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一、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
教学质量评价是指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对教学过程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科学的方式,搜集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所获得的教学信息加以反馈,并依据反馈信息教学工作加以矫正,而使其教学主体行为满足期望。这种教学信息的搜集与反馈活动,实质是根据教学质量标准,通过必要的制度和方法,把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尽可能地监控起来,建立全面质量的工作体系。它以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为标准,衡量实际的教学大槐档活动与预定目的和目标的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确保预期目的和目标的实现。
为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应建立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行业指导、教科研部门引领、学校参与,全面负责我省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其组成可包含以下方面:
(一)教育行政部门
负责制定评价督导的内容、督导滚乱评价的程序、督导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对督导结果进行总结,并表彰、问责。
(二)院校的专门评价机构
学校应组建专门的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集中评价中心进行集中评价。院、系两级亦成立教学督导机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通过日常教学督导进行评价。
(三)社会及用人单位
成立各专业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评价。真正做到三个对接:即学校与行业对接、专业与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学科教育的“学科”属性,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基础,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的教育,具有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的属性。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化的评价体系,以“实践”为中心展开“学中做,做中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具体评价内容为:
(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是评价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正确,是否注重社会需求,是否把侧重点放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上。
(二)以市场需求为主进行专业设置
评价其专业设置是否考虑社会、市场需求;是否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基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是否考虑到家长、考生的愿望。
(三)教学计划全面可行
评价教学计划是否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是否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其课程设置是否从实际出发,切合社会及生源实际;是否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否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走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道路;是否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四)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评价培养对象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特色是否鲜明,是否实行双证书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校内评价指校内各部门进行的全方位评价;校外评价指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可利用生产实习、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征求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信息;利用行业、学会发调查表进行调查;派专人到毕业生相对集中的用人单位全面收集各种反馈意见,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
(二)明镇定期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定期评价包括:第一,专业开发前期评价。即在申报新专业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第二,每学年定期滚动式评价。每学年结束时对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第三,一轮教学结束时,对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在对教师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定期评价包括定期的教师教学比赛、教学评比、名师遴选等方式。
不定期评价是指随时对教学管理及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监控其教学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例如:对首次上讲台的教师、新调入的教师、新开课的教师、当年要求职称晋升的教师及学生反馈有意见的教师进行不定期评价。
(三)专门机构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专门机构指以上常设评价组织及机构,学生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理论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形式包括:
1.建立学生班级周报表制 ,发挥学生班级的日常监控作用。周报表内容包括本周内该班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纪律、教学效果、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答疑等有关教学情况。由专人负责按周整理归类,并及时反馈教研室和本人。
2.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负责不定期召开班干部、学习委员、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责成有关教研室认真落实。
3.建立专门机构与学生会联络制,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定期有学生会干部汇总学生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进行核实并做相应处理。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指专门机构和学生社团评价,这是一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结论比较模糊的评价手段。为了体现评价的可比性,还要实施量化评价,如检测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报到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对同一年级的共同科目进行统考;对高年级的主干课程进行抽考;对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抽查,通过对量化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反映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多变的函数,影响的因素很多,有生源的质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环境、班级的学习气氛、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和标准等。只有在综合分析众多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确定教学质量评价的等级
首先应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本校各专业、各年级、各班、各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如优秀率、合格率、差生转化率等,此为考核教学水平的纵向指标;其次是建立同类职业教育学校的文化课会考、专业课抽考和技能课比赛等制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使各职业院校摆脱各自为战的局面,使教学质量在升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一横向比较,即横向的标准。这样纵横结合的指标,可以使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确定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即使有了确定的指标,不当的评价方法仍会使教学质量评价流于形式或由于评价方法不当产生副作用。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但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客观评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提出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即纵向指标完成情况。通过文化课会考、专业课抽考,以及各类专业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情况检查横向指标的完成情况;针对以上两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入学时的输入值进行比较;考察其教学增值指标。
其次是综合评价:综合评价重在对完成教学指标的过程和细节的了解和评价。以自评和他评(同行、督导、学生、社会等)相结合,主观评价(教学态度、教学理念)和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指标情况)相结合,动态评价(教学的过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技能水平等)相结合,全面对教学质量取得过程中的细节予以了解和研究。
(三)组织评价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评价,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仍然是教学主管部门,或学校另行组织专门的考评组织,但其他部门的评价也可作为参考,这种参考有时是较为客观的。如文化课教学质量的认定可以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统一会考和鉴定。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在等级考试、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中予以检验。另外,应对毕业生实施跟踪调查,定期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了解情况,掌握教学效果的职能。这种评价是长期的,决不能搞成应付检查或某种需要的短期行为,否则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评价结果的恰当使用
首先,将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各学校,使学校能够正确审视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其次,各职业院校将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各位教师,使教师查漏补缺,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将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自主学习。

