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江南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一个好?

江南大学 比较好,专业学科比较全面颤坦困,下面是江南大学和信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的各方面对比介绍:

一、师资力量:

1、江南大学:学校有教职员工3393人,其中专任教师2137人(含研究生导师1203人),专任教师 高级职称 人员比例63.8%,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8.9%。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有教职员工3225人,其中教师1876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1人, 博士生导师 310人,教授520人,副教授927人。

二、教学建设:

1、江南大学:学校拥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10个。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茄念):学校已建成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52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三、科研成果:

1、江南大学: 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973”项目及专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江南大学 、 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江南大学怎么样?



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小清华”,没错这是我们江大的美称。我们大学坐落在无锡市风景最美的 滨湖区 ,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虽然比不上苏大有那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还是很有文化气息滴。让我很欣慰的是学校领导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一些问题进行改进。这也是我们大学越来越好的原因之一。

我们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 211院校 ,一些王牌专业还是值得推荐的, 食品科学与工程 、工业设计等。每年会有招聘会,这时候会有各种食品行业的大佬来我们学校招聘,我觉得相同水平的大学,这是江大的优势。我们学校被誉为“ 轻工业 王冠上的明珠”,所以男生还是较女生多那么一点点的,比例好像男:女是1.2:1,挺符合综合性大学的。不过我们还是有美女的,像纺织学院的服装表演系、人文学院的舞蹈系、商学院的新疆班美女都不少呢,只要路过他们的生活区就会觉得很养眼啊!嘿嘿

我们学校是真闭搏的挺大的,值得一说的是北区离教学楼相当远,然而中间还有个曲水桥,我真想不通设计桥的人脑回路是怎样的,天知道那桥有多难骑上去!还好我不住那边,每次一上公共课总会发现北区学生迟到现象,缺勤现象较别的区的严重,emmm可能没有那座桥会好一点吧。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那座桥很美,是我们学校的著名景点了,只是他让我们北区学生痛苦万分,哈哈哈。

我们的校园活动还是很丰富的,每年一届的业模决赛及十佳歌手大赛,特别值得推荐!!!这可是俊男美女的集中营。学校很大,如果你也很宅的话每天你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同学,这个时候呢,你会惊讶,我们学校还是有颜值的。夏天,商业街会偶遇街舞社的小帅哥即兴表演,时不时还有动漫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总之就是丰富。

我们江大总是被调侃——江大不适合 单身狗 。因为路灯特别少,虽然一些地方路灯加过了还是非常昏暗,如果晚上在校园里面丢了什么小物件,你可能就得放弃了,暗+蚊子,很享受!不仅仅在学校摆脱不了 狗粮 ,江大附近更是摆脱不了。江大处于景区附近,只要骑个车就可到其他城市收费公园级别的公园,学校西门外的长溪国家湿地公园,全国可就只有四个,无锡就占一个呐,不愧国家级的公园,我从来没有逛完过。强烈推荐四月份去,樱花林、鱼旗,让你有种置身日本的错觉。无锡也是全国日企最多的,如果你是一个骑行爱好者,还可以去渔夫岛、渤公岛等等,当然也有别的交通方式。我和小伙伴就是经常骑车出行,既锻炼身体又玩的比较尽兴,现在车子也很方便,哪哪都是 共享单车 、电动车。南门外还有华莱坞,范冰冰在那拍 杨贵妃 来着,里面有个保利影院,学生票价RMB28,超级划算。我建议有 学生证 的时候别老窝在宿舍打游戏,多出去看看,既有时间还便宜,参加工作了时间就特别少了。

我们有四个食堂,每个食堂都各具特色,味道都不错的,一食堂的香辣小龙虾、 红烧狮子头 。二食堂的大王锅贴、小米姑娘。三食堂的炒饭,粥。四食堂的 镇江锅盖面 、如意馄饨。这些都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也是我比较喜欢吃的。特别贴心的是我们后勤官微每周会推出特色菜,我就是会提前看这个,想吃那个就直接过去,十分方便,不会吃腻。

