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填志愿

一、兴趣最重要

大学设置有很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专业学科,那你就很容易投入其中。在你大学期间,你会学习得很有动力,而且在你感兴趣的领域你也会更加容易取得成果。比如你读书期间对物理特别有兴趣,也很喜欢去研究它,你就可以去选择这类的专业。这样就比你去选择当下热门的专业(金融、计算机等)要好一些。

所以,不要为了发挥自己分数的最大优势,而一味选择名校或名校的优势专业,记住在选专业时兴趣是第一位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然后根据你选择的专业再去选择一所好学校。

二、不要盲目选择名校

你去大街上问中国最好的学校是哪所,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你清华、北大。所以大家都以能考上这类大学为荣。所以很多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会选择名气大的学校,然后以自己的分数选一个很一般的专业。其实这样对你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现在山毕很多大学都是综合型学校,有王牌专业也有很普通的专业。你如果选择了这种比较普通的专业,你毕业后就没有很大的竞争力了,这对你以后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你要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和高考分数来综合选择你的学校。比如说你喜欢水利方面的专业,但你的分数刚达到985学校的标准。你就可以选择河海大学,因为这个学校虽然是211学校,但是它的水利专业是全国第一的,和清华比也不差,你这样选择的话毕业后你在这个领域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你当时选择其它的名气大点的学校的水利专业,你的竞争力就会弱很多了,这对于你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高考的成功是学子们跨入大学门槛的第一步,但是在大学的发展乃至以后就业的前景还是需要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森唯败这方面慎重决定,选择好的专业和学校此颤能让未来的你更有竞争力。

最后,也希望2019年的考生好好加油,考上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大学!

过了本科线不一定能上本科!志愿填报你要规避这些坑 ...



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志愿填报对每个高考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年都会发生志愿填报遗憾发生,尘渣顷有些时候,即使分数达到投档线,也可能出现被退档,由于志愿填报时思路不清晰,造成分数的浪费,甚至浪费掉宝贵的填报的机会,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导致遗憾。那么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合理?才会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那么针对这三种类型,我整理了13种退档类型和预防对策,帮助大家规避退档风险。

1、 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派陆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3、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4、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平均录取位次或分数。

5、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

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梁掘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

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6、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7、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8、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

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9、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10、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

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可以按照冲、稳、保进行排序,使用【新生涯中学生生涯规划云平台】选学校或录取风险评估,可以了解目标院校的风险。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坑。退档滑档作为最为普遍的失误,如果你能提前了解做好规避,就可能会如愿以偿的实现你的大学理想。如果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会一一给大家进行解答。

面对新高考该如何应“变?



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当本届中考生专注复习的时候,一些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招考变化正悄然发生。一直以来,中考的改革是以高考改革为风向标的。青岛的中考改革和探索正日益趋向多元化录取,面向不同学生的升学之路正在逐渐多样,粗略计算下来,今年有9种不同的普高升学模式摆在中考生面前。本届中考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和2017级的新高一学生一样,2018级的高中生也将全面适应巨变的新高考模式。教育专家表示,面对新高考,应该尽早谋划自己的兴趣与道路,以适应全新的选课走班、考试模式和录取模式。

升普高形式达9种

招考改革呈现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我省招考改革也逐渐多元化。纵观今年青岛的中考改革可以发现,在“分数+等级”制的基础上,学生升入高中段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普高方面,指标生政策依然实施,市教育局直属的10所普高将普通班招生总数的65%均衡分配到四区各初中。今年普高自主招生学校数为14所,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局属普高依然招收特长生(含足球后备人才)。普高艺术班依然招生。

特色班一直是普高招生热点,今年有11所学校的14种特色班供考生选择。另外,一些普高依然招收国际班学生。除此之外,普职融通的步伐继续加快,青岛艺校面向四区招收4个“综合高中实验班”,青岛66中、商务学校、高新职校面向四区各招收2个“综合育人班”,崂山一中面向崂山区初中毕业生招收2个“综合育人班”。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招生班,比如胶州四中面向全市招收1个“航空班”。加上通过统考裸分升入普高的形式,粗略计算下来,面向中考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形式共有9种。

新高考倡导多元化

当这批中考生升入普高之后,他们会发现,我省正在进行的新高考改革倡导更加多元化的成才道路,面向他们升入大学的道路正慢慢多样。

此次山东新高考配虚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新体制。考生和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山东正在逐渐推进本科与专科分类招生,夏季高考以本科高校招生为主,春季高考以高职(高专)招生为主。根据我省春夏季高考可以兼报的原则,春夏季高考所涉及的招生模式都可以供考生选择。夏季高考方面,有统一考试招生(也就是俗称的裸分考进大学),高校自主招生,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三种模式。