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存在着办学方向模糊,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目标相对滞后。教学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师资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奇缺,教师知识更新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设置不够科学,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僵化、单一,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种种问题,要改变目前现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当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导。1、树立终身教育观要求将过去强调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到对学生人生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从而保证自己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2、树立主动适应市场的教育观①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劳动者拥有相应的知识、技能,而且更需要劳动者拥有健全的人格、竞争意碰念识和辩证思维能力,所以,市场经济要求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绝不仅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而是以“知识、技能、能力、创造”为内涵的教学质量。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就是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主体意识是人的自觉生存状态,是对自我、他人及社会存在的冷静思考和积极实践的态度,是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市场经笑森困济的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者是充满个性的,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劳动者,只有这样的劳动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选择、批判、创造,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中推动社会进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是要在整个学校管理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二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学生引入主体地位,推动其自身的思维运动。③市场导向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成为育人的场所,而且也是劳动力的供给市场,整个育人过程中要做到“产销对路”。为此应该做到:A、教育目标的市场化。用人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就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必须调查用人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根据市场需要确立学校的教育目标;B、教育内容的市场化。学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课程和进行课程建设,促使学生形成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从而达到使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目的;C、评价体系的市场化。学校的教育质量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因此学校应密切注意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措施,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3、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目前,由于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文化知识和素质,不仅学生自身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只有一技之长可能难以立足未来。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二、*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1、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制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政策上落实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完善,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必须依法坚持足额拨款,同时还要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地增春哪加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操作型的人才,对实习、实训设备的要求高,因此要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实习实训设施的投资政策,*部门在投资过程中要兼顾基建和设备,不能把设备设施建设的任务完全交由学校来承担。2、*和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应协调好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以及企业、行业间的关系,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①*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市场要求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的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办学点和专业,搞好骨干学校和骨干专业的建设及布局调整;②落实好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统筹好技术等级考核,抓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③有效地实施质量监控。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实体的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是确保职业教育质教学量的重要保证。这种监控既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必须执行的教学管理规范、文件和提供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对教育教学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也可以通过教学评议、教学检查、教学水平评估、各种竞赛,辅之相应的奖惩等措施,以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高质量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①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应用性的特点,强调以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造就高技术、强技能的学生,必须要有实践型的教师。学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第一,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要强调能力本位,对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技术技能必须有较高的要求,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二,实验能力。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教研实验和技术革新实验的实践能力;第三,社会实践能力。学校教师应具备了解社会、市场、企业的实践能力,以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学生顺利就业。②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创新再生产成为企业的支配力量,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中职教育也不例外。培养创新型学生的重任,必然会落到教师身上,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主动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技术岗位流动性的加快,要求职教学生要有较强的岗位适应和转岗能力,这就要求职教课程不断变更,内容不断更新,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那种通过在学校一次性“充电”就可在工作中一辈子“放电”的陈旧观念。

烹饪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烹饪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烹饪科学和教育科学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烹饪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必然要受重叠教育科学的干预。当前烹饪教学的现状,急待建立烹饪教育学,以便运用教育科学的原理研究烹饪教育的功能、结构、特点及规律,探讨烹饪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及整个烹饪教学系统的作用及特征,加速培养铅历纳烹饪师资,加快烹饪队伍素质建设。

