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1、物理
虽然选考物理可以选择专业的范围非常歼拦大,而且名校对物理的青睐愈加明显,但是选考物理的人数并没有想象的多。
原因有两点:第一,原则上讲,机械、电子、土木这类专业,物理无疑是最对口的科目,但是部分高校出于招生的考虑,扩大了选科的范围,加入了化学,甚至生物等科目。虽然选考物理的选择余地最大,但如果放弃物理,选择另外三门科目,其选择面综合起来,未必比选物理小。其次,物理难度大,对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都有较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评估判断,不能简单说,选择物理就可以上名校。
2、化学
总体认可度很高,杭州市第一,在上海也在第二梯队(与生物、历史差距很小),比较符合预期。
化学可以选择专业的范围较广,甚至涵盖了软件工程、计算机等明显属于物理范围的专业,假如没有选择物理,再不选择化学,那么学生的选择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化学的难度比起物理较低,大部分学生是可以搞定的,回想以前的旧高考,正是物理科目导致很多学生被迫选择文科,并不是说文科不好,只是选择氏仔胡专业的余地太小。
3、地理、历史、政治、生物
上海地理选择的人数最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二就可以参加等级性考试,到时学生会有大量时间准备其他科目,所以代表性较低。一般的,这4科的选择人数相差不会太大,生物可选择的专业可被化学大部分覆盖,只是读医药的同学,还是建议两科戚毕都选;地理、历史、政治,这3科是旧高考的文科,专业选择余地小,但是科目相对简单,选考人数会比较稳定。
4、技术
目前只有浙江开设该课程,技术分为信息和通用技术,各占50分,前者主要为多媒体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后者贴近生活,学习如何使用基本的木工、金工、工具之类的课程。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运用技术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这对大学的专业学习非常有帮助。
目前,学生、家长对技术了解较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预计技术课会从最初的不受待见,迅速变成“新宠”。

大学选专业怎么选



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大学专业选择方法:

1、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虽然未来就业不一定会专业对口,但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2、选择有能力学习的专业。要分析自己的水平将来是否能在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取得发展空间,能否有好的就业机会,能否学习好这门专业课。

3、考虑绝亏判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人都把是否容易就业、将来工作的工资多少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虽然这些是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但是也不能绝对化。一来容易就业、工资高的行业必然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者就业形势也会经常变化。

3、按照工作地点选择专业。学生可以分析未来会在哪个地方工作,是否想要离开家乡,在哪个城市是否可以空巧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思考一下身边城市的单位都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

4、选择专业,不要只看名字,去看一下专业课。选择专业,我们不能只看名字。因为,已经有不少人吃了只看名字选择专业的亏。

专业老并改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



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第一步:清楚所在省市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数量‍‍

虽然各省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报考,遵守“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原则,可由于新高考的改革,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却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高考填报方式是“院校+专业”志愿报考方式,1所院校+5-6个专业志愿为一个大学志愿,本科批又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考生可填报15所左右大学志愿,代表省份河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等地。

第二种高考志愿报考方式是“专业+院校”报考方式,以“一个专业+一所院校”为一个大学志愿,考生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专业报考,还可以选择报考心仪的大学,并且可以填报96个至112个大学志愿,对考生来说再也不担忧志愿滑档了,代表省份州察毕主要是新高考省份河北、重庆、辽宁、山东等地。

第三种高考志愿报考方式是“院校专业组”报考方式,以“院校专业组+5到6个专业”为一个大学志愿,考生可以连续报考同一个大学的不同专业组,也可以选择不同大学的专业组,最多填报45个大学志愿,这种志愿报考方式使用省份是新高考省份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和广东。

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长要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数量,特别是实施新高考“3+1+2”模式的河北、江苏、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份的考生和家长,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高考,更要清楚报考方式和报考志愿数量,做好准备。