我们学校的建筑就是睁粗古代现代结悉态镇合,最喜欢北门古风古韵很有意味。小桥流水,生态校园,没有围墙而是水环绕的,超级美,符合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年四季都被花朵点缀着, 腊梅 、玉兰、樱花、海棠、郁金香……我们不仅仅只赏花,还有落叶,这时候你会不会觉得我们太没出息了,但是真的很美,你要是见过一定会爱上的,美到哭的十二月份……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江大的设计专业的确还是不错的,你可以参考:
学院历史
学院着力培养精英设计人才,致力研究性设计教育。目前学院涵盖五个本科专业和七个专业方向,即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含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山则方向),建筑学,广告学和美术学专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设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学位培养点,拥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设计艺术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一、二、三期的重点建设学科。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与艺术设计专业分别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今日学院
自1960年创办以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聚集了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拥有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和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在内的多名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专家以及大量具有丰富艺术设计初中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近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艺术学研究课题、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863”计划子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获国际国内各类重要奖项400余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对外交流频繁。与德、法、英、日、瑞士、荷兰等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和设计企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保持长期联系和合作,具备当今国际先进学科的基本特征。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海尔、美的、TCL、华为、康佳、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著名企业中都有多人任职,清华、东大、浙大、上交大、同济、湖南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以及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高校更有多人任教。
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与平实求是的学风,注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追踪设计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注重跨学科的跨文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构起“交叉、融合”为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的设计教育体系,形成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多个相关设计专业领域为支撑、鲜明特色的“大设计”教学和研究格局。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和技术与学术骨干,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及所获荣誉办学规模
1981年,学校派出二名教师赴日本研修工业设计,学习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新观念、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983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人体工学》、《三大构成》等新课程,并设置了“包装设计专业”。
1985年,在“造型设计专业”和“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室内设计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于1996年因归口管理缘故,划转纺织工程系即现纺织服装学院)。与此同时,造型美术系更名为工业设计系,成为当时国内创建最早、专业设置较全和招生人数最多的工业设计学科。
1986年工业设计系首次招收“理工类”生源学生,从而结束了我国 “艺术类”学科单一招收文科类学生的历史,并在全国率先形成“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
所获荣誉
1993年《开创工业设计教学新体系》教改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工业设计”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1995年工业设计系扩建为设计学院。
1996年原无锡轻工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作为学校二级学院的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998年,设罩芹计艺术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1999年,学院由惠河路无锡轻工大学本部(青山湾校区)迁入钱荣路西山校区。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01年,学院的“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子项目“设计艺术学学科”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
2002年,“工业设计创新系统”学科群被列入物唯毕国家“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的子项目。设计艺术学科获正教授评审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点。
2005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由钱荣路梅园校区迁入蠡湖大学城校区现址。
设计学院书写的“中国第一”
设计学院的发展历史,书写了许多“中国第一”:
1960年,轻工业部在我校(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类专业“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
1972年扩建为“造型美术系”,
1983年更名为工业设计系,在“造型设计专业”和“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室内设计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成为当时国内创建最早、招生人数最多的工业设计学科;
1986年,工业设计系首次招收“理工类”生源学生,在全国率先形成“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
1993年,“工业设计”(现为“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1995年,工业设计系扩建为中国第一个以“设计”命名的学院;
1996年,设计学院的“设计艺术学”学科被 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创办“建筑学”专业,开国内艺术院校先河;
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依托轻工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3年,“工业设计专业”成为江苏省同类专业唯一的品牌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学科;
改革开放之初,当中国的国门刚对世界打开,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就把开放的眼光瞄向了世界。从80年代初开始,学院先后派出了十几名教师赴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学习,这些教师所学专业包含了产品、视觉传达、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设计学院学生所学的所有专业。这些学成归国的教师们掌握了世界先进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和方法,他们以高涨的热情,将从国外学到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回学校,与我校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坚持“学术理论沉淀”和“跨学科合作研究”,一手抓国际学术交流,一手抓中国传统产业和生活文化的整理和再开发研究,指导学生走一条独具文化魅力的设计开发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设计学院师生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国际和国内各类重要奖项350余项。在设计教育科学研究和艺术设计的“地域化”、“人性化”、“生态化”以及“数字化”等主要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系统的研究体系,积淀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50多部,并先后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艺术设计项目300余项,拥有近600项专利。
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造形大学、千叶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柏林艺术大学、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肯特艺术大学、意大利艺术大学、瑞士苏黎士技术与艺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艺术设计大学互派师生进修学习已经成为常态,近年来每年成功举办的中瑞师生跨文化合作完成艺术设计课题的教学与研究模式已成为设计学院新的国际合作品牌。学院先后邀请国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00多人次来学院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授予2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
从这里毕业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将设计学院的创新教育理念带到全国各地,很快,他们都成为当地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所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才有中国设计界的“黄埔军校”之誉。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教 授
过伟敏 王安霞、李世国、 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张 焘、周 亮
副教授
冉海泉、朱 华、过宏雷、鲍懿喜、蒋 晓、于 帆、张凌浩、周阿成、杨茂川、史 明、朱 蓉 吴 尧、邵剑波、孙政军、熊 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 琴、王建源、王大濛、田 超 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林煜峰、魏 洁、陈旻瑾、江 明、邓 嵘、张 宪、沈杰、 刘 钢、巩淼森、余雅林、张希晨、范晓莉
编辑本段讲 师
朱方诚、章岁青、邹 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方 如、陈原川、吴建军、 王 俊、代福平、崔华春、赵 明、张 雳、徐建海、沈 杰、许洪滨、殷润元、曹 鸣、黄 昊、吴科玲、谢恒强、张 贇、周 震、吴 恽、何 隽、杜 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 炜、林 瑛、张翠玲、姬 琳、张寒凝、陈 嬿、魏 娜、门坤玲、史一飞、姜 靓、张立昊
编辑本段专业介绍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工业设计学科之一。国家首批工业设计硕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轻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江南大学创建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市场研究,传媒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及展示设计等视觉设计及策划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内设置较早的同类专业。二十余年来本专业重视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和渗透,注重扎实的造型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设计协调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室内”的系统教学观,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总体策划、建筑形象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和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3]。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集实用性和艺术性、现代与传统为一体,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从事公共空间领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4]。
美术学(师范类)专业
本专业建于1984年,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师资的师范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注重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结合,培养具有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适应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5]。
“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 博士专业
(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2002年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生专业培养点。主要研究工业设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地域化理论与方法、现代设计的生态化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础方法,系统深入的设计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设计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
家具与室内设计研究
欧洲现当代设计研究
“设计艺术学”硕士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科1993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业造型艺术(现为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胜任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领域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设计及研究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及理论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
学制 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美术学”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能力,胜任美术学学科及相关领域创作、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美术创作和教育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传统美术与史论研究 现代绘画艺术研究 环境雕塑艺术研究
学制 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设计及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胜任设计艺术行业或职业的实际设计和应用研究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设计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及理论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
学制 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MFA艺术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高的设计创作技能和艺术理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
服装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介绍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无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是江南大学办学的前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组建成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1998年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经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设有18个院(系),共6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8900余人,继续教育(含特色自考)、网络教育学生15000余人。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莱姆顿学院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0个博士点,覆盖发酵工程等16个二级博士学科专业和39个硕士学科专业。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4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2名为双聘院士),教授184名,副教授480名。由30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简激轮了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苏省“十五”攻关项目等,已有200多项研究成果经过鉴定或验收,其中有80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另外还获得一大批市级奖项。2004年,学校获准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97项铅游,横向科研270多项;鉴定或验收科技成果86项,其中30%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共发表各类论文2700多篇,出版专著130多部,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3篇;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1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年申请专利386项,学校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7名、江苏省第1名。2005年上半年专利申请量进一步攀升,共申请专利199项,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五。人文社科领域承担的项目在层次和经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与地方*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学校还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绍兴黄酒集团、江苏小天鹅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注重学校与企业、社拦信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各院(系)建有二级董事会,共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校企合作结硕果,中国电信、丹尼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深圳)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希捷电子、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啤酒集团、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特品(ISP)(香港)有限公司、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奖教金,每年发放的奖学金总额达800多万元。

