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请问现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是谁? - 百度...

金广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导
深圳市西丽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 邮编:518055

个人简介
金广君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60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满族, 男, 已婚,*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论著3部、合作出版学术论著1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和城市设计工程项目多项,许多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
自1993年以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94名,其中86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24名,其中15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教育背景
1978年03月-1982年03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建筑学专业本科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03月-1984年10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研究生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06月-1987年12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环境设计中心 进修城市设计
1993年05月-1994年08月 日本新日轻株式会社第一设计研究部 进修建筑环境设计
1999年09月-2004年09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研究生 获工学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1984年11月-1986年06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助教(建筑学)
1986年07月-1992年08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讲师(建筑学、城市设计)
1992年09月-1997年09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 副教授(建筑学、城市设计)
1997年09月-2002年08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博导(建筑学、城市设计)
2002年08月- 现 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教授、博导

行政工作
1990年10月-1992年011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2年11月-1997年011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主任;
1995年11月-2002年08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二所所长;
2002年11月-现 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景观研究中心”创始人;
2002年11月-现 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院长,法人代表。

学术*
1. 学术团体: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城市环境学会副理事长。
2.学术杂志:《城市规划》编委(建筑科学、地理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一级杂志);
《规划师》编委(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城乡规划》编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期刊)
《中国科学》杂志审稿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中文核心期刊)
3.专家委员: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教授;深圳市人民*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决策咨询专家;长春市等城市的城市规划咨询专家。
4、社会工作:深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5、论证专家:参加过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重大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咨询,国内主要有重庆市、天津市、深圳市、广州市、武汉市、杭州市、哈尔滨市、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吉林市、大庆市、牡丹江市等等。国外主要是越南的胡志明市。

主要论著
・论文
1. 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 国外城市规划 1988.4
2. 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考察 城市规划 1989.1
3. 美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管理 国外城市规划 1989.3
4. 中庭与城市设计 新建筑 1989.2
5. 美国加拿大的城市历史保护 世界建筑 1989.6
6. 美国城市环境设计奖及其获奖作品介述 城市规划 1990.1
7. 城市特色的物质构成 城市规划 1990.5
8. 教学环节设计与学生参与 高校教育研究 1990.2
9. 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函 新建筑 1990.3
10. 城市设计探新 国外城市规划 1990.3
11. 城市规划管理概述 国外城市规划 1991.1
12. 城市商业区的空间界面 新建筑 1991.3
13. 美国城市设计教育 世界建筑 1991.3
14. 城市街道墙探析 城市规划 1991.5
15. 美国城市环境设计概述 国外城市规划 1991.3
16. 关于城市特色的思考 哈尔滨城市科学 1992.2
17. 城市设计---概念、过程和方法 新建筑 1993.1
18. 设计中的图示交流 建筑画 1993.
19. 札幌市车站广场改建构想介绍 国外城市规划 1994.3
20. 日本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 1994.4
21. 达拉斯市市政中心城市设计导则 建筑学中高级英语注释读物 1995
22. 浅议现代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 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1996
23. 预先设计----市场经济下设计城市的一个概念 新建筑 1998.1
24. 试论影响城市设计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5
25. 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框架 华中建筑 1998.3 97’国际21世纪城市建设研讨会主讲论文
26. 二十一世纪哈尔滨市居住外环境建设构想 ‘98年国际北方城市市长会议主讲论文 1998
27.美国城市设计的实施:工程类型与实施机制 国外城市规划 1998。4
28.论城市设计成果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 1999/2 省城市规划优秀论文
29.对伊春市繁荣路步行街建设问题的探讨 哈尔滨城市规划 省城市规划优秀论文 1999.1
30.城市设计基础(连载) 东北城市规划 1997-1999
31. 提高寒地城市居住外环境质量的途径 海峡两岸建筑交流论文 1999
32.从概念到形式--哈尔滨市临江广场设计构思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5
33.建筑教育中城市设计教学的定位 华中建筑 2001.2 2000年香港会议主讲论文
34.CULTURE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CHINA: SOME SINGNIFICATIVE GOOD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1,Italy.
35.当代城市设计诠释 规划师 2000.6
36. 美国城市设计导则介述 国外城市规划 2001.2
37. 大庆市萨尔图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区改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作品集2000.11
38.论WTO规则下的城市经营与城市设计 哈尔滨市规划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9.论城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城市规划 2003/01 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宣读论文。
40.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休闲分区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精选丛书《城市环境绿化与广场规划》2003/01
41.长春市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精选丛书《城市设计》2003/01
42.TOD概念解析及其创作实践. 规划师. 2003/12
43.论城市触媒理论的内涵与作用 城市建筑 2004/10
44.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城市建筑 2004/10
45.论城市设计学科的独立化倾向 城市规划 2004/12 200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宣读论文。
46.论城市设计创作的主体、过程和方法 城市建筑 2004/12
47.论城市设计成果的双重性特征 建筑学报 2005/02
48.走向和谐的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年会主题发言
49.交通方式变更对城市空间尺度的影响 第二作者, 城市建筑 2005/12
50.主题事件与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广州城市设计论坛”城市建筑 2006/3
51.产业"生物圈"概念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长春汽贸开发区的功能整合研究 第二作者 城市规划 2006/5
52.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设计? 新建筑 2006/3
53.触媒效应影响下的城市设计项目评估 规划师 2006/11
54.首尔的扩张与韩国的城市发展政策 第二作者 城市问题 2007/1
55.基于综合集成的数字城市规划研讨厅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4
56.试论城市设计中的时间维度 第二作者 华中建筑 2007、5
57.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框架 第二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5
58.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分区规划存在价值与定位初探