第二步:新高考省份考生要了解专业对选科的要求‍‍

相比传统的文理分科高考志愿报考,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的考生填报志愿会更难一点,不仅高考志愿报考数量增多,并且大学招生专业会对选科有明确要求,可能文理分科前文科生能报考的一些专业,比如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新高考考生就报考不了了。

比如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比如985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要求考生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科目;比如“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学、投资学、统计学类、金融学类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

所以实施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多去了解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尤其211/985高校、医学类院校,它们招生专业对选科的要没陪求会比较多,大家要去关注。

第三步:查找近三年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找出大学范围

高考志愿报考我们会采用“省位次”方法挑选大学,即是用高考成绩排名来对比院校招生数据来选择大学,那我们就需要查找院校近三年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很多考生和家长并清楚如何找这个数据,老师推荐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去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查找,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你想要的招生数据;第二个方法直接在网上搜索“某年某省份本科批院校投档线”,甚至你可以找出别人统计好的院校近三年招生数据;因此查找数据比较简单,大家千万不要傻傻地掏钱*数据。

需要提醒一点,可能院校给出的数据只有最低分并没有排名,那我们需要用“一分一段表”换算下,查到近三年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高考成绩排名进行波动找出大学范围。

比册芹如考生高考成绩排名是30000名,那我们就找出招生分数排名在50000名至31000名的大学,也可以找出招生分数排名在60000名至30000名的大学,因为考虑到院校位置及专业,大家尽量去扩大排名范围找出更多大学来选择。

第四步:根据报考大学和专业,筛选大学‍并确定报考大学

通过第三步,我们可以选择出40所大学或60所大学,选择如此多的大学并一定全部适合我们报考,因为有的大学可能院校位置不好、可能是较高收费、可能综合实力不强等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报考大学和专业先去筛选大学。

比如考生想报考省会城市的大学,那我们就先把院校位置在省会城市的大学筛选出来;比如考生又想学财经类专业或电子信息类专业,那我们就把有这些招生专业的大学也筛选出来。

筛选出大学后,不要以为没事了,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报考大学,怎么确定报考大学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看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第二个方面去查找专业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比如一所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是42000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最低分排名是38000名,而考生高考成绩排名是37000名,那考生肯定能报考这所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可以把这所大学作为报考的大学志愿了,因此我们确定报考大学时要去对比院校招生数据和高考成绩数据,看看自己适合不合适报考。

高考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



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选专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兴趣爱好;2、文理有别;3、职业规划;4、档袜家庭背景;5、报考的大学;6、专业前景;7、就业前景;8、老师家长的意游迟见;9、自己的直觉;10、目前热门的专业毕业后不一定热门。

专业和大学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虽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再说一遍。

接下来,我先讲一讲我大学的真实案例吧

高中三年,只知道玩和学习,没有考虑过大学是什么样子,也没有考虑过专业的含义,所以,最后高考完,一脸懵逼,毫无头绪。

当时出成绩后到填写志愿其实还有一部分时间缓冲,学校给发了很厚的基本书,里面就是介绍每个学校的特色和专业,还有往年分数线,但那时候缺乏耐心,根本没有心思看。

最后居然是在一家网吧填的志愿!

因为分数只过了一本线不到二十分,所以一本志愿就填了一些什么很奇怪的大学和专业,也算我幸运,第一志愿填的是当时听说比较火的土木工程。

而恰好以最低分进了那个成都理工的土木工程,虽然我当时都不知道土木工程到底是个啥。

其实我也有过自己喜欢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就一神蠢李直很喜欢生物方面的,平时也喜欢看一些生物方面的知识,但最后填报的生物工程是在二本志愿,一本志愿录取后自然轮不到二本志愿。

所以最终的结局便是,我现在从事的彻底与土木工程无关,工地上只上了一年,便因为没有兴趣,干不下去。

所以专业的选取是和以后职业挂钩的,如果不想让大学几年白费,一定要选取你觉得合口的职业相关的,不然再牛逼的专业,不喜欢也只能是放弃。

再说学校,主要注意两个分水岭,一个是专科与本科,这是有没有学位证的区分,所以分数若是上了本科线,尽量去本科学校,这个时候专业已经没有关系,你要的是那个本本。

然后就是211与985了,虽然某些差一些的211确实没有太强的竞争力,但是很多大公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双非都是直接进垃圾桶,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的。

