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苏州大学有哪些专业

1、苏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1 体育教育 国家级
2 新闻学 国家级
3 历史学 国家级
4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
5 物理学 国家级
6 化学 国家级
7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国家级
8 通信工程 国家级
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
10 软件工程 国家级
11 纺织工程 国家级
12 临床医学 国家级
13 药学 国家级
14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国家级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1 行政管理 省级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省级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
4 放射医学 省级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建设点名称 学院(部)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纺织工程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档案学 社会学院
物理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放射医学 医学部

省级品牌专业(含建设点)

专业(建设点)名称 学院(部)
法学 王健法学院
体育教育 体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纺织工程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临床医学 医学部
历史学 社会学院
化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金融学 东吴商学院
艺术设计(建设点) 艺术学院

省级特色专业(含建设点)

专业(建设点)名称 学院(部)
会计学 东吴商学院
档案学 体育学院
生物技术 医学部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学院
放射医学 医学部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学院
英语 外国语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建设点)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护理学 医学部
行政管理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建设点)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设点) 机电工程学院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软件工程、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苏州大学专业排名

专业推荐人数Top10
1 法学 4.8 (320人)
2 临床医学 4.8 (222人)
3 放射医学 4.7 (168人)
4 金融学 4.7 (104人)
5 机械类 4.4 (83人)
6 国际经济与贸易 4.5 (82人)
7 教育学 4.3 (70人)
8 中国语言文学类 4.4 (49人)
9 数学与应用数学 4.6 (47人)
10 数学类 4.7 (46人)

3、苏州大学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苏州大学有以下院系:

文学院、金螳螂建筑学院、传媒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学院、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医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外国语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健法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育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沙钢钢铁学院、音乐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其中,医学部下设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下设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学院。

补充资料: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参考资料: 苏州大学官网

我是苏大大二计算机专业。有交换生项目东吴大学,东...



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你好,个人回答过许多类似的赴台交流问题.计算机专业在台湾称为资讯工程,主要修习硬件+软件编程等相关课程.这四所学校都算不错,与身为211院校的蘇州大学都算匹配.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整体相当於大陆的985院校,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立东华大学、东吴大学相当於211院校.
以资讯工程领域来说,自然要选择台科大是最好,该校是工学起家的台湾名牌大学,地理位置又在台北市内,周遭有国立台湾大学、捷运(地铁)公馆站.而身为技职第三甲的云科大也算不错.
东华大学的资讯工程本科在学生素质方面应可略优於云林科大,但该校地理位置是在较为偏僻的台湾东部,且整体来说在工学方面还是云林科大较好.
东吴大学是文科起家的学校,专业上没有资讯工程,只有资讯管理,就类似大陆的信息管理专业.

其馀为本人所写概况,供你作为参考: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位於台北市大安区,台科大前身为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早期是台湾第一所技术学院,也因此奠定了往後技职体系的龙头地位.与台大主校区只隔一条马路,正门口斜对面是台大的侧门.现为技职院校的最高学府,以工科起家,强势专业在工科,尤其计算机科学可列台湾第五左右,另设计专业也很不错,商学较弱且专业不多.高中生申请入学录取分约相当於成功大学至中山大学区段.在2010年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科排名为计算机世界76-100.迈向顶尖大学计画(新一期五年五百亿)执行期间自2011年起至2015年止,每年获得2亿台币.2012年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画获补助经费7500万台币.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位於云林县斗六市,云科大前身是云林技术学院,为技职体系中少数一开始就是技术学院的技职院校,属於技职院校中最年轻的後起之秀.现为技职院校的三甲,在建校时便有完善规划,校地也较大,校园可说是技职院校中景色最宜人的.虽比起台科大、北科大的名声要差了不少,但在系所专业上要丰富一些,拥有包括文商工等专业,商科都比较多样,其中设计专业算是技职体系中最完善的,工学与商学可与类似中原大学等私立老牌大学齐名,工学稍微比商学还好些,整体来讲也是不错的学校.高中生申请入学录取分约相当於高雄大学等新兴国立大学之间.2011年奖励科技大学及技术学院教学卓越计画获补助8500万台币.2012年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画获补助经费7500万台币.

国立东华大学:位於花莲县寿丰乡,另有位於花莲县花莲市的美仑校区.东华不属於在台复校的学校,与大陆的东华大学没甚麼关系.也是所成立时间才短短十几年的学校,并为台湾东部第一所综合大学,校园面积非常广大,仅次於屏东科技大学,校园里的环境当然是很不错的.东华也在前几年与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合并,原花教大目前已改成美仑校区.学校有文商理工及教育专业,也是地处偏远,可能是因位於花莲所以分数比起暨大来说算是比较有被影响到.无论是文商理工专业分数皆近似私立的元智、淡江.因此以整个国立普通大学来说大概只能位於中间至中下左右,即使如此在全台湾还是所不错的大学.2011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获补助3761万台币.

