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中国地质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华、天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文革”期间迁往武汉,1978年经*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复办学,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0年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9月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签约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申报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正式批准。学校坚持“联合、交叉、前沿、急需”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为主要特色,坚持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之路,发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矿产普查与勘探;5.地质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1.构造地质学;2.材料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4.第四纪地质学;5.水文学及水资源;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8.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9.环境工程;10.管理科学与工程;11.安全技术及工程;12.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国家级专业实验室2个:矿物岩石材料开发与应用实验,地质超声钻探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实验室,地下探测技术与仪器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4个:岩石圈构造与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开放实验室,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开放实验室,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开发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建有16个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24个专业课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由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化石与岩矿标本库。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九五”以来,“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累计完成科研项目1300余项,出版专著70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4项,获专利64项;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4年发表科技论文2664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58篇。取得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国际合作项目“青藏高原深部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被称作开启现代地球动力学和研究当代重大地学基础问题的“金钥匙”,“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的系列创新成果成为国际标准“金钉子”,这两项成果同时入选“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棘皮动物始祖”成果入选“200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有《地学前缘》、《现代地质》、《中国地质教育》、《资源・产业》等刊物。根据2006年1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在1652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地学前缘》总被引频次达1741次,在地球科学类36种期刊中列第3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75位,比上年的1501次,上升了240次;影响因子为1.347, 在地球科学类36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37位,比上年的1.098,上升了0.249。为此,《地学前缘》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现代地质》总被引频次达680次,在地质科学类31种期刊中列第12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位371;影响因子为1.006, 在地质科学类31种期刊中列第14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91位。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学科强校战略。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创新团队和构建学科平台推动学科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与实力;坚持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方向;全面落实“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构建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1.地质学;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构造地质学;5.矿产普查与勘探;6.地质工程。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海洋地质;3.第四纪地质学;4.材料学;5.计算机应用技术;6.水文学及水资源;7.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8.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9.安全技术及工程;10.油气田开发工程;11.环境工程。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含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及公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0余项,总科研经费逾5.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10余项,出版专著180余部。我校教师在国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发表论文总数超过7500篇,被SCI、EI、STP收录论文700多篇,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6篇。国际学术交流活跃,重点建设的学科群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十五”期间,举办10余次影响较大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由中国地质大学牵头主办的国际矿床地质学会(简称SGA)第八届大会被认为是SGA的一个里程碑,是首次在欧洲之外国家举行的SGA大会,它建立了中国矿床地质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将会对国际矿床地质界产生深远的影响。2006年,我校申报的“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正式批准,标志着我校的整体层次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项目”自2006年起至2008年止为启动期,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重点建设的六个优势学科方向为“地球浅表系统”、“地球深部系统”、“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水资源”和“方法技术”。高质量的人才源自于雄厚的师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成长建设中汇集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拥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如王鸿祯教授、杨遵仪教授、杨起教授、赵鹏大教授、殷鸿福教授、於崇文教授、翟裕生教授、张本仁教授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有4位获得何梁何利科学奖)、3位外籍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雄厚的师资的队伍和优秀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42人,其中专任教师70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7名,博士生导师1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俄罗斯外籍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7名。近年来,我校专任教师中3人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4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2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其中金锤奖3人,银锤奖9人),1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人获“侯德封奖”,有中组部直接掌握的高级自然科学专家10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6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有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6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32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此外,学校先后聘请6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教授 。40多名教师获*高级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建校50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研究生近4000余名。我校有20位毕业生以其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而获得科技界最高荣誉 ,22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涌现出了200余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其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1人。许多的优秀毕业生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着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地大人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祖国的天涯海角、边疆大漠,留在了南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专业?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地球化学; 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石油工程; 材料与化学学院: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 生物科学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大气科学; 工程学院: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地球信息与技术。海洋学院:海洋科学(菁英班),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通信工程。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双语教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工商管理双学位实验班。地球信息学院: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数学与物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程学,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法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广播电视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李四光学院: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哪些专业比较好?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宝石及材料工程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设计学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你好,中国地质大学最好的专业肯定是它的本行专业: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以上专业在业界中国地质大学认可度很高,特别是地质学,国内第一啦。其他专业的话中国地质大学优势不是很明显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282142.html

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好专业有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