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六十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级各类留学生340余人。同时,与国外高等院校的校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正在执行的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有17个,其中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2+2”学分互认、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2+2+1”本硕连读合作项目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校际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开展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学校聘请了50多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举办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本,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彰显轻工特色,关注国计民生,拓展学科领域,促进文理交融”。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注意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经济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在本科教学中,实行本科通识加特色教育;推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从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学校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一年一度的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金秋体育节等活动精彩纷呈,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电子*竞赛、机器人竞赛、艺术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学生连年获得大奖。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学校是“2003-2004年度江苏省文明学校”。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70万册、电子图书8.56万册,中外文期刊3100余种,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编辑出版《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食品与生物技术》、《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电池工业》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在教育部、省、市*的全力支持下,学校新校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新校区地处无锡蠡湖新城、太湖之畔,占地3120亩,一期工程已建成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新校区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融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小溪、树林、草坪的多层次园林空间为一体,展现绿色、水乡、文化韵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为莘莘学子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蕴涵深厚的人文传统和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造就了江南大学开拓进取、锐意求新的创造精神。进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211工程”二期将重点建设和发展工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工业设计创新系统、纤维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轻工过程信息化科学与工程等6个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群,进一步提升学校在轻纺、食品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江南大学的发展目标是,经过五至十年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文交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大学;通过不断创特色、上水平、求发展、增实力,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若干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65789.html

与“江南大学国家级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和江南大学的美术专业哪个比较好考一点 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