次大型考试的地理和化学成绩进行比较(用划等级以后的折分,不是原始分,参考学生范围越 大越 准确),对比地理和化学中哪科更具有优势。

04.大学专业

“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可以选择的专业达99%,在理工科类中除了少数对化学科单独有要求的专业(如 材料类专业 )外,均可以报,文史类中除了对 历史 、政治有单独要求的专业均可以报。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可以选择的专业达94.70%,所有理工类以及没有学科要求的文史类均可以报。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偏好,比较分析“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和“物理+化学+生物”组合中那个组合更适合你。

你是属于第二轮启动新高考的8个省市之一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辽宁、河北、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福建等8省市正式启动 高考改革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估计今后的省市都会用这种3+1+2的模式。

浙江3+3模式有20种组合,并且某些组合不利于大学选拔人才。所以,新模式为3+1+2,共有12种组合。你已经选择物理,剩下4选2还有6种组合。

其实选择了物理,对应全国大学共计92个专业类的覆盖率就达到了95.7%,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的了。那么剩下的科目该如何选呢?

对于高中生一般是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科优势大小;二是职业规划。

01 学科优势大小

主要是看你在生、化、地、政4科中哪两科学得比较好,有较大的优势。这个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一般学生也是这样选择的。

但是,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佳组合。还要综合比较,看选择你这种组合形式的,全校有多少人,在这些人中你能占到多大名次。

比如你生物和地理成绩比较好,选择生物、地理组合,全校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有300人,你排名100位。如果选择成绩相对弱一点的化学、生物组合,这个组合全校只有100人,可能你的名次排在20名。那么,选择化生组合显然更有优势。这个可以根据学校情况类推到全省。

所以,看成绩并不是绝对的,还得看你在不同组合中所占的排名优势。简单点,就是看优势差距。比如,你的生、地组合比其他组合成绩优势非常显著,当然就只能选择生、地组合了。如果你的生、地组合的成绩只比生、化组合高一点点,那么,选择生、化组合也许更有优势。

再从学习难度上讲,除去物理和 历史 后,剩下的4科中,化学是最难的。其次是地理,再是生物,最后是政治。当然这是根据之前浙江选考人数确定的,针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个体差异。

化学与地理实际上都带有理科思维。只不过化学给人感觉离生活更远,理论性偏强一些,地理带点感性认知。学习是要认真钻研的,钻研进去所有学科都一样简单。

02 职业规划

现在的新高考是着重于人的能力发展的培养模式,与之配套的是在高中阶段就有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从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环境、职业价值观、个人特质等方面去分析。高中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写一份职业规划书。

职业兴趣往往是和职业能力相关联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职业兴趣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想象出来的往往与真实有较大地出入。比如,以前有学生填报专业时,认为自己喜欢计算机,到了大学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喜欢。以前的喜欢不过是从众心理。职业兴趣是要求和家人讨论,然后在初步的意向上,再和家人一起去做市场调查,最后分析得出结论。

所以,建议你好好做一份职业规划分析书。通过细致的分析来确定自己的兴趣本心所在。再根据规划来确定科目选择。

比如,很多大学的医学专业是要求必选化学的。你没选择化学,基本上与学医无缘了。

新高考陆续在各省市实施,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大多都采用“3+1+2”高考方案。现在恰逢第三批新高考的学生进行选科阶段,频繁看到有人询问关于选科的事情。在新高考“3+1+2”方案中,只要求考生必须在物理、 历史 两门科目当中选择一门作为必考科目,而对化学科目没太多的要求。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选择物理不选择化学怎么样? 可以明确的说只要选择物理科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专业都能报考。化学科目在新高考中不占据任何优势,已经成为考生弃考最多的科目之一。

推行新高考方案的目的是促进考生的多元化发展,让考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选科。但局限于高考的分数以及高校专业对选科的限制,很多学生都会权衡再三,选择既能够高考赋分比较高的科目,又能够在报考大学时候尽可能选择专业多的小科目。很多人都在说,化学科目在新高考改革中已经死亡。 化学科目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高校专业对考生要求必须选择化学的也少之又少。 难度大、性价比低,导致大批学生弃考,选择地理、生物相对简单的科目。

在新高考当中,如果你的理科成绩一般,选择物理不选择化学是最好的决策。尽管,物理与化学的传统搭配可以报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的专业。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下,个人觉得你应该首先保证你的高考分数过本科线,其次考虑哪个科目能够报的专业更多。根据各个高校对高中阶段选科的要求,大部分工科专业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可以报考,哪怕是化工类的专业也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可以报考。(能够对考生提出必须物理、化学两门科目的,除非是特别好的高校,不缺生源情况下)。

另外有一点需要明说,在新高考“3+1+2”方案中,如果想学临床医学专业,最好选择传统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搭配组合。大多数好的医学院都要求必须全选。 新高考方案中,如果说选物理不选化学的劣势在哪里,可能就在很多强势的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够报考。除了临床医学专业外,当然也有部分专业需要考生选择化学,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的制药工程与环境工程等,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化学两门科目。如果你不打算以后报考这些相关类的专业,选不选择化学都是无关紧要的。新工科与传统的工科,大多数都是要求考生只要选择物理就完全可以报考。
注:2021年在江苏省新高考招生高校选科要求