科学家小传



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校校友,如黄祖洽院士、唐孝威院士等。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先后十几位司令员中有5位是科技人员,其中3位是清华校友。在基地所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后11位所长中8位是科技人员,其中5位是清华校友。在千千万万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中更有数以千计的清华校友。在西北核试验基地亲身参加1964年首次核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就有27位校友。我校许多院系的教师也都曾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过力量。今天在纪念我国第一颗*爆炸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要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钱三强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以报国之志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试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赵九章通过庚款考试,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从师气象学家H�von�菲克尔。
赵九章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1946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迁往南京北极阁,成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一起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为祖国的气象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赵九章主持下,该所很快发展成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受过赵九章的指导。
赵九章195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组组长,1958年和1962年连续两届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九章在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力量薄弱,赵九章与涂长望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最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几个有名的科学家在这两个联合机构中担任业务领导并从事实际工作。
赵九章把科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主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为橡胶移植到亚热带地区创造了条件。5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人工降水研究,在赵九章的积极倡议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
赵九章十分重视气象学的现代化建设。50年代初,他通过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及时提出气象学要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并在工作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这对我国气象学的现代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0年代初,计算机的问世使天气预报从定性向定量化的发展具备了条件,赵九章支持、鼓励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潮应用手算图解法解微分方程,从而使我国的数值预报发育成长起来,并培养一批科技力量。当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就开展起来了,为60年代末我国正式发布数值预报奠定了基础。同时赵九章十分重视把新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赵九章极力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这为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础。
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赵九章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海潮观测研究对于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时却是空白。50年代初,赵九章亲自指导开展我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为认识我国海域的波浪特征,开发海洋资源做出了贡献。
赵九章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积极促进空间科学发展。从50年代后期开始,赵九章以极大热情投入我国空间事业的创建工作。1958年,赵九章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年10月,他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赵九章及时调整发展计划,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资金和人力较少的气象火箭,逐步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同时探索卫星的发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成功地发射了气象火箭,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都是在赵九章领导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他们还研制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
1964年秋,赵九章不失时机地向国务院提交了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式建议,引起中央的重视。1965年3月,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方案。1965年10月起,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主持下举行了卫星建造总体方案的进一步论证,会上赵九章提出了重要意见。
紧接着,负责实施人造卫星发展计划的651设计院成立,赵九章主持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他对中国卫星系列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订,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赵九章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1938年,赵九章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完成了我国第一篇动力气象学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热力学》。
行星波斜压不稳定的概念是赵九章首先提出的。1945年,赵九章指出,实际大气在斜压状态下可以是不稳定的,即振幅将随时间增长而形成天气图上观测到的气压场的槽、脊分布和发展,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1946年赵九章在芝加哥大学做这一学术报告时,引起国际气象学家的高度重视。在气象学发展史上公认“公元1946年,中国赵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稳定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赵九章指导他的学生,研究了地磁扰动期间史笃默(Stormer)捕获区变化和带电粒子穿入地磁场的机制等,并著有《高空大气物理学》专著。
在他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进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赵九章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热心的教育家,培养了众多的科学人才。他勤于治学,也热心育人,我国一些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顾钧禧、郭晓岚等都受过他的指导。赵九章重视基础教育,他任地球物理所所长职务期间,于1958年一手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提出以“所系结合”的方式办系,亲自主讲高空物理学并指导研究生。赵九章重视人才,培养提拔人才,周秀骥、曾庆存、巢纪平等都是赵九章不断给予关心、爱护和鼓励而成长的杰出科学人才。
