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1

书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它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是种子,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书中有人类发展的录像机,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前辈的足迹;书是知识和智慧的海凯扰洋,我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慢慢成长……

在书屋里我看到了:许多人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有的仿佛身临其境;有的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有的边看边记,争分夺秒;还有的两三个人一起小声交流书中的疑问、难题……

我很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书屋里面的书应有尽有,如:散文、故事、小说、百科等。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讲述着无穷的道理。每种不同的图书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同的:诗歌的潇洒,散文的优美,小说的朴实,漫画的奇特,神话的唯美浪漫,童话的纯真可爱善良,百科的严谨认真,歌词的美妙动人,历史的博大精深……无处不让我们陶醉在书海之中。

读着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中不歧视别人,勇于正视自己的秃鹤,自立自强;正视生活的杜小康;感人的亲情细马;疾病并不可怕,勇敢地和家人一起活下去的温幼菊和桑桑;感觉到了淳朴的乡土人情,纯洁的友谊,伟大的精神等。

读着《鲁滨逊漂流记》我明白了人们在困难中不能丧失勇气。勇气和毅力是最可贵的,没有它,你就永远也摆脱不了困境。

在《城南旧事》中,所有的人都很善良,无论是疯子、小偷还是保姆等。一点也感觉不到旧社会的黑暗。而难过的地方总是有的:疯子、小偷都可怜的是,在幸福离他们很近的时候,他们却永远也得不到了。这使我明白了要像英子一样保持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这样童年才会幸福快乐。

课文中的《爱之链》让我明白了:爱是温暖的,能让人们感到世界的美好。因为爱在我们身边驻足,所以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读书,如一场春风拂面的风儿,吹去我们心灵的尘埃,吹散世间的烦恼忧愁;读书,似一场久旱后的绵绵细雨,滋润我们干涸的灵魂,浇灌渴望知识的心灵;读书,像一只闪耀的灯塔,照亮前进的道路,指引我们大胆追逐梦想。

最后,让我们去书屋里遨游,探索无穷的奥秘,寻找其中的快乐吧!

南通教育网怎么样?



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⑴ 为什么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

因为江苏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发达的,江苏高考试卷也是全国最难的。

江苏南通虽然是一个地级市,但是却拥有五个实力很强的中学:海安高级中学、海门高级中学、如皋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南通中学。

可以说,南通为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江苏为全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拓展资料:

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涨沙冲积成洲,南通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南通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1983年,撤销南通地区,设立南通市。南通市下辖3区、1县,代管4个县级市,面积埋掘8544平方千米。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返液好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作为中国老龄化最高的城市,南通人口平均寿命达80.71岁,百岁寿星多达1031位,2014年5月,南通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认证委员会授予全球首个“世界长寿之都”。

2014年8月,南通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南通市位列第22位。

⑵ 南通哪家网络教育机构比较靠谱

首先可抄以登录所报专业的学校的官网,查到学校在南通直属学习中心,有联系方式。
插一句嘴,网络教育是不受户籍限制的,根据各地学分收费情况不一样,收费也不一样。
比如在上海报的费用远远比江西的贵好多。
望采纳,谢谢。

⑶ 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网站

女儿现在胡集上小学六年级上学,但我们都在孙庄这边上班,我想问一下女儿是否可以到孙庄上中学

⑷ 南通教育博客是由哪里主办的

南通教育博客是由南通教育局主办的,南通市教育局的正副局长都为该网站题辞了

打开 //blog.ntjy/ 南通教育博客的网址,在网页的最下面的右边显示:

© 2005-2008 aurora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通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 北极光

⑸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的网站

//rsk.w190/
楼主,望采纳

⑹ 南通金融素养教育网络课程平台

还是一个不错的网络平台的,因为有很多的人对这个还是有相关的验证以及各方面考核的。

⑺ 江苏南通市通州教育局网站

夏伟山 主持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计财、办公室工作,联系秦灶街办。
褚勇华 分管党建工作,负责漏铅党总支日常工作、工会、妇女、计生、关工委工作,联系唐闸街办。
冯志宏 分管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后勤装备管理、勤工俭学、综合治理(安全)工作,联系港闸经济开发区。
刘华俊 分管纪检、监察、 *** 工作,联系陈桥乡。
严汉志 分管小学、幼儿园、成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师资培训、民办教育、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联系幸福乡。

地 址:南通市城港路58号 邮 编:226005
局长室 85609850
教育督导室 85609891
办公室 85609818
计财装备科 85609820
教育科 85609851
体育科
教研、教科室 85609822
教育科(挂体育科牌子) 85609851

⑻ 南通教育网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硬件设施如教学楼等是国有的,教师工资是财政发的初2初3为什么还要收赞助

额……这问题很有想法。你是学生家长吧?我也研究过这问题。赞助费最初意思为:赞助学校建设。跨学区就学的学生(农民工的孩子),学校收取的费用叫“借读费”。但是现在国家已经取消这向费用。可是现在不少初中,高中里都有收“赞助费”的现象。不少学生初中升高中时中考成绩不理想,但是又想进好一点的学校学习。怎么办呢?“赞助费”就在这个时候起作用了。“赞助费”,是某些学校对某些不明财产来源的美化。这些钱,通过学生家长的手落入了学校某些人手中。育才嘛,通州第一初中当然要交啦。到了高中,市中也是要交的。别说市中,西亭平潮等也差不了……这就是社会……

⑼ 谁有知道南通大教室教育网的有谁知道告诉我!

