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人在读大学时努力起来有多可怕?

大学努力起来可怕到颠覆。

大一的时候认识一个一起考插班生的女生。备考的时候特别疑惑,同样是考插班生,怎么我跟她学习的劲头就差那么大呢。

她是那种朝六晚未知的作息规律。无论晚上学习到几点,第二天雷打不动六点起床。前一晚我发了条礼貌性的晚安给她后倒头便睡,这可怕的女人在凌晨1点半回了条“我就知道老师说的这个有问题吧啦吧啦……噢,晚安”。

当我拖拉着还没醒透的身躯爬到教室的座位上,她早就端坐在第一排的“固有领土”上,鬼知道这个女人已经背了多少个单词、看了多少个案例了。我总有睡不完的觉,她却有浪不完的精力。

她是那种我见过最坚持的人,每天发朋友圈记录自己的学习状况,文末还得配一张当日的种满花花绿绿植物的Forest截图。她每周三省其身——学习计划完成了没、强身健体了没、准备好迎接崭新下周了没……

考插出成绩后,我毫无悬念的落榜了。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和我一同落榜的居然还有她!

对于考插失败这件事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NO PAY NO GAIN),所以我也没多失落,嘲讽自己几句后也就面对全新生活了。但是她的失败却是震惊了几乎所有同学。她哭了整整一天,并在第二天一早带着红肿的双眼,依旧端坐在“固有领土”上。就像宣神(考插的英语老师)说的那样“挣扎是人生的常态,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勇气,如果不想忍受蹲在原地的耻辱,就得承受向上攀爬的痛苦。”是的,她选择了后者。

她开始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新目标,达到以后,又定出一个更有难度的目标。就这样,她一直一直在提升自己,颠覆之前学习很努力,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当我还在担心四六级的时候,她已经拿着中级口译的证书向托雅宣战。当我还在考虑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她在想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哪个更喜欢。

后来,我再也没有坐在她身旁和她一起学习的机会了。再后来,我只能在朋友圈上看着她努力,在心底默默为她呐喊。

考插的时候,可能她没有来得及触碰成功,但是她每天都能够看见它,并且一天比一天接近,总会有一天,她会把它收入囊中的。最后,她做到了。

努力不是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在努力之后遭遇了成功它妈,但是更可怕的是,在你遭遇了失败之后,仍然不懈向前。其实结局,在过程中就早已注定。最后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有一点天真,但一直抱有执着信念努力在做的人。

所以,大学,努力起来非常可怕

她日常学习的思维导图

大学里应该从哪些方面对自己进行规划?



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我做了个简单版的 思维导图 后面有解说:

大学生涯规划

个人认为大学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规划,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个人提升规划四个方面。

1.时间规划。每个专业新生进校后都会拿到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校名字可能不同哈。这本书上有每个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所有的专业课程安排,包括公修课、辅修课、专业课以及实践实习安排等,有完整列出每个课程分时长总时长。那这个时间肯定是固定你不能改变的。除此之外就是你每天必需的睡觉吃饭交通娱乐学习和参加部门工作活动的时间,自己相应用总的四年/五年的时间-上述时间=其余可自由支配时间。这个时间内你可以做自己其他方面的规划。

2.职业规划。包括你在大学期间的任职和获奖情况。也许是班干校干也许是学生会和社团,或者其他部门,什么时候去参加应聘,工作多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例如想做到 学生会主席 ,想要拿到几等奖学金,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到这些目标等。

3.学业规划。有很多同学是 服从调剂 分到了自己不太了解或者不喜欢的专业,那当前的专业是否值得我继续学习?是否适合我的人生规划?是否能给我今后的生活带来保障?是否需要转专业?该怎么样学好这个专业?可以从这些问题的角度进行规划。其次,我的专业需要的技能证书有哪些?比如医生的执医,护士的护师,机电的中级高级 技工证 ,教师的 普通话等级考试 证书 教师资格证 ,等等。这些证书多久考?有什么用处?以后我想要进入的工作岗位需要哪些证书能为我加分?