赵九章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创见,注意培养*的学术气氛,他组织的海浪组、磁暴组等研究集体,每周举办学术讨论会,中心发言之后,接着是热烈的争辩。在这个研究集体中,进行各种日地相关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为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九章未能等到1970年4月24日那一刻。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这位享誉国内外的卓越科学家已于一年半前含冤去世。人们是不会忘记这位把自己全部心血倾注在科学事业的科学家的。1997年,在赵九章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王淦昌等44位著名科学家倡议,并经中央批准为赵九章先生树立铜像,以缅怀他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99年在国庆50周年之际,*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赵九章院士是其中一位。
王大珩
(Wang Daheng, 1915.2―) 男。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
江苏苏州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后,任2年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1993年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1994年6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94 年12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是*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年3 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 被称为“863 计划”。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1 月获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
在我国*、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王国钧――为中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2-09 05:45)
・傅元庆――为我国新型冶金材料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12-09 05:45)
・邹元�O――我国冶金物理化学活度理论研究的先驱 (09-01 09:43)
・王勋――新中国钢铁工业设计工作的先驱者之一 (08-31 14:33)
・张卯均――我国现代金属矿选矿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08-18 09:38)
・陈岱――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 (08-31 14:33)
・陆达――我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08-31 14:33)
・李薰――我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08-24 09:02)
・沈华生――我国稀有金属提取和工业化生产的开拓者 (04-10 07:03)
・康永孚――中国钨矿地质勘探工作的开拓者 (04-10 07:03)
・邵象华――为中国钢铁科技和生产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04-10 07:03)
・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04-10 07:03)
・陈国达――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 (04-05 06:02)
・徐宝升――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4-05 06:02)
・我国铁合金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张桂耕 (12-02 07:12)
・我国钢中氢气行为规律研究的先驱者――孙德和 (12-01 05:03)
・我国第一座氧气转炉炼钢厂的组织创建人――安朝俊 (12-01 05:03)
・我国特殊钢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丘玉池 (11-28 04:28)
・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理论的创立人――周惠久 (11-30 03:57)
・为创建我国合金钢系统作出重要贡献的孙珍宝 (11-30 03:57)
・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魏寿昆 (09-20 05:09)
・我国现代锑冶金事业的开拓者――赵天从 (09-19 05:23)
・我国金属磁性材料研究的开拓者――戴礼智 (09-16 10:20)
・我国钢铁脱硫研究的先驱――李公达 (09-14 11:34)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组织者――王之玺 (09-12 07:14)
・我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叶渚沛 (07-14 05:16)
・中国重力选矿设备和理论的开拓者――倪桐材 (07-14 05:16)
・靳树梁――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炼铁专家 (07-14 05:16)
・我国合金钢与铁合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周志宏 (07-14 05:16)
・我国球墨铸铁技术的开发者――周行健 (07-14 05:16)
・我国最早进行特殊钢与合金铸铁研究的学者――周仁 (06-07 16:26)
・严恩�А�―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者 (06-07 16:09)
・我国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吴健 (06-07 15:49)
・我国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王宠佑 (06-07 15:49)
・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李维格 (06-07 15:49)

机械卷

・史绍熙――柴油机复合式燃烧系统的发明者 (12-10 06:52)
・把一切献给党的人――吴运铎 (12-10 06:52)
・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卓越的领导者――曹维廉 (12-10 06:52)
・孟少农――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 (08-21 09:17)
・罗士瑜――为发展我国的拖拉机工业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杨锦山――组织建造新中国第一套火力发电设备 (08-18 09:38)
・李近仁――我国第一套双130mm岸炮的总设计师 (04-21 10:28)
・冯子佩――为我国重型机械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陶亨咸――为我国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球墨王"王遵明――中国球墨铸铁的开拓者和播种者 (04-19 07:40)
・雷天觉――开创我国机床工业的先驱 (04-19 07:40)
・丁舜年――为促进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中国应用光学的先驱者之一――李文东 (12-02 07:12)
・我国现代国防工业的开拓者之一――钱志道 (12-02 07:12)
・为我国机电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褚应璜 (12-02 07:12)
・为发展我国电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章名涛 (09-21 06:56)
・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沈鸿 (09-20 05:09)
・我国火炮专业的奠基人――高庆春 (09-19 05:23)
・我国兵器工业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刘鼎 (09-12 07:14)
・为中国机械与航空工程的发展出重要贡献的庄前鼎 (09-14 09:11)
・中国机电工业的先驱――恽震 (07-15 06:47)
・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者――钟兆琳 (07-15 06:47)
・中国汽车技术奠基人之一――张德庆 (07-15 06:47)
・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潘承孝 (07-15 06:47)
・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支秉渊 (07-15 06:47)
・为我国柴油机*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吴梅生 (06-08 13:17)
・中国机械发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刘仙洲 (06-08 13:07)
・传播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徐建寅 (06-08 12:04)
・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华蘅芳 (06-08 11:48)
・为创建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做出了贡献的丁拱辰 (06-08 11:43)