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双一流,那么也是一样,尽量选取双一流的,大公司真的很在乎这些名头,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大学生出来都是一个水平线,不管你之前有多少辉煌成就,现在都是清零。

他们看中的是人才培养成功率,不得不说,重点大学毕业生,优生率确实要高那么一些,所以才会造成,人家这样来筛选简历。

好了,以上就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至于是否符合你的情况,那需要你自己思考。

作为一名大学的老师,对于参加高考后的考生关于专业选择提点建议。每年高考牵挂千万家庭,对于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是最关键的,有的学生选择院校后,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尤为关键。一旦选择了专业要为主奋斗一生的,起码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要为主努力。选择专业首先要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不要因为当前热门专业,就一窝蜂的报考这个专业。现在热门专业等你毕业的时候还能热起来吗?所以,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自己学习有目标,有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到合适的工作。

兴趣兴趣兴趣!很重要,大学的知识基本靠自学,老师只是辅导你,你不喜欢就学不进去,毕业从事工作也闹心,所以建议兴趣为主

选大学专业的依据主要是擅长和爱好。数理化擅长的,选理工医农的专业;文史擅长的,文史哲 财经 专业;文理都擅长,可选范围更广。专业,决定你将来从事的职业。具体选哪个专业,主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参考市场需求。

高中三年并没有人关心以后学什么专业,大家都一心扑各门功课上,最多想想自己想去哪个学校,专业几乎没有人会考虑,谁都不知道物联网工程或者材料化学究竟是干什么的,我当年报志愿也是看着网上哪个专业最热,于是报的志愿大都是计算机方向,不过最终也没被录取。因此想要合理的报考志愿还是要有事先的计划。

首先,要了解各个专业的学习方向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在高考结束到报志愿,这是很重要的一段时间,高考毕业生在这段时间不仅要了解报考学校的分数线,还要重点了解的就是专业的具体方向。每个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不要只看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很多名词对一个刚从学校出来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在网上找到各个专业的具体学习方向,就业方向,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个专业。

其次,很多人说要结合自己的兴趣, 对于那些清楚自己未来想做那方面工作的人来说,直接报考相关的专业就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时候 随大流虽不是最佳选择,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现在很火的计算机行业,虽然说报考人数多,但是薪资待遇几乎是业界最好的。

最后,报考基础学科。 例如: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如果对这些比较擅长可以报考基础学科,有人会说这些学科学了之后生活中没有一点用,未来怎么找工作,其实基础学科所带来好处是为你未来的转向打好基础。例如,你如果大学期间学习了数学专业,未来转到金融行业是很受欢迎的,因为金融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如果你学习的是物理专业,那么你去机械行业进行一定的培训,也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你有什么样的观点?请在下方评论区分享。

我觉得选择大学专业可能关乎一个人的下半辈子,理当谨慎,那怎样选择好专业呢,我觉得应分两个方面考虑:1,专业是否符合你的兴趣,这个兴趣可能是终身的,因为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带你走的更远更宽,且更专业。2,此专业前景是否符合人类发展方向,有句话说“站在风口,猪也可以飞起来”,什么意思呢?就是选择好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正好是推动世界的技术变革的而或者是随着 社会 发展急需配套的,那么你就可以选择这个专业。这就是我给的一些建议,望有所启示。

谢谢我的邀请!