我知道的,直接搜就可以了,上面有一些关于培训的东西。

⑽ 南通教育哪个好

我们是南通学泽教育,请问你要学什么课程呢,可以网络搜索我的公网或者来访哦,中南城20栋509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5



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太阳公公刚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霞光,我便哼着小调儿,和爸爸来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农家书屋——平潮镇平西村农家书屋。

还没放假,我就听到退休在家但依然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镇长奶奶说,这个暑假我们有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农家书屋,奶奶说这个书屋就是乡村孩子的世外桃源,是乡村孩子的精神家园。听到这个消息,我这个“小书虫”坐不住了,在我们家门口就有小书屋,放了假我再也不要求着上班的爸爸带我去书城*书啦。嘿,不求人的感觉就是棒!就这样,一放假,我就让爸爸带我来探寻我的精神家园啦。

带着好奇,带着憧憬,我和爸爸来到了农家书屋。书屋位于平西社区村部,和村委会叔叔打了招呼,我来到书屋前。轻轻推开书屋的门,迎接我的是一个大书柜。每一张书柜里都放着不同种类的书,有我们喜欢的少儿类书籍,也有关于生活、文化、政治类的书籍,真是琳琅满目,书香芬芳。我从少儿类里拿出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我翻开手中的书,静下心来阅读。海伦。凯特说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会看着每一个善待她,陪伴她的人;第二天,她将去看看那暗夜转化为白昼的奇景,去看看人类发展进步的奇观;在她拥有光明的最后一天,她将环城游览,让回忆充满灿烂……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海伦。凯勒是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可她却以自己的乐观、不屈不挠地面对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我的心灵之光。

忽一抬头,发现爸爸正注视着我。当我们目光相遇时,爸爸微笑着说:“丫头,你们现在的生活可真好!”我很好奇,便问:“爸爸,难道你们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吗?”爸爸笑着说:“我们小时候条件和你们无法比呢。”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爸爸继续说:“我们小时候,可没有什么农家书屋,只有城里才有图书馆,书店也很少。每次想看书,还要去城里借。当时家里没有汽车,顶多骑一辆自行车去。等到放暑假、寒假了,我就和你奶奶带个包,多借几本书回来,不然总往城里跑,不方便。现在,再来看看你们,要吃的有吃的,要玩的有玩的,生活丰富多彩。国家还办了农家书屋,让你们在家门口就有你读不完的书。你们哦,就是生活在蜜罐里。所以,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

听完爸爸说的话,我手托下巴思索起来。的确,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要吃什么就吃什么,要穿什么就穿什么,要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呀!爸爸看我一本正经思考的模样,连忙走到我旁边说:“孩子,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少年儿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加油,宝贝!”听了爸爸的话,我连连点头。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



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盯弊旦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2

“张爷爷,您快看!我找到了什么?是《公主童话》耶!我早就想看啦,没想到在您这里找到了它。”季炜凤手捧一本童话书,旋风一样地来到张爷爷身边,边坐边眉飞色舞地说。“哈哈哈!”张爷爷抚摸着她的头,慈爱地说,“别看我年纪大,腿脚不利索。可为了给你们准备这丰盛的精神大餐,南通地区的书城,我可没少跑哟!淘宝上的书店,我也没少逛呐!”张爷爷幽默的话语,逗得我们都开心地笑起来。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在书架上,像是撒上了一层金子的粉末,令人着迷。再看张爷爷,他静静地坐在书架边,戴着老花镜,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聚精会神地读着。不一会儿,我们也都埋下头,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远处知了的鸣叫声,书友们轻轻的翻页声,还有小朋友们时不时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书声,好似一支和谐的奏鸣曲。

你一定会好奇地问:张爷爷是谁呀?他呀,名气可大啦!他是我校退休老教师张武高,是我们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关工委的一员,也是我校民乐社团的校外辅导老师,今年已经80多岁了。几年前,张爷爷就把自家两间屋子腾出来,为村里的孩子们办起了校外辅导站和农家书屋。为了不耽误我们学习,还把活动时间安排在双休日、暑假和寒假里,这样方便了我们到他家参加各项活动。