自动化卷

・屠善澄――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 (12-11 06:19)
・刘豹――我国自动化仪表专业和系统工程学的开创者 (12-11 06:19)
・郑维敏――开拓“作物遗传过程建模与控制”新领域 (12-11 06:19)
・吴钦炜――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9-01 09:43)
・朱培基――为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童世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 (04-21 10:28)
・严筱钧――为我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04-21 10:28)
・朱良漪――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 (04-21 10:28)
・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12-12 05:07)
・我国“过程控制”学科的创始者――方崇智 (12-13 06:06)
・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杨嘉墀 (06-24 07:09)
・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许国志 (12-07 06:19)
・在决策分析领域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陈�E (12-12 05:07)
・我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建者――关肇直 (12-05 01:14)
・中国飞行器制导与仿真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文传源 (09-26 05:09)
・为我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唐统一 (09-27 05:45)
・中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王守融 (09-26 05:09)
・我国电化学仪器的开拓者――荣仁本 (09-21 06:56)
・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薛葆鼎 (09-19 05:23)
・我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张钟俊 (07-18 03:38)
・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 (07-18 03:38)
・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 (07-18 03:38)
・我国自动控制学科和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钟士模 (07-18 03:38)
・我国自动电力拖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疏松桂 (07-18 03:38)
・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钱钟韩 (06-08 14:52)
・我国光学教育的开创者――沈寿春 (06-08 14:38)
・我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龚祖同 (06-08 14:08)
・中国精密仪器工程教育的开拓者――蔡其恕 (06-08 13:59)
・我国现代仪器仪表业的先驱――丁佐成 (06-08 13:21)

电子卷

・张直中――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与学术带头人 (09-06 14:08)
・郭文昭――为我军通信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9-01 09:43)
・张恩虬――对我国阴极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4-24 08:17)
・蔡长年――我国信息论研究的开拓者 (04-24 08:17)
・何昂――中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开拓者 (04-24 08:17)
・孙俊人――中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的创建人与开拓者 (04-24 08:17)
・叶培大――中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之一 (04-21 10:28)
・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鼎三 (12-16 07:34)
・我国电子束管产业的开拓者――吴祖垲 (12-16 07:34)
・为中国电子事业作出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的罗沛霖 (12-19 04:13)
・我国电真空器件专业的创始人――陆钟祚 (12-16 07:34)
・我国通信科教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煦 (12-13 06:06)
・我国电信网络科教的开拓者――刘宜伦 (12-13 06:06)
・开创我国瞬态电磁场与对流层电磁波研究的黄席椿 (09-27 05:45)
・中国电子元件工业开拓者之一――陈克恭 (09-26 05:09)
・中国电池工业的主要开拓者――潘福莹 (09-21 06:56)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王正 (09-27 05:45)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者之一――阎沛霖 (09-19 05:23)
・为中国无线电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冯秉铨 (07-19 03:40)
・我国电子管工业的奠基人――单宗肃 (07-19 03:40)
・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温启祥 (07-19 03:40)
・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毕德显 (07-19 03:40)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吴朔平 (07-19 03:40)
・谢立惠――我国雷达研制的先行者 (06-09 17:4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奠基人――孟昭英 (06-09 17:41)
・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卢宗澄 (06-09 17:41)
・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的奠基人――朱物华 (06-09 17:41)
・一代电学宗师――陈章 (06-09 17:41)