东吴大学:有两个校区,城中校区位於台北市中正区,法、商学院集中在此,外双溪校区在台北市士林区,为校本部.东吴也是在大陆时期就有的学校,与大陆的蘇州大学系出同源, 两校之间常有交流.是一所教会型大学,也是老牌私立大学,法学一向是最突出,在私立大学中可说是最佳,甚至名列全台三名上下.法学分数可略赢高雄大学,只差中正大学一些.整体专业性质偏向文法商理,文商稍微比辅仁差一些,理学专业最弱,分数只略赢国立的台东,私立的静宜、文化.也算是文科生心目中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2011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获补助8500万台币.

25所理工大学及其特色专业大盘点



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理工大学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数量和规模是较大的,毕业生面向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就业,应用面宽,就业渠道广阔,深受考生青睐,高考圈小编现将25所理工校名的大学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985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坐落在广东广州市,前身为华南工学院,1952年由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1988年更名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直属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素有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之称。在建筑土木、轻化工程、通信电子、电力技术、材料科学领域实力雄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王牌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北京理工大学

我国第一所国防院校,创建于1940年。1952年学校航空系被抽调参与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冶金系被抽调参与组建现北京科技大学、采矿系及专修科被抽调参与组建中南大学。1988年更名北京理工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在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技、兵器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实力雄厚。王牌专业:武器类、车辆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坐落在辽宁大连市,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大连大学工学院。1988年更名大连理工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化学化工、机械工程、船舶海洋、建筑土木领域实力雄厚。

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工学实力不错,王牌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二)211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更名华东理工大学。其化工专业是全国最顶尖之一,全国排第二。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化学化工、化学材料、生物制药领域实力雄厚优势专业分布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南京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南京理工大学。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之称。优势专业分布在光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学科方面。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和北京理工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武汉理工大学

2000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理工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材料科学与工程、传播与海洋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机械*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建材建工、新材料、光纤传感、新能源、交通与物流、机电与汽车、信息和资源环境等领域实力雄厚。比较好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997年山西矿业学院整体并入,更名太原理工大学。2000年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

省属重点高校,在煤炭、土木、机械*等领域实力雄厚。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是省级特色专业。较好的专业:材料加工、化学工艺、及矿业有关专业。

(三)其他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坐落在云南昆明市,创建于1954年。建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特色专业8个:冶金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

省属重点高校,在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领域优势突出,曾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同素有矿冶领域全国三强。再生资源与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城市规划是省级特色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华东工业大学。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光学仪器研究院、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国家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市属重点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雄厚。享有中国“*业黄埔军校”之称,医疗器械是上海市教育高地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

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西安理工大学。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水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10个: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省属重点高校,在水利水电、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

长沙理工大学

创建于1956年,2003年由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长沙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9个: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部与湖南省共建高校。在交通运输、电力、水利等领域优势突出。素有路桥工程师、电力工程师和总会计师的摇篮之称。

成都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组建而成的。1958年更名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合并调入成都理工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8个: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

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我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地质学、煤矿、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城乡规划等领域优势突出。

长春理工大学

前身为由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办的颇负盛名的中国光学人才摇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2年更名长春理工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光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7个: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吉林省共建高校。以光电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为特色和优势。素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之称。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先进*技术、光电医疗仪器、先进材料技术、现代光学、应用电子技术等领域科研实力雄厚。

哈尔滨理工大学

1995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荣成市有1个办学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特色专业8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属重点高校,以电力电气、机械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为特色和优势。

河南理工大学

坐落在河南焦作市,前身为创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10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矿物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安全、地矿特色鲜明。

兰州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正式更名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2003年更名兰州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6个: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

在机械、化工、材料制备等领域特色明显。

浙江理工大学

前身为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浙江理工大学。

国家特色专业8个: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轻化工程。

省属重点高校,在纺织科学领域有突出特色。纺织科学与工程是省级重中之重学科。

安徽理工大学

坐落在安徽淮南市,创建于1945年,前身为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学校,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2年更名安徽理工大学,建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国家特色专业6个: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省属重点高校。在煤矿、土木、地质、安全工程领域特色突出。

青岛理工大学

前身为为创建于1931年的高级工程科,1985年更名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青岛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4个: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

