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兰州大学通信类专业怎么样(硕士)

1、兰州大学通信类专业的硕士也还不错,毕竟兰州大学是985重点大学。

2、其实所谓的【怎么样】要看和什么学校进行比较,因为和不同学校比较则结果不同。

3、985综合大学的硕士专业都不会差。其实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主要还是看各人的基础、悟性和努力。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专业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邮箱

无线电物理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曹斌照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计算电磁学与原子频标技术

caobinzhao@lzu.edu.cn

蒋田仔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生物学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wanyi@lzu.edu.cn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zxp@lzu.edu.cn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chenxy@lzu.edu.cn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李柏年

副教授

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

bnli@lzu.edu.cn

李彩虹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路永刚

副教授

图象处理

ylu@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尚莉

副教授



lishang@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苏伟

副教授



suwei@lzu.edu.cn

吴尽昭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形式化验证



张景春







电路与系统

陈文波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工业自动化、工业通信网络

hongxinli@lzu.edu.cn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clxu@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chenxy@lzu.edu.cn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尚莉

副教授



lishang@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zhangrs@lzu.edu.cn

通信与信息系统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阎石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zxp@lzu.edu.cn

信号与信息处理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刘传义

副教授

人机交互

yuriiaac@hotmail.com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wanyi@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于小亿

副教授

模式识别

xyxu@lzu.edu.cn

张冠茂

副教授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学、无线通信工程

zhanggm@lzu.edu.cn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计算机系统结构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zhangrs@lzu.edu.cn

生物医学工程

王炜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仪器

wangw@lzu.edu.cn (kinggreat@163.com)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clxu@lzu.edu.cn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尼古拉斯(Nicholas)

教授

可靠计算、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der.herr@hofr.at

希望能帮到你,好运。

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352分,政治64分,英语72分,数学107分,专业课信号与系统109分。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说起来,我算是误打误撞考上研的,我原本是2020届毕业的出国党,后来因为疫情和签证等原因,为了确保自己能够继续读书,所以选择了考研,我本科是在通信工程专业排名第二的学校就读的,在大三的时候曾有机会到兰州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换,对兰州大学算是比较熟悉,也有熟悉的实验室和老师,所以短暂的考虑之后,我决定就考兰州大学,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本科+学硕,不管之后是选择工作还是出国读博等,都是非常有优势的。

兰州大学信通专业的报录比具体我并没有了解过,但肯定不低,毕竟全国的考生都会考虑考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我只大概了解了一下录取的分数,一般360—380分就能够进入复试,因为兰州大学的复试比一般是1:1.2,所以最后录取的分数差不多也是这么多,个别很火的组可能会高一些(比如郭军组),可能需要考到400分才会比较稳。

如果报考兰州大学的信通专业的话,可能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兰州大学现在应该有两个院系都可以报考信通专业,分别是信通院和人工智能学院,我报考的就是后者,是因为在2020年,兰州大学把原信通院中偏计算机的也是最火的三个组抽调出来,和计算机学院和网安院等其ta老师组整合起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但是招收的专业名依然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并且考试科目也没变。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兰州大学并不是报考院系,而是报考老师组,可以理解为报考具体的实验室,比如信通院下面可能有十几个老师组招生,好的组和差的组分数能差出去几十分,具体的录取分数考生们可以登陆官网进行查看。

二、初试经验

英语

考研英语的难度每年都在增加,因此对于英语的学习需要我们尽早开始,学好英语也是受益终身的事情,建议在我们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赶紧开始我们的单词计划。当然很多人会不适应,单词数每天递增,慢慢进入状态即可。具体的学习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1)基础阶段(1—5月):这段时间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背单词,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进入考研节奏,慢慢形成每天学英语的习惯。每天在单词上的时间花费在1小时左右,把背单词慢慢融入生活中,除特定背单词时间外,排队、洗脚、睡前都可以用软件或者单词书巩固。考研词汇只背一轮是不够的,背完一轮后就紧接着开启下一轮,几个月后我们背单词会越来越快,在四六级考试中也会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特别强调一点,背单词是贯穿于整个备考阶段的,从开始备考到初试前每天都要背单词,越往后越轻松。