纺织卷

・王锦堂――为纺织工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费达生――我国乡村制丝工业的首创者 (08-24 09:02)
・黄金声――我国自动织机的开拓者 (09-01 09:43)
・邱陵――我国毛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 (05-05 09:54)
・陈维稷――我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的奠基人 (05-05 09:54)
・我国化纤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孙君立 (05-05 09:54)
・卢统之――我国纤维材料物理性能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4-25 06:35)
・朱新予――为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04-25 06:35)
・刘钟奇――新疆现代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04-24 08:17)
・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汉文 (12-19 04:13)
・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王子宿 (12-19 04:13)
・中国现代纺织生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张方佐 (12-07 06:19)
・苎麻化学脱胶与变性纤维技术的奠基人――��云鹤 (09-28 04:54)
・中国印花工业的先驱者之一――钱子超 (09-27 05:45)
・我国高等纺织教育奠基人之一――张朵山 (09-28 04:54)
・陕西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傅道伸 (09-26 05:09)
・为我国染整工业的开拓与发展作出卓越成绩的诸楚卿 (09-26 05:09)
・毕生从事纺织原料的开拓与利用的棉业专家吴味经 (09-20 05:09)
・我国棉纺高支纱的早期开拓者之一――黄云�Y (09-21 06:56)
・中国第一所纺织科研机构的创办人――童润夫 (02-13 10:50)
・纺织工程专家――杨樾林 (07-20 05:55)
・任理卿――毕生致力于纺织教育和纺织科技事业 (07-20 05:55)
・实业救国终身不渝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陆绍云 (07-20 05:55)
・台湾省化学纤维工业的开拓者――石凤翔 (07-20 05:55)
・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管理专家――朱仙舫 (07-20 05:55)
・毕生从事纺织技术管理革新的汪孚礼 (06-08 18:03)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邓邦逖 (06-08 17:55)
・我国近代色织工业的先驱者――诸文绮 (06-08 17:49)
・开我国纺织科研之先河的雷炳林 (06-08 17:45)
・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张謇 (06-08 17:09)

交通卷

・齐树椿――为我国高原公路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09-13 11:40)
・为铁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铁路勘测专家肖瑾 (09-06 14:08)
・工程界少有的全才――汪菊潜 (09-06 14:08)
・张文治――为中国船舶和水运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09-11 09:34)
・王公衡――我国船舶流体力学学科的先驱者 (09-11 09:34)
・世界奇迹的创造者、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李昌源 (05-15 08:37)
・周启新――海运管理先导者之一 (05-15 08:37)
・发展铁路运输学科的先驱者――林达美 (05-15 08:37)
・沈奏廷――我国铁路运输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05-09 08:28)
・王竹亭――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05-09 08:28)
・郎钟�Q――为铁路运输与科技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5-09 08:28)
・王荣��――我国第一代潜艇的技术负责人 (12-07 06:19)
・赵今声――为我国港口和海岸工程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2-21 06:03)
・何乃民――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做出突出贡献 (12-19 04:37)
・为我国公路建设与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丁贡南 (12-21 06:03)
・为中国近代桥梁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梅�D春 (12-20 04:32)
・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 (12-19 04:13)
・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之一――刘峻峰 (09-28 04:54)
・为我国港口建设和航道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谭真 (09-29 05:26)
・武昌造船厂主要的创建人之一――萨本�� (09-28 04:54)
・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石志仁 (07-26 05:39)
・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汪禧成 (07-26 05:39)
・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开拓者之一――应尚才 (07-26 05:39)
・为我国公路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公路选线专家――孙发端 (02-13 10:50)
・我国自行设计施工重要铁路的先驱之一――浚鸿勋 (02-08 05:47)
・我国现代筑港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邵福�J (07-26 05:39)
・我国铁道机车工业和运用管理的开拓者――程孝刚 (07-26 05:39)
・对我国初期公路发展和技术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周凤九 (06-09 09:44)
・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杨俊生 (06-09 09:33)
・为中国造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叶在馥 (06-09 09:27)
・我国现代工科教育的开拓者――罗忠忱 (06-09 09:21)
・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詹天佑 (06-09 09:10)