学习之变

新高困*碧考正在从高中教育、升学通道、成才道路上进行着改变。6月11日中考首日,记者在多个考点外采访发现,多数家长并不清楚新高考模式下具体的招考模式和录取模式。

简单地说,此次新高考改革为促进高中学生的多元成才通道提供了制度环境。“第一,支持学生学习不同难度的高中课程。”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说,比如参加高职高专招生的学生,在文化课程上主要学习必修课程,同时加强技术类、艺术类课程的学习。第二,支持学生学习不同难度的学科课程。过去,高考文科必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必考物理、化学、生物,考生只能在文科与理科两种科目组合模式中进行选择,这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要报考的高校和专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3个等级考试科目,这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个别化、差别化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三,支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这次高考改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试和高职高专的技术测试,都提供两次或多次考试机会,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提供了可能。

升学之变

“本科高校招生既有面向绝大多数高校的统一招生模式,又为综合素质高、学科优势突出、特长发展明显的学生汪举提供了自主招生模式、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张志勇说,同时,还有提前批招生、艺术和体育等特殊类型的招生,免费师范生(乡村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医学生招生等等,丰富多彩的招生类型,为学生选择自己的升学通道提供了可能。

新高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成才道路。“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不同的升学通道,实际上提供了不同的成才道路。”张志勇解读称:第一,把学生不同的课程修习与不同的高考通道衔接起来,为参加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招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内容体系;第二,把不同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潜能和未来发展方向,依据自己将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选择并加强相应的学科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有利大学各专业录取到适合本专业、热爱本专业的学生;第三,这次高考综合改革把“高校选科”、“高中选课”与“专业选择”统一起来,为打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要求之变

按照山东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升学、高校考察学生的重要手段。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面对更为彻底的综合评价制度,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做好准备。

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内容,主要由学生个人和学校写实记录。即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实事求是地记录能够体现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典型事实材料,并及时整理完善。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使用?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要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重要参考。招生录取时,高等学校应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依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形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并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比重。

课程之变

从2020年开始,高考由文理分科考试变为“3+3”模式考试,学生从高中二年级,开始面临共同修习科目和选择修习科目并存的情况。学生和家长需要注意,高二选课走班后,将存在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现象。学生选课走班,学校实施行政班、教学班并存,通过走班完成“6选3”学科的学习。即在教学班完成所选择的3个学科的学习,而语文、数学、外语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活动,可依然在行政班级组织下完成。

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从心理上尽快接受、从行动上尽快适应选课走班教学方式;二是主动参与教学班的学习活动,提升教学班课堂教学效益;三是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走班前提前准备好走班所需的学习用品;四是遵守教学班纪律,维护教学班秩序;五是遇到问题主动寻求教师帮助解决。建议学生首先要通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体验,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充分征求家长、教师意见,基本确定自己的高校专业学习方向和今后的就业方向。其次,通过各学科必修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所选学科与高校专业的关系,适当参考学科成绩,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

专家支招

“大家还是喜欢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去认识未来的高考,并且设计学校教育的对策。我认为面对新高考,只有放下过去,才能应对未来。”青岛二中、二中分校校长孙先亮认为,对于适用新高考的中考生来说,意味着延续多年的高考和高校招生办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毫无疑问,新高考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分数已经不起最终决定作用,但你需要准备的首先仍是学习成绩。”孙先亮说,对于学生而言,取得一个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只凭加班加点、死记硬背,越来越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了。获得一个好成绩的方式方法,则需要进行重新选择或者变革。应对新高考,最需要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益相统一的学习质量保障。学生要培养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回应新高考命题中思维能力的考查更是非常必要的。高质量和高效益统一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质。

孙先亮认为,及早确定个人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追求是非常有意义的。高考对考查的选考内容的要求,肯定要高于对必修内容的要求。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很难把自己选修的内容掌握到较高的水平并达到高考的要求。“高考的志愿填报是‘专业+学校’,这就意味着学生选择的志愿当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专业兴趣,确定未来的专业方向以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追求。”孙先亮认为,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就不能是一个毫无选择地、盲目地去展开的学习过程,而是必须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做出选择;同时,每个人还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职业的初步构想。半岛全媒体记者魏海洋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你对高考改革有哪些建言和对策?



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我需要考虑这种政策对教育行业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确保公平性、质量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观点:

1. 多元化评价体系:为了确保公平性和全面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便从多个方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这可能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强化素质教育: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可能包括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和课外活动等方羡仿亏面的投入。

3. 适应性和灵活性:为了确保公平性和质量,我们需要在实施新政策的过程中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大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招生和评价方法,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4. 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我们需要提高招生和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兄神这可能包括对评价过程进行监督、设立举报机制以及公开招生和评价信息等措施。

5. 专业培训和支持:为了帮助学校和教师适应新的政策和评价体系,我们需要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这可能包括举办研讨会、提供培训课程和资源以及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等。

