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br/>

院校专业:

哥本哈根大学(英文简称UCPH)在丹麦是一所历史上最悠久的研究型大学。该大学在201年被评为斯堪的纳维亚最佳大学之一。该大学还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成员之一。 哥本哈根大学

详情

历史小知识 在1479年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也就是在丹麦成立的第二所大学。成立于1479年,是丹麦最古老的大学。该大学成为罗马天主教神学学习的中心,也有法律、医学和哲学的学院。在1537年由路德教会改革后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重建,并转变为一个福音派,路德神学院。在1788年,所有院系都要求在他们颁发学位之前进行考试。在1845年和1862年该大学与隆德大学一起举办了北欧学生会议。在1877年该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自从之后就开始成立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课程、多所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在2007年1月该大学与皇家兽医农业大学、丹麦制药科学大学合并,这两所大学被改称为院系。之后就在丹麦成为一所最大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建校多年来到现在,该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学士、硕士、博士不同学位的专业课程。如今该大学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有4500多名教师,其中有40%以上的是教授。在校生共有39000多名学生,也包括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有45%的来自北欧国家。从该大学毕业的学生中有39位获得诺贝尔奖,有1位获得图灵奖。 该大学凭借自己的教育成绩和实力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获得了第79名,还被称为是欧洲第六大大学。该大学在国际活动方面上非常积极,该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仔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耶鲁大学等等十多所世界不同国家的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大学的纳维亚研究和语言学系在2009年与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该顷戚宴大学每年派教师和学生去国外学习积累经验,每年组织教师和学生去参加国际探讨会、会议等等国际项目。 知名校友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医师,1903年获诺贝尔奖 卡尔·阿道夫·盖勒鲁普,诗人,1917年获诺贝尔奖 奥古斯特·克罗,生理学家,1920年获诺贝尔奖 尼尔斯·玻尔,物理学家,1922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弗兰克,物理学家,1925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尼斯·菲比格,病理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奖 哈罗德·尤里,化学家、物理学家,1934年获诺贝尔奖 乔治·德海韦西,化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奖 亨利克·达姆,生理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内斯·威廉·延森,文学家,1944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沃森,生物学家,1953年获诺贝尔奖 莱纳斯·鲍林,化学家,1954年获诺贝尔奖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生物化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奖 汉斯·贝特,物理学家,1967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施里弗,物理学家,1972年诺贝尔奖 杰弗里·威尔金森,化学家,1973年诺贝尔奖 奥格·玻尔,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奖 本·莫特森,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奖 内维尔·莫特,物理学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 贝蒂尔·奥林,经济学家和政治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雀银 史蒂文·温伯格,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谢尔登·格拉肖,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保罗·伯格,生物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1983年获诺贝尔奖 尼尔斯·杰尼,免疫学家,1984年获诺贝尔奖 爱德华·路易斯,遗传学家,1995年获诺贝尔奖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化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奖 沃尔特·科恩,物理学家,1998年获诺贝尔奖 安德烈·海姆,物理学家,2010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惠勒,物理学家,1997年获沃尔夫奖 Per Pinstrup-Andersen,经济学家,2001年获世界粮食奖 彼得·诺尔,计算机科学家,2005年获图灵奖 哈那德·玻尔,数学家,1908年获奥运银牌 莫滕·弗罗斯特,羽毛球运动员,前世界排名第一运动员,羽坛四大天王之一 学校设施 四个校区(城市校区、南校区、北校区、腓特烈堡校区) 教学楼 大学图书馆 动物学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 植物园 体育中心 文化中心 大学医院 宠物医院 多所研究所 宿舍 餐厅 院系介绍 健康与医学科学学院 人文学院 法学院 理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神学院 城市简介 哥本哈根,是丹麦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地理位置 位于西兰岛的东海岸 城市气候 属于海洋气候区,一年中的六月最晴朗。一年中最高的气温月份是7月,白天平均气温在21°C左右,最高可达到33°C左右。11月份最阴暗,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到2小时。12月份的平均每天日照时间差不多1小时左右。3月到5月之间,日照时间每天平均为4-6小时。一年中最干燥的月份是2月。冬季比较寒冷,经常下雪,积雪最高可达50多厘米。由于哥本哈根北部的纬度,夏季和冬季的白天时间差异很大。在夏至白天的时间可达到17小时半左右。在冬至白天的时间可达到7小时左右。

挪威留学奥斯陆大学介绍



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br/>
【 #出国留学# 导语】挪威位于欧洲大陆北部,环境十分优美,空气污染指数极小。下面是 分享的挪威留学奥斯陆大学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挪威留学奥斯陆大学介绍