卜扒“啦啦啦……”早晨,我坐着车子哼着歌儿往他家赶,不一会儿就到了。张爷爷家外面有一块很大的农田,那是我们的“科技园地”。张爷爷曾经对我们说:“读书是一种生活,但生活也是一部书籍!”我们平时就在“科技园地”里跟着张爷爷学习如何栽培花草树木。这里长满了植物,有仙人掌、玉米、玫瑰花……还有我们亲手栽的葡萄树,现在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亮晶晶的紫葡萄。我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哇,真甜!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乐滋滋的。

快步走进他家里,你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活动室啦。这里的器材有很多,乒乓球台、电脑、象棋、围棋等,乐器架上摆满了古筝、电子琴、葫芦丝、二胡、腰鼓等,这些满足了我们的活动需求。

再往里走,就来到农家书屋。你瞧!几张大书橱,橱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书籍。无论是谁来参观,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好多书啊!”在书架旁边,张爷爷还安放了一张桌子和好多张凳子。桌子上摆放着水,渴了让我们自取;坐着凳子看书,人不容易累。看着张爷爷书屋的精心布置和满书屋孜孜以求的书友们,我不禁在心里默默地称赞:“张爷爷想得真周到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爷爷小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爱读书,因为读书是一种快乐;我爱读书,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看着大家安静地读起了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时我也燃起了对书的强烈渴望。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书中的世界里,快乐自在地在书中遨游,渐渐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不知不觉,家长们来接我们了。张爷爷把我们送到门外,可我们一点也不想离开这“快乐园地”。朱建国同学的妈妈满怀感激地对张爷爷说:“张老师呀,孩子放暑假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您的书屋,孩子放在您这里,我们种地放心呐!让您辛苦了!谢谢您呀!”“不用谢!只要孩子们喜欢就好!”张爷爷一边说,一边跟家长们挥手告别。

我也与张爷爷依依不舍地告别:“张爷爷再见!明天我还会来的。”“好好好,欢迎欢迎!”

听李校长说,张爷爷关工委工作非常出色,还得到了全国总关工委的表彰奖励呢!回头再看阳光下笑盈盈的张爷爷,我顿时觉得他的身形显得特别高大。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每一个梦想都像宇宙星空中的一颗颗璀璨明星,点缀在星空舞台上,让人产生进步的动力,引导着我们前行。

时光如瓶子里的沙漏,在我们的指尖中悄然无息的流过。转眼间,又迎来了暑假。我又来到日思夜想的农家书屋。“胸无块垒心长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得多好啊。

走进书屋,推门而进,便会立刻被暖暖的书香味所包围。室内宽敞明亮,安静而无一丝杂音。几张椅子众星拱月般的围着两张长桌。几排书橱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屋内上方挂着一幅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顾名思义,“巨人”不就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吗?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精。农家书屋里的书真是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沏一杯茶,独坐一端,静静地阅读。战争类的书籍让我浮想联翩。我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越回战火连天的年代。熊熊的烈火燃烧着;江姐忍着十指锥心的疼痛,咬紧牙关,不向敌人吐露一个字;李大钊视死如归,坚定从容,临危不惧……这样的镜头一幕幕出现在眼前,这样的英雄人物一个个闪现在脑海之中。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呀。我们又怎么能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呢?

《沉睡的大拇指》让我明白:在世间,爱是一种最博大的情感。亲人的大恩大德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温暖我们的一生。《感恩朋友》让我懂得:朋友不是把头顶上的伞硬生生地分成两半的人,而是当你奋勇前进时心甘情愿为你当基石的人。《让青少年感悟一生的哲理故事全集》让我领悟:生活的海洋不像平静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巨浪滔天,只有我们坚强的面对,笑对人生,才会铸造辉煌的人生。

我仿佛刚出土的小苗,尽情吸允着书中的乐趣。

我有一个梦想,是从幼小童心时就诞生出来的梦想——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山区教师。

老师是一座通向知识海洋的长桥;老师是一棵包容万千的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老师是红彤彤的太阳,给予学生万分光热。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老师的职业是多么的神圣与伟大啊。

每当我在电视前目睹贫困山区中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怜悯之情便油然而生。他们是多么热爱学习。贫困如同恶魔,狰狞着笑脸威胁他们。但他们‘站成一棵树,顽强地挺立着。’在那一瞬间,成为山区教师的梦想便牢牢的扎在我的脑海之中。我一定要发奋学习,立争第一,因为将来我要用知识的雨露灌溉他们,让他们走出坑坑洼洼的大山,出人头地,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只要拥有不屈的信念,梦想就不会褪色,永远鲜艳夺目。”当一名山区教师是我一生的梦想,是我心中翻滚的大浪。

感谢你,农家书屋,是你让我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我的`情操;感谢你,负责任的图书管理员,每天起早贪黑为我们开门关门。