4.个人提升规划。上大学一定是个能让自己全方面提升的阶段,因此还有精神层面建设,我把这个称为个人提升规划。可以从兴趣爱好,外表形象,学识丰富等方面入手,想想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四个方面又都不可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按照上述提出的问题和步骤一起,做一份详细的个人生涯规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一、学校和专业

我本科就读于北方某末流211自动化专业,大三上学期决定考研冲刺更好的学校,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复习。考虑到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机遇,综合考研难度和家人意见,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此专业为我本科专业的直属一级学科,且并非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考研的难度。

985的考研难度肯定是有的,特别是热门地区的热门专业竞争尤为激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控制每年的专硕+学硕招收20-30人不等,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基本招收30人左右,小年基本招收20人左右,按照一年隔一年的规律)。2017-2019这三年的复试基本分数线为350、345、370(院线),如果有夏令营优秀营员资格,那么通过校线即可直接进入复试。复试差额比约为1∶1.5。

心得:选择学校、专业方面,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就业规划以及各种客观因素(比如复习时间等)合理选择。虽说网络上各种“二本I逆袭985”“三个月考上北大”的经验贴随处可见,但不要被这种网络的虚假繁华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理性、智慧地选择可以使求学之路获得最高性价比。在敲定具体学校之前注意搜集相关的数据,问一问考上的学长、学姐的意见,尽量将目标定位在自己蹦一蹦能达到的高度,不宜好高骛远或者妄自菲薄。

二、初试经验

我的初试成绩为政治65,英语78,数学82,自动控制原理122,总分347,初试排名37。下面我会分学科来分享自己备考过程中的得与失。

(一)政治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冲刺)

一轮复习:2019.7.15-2019.10.15。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徐涛强化视频(可倍速播放)。政治一共分为5个版块(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时政),每天会花1.5h-2h左右看徐涛的强化视频,看完之后就做1000题上相应的题目、批改、订正。五部分的复习内容我是根据涛涛老师讲课的顺序——马原、思修、近代史、毛中特、时政。马原部分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块,建议听完课之后要多消化和理解,结合思维导图背诵相关的概念;近代史的背诵要结合时间轴,同时可以为毛中特的学习奠定基础;毛中特更加偏重琐碎知识点的记忆,需要更加有耐心;思修最为简单;时政放到了冲刺阶段。

二轮复习:2019.10.25-2019.11.25。资料:《肖秀荣1000题》、《知识点提要》、《讲真题》。这一阶段我每天都会背诵知识点,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晚饭后,到了11月份的下旬会每天做真题,同时二刷1000题查漏补缺,这一段时间的记忆很重要。

冲刺:2019.12至考前。资料:《肖四》、《肖八》、《知识点提要》、《肖秀荣时政》。到了12月份,身边的同学已经渐渐开始疯狂背诵政治的主观题了,教室走廊、图书馆外面随处可见背书的人群。开始我是打算背诵《肖八》,不过时间真的来不及,大概熟读了两套以后就转战《肖四》,同时这个阶段我还会每天做一点时政、复习1000题错过的题目。这里强烈推荐公众号整理的各大名师的选择题合集,可以找来练手、查漏补缺。主观题部分我也是用的公众号的整理版本,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分类背诵,记起来会更快。疯狂背诵的状态要一直持续到考前,将最佳状态呈现在考场上。

心得:①跟定一个老师,最好不要中途换其他老师。市面上各个名师其实都很好,跟定一个,吸收老师授课的精华好过心猿意马。②注重真题、注重高频考点、重点考点的记忆。考前一周的时候我做了腿姐、徐涛的模拟卷,但是选择题的得分率很低,因为那个时候临近考试但是感觉这些卷子上的考点很多都没有复习到,心态其实有点崩。但是真正到考场的时候发现很多考点真的是主流考点,不会太偏、太难。注重真题,扎扎实实地复习是非常重要的。③背多分。

(二)数学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冲刺)