土木建筑卷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09-11 09:34)
・黄文熙――我国土力学学科的奠基人 (09-11 09:34)
・徐以枋――在桥梁开发和建设上做出重要贡献 (09-06 14:08)
・大环境绿地系统的提出者――程世抚 (06-01 07:51)
・陶葆楷――我国卫生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创始人之一 (05-31 00:53)
・吴世鹤――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科学化做出重要贡献 (05-31 00:53)
・我国给排水与环境科学开拓人之一――过祖源 (12-21 06:03)
・对我国园林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余森文 (12-21 06:03)
・著名的建筑专家――陈植 (12-21 06:03)
・著名的水力发电学家和工程教育家――施嘉炀 (09-30 06:29)
・我国给排水专业的创始人之一――顾康乐 (09-30 06:29)
・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杨廷宝 (09-29 05:26)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09-28 04:54)
・中国水利技术管理的奠基人――高镜莹 (09-29 05:26)
・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童�� (07-27 07:06)
・赵祖康――为中国的公路和市政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07-27 07:06)
・我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含英 (07-27 07:06)
・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建筑专家――赵深 (07-27 07:06)
・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 (07-27 07:06)
・现代水利技术的开拓者――汪胡桢 (06-09 11:35)
・对我国的水利和交通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陶述曾 (06-09 10:42)
・茅以升――中国桥梁事业的泰斗 (06-09 10:29)
・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 (06-09 10:21)
・建筑泰斗――庄俊 (06-09 10:04)

航空航天卷

・黄纬禄――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13 11:40)
・吴大观――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09-11 09:34)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梁守盘 (09-13 11:40)
・沈元――航空科学在高亚音速领域研究的推动者 (06-02 07:28)
・陈芳允――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06-02 07:28)
・为我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马明德教授 (06-02 07:28)
・任新民――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06-02 07:28)
・李乃暨――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06-01 07:51)
・潘国定――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1 07:51)
・为我国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作出开创性贡献的黄志千 (12-26 04:09)
・我国冶金技术和铸造工艺新领域的开拓者――荣科 (12-26 04:09)
・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范绪箕 (12-26 04:09)
・卢庆骏――在我国航天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10-10 04:31)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学科的创建人――杨彭基 (10-10 04:31)
・“林士谔法”的发明人――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林士谔 (09-30 06:29)
・对我国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曹鹤荪 (08-05 07:17)
・我国飞行自动控制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昝凌 (08-03 06:32)
・制导雷达系统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李蕴滋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动力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宁�n (08-03 06:32)
・超音速燃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王宏基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季文美 (08-03 06:32)
・郝复俭――我国导弹与航天惯性器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 (06-09 15:24)
・毕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王德荣 (06-13 12:09)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蔡金涛 (06-09 15:11)
・我国航天电子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吴朔平 (06-09 14:07)
・中国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王助 (06-09 11:53)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冯如 (06-09 11:46)

化工卷

・卢焕章――我国化工设计工作带头人之一 (09-13 13:38)
・郭钟福――我国塑料加工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09-13 13:31)
・武迟――为振兴我国石化工业献出毕生精力 (09-13 13:24)
・余祖熙――我国工业用催化剂的开拓者 (09-13 13:13)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的组织领导者之一――李苏 (09-11 09:34)
・张建侯――中国无机和有机化工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09-13 11:40)
・林华――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06-06 05:39)
・时钧――为我国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06-05 06:26)
・侯祥麟――为我国石化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5 06:26)
・我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魏文德 (12-28 10:09)
・我国黄磷电炉设计的先驱――江善襄 (12-28 10:09)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 (12-27 06:14)
・著名的纯碱工业技术专家――刘嘉树 (12-27 06:14)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谢为杰 (12-27 06:14)
・我国农用杀菌剂科研的带头人――张少铭 (12-26 04:09)
・为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顾毓珍 (09-29 05:26)
・我国首套联合制碱工业生产装置的设计者――李祉川 (09-30 06:29)
・对发展我国硫酸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孙师白 (10-10 04:31)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丁绪淮 (09-29 05:26)
・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沈济川 (08-05 07:17)
・对开创我国化学工程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张克忠 (08-04 06:38)
・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与教育家――杜长明 (08-04 06:38)
・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洪沅 (08-04 06:38)
・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的创办人――李寿恒 (08-04 06:38)
・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吴蕴初 (08-04 06:38)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 (06-09 16:09)
・优秀的化工教育家――徐名材 (06-09 16:03)
・我国纯碱工业和涂料工业的奠基人――陈调甫 (06-09 15:57)
・近代化工界的圣人――孙学悟 (06-09 15:54)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 (06-09 15:42)