农家书屋,我的梦想从这里开始。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9

初识书屋

少时,我爱玩,爱闹,是个活生生的假小子。对于琴棋书画毫无兴趣,更别说擅长了。虽然成绩还不错,但妈妈还是有所担心,后来,她带我走上了一条怡情、博采、长才之路——书路。

有一年春节,妈妈带我回到满载童年回忆的村里,这儿多了个古雅朴质的少年之家——小书屋。第一次来到这,便被它深深吸引,它没有像家中剔透的瓷砖,只有用顽强石灰彻成的水泥地;没有像图书馆的千层万架,只有一个个小小的玻璃橱柜,没有学校的满满人群,只有村里的孩子在看书。这虽略微简陋,但我却万般喜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吧!我拿了喜欢的书走到屋外树下的小秋千坐下,微风拂过,吹走了聚集在心田的污垢,留下了一片纯净。初来书屋,还没能触碰种种不同的书籍,便因某些事情被妈妈带回家中。

熟知书屋

再次,我穿过蜿蜒曲折的小路走向书屋,屋内读者入情入景,有的微微一笑,有的为之抽泣,有的若有所思点点头。这陶醉在书籍里的人们,配上长长的古木桌椅,衬上周围如小巨人屹立着的书本,使这简陋的小书屋增添了一种温馨感。我也开始了我的书内世界,之后发现,这豪放大气的诗歌,富含韵味的散文,严谨朴实的小说,纯真美妙的童话,还有搞怪奇特的漫画,无不让我受到深深的熏陶,受到深深的震撼。我对这个少年书屋更加喜爱,更加留恋了。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6

“书屋”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人来说也是如此,“书屋”好比是知识的海洋,让学生们吹着清凉的海风,享受美好的时光,打开成功的大门,教我们如何做人。然而它也是大人在生活中的照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人们不再迷茫。它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啊!几乎占领了人的思想领域。

每一次漫游书屋我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兴奋。也许是看见琳琅满目的书了吧!也许还因为这安静的气氛吧!我可以在这儿学习可以与更多的书交朋友。

我拿起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拿起来,变爱不释手。

书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海伦·凯勒的孩子。她是个可爱的孩子。后来一场噩运降临了,一场病让她失去了眼睛、声音和听力,她变得十分暴躁,她和大人们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多么希望有一缕阳光可以照亮她,照亮她前进的道路。

知道一个叫安妮·沙利文的老师来到她家。她的生活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转折点,老师融化了她的心。老师包容了她的一切,还教她学习单词。

海伦渐渐地上了大学了,老师更加寸步不离地跟着她了,年复一年。

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们还很健康,所以要更加认真学习。

我要在这书屋坐着自己的梦,让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打开知识的大门吧!

