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各高校的排名

1
北京邮电大学
A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电子科技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8
北京交通大学
A
9
北京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北京理工大学
A
13
华南理工大学
A
14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6
西安交通大学
A
17
武汉大学
A
18
西南交通大学
A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0
西北工业大学
A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2
南京邮电大学
A
23
东北大学
A
24
天津大学
A
B 等(36个):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苏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B等(36个):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河海大学、暨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宁波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河北大学、海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上述排名仅供参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北京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西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云南大学 绵阳师范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太原工业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西*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西北大学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西安工程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长安大学 天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天津农学院 兰州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河北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 河西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兰州财经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青海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青海民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宁夏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惠州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唐山师范学院 石河子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衡水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 海南大学 山西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北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中医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长治医学院 齐鲁医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运城学院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桂林医学院 内蒙古大学 青岛滨海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湖北医药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唐山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淮阴工学院 重庆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辽宁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合肥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青岛大学 东北大学 江汉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三峡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长沙学院 成都医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 扬州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安阳工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荆楚理工学院 辽宁财贸学院 渤海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五邑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玉溪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吉林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延边大学 榆林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商洛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安康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吉林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青岛工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黑龙江大学 江苏理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韶关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广西财经学院 深圳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广西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金融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宁波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金融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复旦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同济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东华大学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四川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辽东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仰恩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河南警察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武汉东湖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 海南医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苏州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东南大学 九江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三亚学院 常州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上海商学院 燕京理工学院 河海大学 安徽新华学院 江南大学 烟台南山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南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盐城工学院 成都东软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闽南理工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宁波大红鹰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山东英才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厦门工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商丘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台州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温州大学 大连科技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嘉兴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大连财经学院 安徽大学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湘潭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武昌工学院 蚌埠医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湖南大学 皖南医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文华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商学院 宿州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巢湖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铜陵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厦门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武汉学院 华侨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福州大学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集美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财经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哈尔滨华德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南昌大学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广州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井冈山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山东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吉首大学 泰山医学院 商丘工学院 滨州医学院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中南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济宁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湘南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聊城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德州学院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南华大学 滨州学院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鲁东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郑州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中原工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新乡医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河南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长春财经学院 武汉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广东医学院 长江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中南大学和兰州大学哪个好?



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兰州大学已经够委屈了,拿中南大学来与他比较,感觉就是在欺负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与中南大学,都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都是985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从国家的层面来看,给予两所学校的认可度都是一样的。但是两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区别,都非常明显,受其影响, 兰州大学、中央大学两校目前面临的发展态势也完全不一样。
一、发展滞后的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最早是 1909年 创建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改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成为国立兰州大学。建国后在1952年全国大学调整时,兰州大学成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学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2年和2004年,学校先后合并了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 在计划经济时代,兰州大学一直是中国相当不错的大学。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外部环境对大学发展 的 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进入本世纪之后,兰州大学的发展明显滞后甚至下滑,已经没有当年的影响力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深处西北内陆,自然环境相对不佳、人文基础相对落后,加上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地方能够提供的财力支持有限,办学经费与东部地区的985工程大学相比少得可怜。兰州大学可以说是面临的各种环境比较差,出现发展滞后甚至衰退都是可能的。

兰州大学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额5个学科评级在C-以上,其中只有2个A类学科:草学评级为A+,生态学评级为A。其实兰州大学的理学基础学科还是相当不错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评级全是B+。其他评级为B+的学科还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兰州大学相对高水平的专业都是本科毕业生就业一般的专业,考研之后会改善不少。对于分数不够给力的学生,如果能够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学学习,然后考研到其他985工程大学,也是一种不错的发展路线。
二、抓住机遇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位于天湖南省会长沙市,是2000年由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的。学校最早的办学 历史 ,可以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1914年创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算起。原本的中南工业大学,在湖南省内根本不能与湖南大学相比。但是当年的大学合并潮,老中南工业大学抓住机遇成功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之后,实力迅速超过了湖南大学,也成功地争取到湖南省的重点支持。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南大学已经在985工程大学中成为中等偏上的大学。而湖南大学在2017年已经沦为双一流建设 B类 高校。出现这种情况,与湖南省把支持的重点放在了中南大学身上密切相关,湖南大学在没有地方重点支持的情况下,再叠加其他因素,学校发展也是有些滞后的。

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南大学共有38个学科评级在C-以上。其中有A类学科12个,其中最高评级为3个A+: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次高评级为9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此外中南大学还有10个B+级学科。

如果用学科评估结果比较中南大学与兰州大学,差距真是太大了。

简单分析对比了一下中南大学、兰州大学,明显还是中南大学更好。不仅是专业水平,即使是看长沙与兰州环境与经济状况,也会有明显的选择倾向。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中南大学和兰州大学哪个好,我们来进行一下对比。
地理位置对比:
兰州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是否985、211高校对比:
中南大学和兰州大学都是985、211高校,双一流A类大学。