在土木建筑、机械*、环境能源学科上特色明显。素有山东“建筑师的摇篮”之称。

山东理工大学

坐落在山东淄博市,创建于1956年。2002年由原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国家特色专业5个: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

省属重点高校。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农业工程等领域特色明显。

江西理工大学

坐落在江西赣州市,创建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江西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3个:采矿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

工信部与江西省共建高校。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以煤矿、冶金、机械工程为特色和优势。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稀土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是省级特色专业。

东华理工大学

坐落在江西抚州市,创建于1956年的山西太谷地质学校。1959年迁址江西抚州,更名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2002年更名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更名东华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3个: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江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以地学和核科学为特色。素有“中国核燃料循环工程人才的培养摇篮”之称。

重庆理工大学

创建于1940年,前身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57年昆明仪器*工业学校金属切削专业并入。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更名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4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在汽车、机械*领域特色明显。汽车工业学科、传动技术、热力发动机技术、变速器技术研究在国内领先。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重庆市特色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

前身为1956年国家重工业部创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学校历经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2009年更名桂林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5个:环境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

自治区重点高校,在地质学、测绘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特色明显。

天津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79年的天津理工学院。1996由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新的天津理工学院,2004年更名天津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造价。

谁有武汉大学2000年VS东吴大学那场的视频

正方:武汉大学 大学生学习应以专为主
反方:东吴大学 大学生学习应以博为主

武汉大学获胜

反方结辩:  大家好,对方辩友说话非常简单,但他问了没有?要将专业的东西学得非常的好,在最关键的时刻学以博学,他们认为这样是以专为主,以学为辅。但我方的观点是什么呢?我方观点认为在你要发挥专业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道德感,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观念,必须要有一定的世界观。让我们来看看这时候要怎么比较不同的人,就是在什么为主代表什么比较重要。比如说对方辩友,如果大家记得的话,就在博学的部分他告诉我们说,如果什么都学的话,难道就整个专业就会偏废了,那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虽然他们工作专业,但是博就博的偏废呀,所以在两个都需要比较的时候代表的是,当只能取其一,或者当一个必须为正的时候,对方辩友认为专业知识最重要,社会观在专业培养之后再培养嘛,世界观在专业培养之后再培养嘛。那我方认为是什么?我方认为在先有社会观、世界观之后,才是发展你真正的专业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先培养专业再考虑世界观、社会观,换句话说,可能出现像我方所说的一个专业人才虽然有了非常强大的专业技能,但是他却缺乏道德感,这个时候可能采用我方所说的,造成这样的情况危害社会,这样的专业难道有用于社会吗?再来看看,如果说他没有社会观,也就是说,他没有办法跟别人相处,没有办法将他左右,让别人所接受,那这样的专业究竟对社会会有什么帮助呢?再来说说看,如果没有世界观,这样的发明在国内可能大家可以接受再向世界进军的时候,发现已经被世界所淘汰了,这样的专业难道是对方辩友所说的有用吗?反观我们,说来可能在你,将来在适应社会当中你可能相信对方辩友非常积极在专业上钻研,虽然可能基础差了一点,但是我发现就算专业真的没有办法增加的话,但至少到研究所的时候还可以再学,进入社会还可以再做学习,也就是说专业部分是可以靠后面再弥补的,但是一个人的道德感如果失去了都没有,有了专业知识那又有什么作用呢?虽然我们可以比较的是,当双方都能够做到的时候,其实双方的状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有一个有专业而又博学的人,但是,只能取其一的时候,第二方自动退下,至少,出来的是生为一个人,然后再让他成为一个专才。换句话说,这个人即使不能够有利于社会,但至少不会有害与社会,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之下,才去发展专业有利于社会,这不是比较合理吗?反观对方辩友,可以给他一个强而有力的攻击力,但是却不知这攻击力到底是攻击敌人,还是攻击自己?这样的专业知识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因此我方认为,大学学习应以博为主,以专为辅。谢谢。