一、挪威奥斯陆大学院校概况

奥斯陆大学位于北欧国家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它成立于1811年,原名皇家弗雷德里克大学,1939年改为现名。奥斯陆大学目前拥有将近40000名在校学生、5000名教职员工、3000名国际留学生,是挪威规模的高等院校。奥斯陆大学目前下辖8个学院、69个系,还坐拥众多的植物园、博物馆、珍藏馆、陈列室、天文台、研究院、实验室、图书馆、附属医院等等机构。在其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奥斯陆大学培养了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图灵奖得住、1位菲尔兹奖得主等学术大师。除此之外,奥斯陆大学还培养了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6]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北约秘书长、挪威首相、国王等等社会杰出人物。

奥斯陆大学的学位分三级:第一级学位(学士课程),学习年限3至5年;第二级学位(硕士课程),获第一级学位后,需继续攻读3至4年;第三级学位(博士课程),学习年限为3至5年。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学生无需缴纳学费,并且由*助学贷款基金Lånekassen提供相当于每年1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无息贷款。而博士学位攻读者将作为正式教职员工入职大学,每年可获得相当于42-60万人民币不等的税前工资待遇。

在奥斯陆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语言为挪威语,研究生及博士阶段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奥斯陆大学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大学间存在广泛的合作协议,学生可以极为便利地交换到诸如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及赫尔辛基大学等北欧院校学习一段时间。同时,奥斯陆大学还是欧盟Era*us Mundus计划成员之一,学生除了可以选缺手择在几所欧洲顶尖大学修习学分获得学位外,还能够获得欧盟委员会提供的高额奖学金。在与我国的合作方面,奥斯陆大学是复旦大慎绝学北欧中心的重要参与院校之一,复旦学子们可以通过该项目便利地到奥斯陆大学学习交流。

二、挪威奥斯陆大学优势专业

学校的专业设置丰富齐全,优势专业主要包括的有:经济学、海事法、公共国际法、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地质科学、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计算科学和工程、分子生物科学、物理学、发展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网络和系统管理、健康经济学等专业。

三、挪威奥斯陆大学学术实力

奥斯陆大学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大学之一,也是挪威最顶尖的大学。在其存续的200余年历史中,无数的学术大师与社会名人在这里走出,为挪威以及国际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2015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奥斯陆大学位列世界第58位、欧洲第19位以及挪威第1位。而在韦伯麦特里克斯网的2017年世界网络大学排名中,奥斯陆大学则位列世界第83位。

奥斯陆大学在计量经济学界拥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这里不但走出了第xx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计量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朗纳·弗里施,还是数理经济学大师、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特里夫·哈维默的母校。目前,奥斯陆大学经济系是社会学院的院系,为挪威培养了众多的知名政客和经济学者。它同时还是北欧地区经济学研究的学术重镇,每年到此访问的学者不计其数。

奥斯陆大学的数学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这里是给出了高于四次方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代数解证明的天才数学家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的母校,也培养出了李群代数的开创者索菲斯·李和解析数论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阿特尔·塞尔伯格。数学系旗下的卓越研究中心---数学应用中心(CMA)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是顶尖的应用数学研究机构,它为挪威的海底钻探、能源开发、船舶*贡献了众多的数学应用人才。

除了在计量经济学和数学领域奥斯陆大学是学术翘楚外,其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也可圈可点。奥斯陆大学信息系的教授、图灵奖和冯·诺依曼奖得主奥利·约翰·达尔和克利斯登·奈加特是世界上第一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Simula的发明者。Simula的出现使编伏孝嫌程语言进入了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OO)的时代。其后大行其道的C++和Java便是基于Simula面向对象的思想而设计出来的语言。为了纪念他们,奥斯陆大学的计算机研究实验室被命名为Simula,它是北欧地区最的计算机研究中心之一。

扩展阅读:挪威留学有哪些省钱方法

一、费用规划

在国外读书,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每年的资金储备够不够,各类花销分别是多少,占总支出的比例是怎样的。

和国内不同,居民人均收入都很高,居住条件也很不错,消费成本会更高一些,要想减少每个月的开支,准备一个记账本是很有必要的。

纸质本可随身携带,用签字笔或钢笔记录也比较方便,或者说带上平板,可*电子表格或文档,也能随时记下关键的流水信息。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分析出近期的购物、转账行为习惯,有效地预防冲动、盲从、攀比心理。保持定期总结、不断反思,做一些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出行攻略