试述清代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什么字吊了的...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厅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的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謇[jiǎn]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科举考中秀才,1874年(即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来通州的(今南通市)知州孙云锦。 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袜物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早年求学
1853年7月1日(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后被称“四先告闭液生”。张家世代务农,直到张謇的父亲张彭年时,才在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的作坊。张謇4岁时启蒙,5岁入塾,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聪慧过人,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冷籍”。当时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老家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为了取得应试资格,张謇15岁时由他的一位老师宋琛安排,结识了如皋县的张家。张家同意张謇冒充自家的子嗣报名获得学籍。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态虚名如皋县学为生员。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上了中秀才。   但是从此如皋县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这场诉讼延续数年,令张謇十分狼狈,家道也因此困顿。   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1882年,朝鲜发生了“ 壬午兵变”,张謇随吴长庆到了汉城,他所撰写的政见和议论很快传回北京,主张对外持强硬政策,引起了高层官员的注意,并受到了光绪的帝师、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的赏识。翁同龢在政治上与慈禧不和,拥护光绪掌权,正需有人充实阵营,从此不遗余力地提携张謇。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两广总督张之洞都给争相礼聘,邀其入幕,但张謇一概婉拒,“南不拜张北不投李” ,回到通州故里,继续攻读应试。这大约是一个旧时读书人内心的自尊——希望靠自己考取功名,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   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此后张謇开始参加礼部会试,向科举的最高阶段进发。1894 年,也就是甲午年,因为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心灰意冷的张謇因父命难违,第五次进京应试,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4月殿试时翁同龢的提携之心已经迫不及待。他命收卷官坐着等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之后,便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帝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   自1868年中秀才以来,张謇已经在入仕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走了26个年头,进出科场20多次,直接耗费在考场上的时间合计就有120天,其中的痛苦与荒诞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中状元的这一天,他的心情非常复杂,当天的日记中几乎没有兴奋之情。喜讯传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撒手人寰,按清朝规矩,他得在家守制3年,这似乎预示着他终将与仕途无缘。   张謇曾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8年他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业之路,“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随军幕僚
同治十三年(1874年),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孙云锦。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光绪六年(1880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则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张謇离开庆军回归故里,继续攻读应试。
蟾宫折桂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因孙云锦官江宁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俗称“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声名渐著,成为“清流”着重延揽的对象,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   从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特别是“期许甚至”、“荐而不中”,几次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更说明了提携心情之迫切,因而才有甲午恩科试时翁同龢的志在必得。(张謇34岁应礼部会试不中;37岁赴会试,试卷为无锡孙叔和所冒,孙中而张落;38岁应会试,场中误以陶世凤卷为张謇卷,陶中“会元”而张落第;40岁赴会试,试卷又被武进刘可毅所冒,刘中会元而张又落第。)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謇随孙云锦赴开封府任,协助治河救灾,并拟订《疏塞大纲》。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又应聘主持赣榆选青书院、崇明瀛州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安庆经古书院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二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师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试时翁同龢命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后,竭力加以拔擢。翁同龢不但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还在光绪帝引见时,特地介绍说: “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张謇得中一甲一名状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兴办实业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之际,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謇举办通海团练,以防御日本海军随时可能对长江下游的侵犯,由于清*在中日战争中落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通海团练半途而废。同年底,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陆润庠、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
大生纱厂最初确定是商办,张謇试图通过官招商办、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寻求援助,1896年11月,张謇通过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的刘坤一,将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之洞搞“洋务”时用官款向美国*来办湖北织造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经锈蚀的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恰在此时,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洋务企业的盛宣怀也正要*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张謇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纱厂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闸陶朱坝破土动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该厂增加资本63万两,纱锭2万余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在崇明久隆镇(今属启东市)创办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1901年起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 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刘坤一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阻挠。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张謇还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运动。在民国任工商部长时,他指出过去的措施,在“无导民兴业之心”,卒之糜费而乏效果。今后部办企业,概行停罢,悉听民办。他生前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举办了不少工厂企业和教育文化事业。他的“实业救国”虽不能挽救旧中国危亡,但却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的母亲金氏,原籍东台。清末明初他在母亲的故里东台也举办过不少企事业,对东台的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于民国8年(1919年),在东*资创办一所师范学校,取名“母里师范”。校址在台城东郊王家舍,建有校舍百余间。其创办的东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旧址至今保留在东台市玉带桥边。张謇除在通海、盐阜等地区围垦大片土地、开办盐垦公司外,在东台县境曾和他的哥哥张謇 (号退庵)共同办过大赉(民国6年设于角斜)、大丰(民国7年设于西团)、通遂(民国8年设于沈灶)、中孚(又称通济,民国8年设于潘家 )等5所公司。这些公司投资多的超过百万元,少的数十万元,垦地数十万亩。   废灶兴垦,发展棉植,解决了办纱厂所需要的原料。民国3年(1914年)张謇还以他任两淮盐政使的俸金,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民国8年张謇还将上海人招股筹建的东台荣泰电气公司承购下来,改名为东明电气公司,并增加股金,添置机件,于当年秋开始发电,解决了大街与一些用户照明的困难。光绪30年(1904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开泰-东-盐班,每日对开一次,循运盐河由泰州至东台,再由东台循串场河至盐城。后来在东台设有分公司,沿线集镇均设有轮船站,代办货运、客运,发展了东台与各邻县的水上交通运输。