随着烹饪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的需要,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开办了烹饪大专班,多层次的烹饪教育相应产生。这标志着我国烹饪教育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不仅培养了烹饪本科生,而且还有了硕士研究生,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据统计,高等烹饪院校(系、科)在全国已达28所,高、中、初三级教育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的形式突破了几千年来中国烹饪技术传授系统中“以师带徒”的传统格局,使得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进入 烹饪的技术传授系统,初步形成了科学化的烹饪教育体系。烹饪教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经验也就在烹饪教学的实践中相继产生。这些大大地推动了烹饪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目前由于烹饪学科的不成熟性,烹饪教育发展的无序状态,对烹饪教育规律、特点缺乏控制,合格的专业师资极度缺乏,致使我国烹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到了一个关键发展的时期。笔者从事烹饪教学我年,根据教学实践深感我们在探讨烹饪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培养目标的同时,有必要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去探讨烹饪教学的特殊规律,从而使之成为一门烹饪教育专业必开的、研究教育规律在烹饪教学中运用的新课——烹饪教育学。

1、 从教育科学的角度看,烹饪教育学是烹饪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它旨在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及内容等内容。百中国烹饪技术传授系统中无论是传统中无论是传统的“以师带徒”,还是50年代以来兴办的学校教育,毫无疑问是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因而必然要受到教育科学的干预,并得到教育理论的指导。尽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烹饪教学具有应用型和职业性的显著特点,但也必须运用教育科学的原理研究烹饪教育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并总结烹饪教育的规律来指导烹饪教学活动,很明显烹饪教育和槐没教育学之间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烹饪教育学正是在烹饪科学和烹饪教育之间建立和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应用学科。因此它必然要从赖以产生的教育学中汲取营养,并借鉴古今中外教育学及其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工艺学等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来探讨烹饪教育的特殊规律。可见,烹饪教育是烹饪学科与教育科学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必然结果。

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法是指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烹饪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烹饪科学为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探讨烹饪教学特殊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一是烹饪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与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地理烹饪课程的内容体系和结构;三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规律、原则和方法,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美育等内容,以获得烹饪教学活动的最佳方案烂咐。为提高烹饪教育质量,进而提高整个烹饪队伍素质打下良好基础。为此,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烹饪教学则难以彻底改变产生封建社会小生产方式的“以师带徒”的落后状况。而烹饪沈阳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烹饪科学的真正确立。

2、 从烹饪教学的现状看,加强烹饪教育学的研究,是大力发展烹饪教育,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兴办学校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是改变中国烹饪队伍科学文化素质低的根本举措。这么多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毕竟烹饪教育开办时间不长,从当前 烹饪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是很不尽如人意。

首先,现有原大中专烹饪教材作为系统表述烹饪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经验总经缺乏科学性;教材之间缺乏系统性;编排体例缺乏逻辑性,教学内容不规范,几乎没有硬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这种现象已引起有识之士普遍担忧。烹饪教材正是烹饪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教科书是组织烹饪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烹饪的主要载体,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工具。

其次传统的“以师带徒”传艺方式仍有市场。“以师带徒”是指徒弟在师傅的劳动操作中观察和模仿操作进而掌握技艺的学习方法。它既没有规定具体的培养目标,更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徒弟对烹饪技术的掌握除靠主观努力外,主要取决于师傅的技艺水平和师徒之间的感情。这种落后方式在当前仍严重存在:有的大专烹饪学校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厨师培训班,甚至把学生交给当地劳动部门的培训机构去培养,而众多的培训班又出现了以师带徒的“回归倾向”,“只教学生做几道菜,当作高等烹饪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这是极端的现象,多是出于利益趋动。但烹饪教学中轻学法研究,重教法研究,不注意学生学习心理和操作心理的探讨,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是灌输式、未摆脱经验型的传统做法却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与教师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有密切联系的。