力学卷

・李士豪――我国高速水流问题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0-06 11:21)
・孟昭礼――中国最早的超静定结构教材的编写者 (10-06 11:21)
・黄文熙――新中国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09-22 09:14)
・冯钟越――我国有限元法应用研究的开拓者 (09-28 07:56)
・袁建新――我国岩土力学有限元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10-06 11:21)
・徐植信――我国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 (09-30 12:03)
・胡海昌――胡-鹫津原理的创立者 (09-30 12:03)
・黄克智――薄壳理论和断裂力学研究与发展的推动者 (09-30 12:03)
・杰出的振动工程专家――黄文虎 (09-20 14:28)
・叶开沅――中国板、壳大挠度理论发展的承前启后者 (09-22 09:14)
・郑哲敏――我国爆炸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28 07:56)
・王光远――我国结构设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09-30 12:03)
・谢贻权――我国计算力学工作的早期开拓者 (09-28 07:56)
・罗时钧――我国超声速飞机气动力学设计的开拓者 (09-22 09:14)
・杨南生――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 (09-20 14:28)
・朱兆祥――为我国爆炸和冲击力学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09-20 14:28)
・王仁――我国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09-20 14:28)
・中国力学界的学科带头人――罗祖道 (09-20 14:28)
・杨绪灿――重庆大学力学学科的创始人 (06-15 07:18)
・蒋咏秋――细观力学模型的创建者 (06-15 07:18)
・孙天风――我国风工程研究的开拓者 (06-14 05:13)
・胡沛泉――桃李满天下的工程力学教育家 (06-14 05:13)
・康振黄――我国生物力学的学术带头人 (06-14 05:13)
・王铎――新中国第一个理论力学教研室的组建者 (06-14 05:13)
・杜庆华――为我国工程力学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06-14 05:13)
・林同骥――为我国的航天和海洋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程世祜――为我国早期航天器总体设计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张福范――解决了薄板理论研究中的著名难题 (06-08 07:43)
・李灏――推动了我国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研究 (06-07 08:04)
・钱寿易――中国海洋土力学研究的开拓者 (06-06 05:39)
・我国气动物理研究的倡导者――卞荫贵 (12-30 09:50)
・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教学的先驱之一――周履 (12-30 09:50)
・为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作出辉煌成绩的粟一凡 (12-30 09:50)
・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a清泉 (12-30 09:50)
・我国计算机研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董铁宝 (12-28 10:09)
・对我国力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的谈镐生 (12-28 10:09)
・机械振动专家屈维德――首倡冲击式消振器的研究 (02-27 08:30)
・我国光测实验力学的带头人――贾有权 (02-27 08:30)
・为推动我国固体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黄茂光 (12-28 10:09)
・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 (10-21 06:37)
・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的创立人――徐次达 (10-21 06:37)
・著名的实验力学家傅梦蘧 (10-21 06:37)
・对经典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汪家�Z (10-19 05:54)
・倡导推广轻型薄壳结构的著名教育家与力学家张维 (10-19 05:54)
・开创构架结构矩阵分析方法的著名力学家――陈百屏 (10-19 05:54)
・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著名力学家――钱伟长 (10-10 04:31)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09-30 06:29)
・著名力学家徐芝纶:“精益求精是成功之母” (02-08 05:47)
・著名的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胡乾善 (08-05 07:17)
・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陆士嘉 (02-08 05:47)
・对国防科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周鸣�� (08-05 07:17)
・为发展我国两弹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郭永怀 (08-05 07:17)
・加筋壳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先驱――王俊奎 (06-09 17:39)
・我国断裂力学研究与应用的开拓者――王仁东 (06-09 17:07)
・广阔领域结硕果的刘先志 (06-09 16:59)
・著名的教育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张国藩 (06-09 16:53)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周培源 (06-09 16:15)

来伯明翰上大学的14个理由



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伯明翰,英国第二大城市,全国主要*业中心之一,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可是如果你的眼光还停留在伯明翰作为工业城市的过去,那你就落伍了。其实,如今的伯明翰已经渐渐褪去工业色彩,展现别样的伯明翰风采。

1.拥有100多万常住人口的伯明翰已经渐渐从过去可怕的工业发展中完成华丽蜕变。

2.伯明翰市中心改造中人工智能的注入已经远远超越了向后*业经济转化的力度。

3.这包括深思熟虑后重建的Bull Ring(购物商圈)。

4.以造型奇特的Selfridges building(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大楼)为中心,像极了一只穿了链甲的章鱼内外翻了个个儿。

5.还有重新焕发活力的伯明翰博物馆与艺术馆简直可以和首都伦敦的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相媲美。

6.和顶尖的奢华图书馆(尽管为削减开支员工数和开放时间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减)

7.以及一大批文化宣传活动,例如为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兴建的很棒的音乐厅,向人们展示了深深植根于伯明翰人民心中作为英国第二大城市的自信。