总之,作为专业人士,我们需要在推行这种政策的过程中,关注公平性、质量和效率,以确保教育改革能够取得成功。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到底什么是自己的“最佳”专业?在确定“最佳”专业时,应该考虑哪些现实因素呢? 高考志愿是指高考考生在选择自己愿意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规定向招生部门和高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通过填报高考志愿,一方面,考生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包括希望就读于哪种学校、哪所大学,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又以学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双向选择”, 正如人们求职、找工作实行的“双向选择”一样。 填报志愿无论对考生还是对学校和招生部门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高校录取新生,既要以文化成绩为主全面考查学生的德智体条件,又要切实尊重考生志愿。对文化成绩上了线的考生,学校应严格按志愿录取。特别是实行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的高教体制后,考生志愿将更加受重视、受尊重。因此,高考志愿不仅极大地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相应理想的院校、专业,也关系到高校能否挑选到合格的学生,更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考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重视填报志愿这一环节。 但是,在近几年招生中,却出现了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或无人填报。出现这明游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同时更重要地是对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也缺乏清楚地了解。 在人生第一次重大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很多因素,但概括起来应是两大因素:一是外在的现实因素,也可以认为是短线因素;二是内在的个人潜能发展因素,也可以认为是长线因素。对不同的考生而言,这两大因素之间有机地结合虽然比较困难,但为了不至于“悲剧”重演,如何把握招生实际情况,又能立足长远发展,我们分别根据不同考虑因素提供相应建议,供参考。 升学因素 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或家长,一般是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这一般是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能否升学,因此在大学的专业选择面上存在一些局限,甚至很多人宁可报考“冷门”,也不愿冒不必要的风险。这种考虑对于他们是最现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保证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仍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能否通过学这个专业得到更大发展,选择面虽然少,但仍有选择。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潜能发展的专业,无疑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果进入相近专业,同样为今后的“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基础,再通过进一步地考研、读博得到修正。例如如果计算机专业是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由于语文或化学成绩不太好,影响了你的高考总分,与其报考风险较大的计算机专业,不如报考较“冷门”的数学专业。有了数学基础,再主攻计算机专业便有了扎实基础。 这类考生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建议:要想在未来得到长足、持续的发展,选择更适合的专业比选择学校重要得多。因此,在有把握进入自己的“最佳”专业时,可以考虑“降格”选择院校,如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发达城市到发展中城市。在你追求人生目标当中,有句话相送:要立大志、立长志,相信自己的潜能会最大发挥出来。 就业因素 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它因素作次要考虑,这往往是一类很有把握上线被录取的考生。能否容易找到工作,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因素,因为家长深有感触。这几年我国的职业需求情况变换很快,甚至很多大学生激滑销“毕业即失业”,孩子苦恼,家长痛心。基于这种考虑本应无可厚非,但有些家长过于把这个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个人的潜能发展,将会得不偿失。原因有三:其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当你认让友为很“热”的时候,可能快到“冷”的时候了,这和炒股一样,此一时,彼一时;其二即使找到了需求很大的专业,如果做得不开心或不够出色,或者说不适合这种职业,同样也容易被淘汰。因此,家长和考生们切莫被眼前 “火热”的就业形势所误导,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时,同时别忘了自我潜能是否能在这个领域得到大的发展。 名校因素 非名牌大学不去,这是一部分“尖子”学生的普遍想法。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而和自我潜能发展的专业相去甚远,可能获得的是暂时的“面子”,却将得到终生的悔恨。 我们奉劝那些“尖子”学生,在考虑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因为专业将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而学校只与你相处短暂的时光。未来社会虽然需要通才,或复合型人才,但专业更是立足之本。选择了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你的人生目标就会更远大,就不会为眼前的考试、暂时的排位斤斤计较,因为你更醉心于创造社会价值,更醉心于迈向自我实现的境界中。 成本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和考生我们更能理解,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太背离,也许需要慎重考虑。例如,自我潜能可能应该在美术方面得到最大发展,而由于经济问题,可能只好选择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和考生必须要重新算一笔帐,也许进入了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暂时少花钱,最后可能也因此拿到了文凭,但工作的不顺心和压力,可能会导致他重新学习美术,到那时浪费的时间用金钱难以*到。当然不排除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美术,但无论如何一个业余的美术工作者很难与一个专业的美术工作者相匹敌。 好在我国已经出台了“贷款助学”的政策,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进入你的“最佳”专业,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社会实践。到那时你所享受的不光是学到了自己喜爱的“最佳”专业,同时也享受到了终于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一种快乐。要记住:在这样的时代,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对策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需要把升学、就业、成本和潜能发展等几个因素综合兼顾,统筹考虑。事实上,许多家长,还有更多的因素要考虑,如考生身体状况、院校或专业竞争状况、地理方位、院校条件等,但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因为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最大的赢家是善于控制自我的人。 经过我们这几年对高考生心理特点研究和实际测试的应用情况,我们认为影响一个人潜能发展的四个重要因素是:学科兴趣、生涯动机倾向、能力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自己的个性禀赋特点,以及对这些方面予以全面、综合地考虑和分析。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99343.html

与“高考专业选择对策 填报高考志愿应考虑哪些现实因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