其三,缺乏合格的、数量足够的师资队伍仍是制约烹饪教育发展的关键。“烹饪科学煌希望在教育,而发展烹饪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当前烹饪教师的问题十分严重:一是科学文化素质低。以四川烹专1992年统计为例,教师中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占75.7%,而小学、初中、高中(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占48.49%。全国第一所单一的烹饪院校尚且如此,其它情况就更严重了。当然,这几年通过培训、进修肯定提高了很多,但离《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相差甚远却是不容怀疑的。二是普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知识。这兴驻在名厨师改为当教师中存在,就是在近年来为职中专门培养的师资班毕业生中也是如此。因为学校根本没开设这几门课。三是在教师数量上也严重不足,并存在着“会讲不会做”和“会做不会讲”两种情况。因此开办烹饪教育专业,开设烹饪教育学业课程,培养既有相当水平的烹饪技能,又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具有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加速我国烹饪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另外,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当前烹饪教育体制有待构建,烹饪教育机制尚需转化,烹饪教育观念急待更新等等,这些都需要烹饪教育学的开办而进行研究。只有理顺这些关系,才能取得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人才培养。否则,提高烹饪队伍素质就是一句空话,并真有可能被认为烹饪这个行当,好象没有兴办高等院校的必要,从而被教育行政部门取消。

3、 烹饪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烹饪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烹饪教学系统。即烹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其具体内容是:烹饪教学的目的与性质、任务与要求;教学的组织过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大纲和课程的编制,以及检查与评做教学效果等。显然它的研究重点,不仅在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而且还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方面。

职业教育如何开展学业评价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一、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问题

1.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主体过于单一。近几年,虽然有一些院校也在不断加大实践操作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可是评价标准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修订出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与岗位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因此,未到达应有的效果。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要求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又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创新的能力;既要熟悉本专业领域对从业人员的各方面要求,也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调查显示,职业院校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长期脱离企业实际,大多数教师不曾跟随学生到企业参与实习指导。一些职业院校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业时,不能给学生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职业院校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

2.学校评价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一致。近几年的招聘会上发现,众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招聘人员不再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磨正而是使用一套自订的标准考查学生的能力,学校评定的学生学业成绩对企业招聘而言,仅仅只是参考。对企业来说,他们重视的是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等。以上问题,成为影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发展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建立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

1.具体含义。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推行以能力为核心,探索以学生课程考试与计瞎喊悔算机应用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国家标准)鉴定结合的职业能力评价、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的“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

2.评价要素。(1)建立以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和课程考核结合形成的职业能力评价要素;(2)建立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以实训实习过程的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考核要求,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要素;(3)通过企业调查、社会反馈形成的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要素。通过者三个评价要素的建立和完善,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评合一”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的学生评价长效机制。

三、主要环节

(一)职业能力评价

1.计算机应用(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是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职业标准执行的,对从事计算机的操作工(中级工),除要求能遵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其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技能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相衔接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依据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岗位标准,深刻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标准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对照国家职业标准,把相关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内容融入到课程和教学中,建立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项目化课程,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评价考核机制,使考核既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要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要求。项目化课程考核标准及方法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渗轿和职业能力水平。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2.考核评价方法。根据以“能力为核心、项目为载体、学做合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以教学项目为单位,每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各项目成绩按考核评价标准要求,按比例计入总成绩。主要考核学生操作规范、学习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与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方法能力等。

(二)职业技能评价

1.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内容对接。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实际需要,邀请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分析行业企业计算机应用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据此,制定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对接的学生实校内训评价标准。

2.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依据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内容的对接制订学生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加强校内实训,实现课堂学训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保证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使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技能鉴定,能够培养出最大程度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素质评价

企业调查、社会反馈形成的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评价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反映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

四、总结

考核学生的学习要突出技能,促进学生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以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模块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评价标准,弱化以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建立用人单位与社会反馈机制,收集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等信息,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和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学校、企业、社会“三评合一”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构建与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与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关于办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反馈意见怎...

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关于办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反馈意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包括教师水平、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成果等。可以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方法和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给出反馈意见。例如,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应与行业需求匹配,学生成绩和能力提升应得到有效监测和评估。

2. 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反馈意见可以从实验室和实训拿手设施的完备性、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和实施效果、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程度等方面给出。例如,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实践场地,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和质量应得到保障。

3. 就业率和毕业生满意度: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还需要考消祥嫌虑学生就业率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可以从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性、宴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给出。例如,学校应提供就业指导、实习和就业机会等支持,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调查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的满意程度。

总之,编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关于办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反馈意见需要从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和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这些意见应该基于真实可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反馈建议。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440179.html

与“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