去大型批发市场逛一逛,看有没有*二手自行车的,货比三家,*一辆质量适中的,多骑行几次,对大学周边的交通路线和法规熟悉之后,能使效率更高,节约很多在路上的时间,去教室上课、食堂订餐、书店*书、自习、电*观影、理发等都会十分方便。

学校一般会给新生统一办理学生证,凭借该证件,有权利借阅图书、享受很多校内资源、登录校园网等,坐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还能享受一定折扣的票价优惠,所以出门前要检查好有无落下的东西。

校区周围有一些小吃街,有的餐馆价钱也不会很贵,饭菜也很可口,可以多咨询有经验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有什么口碑不错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等。

当对十公里以内的商场很熟悉后,就能归纳一下哪些店是不错的,并且去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该考虑办理会员卡了,以后购置日常用品和食材等能积攒下积分,有机会在节假日、周年庆时刻兑换精美礼品。

三、动手烹饪

住的楼层基本都会供应热水,冰箱、厨房等家具应有尽有,除了偶尔去中餐厅和快餐厅吃饭,大多数情况下,在家里学着做家常菜也是很好的,每一顿都能吃饱,还不会浪费粮食,同时呢,能增添许多趣味。

哥本哈根大学王牌专业



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br/>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专业介绍



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br/>
云铭、韩振华等诸先生先后任教于此,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科学传统。历世纪风雨陶铸,经数代师生努力,沐改革开放春风,浴海西建设大潮,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筚路蓝缕,迈着坚实的脚步一路走来,逐渐发展壮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又相继增设图书馆学、档案学、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2003年进一步升格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八个博士点(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考古与博物馆学)、十一个硕士点(世界史、宗教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图书馆学、人类学、历史地理、文献学、档案学、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省级1名,校级4名。目前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还有不少教授担任国家一级学会和省市学会重要职务。学院现有学生1261余人,其中本科生961多人,博士生、硕士生近300人。

学院十分重视建设资料信息库,努力打造特色科研支撑平台。

学院建立档案复制与保护实验室,社会工作专业个案、小组实验室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局域网实验室,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也在学校实现共享。经过多年积累,学院已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省内拥有19个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学院课程改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收获:获得4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获校级优质课程24门。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依此考虑学科调整、专业建设、招生规模等有关工作。近几年来,我院学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左右。

(一)历史学专业为我校本科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尘搏和基本知识,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历史学科教学、科学研究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及其它社会工作者。

课程结构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考古学通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历史地理、史学概论、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历史文献目录学、自然科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福建地方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中国社会生活史。

专业特点

1.历史悠久。该专业历史可以追溯至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开设的史地选科,迄今已逾百年。1952年,由华南文理女子学院历史学系、福建协和大学历史学系和福建师范学院(乌山)历史学系合并组成。学者董作宾、卢兆荫、傅衣凌、刘蕙孙、陈矩孙、徐宗元、蔡维藩、王文杰、熊德基、金云铭、韩振华等诸先生先后任教于此,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科学传统。

2.实力雄厚。本专业2004年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特色专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业基础课程均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

3.走学术精品之路。近几年来,专业教师每年都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研究》等国家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多部。目前,教师承担有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2个省部级项目、5项中外合作项目以及其他横向课题多项。

4.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目前,本专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德国派伍祥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院汉学系、日本冲绳国际大学、熊本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亚洲系等都有合作项目,初步实现了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对接。

5.重视建设资料信息库。经过若干年的持续投入,已经建立起闽台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宗教与中外关系史文献中心、美洲史文献资料中心等独具特色的三大文献资料库。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高级职称占该专业教师的84.2%。博士学位占该专业教师的63.2%。目前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橘轿内外学术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还有不少教授担任国家一级学会和省市学会重要职务。

就业趋势

近年来,本专业基于自身强势学术实力,同时根据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进行了调整,本着“新理念、厚基础、重技能、促研究”人才培养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学科间的交融、渗透,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建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遍布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学府。福建省中学历史教育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和教育硕士大多出自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专业是我省培养中学历史教师最主要的教育基地。

(二)图书馆学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81年,是全省的图书馆学本科点,同时也是全省的图书馆学硕士点的教学单位。作为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创办图书馆专业的院系,本专业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全校4个入选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单位之一。师资全部毕业于国内重点院校,学术水平高,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该专业教师100%。学术成果丰硕,近5年来教师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为:50多篇。在教学改革方面,有4位教师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图书馆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数字图书馆原理及运用》获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毕业生就业方向以高校图书馆、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主。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图书馆作为维护社会公众平等获取信息、缩小信息鸿沟的重要机构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事业的一类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相同。工作环境舒适、拥有稳定的职业收入。