2)强化阶段(6—10月):强化阶段内的主题就是掌握真题。考研英语的改革时间是2010年,这五个月的强化阶段内我们需要把2010—2018年,八年的真题完全掌握。注意这里我们要留几套真题给冲刺阶段模拟。真题的重点是阅读,再往下就是翻译、作文、最后是完形。因为完形填空一共20道题,每道题占0.5分,题目的难度大,但整体的区分度不大,大部分人的分数是在5—7分,而阅读部分每道题的分值就已经是2分了。所以重中之重就是阅读,包括传统阅读和新体系阅读。5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要把8套真题中的阅读部分完全掌握,注意是完全掌握,不只是选对正确答案,最终要求这些阅读中,不能有不会的单词,读不懂的句子。考研阅读出题范围是国外的期刊报纸,我们掌握真题的过程,其实也是熟悉这些期刊报纸的书写习惯,逻辑结构的过程,这样在考场上面对全新的阅读题,我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掌握真题后,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英语二的真题。不建议花多余的时间在模拟题上,因为市面上的模拟题大多数参差不齐,参考价值远不如真题。

3)冲刺阶段:(11—12月):这段时间内我们的英语学习就是为考试服务的,包括真题模拟,作文模版的背诵以及对其它题型的查漏补缺。在模拟考试时,一定要掐时间,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完成试卷,注意留最后一套在距离考试前两三天时进行模拟,保持做英语整套卷的手感。

政治

感谢肖秀荣老师,和2020这个特殊的一年,考研政治的大题都是紧跟时事,2020的太多事情,让大题的范围变得清晰可见。64分,在今年感觉属于一个比较低的分数,(我好像选择前四个没对一个?)本人政治看的徐涛老师的视频,

做了肖1000和肖四,建议不要听信9月份再开始看,如果你是一个能坚持的人,那么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帖子了,9月份开始看确实不晚,前提是你在经历了枯燥的学习之后还能系统的去接受知识的灌输。

为什么不把这提前呢?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不用刻意去定时定点,用轻松的学习状态把枯燥的知识点接收了,在10月份时候你就可以看着黄皮书(知识点整理)去回顾,我相信政治只要你在听课的时候认真听了,后面回顾还是很快的(我是用这高中政治背的哲学和政经作为基础)。

至于刷题,在你系统的接受并掌握知识点之后,你会发现题不够刷。同一位老师出的题,刷着刷着你就能找到套路了,所以可以刷刷往年政治非时政部分的选择题。

数学

虽然我只考了107分(选择两个,填空6个)但是我感觉我还是可以分享一些。

老师选择:张宇高数+李永乐线代。跟准哪一个老师之后,不建议换老师。BUT张宇老师导数那部分,一定要看!!!

教材:张宇全套,汤家凤1800,660+330+真题;李永乐老师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大学线代教材

刷题顺序是跟着学习进度同时刷1000题+660+1800三本书基础篇相应的部分。三位老师各有长处,个人感觉对应着技巧+精准+基础,刷题的时候不要再一道题上面卡死,思考三分钟没结果就标记看答案过去(你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错题/不懂的题的思维导图,将错题的位置标记在相应知识点的后面,这个思维导图可以是你跟的老师相应教材目录)因为你在后面一定会遇到。学完相关几章的知识点之后,例如函数、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原函数可以整理在一起。怎么检测你已经过完基础了?在你学完基础之后,你至少应该可以叙述出来涵盖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做题的基本思路及相应解题方法。如果你基础打好了,你走进考场就会拿到一个不低的分数。

在强化阶段,就是增长补短,所以因人而异,强化阶段也是看视频+整理+刷题。在这阶段推荐按照大的知识点刷,例如导数相关、全部放在一起做,此时遇到不会的题目,在刷题一次后整体纠错。