正方结辩:
大家好,对方辩友非常儒雅,他们一直在强调个人的全面修养。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我们国家的古人说,修身齐家首先要国与治之,国与治之首先要正心诚意,请问对方辩友,以博为主的话那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心如何正,意如何诚呢?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尤其我们的特殊性,因为我们做为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已经选择了要在烟波浩淼的知识海洋之中进行遨游,我们就必须以专的目标注重方法的培养;我们已经选择了要在众多的强手之中搏击,就必须以专的精深作为我们的中流砥柱。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以专为主,这些东西如何能够达到呢?就象对方四位辩友一样,为以博为主进行辩护的各位青年才俊,恐怕也必须在专的方向上有所得,有所成,才会无愧于母校东吴大学这充满荣誉的名字吧。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这一点可以通过博来达到,那我们再来看看先哲又是怎么说的呢。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这是在一个资讯落后的时代,却有着大智慧的圣人所言。而我们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即使是播下了以博为主的良好愿望,恐怕收获到的也只能是面面俱到却流于空泛,流于浅薄的知识。胡适先生早年清高志大,可谓涉猎甚广。而当他到美国康耐尔大学的时候,却幡然猛醒,自叹:生平之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自此,痛下决心,明确目标,师从杜威,专攻实用主义哲学,并由此深入,最终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由此可见,所谓学贯中西,所谓博采众长,其知识体系必须是以专为主的一个有机结合。黑格尔天马行空,无所不学,但他首先是一个哲学家;爱因斯坦,象我方说的这样,在哲学历史上都有造诣,但他首先是以他的相对论领导天下;陈寅恪由史学而入,王国维由哲学出发,他们都成为经济文学的一代巨匠,他们正是以专为主,兼收并蓄,最终成长为一代参天大树。这样的过程具体而形象地说来,就是要求我们今天做出提升:首先就是要确定一个专的方向和专的高度,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次,我们必须以专为指引,发扬专的精神,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深化专的同时,不断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最终豁然洞开。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于对方辩友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道一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成就却在灯火阑珊处”。

