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br/>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排名

我听说北大力学系很好,有人能介绍一下吗?



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br/>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解析: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周培源教授亲手创立的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十多年来,本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数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业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为我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国家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和一般力学等四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及一个力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新增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硕士点,其中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等学科均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同时,我系还拥有“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专业),现有教授21人,博士导师20人,副教授18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有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次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资助。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在本科教育方面独具特色。经过4年的本科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可以成为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根据北京大学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我系所有正式毕业的本科生均有资格免试推荐直读国内硕士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有10%左右毕业生赴国外攻读学位,其他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土木、水利、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技术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从事与力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工作或学习。

2005年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按力学类招生,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在三年级初自主选择专业。我系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理、工学位)前三年学习基础课,第四年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动力学与系统控制)、计算力学、应用软件等专门化方向分流培养,并作毕业论文。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工学位)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培养,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结构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结构设计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本科生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设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两个理、工科本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本着全面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发挥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的综合性理、工类人才。

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全体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全校公共课,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等为代表的数学主干基础课,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为基础的力学主干基础课,以及计算机和基础物理等课程,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

从本科第三年起,学生分为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两个专业进行学习,而这两个专业又分别开设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力学、生物力学、实验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应用软件等专门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由于专业方向覆盖面较广,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有利于综合培养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90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30学分

院系必修课:47学分

分流专业必修课:13学分

2.选修课:44学分

包括全校性通选课及专业选修课。其中: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2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具体课程请参考学校通选课课表。

专业选修课:至少28学分

可以根据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两个专业所分流的6个专门方向来自由选择课程。

3.生产劳动(必修):一周,不计学分

4.毕业论文:6学分

理论与应用力学

一、专业简介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由我国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本专业为理、工科专业,学制4年。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训练,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力学以及相关学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继续攻读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到工程技术或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受到理论分析、实验技能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三、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为了适应工程界对力学与结构分析人才的需求,1996年我系成立了工程结构分析专业。

本专业为工科专业,学制4年。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本专业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训练,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结构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以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与分析为专长的人才,毕业后既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以直接进入土木、水利、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技术部门从事研究工作,能够适应这些部门工作的现代化的需要。

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毕业生能在工程结构分析以及相关学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继续攻读工程结构分析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到工程技术或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授(含研究员和教授级高工)20人,博士导师19人,副教授17人,高工、高实7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有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次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系的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各部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仅被SCI 和 EI检索的文章近三年来就有150余篇左右,受到有关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院校专业:



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br/>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1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 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 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力学及相关 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 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 模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与力学有关的工程计算与分析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的 能力;

7.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

8.具有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应用背景有关的专业认 识实习以及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2 机械类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元》、《张量分析》、《CAD/CAE软件应用》、《并行算法和程序设计》、《Auto CAD二、三维绘图》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工程结构分析。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工程、工业类企业: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计算、强度分析、结构工程、施工。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工程力学这个专业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必须一直读下去: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了博士还有博士后。大家的认识基本就是:工程力学是纯理论性的东西,你学的目的就是教别人。在我没有进入这个专业之前,我也很迷茫,担心将来的就业情况。其实有这种感觉的人也不只是我一个,记得硕士生复试的时候,老师问完学生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问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程力学的就业前景和待遇怎么样?”。尽管老师当时就指出,工程力学不仅仅是纯力学,还和工程问题相结合,将来的工作也还可以,但是大家都不太相信。

现在我也快毕业了,我就结合我们班的就业情况,说一说工程力学的就业情况吧。当然,由于我们学校本身是一所教育部下属的工科院校。目前已经就业的情况,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有:

1 学校和科研单位

选择研究所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数是航空集团下属的研究所。这种单位的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较安稳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去学校当老师的相对少一些,主要是由于目前硕士生的扩招,学校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提高。

2 继续读博

这也是很多工程力学硕士生的选择。而且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在南航读博,除了南航的工程力学实力比较雄厚原因之外,导师因素和本身对硕士课题比较了解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硕士期间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博士期间展开研究。这一部分人将来博士毕业基本上是去学校当老师。

3 国防单位

很大原因是南航在本科的时候招收了国防生,这些国防生读完了硕士就去部队工作了。

4 外企

一些人进了外企,比如三星、爱默生、福特等等。这些单位做的工作包括有限元计算,优化,软件开发等等。这种单位待遇相对好一些,当然劳动强度也高。

5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去向,还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到和本科专业相关的单位,比如就有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同学毕业后去建筑设计研究院。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兰州大学力学的师资力量



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br/>

四十年来,力学系在投资小和人员少的境况下,以奋发努力的不懈精神和精干高效的队伍,将力学专业发展成为具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科点,为教学、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了一批批本科以上的力学专门人才10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如63年毕业的力学专业本科生刘人怀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暨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校获得院士殊荣的首位毕业校友;力学专业65年毕业的陈山林教授,现任重庆建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中青年优秀专家;固体力学专业87届博士郑晓静教授,现任兰州大学副校长,为我校争得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被*甘肃省委、甘肃省*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固体力学专业学科点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各类基金共70余项,其中在近五年中承担的科研项目有30余项、研究经费达8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有: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一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经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电磁固体结构力学》一部(是国内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专著),其它各级出版社出版专著三部,教材四部,译著四部。二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一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一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学奖。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一项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一项,一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培养的博士中一人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二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一人,二人被甘肃省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一名教师获甘肃省高校年青教师“成才奖”,一人入选为国家人事部等八部委的“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二层次人选,二人入选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1998年固体力学专业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其他信息:

最新的工程力学全国排名如下,其中

八星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七星级: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六星级:天津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波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排名

工程力学专业最好的学校是: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些学校都有力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属于国内最好的。 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有工程力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也不错。

1、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 双一流 ”、“ 211工程 ”、“ 985工程 ”,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 九校联盟 。

2、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 北航 ”,位于首都北京市,中央直管高校,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296506.html

与“力学专业大学教师 其他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