排名对比:
兰州大学校友会排名全国第35名,QS排名全国第53名。

中南大学校友会排名全国第20名,QS排名全国第51名。
王牌专业对比:
兰州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 历史 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中南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精神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测绘工程、英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比:
兰州大学有1个学科被评为A+档:草学;1个学科被评为A档:生态学;8个学科被评为B+档: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另有多个学科被评为B、B-、C+、C、C-档。

中南大学有3个学科被评为A+档: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9个学科被评为A-档: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0个B+档:法学、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址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工商管理。另外有多个学科被评为为B、B-、C+、C-档。

录取分数线对比:

综上所述,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明显在兰州大学之上。

中南大学和兰州大学相比,两所大学都非常好,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独特的专业实力,也都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211工程大学,但是如果从综合实力的角度进行评价,则中南大学要比兰州大学好。

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18名,其中人才培养第15名,科学研究第18名。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在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十大学科门类,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六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六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研流动站30个。

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9名,其中人才培养第34名,科学研究第29名。

兰州大学占地面积3545亩,建有两个校区,12个学科门类,103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通过具体的对照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要比兰州大学好。

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高考结束。我是甘肃人,我们语文老师给我做了好久的心理工作,让我去兰州大学。给我讲了兰大的实力,兰大悠久的 历史 ,兰大的各种好处。我最后没听,报了中南大学。现在中南大二在读。我觉得我是对的[捂脸][捂脸][捂脸]说真的,不是嫌弃兰大,当今的发展它真的不如中南大学。

这差距太大了,压根没法比。别说中南大学,兰州大学就是连湖南大学都比不了,顶多就是湖南师大的水准。

巧了,这两所大学都是我的母校,在我的心中觉得她们都好!八十年代我从湖南师大考到兰大读硕士,化学专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当时湖师大没有一位学部委员(院士),但兰大化学系就有三位学部委员。从图书资料来看,兰大化学系有全套美国化学文摘(CA),堆满几大间房;还订有各种外刊杂志,也是一屋子。测试中心拥有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后来物理系有回旋加速器,要知道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哟!现在虽然发展速度相对慢了点,也属于非常有实力的大学。中南大学属于后起之秀,进步很快,有些学科名列前茅。但不知怎么回事,从 情感 上讲,我觉得兰大学术底蕴更深,可能与当时自己比较年轻有关,学校和导师对自己的影响更大一些。现在同学们如果要做选择的话,从学科上可以选择排名考前的专业,如果专业排名相当的话,选择中南大学可能交通与生活更便利一些。希望同学们能考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也祝愿母校发展越来越好!

中南大学相对实力要强,并且强很多,我们来看看2019年这两个高校的排名情况,排名其实就是实力的象征。

1.在最新发布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南大学排在421名,兰州大学排在520名,中间差了大概100个高校;

2.在中国的校友会排名中,中南大学排20名,兰州大学35名;

3.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南大学位列152名,而兰州大学位列331名,中间差了180余所高校。

我看了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 中南大学位列全球409名,兰州大学位列435名 ,中间的相差大概也就20多名。在这6年间,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与中南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中南大学从400多名攀升至152名,算是有很大的提升 。

兰州大学到底怎么了? 近10年兰州大学的实力应该有提升,但不像有些学校提升的那么 快,我认为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兰州这个城市本身给很多人不好的印象,我个人去过一次兰州,开车,兰州的马路很窄,城中心非常拥挤,道路坑坑洼洼,特别难走,这是一方面;

2.兰州作为西部城市,城本身很小,有山有水,两边是山,城市没法扩展,经济增速和体量不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兰州发展;

3.兰州大学市内校区小,扩建的榆中校区离兰州市远,经济不发达,导致很多学子不愿意去。

4.兰州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就被中南大学挖墙脚了(开玩笑的),兰州大学的科研人才资源流失也严重,人才培养跟不上趟。

兰州大学在过去是非常有实力的一所高校,如今的兰州大学非常想要办好学,兰州大学开设萃英班,基地班等,与国外很多高校建立合作,交流,进行人才培养,投入的资源非常多,我相信兰州大学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也很期待兰州大学再未来的10年会超越很多非综合院校。

那中南大学为什么这么强?欢迎各位朋友在下面留言,我是宁夏的志愿填报小刚老师,期待与你沟通讨论交流。

如果各位看官觉得说的有理,点个收藏,点个关注,有趣的灵魂终会遇见。

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地理位置,中南大学都要优于兰州大学。这一点兰州大学的学生估计也没意见吧!