黄金时代
因为张謇是状元出身,大生纱厂早期的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下设有“红魁”、“蓝魁”、“绿魁”、“金魁 ”、“彩魁”等不同产品线。商标的主要部分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形象。投产后的第二年,大生纱厂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到1908年累计纯利达到190多万两。   在大生纱厂经营好转之后,集资招股的问题似乎再也不存在了。1901年张謇等人决定再招20万两新股,一年之内就成功集到20.75万两。1904年,张謇决定扩张,筹建大生分厂。原来闪躲不肯出资的桂嵩庆此时也“自愿入股二万”。就连当初写信指控张謇的浙江候补道朱幼鸿,此时亦入股1万两。和大生一厂筹备时的艰难相比,大生二厂从筹备到开工仅29个月,很轻松地就收足了80万两股本。“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商部正式注册,并且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张謇的社会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各派争相延揽的人物。“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0~1921年,上海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据《南通县图志》记载,1920年,唐闸人口近万户,已接近5万人。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因为一个叫张謇的人,进入了世界的视野。此时,大生已拥有纱锭13.7万多枚,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不过,张謇作为掌舵人即便在盛极之时也不是没有警觉,他曾发出过这样的通告:“营业之道,先求稳固,能稳固,即不致失败,即失败亦有边际,企业者不可不知也。大凡失败必在轰轰烈烈之时;今吾通实业正在此时机。唯望吾实业诸君居安思危,持盈保泰;更须坚定守分,此鄙人所希望于诸君者,在长久之道也。”
与政治共舞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像这样一个中国早期商业经济领域教父级的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在政治上发言,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在辛亥革命之前,张謇一直是帝党成员,主张君主立宪。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他迅速地转向共和,剪掉辫子,日记换成阳历,并且受孙中山邀请担任实业总长。政治立场的迅速转变为他引来争议:是否有政治投机之嫌?作为前清状元和帝党成员,张謇在武昌起义刚刚打响的时候曾经找到当时的江苏总督,希望把革命镇压下去。这时他并不主张革命,因为革命代价太大。而他代表的是企业家,尤其是棉纺织业的立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市场是他们的命根子,这时候,张謇对于国家的关心已经从效忠君王转移到对市场稳定的维护上来了。但很快社会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革命成为一种时尚。张謇是个有着清醒头脑的人,一旦看到趋势无法逆转,他务实的一面就出来了。他务实的态度就是:顺应共和,但并不完全接受革命,只是希望以和平方式尽早结束动荡,维护市场稳定。他务实的政治选择就是:第一,和孙中山见面,应孙之邀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第二,选择支持拥有军权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倾向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来概括孙中山的立场,但在当时的商人眼中,孙中山却未必完全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中带有部分公有制和共产主义色彩。很多年以后,张謇之孙、出任过南通副市长的张绪武翻看祖父的日记,发现里面记述了他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一次会面,对于孙中山,张謇的评价是四个字:不知崖畔。“ 崖”即“边际”。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他觉得孙中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浪漫,他不知道建设比革命更加困难,以为一革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实际的情况是,当时政令都不能出南京,军饷都发不出来。”用张绪武的话说,孙中山某种程度上的确有些空想的味道。但张謇是一个务实之人,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坦率地认为孙中山很难收拾局面,*虽然成立了,但是很难长久维持。“这种情况下,他更愿意和实力派的现实人物袁世凯合作。 ”张绪武说。于是张謇离开了南京,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袁世凯将宣统帝逼下帝位时所颁发的《清帝逊位诏书》就是张謇草拟的。孙中山履行承诺,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国内政治似乎出现了升平景象,工商业开始复苏。张謇以为他所追求的统一与秩序指日可待,就返回南通经营企业,力行地方自治。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任命张謇为农商总长。但不久袁世凯便下令解散国会,复辟之心初露端倪。张謇曾经劝阻袁世凯,表示解散国会、穿戴衮冕祀天等行为将会诱发新的动乱。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时,张謇愤然辞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前彻底与袁世凯斩断了联系。
危机终于来临
张謇进入历史视野的身份是晚清状元、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的内容很多。中国士大夫阶层一向耻于经商,张謇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来没有放弃“尧舜之治”、“圣王之道”的儒家社会理想。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艰难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到牵制。大生驻沪事务所的前身是大生沪账房,后来几乎成了整个大生系统的神经中枢、金融调剂中心。大生鼎盛之时,上海等地的银行、钱庄争相给大生上海事务所提供贷款,加上宁绍帮和镇扬帮竞争激烈,他们不怕大生借,只怕大生不来借。那时,大生在银钱业眼里,简直就是香饽饽、摇钱树。大生掌握的现金最多时有两三千万,能透支的款项在五六百万之间。有熟悉当年金融行情的人说,“中国人不以存款方式,而以贷款方式借钱与外商银行的,只有大生一家。”由于借贷便利,大生进入了快速扩张期。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21年,大生对外负债已经400万两,危机开始出现。张謇本来想在来年举办地方自治第 25年报告会,全面展示南通地方自治的成绩,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他常引为骄傲、赖以保障南通的许多水利工程摧毁。1922年,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他走到了一生的顶峰,这一年正好是他70大寿。也正是这一年,持续走红的市场突然走黑,棉贵纱贱,向来赢利的大生一厂亏损39 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1922年成为大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且一去不返。无奈之下,张謇寻求国外资金的支持,但等到1924年,日本的资金始终没有盼来,张謇向美国资本家借款也不成,大生此时已债台高筑,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对于股东的责难,古稀之年的张謇同样有一肚子怨言,大生即将搁浅时,他在给股东的宣言书中表示,大生一、二两厂的股本只有369万两,而纱锭的市值在900万两以上。27年来大生仅官利就付出了1348万多两,股东所得已数倍于投资。即使大生彻底失败,他也无愧于股东。如果不是为地方自治,不是为教育、慈善、公益,对专制朝廷的高官厚禄尚且不动心,哪里会低声下气为人牛马?自己70多岁了,为人牛马30年,也可以结束了。他欠大生的债务,可以从股息和退隐费中分年偿还。股东对此不满,股东会不欢而散。张謇曾说过,他“上不依赖*,下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良心做去”,事实上,当时的*对企业家行为也基本不闻不问。一个典型的例子,张謇的失败很大程度是因1922年的棉纺织业危机,导致他的事业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为他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巧合的是,日本在上世纪20年代初也发生过一次经济恐慌,日本*采取了大规模的紧急救济措施,为各行业提供经济贷款援助。日本的大型企业、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所很快摆脱了困境,在随后的中日纱厂竞争中迅速拖垮了大生。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8个字,“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生投资扩张过多,用张謇自己的话说就是“本小事大”、“急进务广”,他建学堂、开交通、造公园、兴水利、办慈善……到他去世前,大生一厂仅为企业和公益事业的垫款就有70多万两,对其他企业的借款超过112万两,以往来名义被其他企业占用的也接近这个数字,三项合计超过了全部营运资本的45% 。张謇常常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严重拖累了大生。
1926年,张謇辞世,在他临死之前,仍未看到大生危局的转机。
教育为民
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1909年,张謇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解放后,学校改组为上海航务学院。 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随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1959年9月5日,学校正式开学,并命名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1912年,张謇在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 吴淞水产专科学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 1917年,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前身是南京师范高等学校,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张謇是国立东南大学主要创建人之一。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 与近代南通大学有着同源血脉关系的高校还有:东华大学、江苏农学院(后并入扬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等。中国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一部分系科迁入扬州成立扬州师范学院)及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张謇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南京*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全力投入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身后赞誉
张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3