冲刺阶段,刷题、查漏补缺,准备一张白纸,将常用的、易错的、难懂的整理在上面,只整理小标题,不必详细展开,每天开始刷题与晚上回顾的时候浏览一遍,将不会的翻书记住。

线性代数,李永乐老师的辅导讲义写的很好,但是排版不太适合我,我感觉有点乱,所以我选择看一遍大学线性代数的教材。

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定义定理,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

信号与系统

专业课就不需要说了,肯定是重中之重,每年因为专业课上不了线的人是最多的。这门课复习可以分两个阶段吧。

第一阶段,从三月份开始看课本,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把书看完之后再做课后习题,然后再刷了乐正友的习题集。刷完大概是九月,然后上网*了历年真题。

第二阶段就是刷真题,根据学长的推荐选择了一家机构做的,这里就不打广告了,有需要可以私聊我发给你。真题无论如何也是最重要的,*完之后也*了他们出的模拟卷。刚做真题的时候是崩溃的,因为考的完全不是我认为的重点,很多知识我都没想到他居然也会拿出来考试。不过想想也是正常,反正开始也不必当成考试,就当成题库来学习就可以,一直做到09年左右逐渐对知识点熟悉了,做题也不会卡半天搞不懂了。19到21年的题目都开始难度下降了,特别是21年,在12月初的时候做,只用了一小时不到就做完了,大概是130到140分左右,然后这个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判断,我认为这个难度根本不是兰大该有的,明年一定会回到17年以及之前那种,就把复习重点放在一些偏难偏怪的题目上面。到后面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又犯了大错。

今年考试的重点又变成了一些计算和变换,前面慢慢做到一半发现题量还比较大,开始加速做,后面有一个变换又没想到怎么处理,估计15分也没了,匆匆忙忙做完还剩十五分钟。一做完的瞬间,那个时候大脑就宕机了,脑子里面一直在闪过各种备考期间的事情,因为感觉检查也没有太大作用了,就看着时钟走完,收卷。

三、复试准备经验

(1)复试情况

2021年本专业学硕的复试线是302分,录取比例是27/34,也就是1.2。专硕复试线291,录取比例44/54。

(2)复试内容

2020年为线上复试,分为英语能力(50)、综合能力(100)、专业能力(100)三部分:

1)英语能力:第一项是文献翻译,考生需要翻译给出的一段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如果确实不太会老师也会带着一起翻译,第二项是英语问答,2021年只有一个英语问题,我被问到的是介绍一下最喜欢的电影。英语面试不会为难大家,分数的区分度很小。

2)综合能力:面试中老师随机抽三道专业相关的题目供学生回答,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出题范围为通信原理、信号处理以及单片机原理。最后会有一个开放式问题,比如你认为如何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专业能力:形式为上机考试,考试内容为单片机原理和编程语言,难度适中。

(3)复试准备

复试的准备最好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开始,需要准备的内容有:单片机原理、嵌入式原理、编程语言(c/c++/java/python)、英语口语、文献翻译。

参考书目:王志良《物联网工程概论》、

陈赜《ARM嵌入式技术原理与应用》、

张志良《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

编程方面刷菜鸟联盟的编程入门100道题即可。

英语提前准备问题并且要背一些专业词汇。

总的来说,兰州大学的复试对考生很友好,专业考试完全靠专业能力给分,综合面试以考察专业知识为切入点,注重考查考生的性格和个人整体形象素质。抽到的问题不会也没关系,大胆地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讲出来,坦言之后会努力补足这方面的不足即可。面试环节只要我们举止大方得体,表现得不拘谨就没太大问题。

四、最后寄语与建议

当我们下定决心备考兰州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备考时间是足够的,只要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计划,拿到录取通知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切忌在学习时眼高手低,跳过一些不起眼的知识点,这种坏习惯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考研需要我们自己默默付出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也是我们与一两百个潜在的其他考生之间的较量。在我们学到焦躁的时候,出去走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考研是持久战,建议大家保持运动的习惯,防止在最后几个月身体犯虚犯困。

在备考的这一年里,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考生,一旦选择了考研,就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拼搏,努力和汗水是不会欺骗人的。期待明年在兰州大学校园里见到大家!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27083.html

与“兰州大学信息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