8.加之不胜枚举的一流餐馆。

9.无与伦比的人间美味? 伯明翰巴蒂(Brummie Balti)。

10.热闹非凡的夜生活。

11.这是个任何一个人都愿花上几天时间在此停留的都市。

12.如果你想回味经典,可以到Jam House,一流的现场音乐酒吧,传奇钢琴家Jools Holland是这里的指挥,氛围和音乐即使再挑剔的音乐人也会折服。

13.当然也少不了迷人的Old Joint Stock酒吧和剧院。

14.经典虽在,但勤劳智慧的伯明翰人并未因此止步,新的惊喜在不断涌现, Jewellery Quarter(珠宝产业特区)的面包店Peel and Stone 足以为证。

不论是重温经典,还是体验摩登,伯明翰都值得你为之驻足。

伯明翰大学小科普: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始建于1825年。伯明翰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2014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世界第64位,英国第11位。2015TIMES英国大学排名居15位。2014REF英国大学研究排名居15位。1900年,伯明翰大学成为第一所获得皇家特许状的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学府之一,也是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具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与完善的教学设施,并以其优秀的科研水平而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大学最初的研究目标以科学、工业及工程为主,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学术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研究的目标也延伸至各个领域并展现杰出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

伯明翰大学是英国著名的6所“红砖大学”之一,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前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和内维尔・张伯伦,以及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是伯明翰大学的杰出校友。迄今为止,伯明翰大学已培养出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位英国首相。

学校荣誉

建校至今100多年来,它凭着高质量、多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该校曾培养了一名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二战前夕绥靖政策代表人物),并有八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代替心脏运行的塑料心脏的研制成功、维生素C的合成、英国南极考察植物学和地质学基础的奠定、利用微波为雷达和炉提供动力、过敏性疫苗的应用、人工血主要组成部分的合成、遗传学发展下动植物养殖技术的改进等等都是伯明翰大学的研究成果。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31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伯明翰大学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外,学校在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法律等领域也都获得国际上的好评,曾在英国教育委员会大学研究评鉴排名中名列前茅。伯明翰大学 一直是英国较受欢迎的高等学府之一,它是QS世界百强大学之一。伯明翰大学的欧洲问题研究学院也是英国一流的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伯明翰大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从癌症到纳米技术几乎无所不包。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905年,在英国2008年的RAE评估中,其音乐类名列全英第二位。

伯明翰大学拥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研人员,其中的很多人是各领域内的国际权威。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大学每年收入可达2亿英镑。根据最新的2014年英国官方科研评估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伯明翰大学位居全英第15名。

申请条件

本科生

开学时间:每年2月1日、7月1日;申请截至日:医学10月15日,其他6月30日

高中GPA:80.0;

IELTS成绩6.0-6.5以上

学历要求:高中毕业,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且完成一年预科学习,或已在中国读了一年本科,或通过英国A-level考试,或有IB成绩。

申请材料:

相应学历证书或在读证明,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英语成绩证书,原件或复印件,如IELTS等

研究生

开学时间:每年9月1日; 申请截至日:额满为止

IELTS成绩6.5-7.0以上(自然科学和工程学6.0以上)

学历要求:本科毕业且有学士学位证书,平均成绩要求80-85分以上。

申请材料:

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推荐信

英语成绩证明,如IELTS等

个人陈述

个人简历

学费信息

Standard 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s 2013-2014

Fee band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research

Taught postgraduate

Band A (clinical)

£28,100

£28,100

n/a

Band B (laboratory)

£16,000

£15,680

£16,770

Band C

£13,385

£13,385

£15,000

Band D

£12,140

£12,140

£13,200

奖学金

伯明翰大学设有以中国籍著名校友李四光先生命名的“李四光奖学金”,资助对象为品学兼优的中国博士留学生。这项奖学金不限研究领域,有意申请者必须先向伯明翰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拿到入学许可后再向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

另外,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是专门资助申请入读一年制硕士课程的有为人士,其条件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在中国居住的永久居民。奖学金获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兴趣选择大学及课程,但前提是所学科目与其从事的职业相关。志奋领奖学金项目竞争激烈。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的内容,学历和职业经历,以及英语水平是评估申请人的重要依据。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的奖学金包括学费及生活费。学年的学费最高额度为12,000英镑。生活费足够支持申请人在英国当地的生活消费。同时提供一次国际往返机票及其他相关费用。有些奖学金获得者可能得到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合作伙伴或赞助商的联合资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296067.html

与“伯明翰大学雷达专业硕士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