那是一个幽静舒心的地方,静得只有清脆悦耳的翻书声;那是一个多彩美幻的地方,美得让人走进去出不来的仙境;那是一个墨香旖旎的地方,香进毛孔、香进骨髓、香进心灵。

她在哪里呢?她在社区!“请同学们将手中的文字卡片,依据垃圾分类,将它们一一放进相应的相应的垃圾箱内……”我们一拥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

知道我们在哪里参加这个有趣的活动吗?告诉你,就在通州区金新街道金南社区农家书屋。为了培养小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倡导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社区农家书屋特邀绘本馆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科普课。丰富多彩的社区读书活动,让我们的收获良多!

暑假里,我经常走进社区的“农家书屋”,捧起一本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这里有戴着老花眼镜,细细阅读报纸时刊的爷爷奶奶;有查阅相关业务知识的叔叔阿姨;有在认真阅读绘本杂志的弟弟妹妹;还有不少同学们相约来到书屋完成暑期作业。他们站着、坐着、靠着、蹲着,不讲究、不拘束,自在悠闲,好不惬意!

她在校园!

我们通州小学里有不少小书屋,它们分布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阅览室、图书馆、楼梯拐角口,新三好大厅……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书目丰富、种类繁多,色彩绚丽、温馨舒适,自主管理、整洁有序。我曾是底楼书屋的的轮岗管理员,每天负责清点和整理书籍。每到课间,同学们都走出教室,来到书屋,“哗哗”的翻书声,那样美妙,那样动听!

学校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节活动,点燃阅读*,陶冶高尚情操,共邀全校老师同学享受精神的盛宴。老师还和我们带着书籍走进社区、走进残联,让书籍点亮每一个人的生命之光。

她在我家!

社会、学校为我们提供了阅读的空间,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闻着那淡淡油墨的书香,品读那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此乐事理应举家同乐。

所以,不论是过去的家还是刚刚搬进来的新家,都一个小小书屋。地方不大,但五脏俱全。这个迷你书屋伴我晨起,伴我暮省。每当我站在书橱面前,都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它就如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爸爸说,读书,可能不会让人马上变得非常富有,但是可以让平淡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习惯。少年读书如门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前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与书为友,分享快乐,愿阅读像四季盛开的鲜花一样,装点每一个人的生活,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历史名人张謇简介

张謇 [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上海海洋大学 创始人。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

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 中国民族 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扩展资料:

1911年, 孙中山 领导 辛亥革命 ,张謇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一生中最大的转变,毅然由推崇立宪转向拥护共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成立,任命张謇为实业部长。

1913年,张謇为实现梦寐以求的“棉铁主义”,就任 北洋* 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主持全国农林、工商政务耐腔郑,编订颁布有关工商矿业、农林水利、渔牧业、度量衡、银行证券、引用外资等法规条例20余个,以促进我国民昌颂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渐露,张謇愤而辞职,返回南通。从此他倾注全部精力办实业、办教育、办社会文化慈善事业、推行地方自治。

1916年,张謇被推为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1918年,“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在沪成立,张謇被推为会长。

1920年,张謇被推为中国矿学会及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并为中国科学社筹谋社址。1921年,被推为远东运动会名誉会长。1922年被推为 交通银行 总理。1926年8月24日因病逝世。

张謇一生经历 甲午战争 、戊戌维新、 义和团运动 和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变,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一身兼有儒生、状元、 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领袖、地方自治实圆兄践家、*高级官员和资本主义企业创始者的身份与经历。