蒋昌建点评:
主席、在场的两队辩友、评判以及所有的嘉宾,受组委会和评判团的委托,我对这场辩论做一个简短的评述,有不恰当的地方请赛后给我提出严肃的批评。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我想我和大家都一样有一个期待,这个命题是结合各位选手亲身经历或者是说亲身实践的机会比较广大的一个命题,因此我们期待着这是一场让人快乐而且愉快的辩论。那么事实上是经历了32分钟的唇枪舌剑,我们发现我们沉浸在一个严肃而庄重的气氛当中,有时候内心充满了深沉,仿佛回到了我们学生时代,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处理好专和博的这一对辩证关系?
回到双方的命题上来,正方立场是大学生学习应该以专为主,正方高屋建瓴,以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结构阐述了专与博的辩证关系,清晰的告诉我们专是主导,专是决定因素,在此之下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我归之为分工决定论,也就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分工越来越细,而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此,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第二、所谓的阶段决定论,那也就是说无论是大学生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还是博士生阶段,都离不开以专为主的基本规律;第三、态度决定论,认为以专为主就一定塑造出来一个专心一致的态度,这往往是我们做人的首要的考虑,这一点让我们颇为欣慰,第四,正方又重复了专与博的辨证关系,至于他利用的结语,使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正方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反方一上来颇为宏观,而且具有高瞻远瞩的姿态,让我们评委认为身处在21世纪的门槛,有这样的一个关照,就有博大精深的气度,很可能是未来复合型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更可贵的是他把这个命题的对象变成了两种群体,第一种是教育者,第二种是受教育者,这一点也出乎了我们评委的意料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立论的一个基本的构架是在着意讲求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现代条件下,博恐怕是大学专博辩证关系是否摆正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讲求以博为主时机呢?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得及时,与此同时我们要指出,反方在一个简单明了的立论的同时,也给出了一定的说明性和事例性的佐证,这一点也许是实证的精神在东吴大学发扬的一个缩影,这是立论方面。下面我们转入了攻辩阶段,在攻辩阶段,我们同样的有一个期待,期待在这攻辩阶段能够出现像昨天那一幕让人赏心悦目的局面,我们也是在随着比赛的流程进一步推广的过程当中一直期待,直到它结束。结果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么在攻辩阶段,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几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反方力求把他们并没有明了的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或者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从他们论述中也隐约知道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把学知识和学知识之用分开来,从而给道德教化建设在知识之用这个环节有很大的表达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这实际上把教化用于学习当中,很可惜在攻辩阶段的时候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贯彻下去。同样的正方,在攻辩阶段的时候应该出现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的许许多多的佐证融合在以专为主、以博为辅的这个基本立场上,而可惜在面对对方穷追不舍的专业不等于专的疑问之下,未能拿出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也许是在未来的攻辩阶段当中,如何增强它的针对性,以及如何增强在针对性之后的攻击的有效性,应该再继续做做文章。在自由辩论阶段,也是要让我们尽情期待的一个烽火硝烟的阶段,但是,仿佛是在一场战场即将开始的黎明,双方都静悄悄的演绎了这个阶段,不过不乏有些睿智的提法。比如说像反方,非常聪慧地提到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就是在专业设计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大学,因此专业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成为我们今天命题当中的一个问题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正方在自由辩论的时候不断的提出所谓的触类旁通和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之间如何做到融汇贯通,因此围绕着这样基本的观点,双方来回的交锋,也试图引入一些幽默,但是看样子呢效果并不是太好,这里没有批评的意思,相反我倒是要觉得大家的确是非常的辛苦,这是自由辩论阶段。至于说在回答问题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我当然还有话要说,尤其是在总结阶段,评判团认为一场正式的、正规的或者是立意完善的辩论比赛要力求通过总结阶段把双方在前面阶段辩论当中所交锋的关键的地方或者是有冲突的地方、或者是有强有弱的地方再做一个有机的归整,把自己的观点和场上的态势揉合起来,对观众能够在最后的结束当中有一个清晰而又明了的思路。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提出来反方同学做得相当的不错,而正方同学也在努力的做,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从正方的发言当中,我们也充分感觉到了华语的优美,但是我们也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以供批评,也就是在讲求华语优美的同时千万不要以词害意,当然你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们这是一个建议。     接下来是要看看双方的缺点,这是我最不愿意谈的,退一步说也是没有资格谈的,不过好在我们的专家就在我的面前,他们给了我鼓励和勇气。缺点:我们觉得正方在立论的时候非常工整、非常稳定、非常庄严,大概因为武汉大学身处中国的中心地带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有点关系,不过呢跟我们所期待的有创新、有别样的见解之间可能还有一些差距,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创新和别样见解并不是要另辟途径,来巧言令色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二、我们认为正方在表达自己观点、陈词阶段的同时可能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充分,都力求把准备的信息百分之百的、充分的表达出来,但是在表现上给我们的感觉有点是报道式的语言、或者态度、或者形式,希望以后能够把你充分准备的内容能够用比较即兴的、比较灵机一动的,或者是装的比较即兴的、比较灵机一动的表现出来,这使场上的气氛呢,也比较轻松一点。还有一点我们适当的提出来,可能正方同学在提问的时候有点类型欣赏,对反方的二辩同学比较青睐,我们想如果一个辩论比赛比较丰富多采,也希望正方提问的目标也更加多元化一点。同时我们也觉得反方可能也有一些弱点,那么这个弱点就在于反方在例论的时候非常的具有创意,也非常的具有伟大、高瞻远瞩的情怀,但是在整个辩论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把你具有创意的几个方面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可能对自己所准备好的问题或对方的问题说清楚,有些问题就游离到了题外去了,这个是要提的一个问题。那反方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场上可能集中火力的强调了问题的一面,比如说,强调了道德教化在知识利用上的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完全没错,但是过于强调了以后容易给观众一个印象,那就是博学所有的内涵仿佛就落在道德教化这样一个领域上上,也许是你们的一个设计,但这个设计我觉得还是有需要斟酌的必要。另外,我们也相对于正方来讲,反方的发言是一个课堂即兴式的发言,这个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具有灵性、不卑不亢,非常的悲壮而又勇猛,那么我们也希望把您这个即兴的、勇猛的发言能够将整个陈词过程当中散落在各种的方面有机的整合起来,回到你命题的底线,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场辩论赛还给我一个发挥的空间,那就是要谈谈个人对这个命题的感受。我们说我们之间谈大学生应该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实际上不要忘记的一个基本的语境,那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现代化过程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去谈这个命题的。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化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体系,和以权力为媒介的科层的行政管理系统,代替了过去以语言为媒介的生活世界。这样的一个代替使得大学内部的文化结构出现了分化,这就使得我们专业设置越来越复杂,同时学科的范围也日趋的扩大,但是不知道双方同学注意到这一方面提供了专的可能,同时一方面又提供了博的现实性,如果双方选手能够在这个方面多加考虑,可能这场辩论会更加丰富了。正因为如此,它像一个大学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所谓大学的理念可能要起源于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W. Von Hunboldt)先生,他提出来了,大学不但要教授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格,那如何在一个讲求功利性的现代社会当中,又不忽视所谓的对人文情怀的关切,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以及如何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格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现在爱谈的新新人类,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过从大家的引经据典当中我发现,这个专与博实际上不是现代人才有的负担,同时也不是西方人思考的专利,我想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博学都信,那无论是基于个人的主观需要,还是社会的客观需求,我觉得即便我们是进入到现代社会,我们还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各位。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30053.html

与“东吴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苏州大学有哪些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