目前,全国只有20多所院校办图书馆学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只有800多人,相对与有30多万从业人员的我国图书馆事业而言,毕业生供不应求。图书馆学专业虽是冷门专业,但与某些热门专业不容乐观的就业压力相比,图书馆学专业具有就业方面的优势。我院图书馆学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已连续多年名列全校非师范类专业第一名。欢迎同学们报考我院图书馆学专业,让我们做信息时代的信息导航者,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主要课程: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实践、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产权法、FOXPRO、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三)档案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是目前我省高校中设置有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专业创办于1985年,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于2006年设立了档案学硕士点。专业创办以来为本省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档案信息管理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二十多年来通过我院专业教师的辛勤耕耘,打下了深厚的专业学科基础。本专业拥有一支学术研究能力较强、师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近年还吸收了多位毕业的研究生充实本专业师资队伍,使本专业教学队伍充满活力。专业教师每年都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等CSSCI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有不少论文获得国家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评比的优秀论文等各类奖项。

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具有档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技能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能适合在党、政机关团体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室、信息管理部门、文件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从事档案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系统的设计、维护、信息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历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每年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其中许多毕业生就业于国家机关、省直机关及档案管理部门等事业单位,还有不少学生就业于省电力公司、烟草公司、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这几年本专业学生也有不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由于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逐步提高,因此社会对档案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培养适合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以满足各级*部门及企业有关档案管理的需要是本专业的建设发展方向。为此本专业非常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设有档案文献保护技术实验室、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室、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信息化实验室等。通过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目前最新的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C、信息管理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C++语言、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档案学基础、档案信息管理、科技文件材料学、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法规学、文书学、公文写作、秘书学、档案信息检索、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文献保护技术、文献复制技术、档案管理自动化、数字档案馆原理与应用等。

(四)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属于面向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其看好,目前*相关部门已正式开始在各个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我院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完备的教学计划和详尽的培养方案,还配备了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特色:1、开放式办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与国内外院校或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赴港澳台等高等院校或社工机构进行探访并保送进入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2、办学水平高。本专业在全国162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院校中列居前20位,专业为A类专业;3、学生素质高,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广、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社会信誉较好,我院社工班荣获“全国十佳先进班级”等称号,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养成健全的人格、爱心和团队精神,通晓政治理论、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方法,成为具有复合型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培养方向:为党政机关培养社会事务和社区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团体培养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国家机关和社会福利机构培养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1、各级*中有关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区规划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2、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福利与公益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的部门及其管理岗位;3、司法机关、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涉及社会工作的部门和岗位;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岗位。

主要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组成。专业主干课为:社会学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人际沟通技巧、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等。

(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管理与计算机相互结合的实用型专业,具有复合性、宽口径的特点。主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该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文理兼收,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相近专业为管理科学、电子商务。

福建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办于2001年,8年来培养本科生800多人,毕业生中许多人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骨干,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技能,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与应用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信息组织管理、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1、本专业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及信息管理三大知识系列有机融和的特色。2、重视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能力。3、专业适应面广,可在多个领域就业。4、专业具有较强时代性,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

主要课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体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应用数理统计、电子商务、会计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学校设有适用于本专业的计算机综合实验室,信息管理与技术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等,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了满足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职前培训、课外科技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数十个,其中签约实习基地14个,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就业方向:就业领域包括: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信息机构、大专院校等部门。从事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也可在信息产业部门或大中专院校从事信息资源的管理、组织、开发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竞争情报及其智能系统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在各种社会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主要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及信息管理和组织的工作。

其他信息:

哥本哈根大学 主要有以下专业:计算机艺术传媒、复杂适应系统、计算机科学、毒物学、海洋学、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社会科学和人权、传媒学、会计学、经济学、环境管理与经济、金融学、工业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国际商业与贸易、物流与运输管理、食品科学。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简称:UCPH )坐落于丹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高学府,4EU+联盟、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成员。大学建于1479年,已发展成一所学科全面、集教育与科研于一身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

材料补充:

哥本哈根大学起初建有五大学院,它们分别是:神学院、社科学院、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和理学院,以及一个校外的口腔中心。所有本科课程以丹麦语授课为核心,且学生入学后每学期都有充分的英语课程,能获取学分。经过不断的调整与2012年的院系归并,现今的六大学院为健康与医药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社科学院和神学院。此外,哥本哈根大学还有跨科系 、研究中心、跨学院研究中心、跨校际研究中心,以及一个独立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52364.html

与“哥本哈根大学数学专业介绍 院校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