后半生,他投身实业,热心教育,坚持不懈地提倡、试验、推广实业教育。1917年5月6日,张謇还参与知名人士48人在上海签名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謇为实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财富,是近代中国企业家办实业教育的先驱,在实业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张謇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7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今,我不仅相信了,也觉得读书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我,一个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孩子。虽然我的家乡是在边远的乡村,但这里花木葱茏,环境优美。不仅如此,村里设施齐全,还有运动场呢。运动场里有着标准的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可是我最爱的是最近新开的“农村书屋”。我们农村家孩子的书是极有限的,而我家里的《安徒生童话选》、《十万个为什么》等的几本书也早已看得厌了,很是渴望看到新书。

一天,我听说*投资村里新开了一家农村书屋,我便迫不及待地进去了。进去发现里面的书特别多,这使得我很是高兴。

农村书屋里面有两间大房子:一间是藏书室,里面一排排的书架上陈列着数千册图书,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有科技文化、军事天地、文学作品、生活百科等分类;另一间是摆放着桌椅供大家读书的阅览室。

阅览室里,人们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靠在书架上看,有的甚至站着看。瞧,一个老年伯伯戴着眼镜,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呢;一位叔叔坐在椅子上,一边翻书,一边记笔记,唉,真像专业人士;一位姐姐靠在书架上,脸上还带笑意,想必是沉迷在书中了吧。

屋子里的人虽然多,但是,并不喧闹,反而很安静,每个人自己看自己的,绝不会去打扰别人,偶尔传出的说话声,也只是阅读者轻声地问别人几个小问题而已已。我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由主张地放轻了脚步,轻声慢步走到一个书架前,选中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然后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正是这本书教会了我要学会独立生活。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管理员阿姨要下班了,她看见我舍不得的样子,就告诉我,说可以去登记,然后借回家,这可把我乐坏了。从那时起,我就想,以后一定要抓紧时间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就到这农家书屋来看书。

现在的我,更加喜欢阅读,心与书的距离越来越无缝隙,已习惯了书的气息,习惯了书的告诫,更加习惯了书的陪伴。是书,开拓我的视野,陶冶我的情操,带给我全新的世界。成长路上,我的生活因为有书的陪伴更加丰富。此外,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我觉得自己的头脑越来越好使,不仅作文写得快且好,各科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我真心感谢农家书屋的存在。

农家书屋,它在改善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净化着社会环境。农家书屋让我多了一种生活乐趣,它在不断地充实着我的文化生活,农家书屋也让我及村民们感受了到*的温暖。

我爱这间便利的书屋。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8

对于书,她总是有无尽的渴望,渴望能读得多一点,知识面扩展得广一点。可对于在农村的她来说,总觉得经常*书,家里的经济支持不了,经常去图书馆借,也不能看太久,来来往往太麻烦,以至于都快记她这个“书虫”憋出病来了。

可现在,她却不用担心这一问题,因为村里面已经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村委里建起了一个小书屋。书屋很简陋,是一间小小的水泥房,里面摆设有几个小书架,很整齐,虽然小,却很干净。自从有了个小书屋,她这“书虫”早已按捺不住了,丢掉平时的“宅女”性格,想到哪里探寻“定藏”去了,可去到那里,却已经有不少人了,小到只有细儿班的学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来驻足观看,可真热闹!她挤了好久,才艰难地挤进去。很快的,她就从书架上拿出了一本《三国演义》,却发愁在哪里看。因为实在太多人,位置都被占了。忽然,她看到西边有一个角落有块地方,虽然没位置,她还是去了哪儿,蹲在哪儿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不愧是“书虫”,她这一看,竟看到日落西山,可怜她妹妹四处寻找,却一直不见她的踪影,但终日是在书屋看到了她蹲着的样子,妹妹叹了口气,径真走到她身旁,叫了声姐姐,可她似乎像没听见一样,妹妹又加大竟是叫了声姐姐,可还是没见有动静,但妹妹平时是个大嗓门,刚刚这一声,连不远处马路边的人都听见了,妹妹忍无可忍,一把夺过她看的《三国演义》,她猛地一抬头,发现妹妹无奈的神情,欢喜地问:“你也来看书啊!”边说边伸手想拿回书,妹妹把书藏在身后,还一脸汗颜地说:“该回家吃饭了!”她无所谓地说:“我再看一会。”妹妹臭着一张脸:“快回家了!回家吃药!”她有些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吃药?我又没病!”妹妹一副高傲的神情说:“吃打虫药,你体内有一只带着洪荒之力的书虫。只有打了那书虫,你才不会那么疯狂。”她听了,瞬间泪崩,却无言以对。

从那以后,每次找不到她时,只要到书屋,一定能看见她。

其实吧,她就是我,我就是她,我就是那一个“书虫”,带着“洪荒之力”的“书虫”,

这个书屋满足了我对书的渴望,让我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知识面扩展比前要广。

书带给我的惊喜和快乐是其他物质上的东西不可比拟的,相信,在以后,书屋会扩建得更大,书籍会增添更多,那人,也依旧在书屋里,寻找她想要的每一种惊喜,每一种快乐。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441372.html

与“西亭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