前面说到,很多人都说新高考方案中,特别是在“3+1+2”方案中,化学成为考生弃考最多的科目,究竟原因是什么?前面我们只说到选择或者不选择化学科目,对高考填报专业的影响很小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大学的前提,高考总分数。我们知道在新高考“3+1+2”模式中,“2”指的是两门小科目,进行等级赋分制度。什么叫做等级赋分制度?就是把选择某一门学科的考生按照原始成绩分为A、B、C、……等级,不同的等级赋分情况不同。如果你成绩尚且不错,但是选择化学科目的考生,大多数都是学霸,那么你可能在赋分以后,原来80分的成绩就变成60分。
注:新高考等级赋分(不同省赋分方式不同)

在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省份当中,不管在哪个省市,我们都可以发展选择地理、生物两门作为考试科目的都是最多的。地理、生物两门科目相比其他科目略微简单是一方面因素,另外一方面因素就是选择地理、生物的考生基数比较大,且学生群体分布均匀,容易在赋分的时候不吃亏。就假如选择化学,但是选择化学科目的考生较少,而且大多数都是学霸,自己高考稍微出错,可能在赋分的时候就吃亏。无论高考方案怎么改,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达到本科分数,其次在考虑到底选哪种科目最容易选择专业。

你们觉得化学在新高考当中的地位是不是明显的下降?你们所在的地方在新高考方案中,选择化学作为考试科目的多不多,是不是大多数都是尖子生选择化学呢?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选择权,考生的选择权,学校的选择权等等。

任何一个专业,一个科目,不能有冷热之分,重要与不重要之分,有语数外做基础,从其余科目中选择3科,选择的原则:喜欢的,学的好的,就是你的选择!

选择科目组合的原则一般是: 孩子愿意学;报考范围够;靠近未来的职业理想。

不选化学,高考报考双一流大学的临床医学时可能受限制,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如果主要考虑将来报考,最好的组合是——物化+, 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学校和专业,当然组合中有物理也能覆盖所有的学校和95%以上的专业。

一、没有化学的组合缺点:

化学这科是多数医学、化工、能源类专业的主选科目,没有化学的组合,报考这类专业和学校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一个从知识体系和结构的角度来说, 化学与生物的关联性较强,没有化学,生物学起来会有困难, 因为生物学的生态部分适合记忆,但生物学的核心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 所以化学如果弱,生物也不容易拿高分。

二、物生地在一起好不好?

物理和生物都是传统理综合的科目,组合到一起合情合理,也可以弥补一些医学类专业的选科限制, 所以物生+的组合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组合。

再说说地理,地理是传统文综合的科目之一,但从地理学的内容和学科关联性的角度看,我个人始终认为 地理属于理科范畴。

报考时一般大学要求必选地理的不多,但双一流大学和个别提前批大学中的矿业、测量等类专业很多是要求地理必选的,所以要学这类专业的考生还真得选地理。

总之,无论是从科目关联性的角度,还是从报考的选择范围考虑: 物、生+地的组合都很好——属于“难度适中、选择够用”的一种组合。

选择什么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主要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你擅长什么学科,建议你选什么学科,这样在高考中才能取得高分。

我觉得你这个组合还是不错的,你能有这个选择说明你经历过不少思考。在整体难度上,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讲,化学的难度比地理的难度大,更难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地理在高中阶段虽说属于文科,但大学阶段却是理科的。高中化学记忆性的内容偏多,知识点多,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地理理解性的知识较多,属于文科中的理科。

从你的选择可以看出,你人有些懒,不想花时间记忆,偏好理解。这类学生往往英语不太好,这才是你应当注意的。记住:高考语数英有着根本性的地位,语数英不行,你选择的三科再强也没用。祝你好运!

您好,可以看出,您处在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省市,新高考的规则是:语数外必选,物理 历史 二选一,另外两门自选。

这就是不同高校的各专业招生计划以及特殊要求,比如说,莫个高校的某个专业(如:制药或者化工),招生要求是必须选考化学,而你的孩子又恰恰想学这个专业,那么就无法报考了,这就是很遗憾的事。

所以,选考要和孩子的将来专业挂钩,和高校的招生要求挂钩,麻烦在于目前高校的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招生计划要求未出台,这就造成了困扰,建议您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成绩排位和专业意向,再结合与您孩子有可能录取的相关高校的网站咨询或公布的信息,谨慎选择。

想怎样就怎样,管他作甚

湖南2023新高考模式 科目怎么搭配



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湖南是3+1+2新高考模式。“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湖南高考改革选科组合推荐

物理+化学+地理

该组察腊合偏向理科一些,这个组合可报专业覆盖率在95%左右,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专业都可填报。该专业是传统的理科组合,将生物换成了地理,而地理又属于文科中偏于理解的科目,三门科目学起来会更加方便。

历史+地理+生物

该组合偏向文科一些,这个组合可报专业覆盖率在65%左右。历史学起来生动有趣,在加上地理常常和历史能结合起来学习,所以这两门学起来更加容易,而生物则是一门理解加背诵的科目,减少了之前政治科目的背诵量。

地理+化学+生物

该组合是一个偏向理科的组合,这个组合可报专业覆盖率在76%左右,将物理换成了地理,降低了学习难度。这个专业更加适合那些想选理科的文科同学。

湖南是新高考吗

湖洞搏南是新高考。

2021年是湖南省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按照新高考方案,湖南将实施“3+1+2”的模式进行,高考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为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为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转换后的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将按照首选科目分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编排。同时,按平行志愿投档的院校专业的计划编排由“院校+专业”调整为“院校专业组”模式。

湖南新高考和老高考的区别:

“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普通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空搭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斗颤拿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湖南高考模式3+1+2

湖南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为首喊没橡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郑旁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85194.html

与“湖南新高考选物理专业 湖南高考模式3+1+2”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