一.学校排名

两所学校都是985/211,双一流,首先不存在谁碾压谁的说法。 在同为985的情况下我们先对比一下学校排名。按照2019年中国校友会的排名,中南大学排名20,兰州大学排名35。 当然不同的排行榜可能略有差别,但中南大学都是在兰州大学前面。

二.学科评估

除了学校排名外,另个能体现学校实力的就是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了,根据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 中南大学有3个A+学科,9个A-学科,共计12个A类学科;反观兰州大学,只有一个A+,一个A-,一共2个A类学科,还是比较冷门的草学(A+)和生态学(A)。 这一轮中南又是完胜。

三.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同样是一所学校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从院士、等人才的数量作比较。 中南大学现有科学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14人。46人。兰州大学有院士19人,包括双聘 (查了一些资料,关系太乱,没查清全职有几人,欢迎留言指正) ,18人,杰青23人。

四.地理位置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兰州大学位于西北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大学吃亏就吃亏在地理位置偏僻,不但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学生,在招生上处于劣势,连优秀的教授都经常被其他省市的学校挖走。 我们常说的西北五省指的是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和新疆*尔自治区。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都受制于地理位置。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小的方面来印证兰州大学不如中南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南大学同为34所自划线院校,34所的分数线是要早于国家线公布的, 但是每年兰州大学的分数线都比国家线高不了几分,根据兰州大学的分数线减5分基本上就是当年的国家线。在考研中我们比较关注的学校有两个,一个是第一个公布考研复试线的学校,来判断当年国家线的涨落,一般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另一个则是兰州大学,因为可以用来预测国家线。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中南大学和兰州大学

中南大学,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高校。中南大学位于长沙市,由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而成,是一所以理工科、医学为主的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以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为特色,有12个A类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被评为A+,20个B类学科。

兰州大学,简称兰大,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防 科技 工业局共建的副部级高校,985,211,双一流A类高校。兰大位于兰州市,有辉煌的 历史 ,创办了曾经的热门杂志-《读者》。兰大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尤以理工科见长,以化学、核技术、大气科学等专业为优势学科,兰大的草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类,有18个B类学科。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是明显强于兰州大学,我们看一下两所高校的学科评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上榜学科38个,3个A+,9个A-,11个B+,3个B,5个B-,1个C+,5个C;兰州大学上榜学科35个,1个A+,1个A,8个B+,4个B,6个B-,8个C+,2个C,5个C-。我们从双方共同上榜的学科来看中南大学,数学B+、物理学B、化学B、生物学B+、地质学C、工商管理B+、马克思主义理论A-、 社会 学B-、哲学B-、法学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材料科学与工程A-、化学工程与技术B+、环境科学与工程B-、信息与通信工程C、电子科学与技术C+、力学C、临床医学A-、药学B+、基础医学B+、口腔医学C;兰州大学的数学B+、物理学B+、化学B+、生物学B+、地质学C-、工商管理B、马克思主义理论B+、 社会 学C、哲学C+、法学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C+、化学工程与技术C、环境科学与工程C+、信息与通信工程C-、电子科学与技术C+、力学B、临床医学C+、药学C+、基础医学B-、口腔医学C-。我们从以上21门学科来看,兰州大学在物理学、化学、力学三门学科占优,在数学和生物学学科上与中南大学实力相当,在剩余的16门学科中全部处于劣势。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兰州大学在基础理科学科上的实力还算雄厚,如果去除掉985的平台优势,兰州大学的学科实力还不及东部发达省份的一些强势211高校,更不用说跟在工科和医科上实力强大的中南大学相比。兰州大学曾有辉煌的 历史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在国际上也曾享有盛誉。就是这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处西北经济落后的兰州,在今天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兰州大学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兰州大学人才流失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仅2000到2004年,兰州大学就流失了近40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学术人才。兰州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近年来一直在985高校排名倒数。时不时就会传出兰州大学有新生退学的新闻。兰州大学是令人尊敬的一所大学,它低调严谨务实。但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候仅凭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兰州的经济落后的现状短期内是改变不了,兰州大学的学科实力也不会有太多改观,兰州大学会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大学首选城市。不要提中南大学或湖南大学,就湖南师大都比兰州大学更值得选。一个城市四年或更长时间带给学子们潜移默化的软实力是无法估量的,包括眼光、境界、思维方式、气质、朋友圈、生活品质、就业机会等等。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是什么样的专业,这个专业怎么样 ...



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资产评估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应用的科学

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

授课的内容— 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

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响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毕业后干什么— 主要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

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近年来主要是:

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000-3000元/月;

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1500-30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1000-3000元/月。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应查明各校研究方向上的不同

专门设置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其中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文理院校偏重在管理上的研究。

相关专业找一找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

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专业,所以,在不同的学校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

专家提醒

要注意这个专业在有的学校实际是学习计算机软件,有的可能是以前的图书馆系的改名,报考是一定要查明这些情况。

开设院校:福建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学院 贵州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财贸学院 西北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商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财经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商学院 天津财经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工学院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杭州商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仰恩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青岛大学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财经学院 湘潭大学 湖南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湖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电力学院 三峡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学院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重庆邮电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上海海运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 吉林大学(五年) 中南大学(五年) 北京印刷学院 华侨大学 暨南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安徽财贸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深圳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华北工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财经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工业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师范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科技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工程学院 温州医学院 东华理工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大学 新乡医学院 湖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五邑大学 广西工学院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桂林工学院 重庆交通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 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宁夏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唐山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长治医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嘉兴学院 温州师范学院 皖南医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合肥学院 福州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德州学院 泰山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 焦作工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南华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广东药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等�河北工程大学 鲁东大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32930.html

与“兰州中南大学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院校”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