首先,要明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和现代科学的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现代科学的分化和综合统一的。说分化是指,同一个学科,分门别类越来越细,很多人只能研究同一学科的某一个方面。古代或者近代那样的百科全书类的科学家越来越少,比如,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牛顿那样的科学家越来越少。另外一个是综合,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多。比如,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这也是现代科学的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现代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所以大学教育也日益分化和综合。

其次、现代大学教育,本科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或者博士研究生教育更应该细化或者分化,这是现代发达国家大学的共识。美国耶鲁大学校长曾经说过,如果把把本科生培养成某一个方面的专才,那就大学本科教育的失败。这可以从某种角度说明,大学本科教育通识化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世界共识。

中国很多大学本科教育也在不断适应本科通识教育的世界共识。不少大学本科专业越来越少,有不少学校按照大类招生,前两年一般不分专业,从大三开始才分专业。

第三、根据世界大学本科教育通识化的趋势,所以,家长和考生不要太纠结了大学的专业。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应该首先选择学校,其次才选择专业。选择大学的时候,第一选择四大一线城市,其次选择沿海发达城市,分数不够,不得已才去选择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学校。

如何选择专业?

1、理清工科和理科的区别

理科属于研究性,办公地点多数在室内,一般去向是研究所,但是对于学历要求也较高。而工科是实际多于理论,大部分去向是企事业单位。

2、选专业要选学校的王牌专业

当选定了院校后,选专业上最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及能力、潜力,着重考虑该校的王牌专业。既然是王牌,国家便会相应地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很强,学习氛围好。而且,从侧面也能反映出此类专业的发展空间及就业前景。

3、了解专业所学的具体方向,以免误报

很多人通常会误解某些专业的学习方向,误入门槛后才追悔莫及。比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编导专业,其实是一个大类的分法,确切应理解为“编导类”专业。它可细分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等,而某些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则又可细分为好几个方向。如果考生在填报时不多加注意,便很容易入错门。

即便现在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但专业的方向仍会偏文偏理。

文科类专业主要分布

从整体上来看,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 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大约有230种专业招文科生。

哲学门类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生。

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经济类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比较多,具体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

法学门类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 社会 学类、民族学等六大类,共32个专业。法学近年来报考比较火爆,而其中,法学、 社会 学、公安学类中有很多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包括教育类、 体育 两大类共16种专业。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

文学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共76种专业。大家熟知的汉语言文学、小语种、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等专业都属于这一门类。

历史 学包括一个大类, 历史 、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等6个专业。

管理学门类下设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旅游 管理类等9个大类,46种专业。同时也是文理兼收的招生大户。文理兼收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艺术学门类包括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等5大类,共33个专业。艺术类大多数专业都在艺术类专业目录中查找。但也有部分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会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

理科类专业主要分布

理科生可选的范围就大得多。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的12个学科 中,理、工、农、医这四个门类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

文科专业中,除了文学、 历史 等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也都可以文理兼招。教育部颁布的《新版专业目录》中有506种专业,其中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就有276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以上。

1、理科生报考比较集中的四大门类

理学中基本都是纯理科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学类、大气学类等12个大类,36种专业。

工学共有31个大类,169种专业,是所有学科中包含专业最多的门类,也是理科生的招生大户。像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土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等高 科技 、专业性强、就业好的专业都属于该门类。

医学共包含11个大类,44种专业。医学门类中的很多专业向来都是竞争激烈、分数要求高的,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麻醉学等专业更是考生们报考的热门。

2、受理科生青睐的经管类专业

除了理、工、农、医这四个主要学科外,经济学、管理学中很多专业更是对理科生青睐有加,有很多只招收理科生或文理兼收的专业,都是理科生选择的重点。

如经济学中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投资、保险等;管理学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物流工程等。

法学、 社会 学、公安学类有很多学校都会投放一些计划招收理科生。另外,一些教育学、 体育 类等专业也会在理科中招生。

文理兼招的专业

经济学门类中的所有专业,主要有10个:经济学、统计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管理学门类中的所有专业,主要有共12个: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海关管理、物流管理、标准化工程、电子商务。

文学门类中新闻传播学类中的3个专业: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及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等语言类专业。

理学门类中的4个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工学门类中的4个专业: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

农学门类中的园林专业。

2020年高考专业选择最全指看完你就明白了,希望你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97641.html

与“高考改革后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