数学复习是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的重头戏,是要用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门学科。我个人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很大,所以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够还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一轮复习:2019.3-2019.6。资料:《高数课本》、《线代课本》、《18讲》、《张宇1000题》、张宇基础班视频、李永乐线代基础班视频。三月份我开始看张宇的基础班视频,结合课本和课后习题进行整体的复习,在这中间我穿插看《18》讲上的内容。《18讲》的内容其实看了有点吃力,里面的内容真的很有难度,我先挑了一些自己可以接受的内容,丰富知识网络、提升解题技巧。高数基础班快进行到80%的时候大概是5月份,我跟着李永乐开始线代的基础班复习。方法都是看视频+做笔记+课本+基础练习。这段时间压力很大,大三下学期我们专业的课程多、难,课程设计、考试更是各种扎堆,常常是挤时间复习。

二轮复习:2019.7-2019.9。资料:《18讲》、《线性代数讲义》、《概率论讲义》、《1000题》、余炳森概率论基础班、王式安概率论强化班、李永乐线代强化班。7月中旬的时候我才开始概率论的基础班,由于没有时间我并没有做概率论的基础题。暑假开始便全力开火,三门数学课全面强化,方法是看视频+做讲义+做题。强烈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跟下来收获很大。王式安的概率论说实话感觉讲的不是很清楚,到了后期我又跟了一段时间汤家凤的概率论,把听不清楚的弄懂。1000题此时一刷基本完成,二刷进度为40%左右。

三轮复习:2019.10。资料:历年真题。国庆节放假的期间,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时间持续一个半月,一直到11月中旬前才把真题全部都做完。2002年以前的真题可以当做普通的练手,因为这段时间的题型没有固定下来(要注意的是也需要看好时间,给自己一些紧迫感);2002年以后的真题就可以拿来全真模拟考试了(包括时间、心态方面都要模拟)。遇到不会的要多想一想思路,实在不会再看答案。可在网络上下载相应的答题纸来模拟。

冲刺阶段:2019.11-考前。资料:李林4+6套卷;真题。这段时间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模拟试卷层出不穷,因为之前听说李林押题很准,所以就*了他的押题卷来做。做完的感受是他的试卷真的能够弥补很多复习时没有注意、自动忽略的知识点,能使你在走进考场前更加安心(虽然实际上一个也没考到)。这一阶段我还二刷了真题,尤其是没有弄懂的题目。这几个阶段都在穿插地复习18讲、线代和概率论讲义。

心得:①要多刷题,但不要太机械,多思考。②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踏踏实实地跟李永乐的团队,在考场上做数学几近崩溃的时候是李永乐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③如果数学要考很高分,需要一些灵感和天赋。

(三)英语篇(单词篇+阅读篇+翻译写作篇)

英语部分并没有完全的时间界限,所以选择按照题型分享。

单词篇:从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一直背到考前没有停过。前期主要用的是背单词软件+恋恋有词(结合朱伟早年的讲解视频);后期做真题之后就被试卷上整理出来的单词、短语、句子。

阅读篇:从5月份开始做,一共做了两遍。“得阅读者得天下”说的不假,阅读在考研英语里实在是太重要了。每天我会做1-2篇,每篇用时20min左右。做完后看《张剑黄皮书》的讲解,整理好单词、词组记录到本子上,没事的时候拿出来读读背背。期间看了唐迟的书《阅读的逻辑》,讲得不错,很推荐。

翻译写作篇:10月份开始看唐静的翻译讲解视频和书,并且背诵作文。到考前我一共背了20篇作文(10大10小)。强烈推荐唐静的翻译,讲解得非常清楚。背作文的过程十分痛苦,需要反复记忆才有效。另外千万不要等到12月份才开始着手准备,时间真的来不及。今年考试的小作文是告示,我考前没有注意告示的格式,估计也丢了些分。

心得:①英语贵在积累和坚持。②不要怀有侥幸心理,作文不同的题型要复习全面。③单词不能断,阅读要保持手感。

(四)专业课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冲刺)

一轮复习:2019.7.1-2019.9.20。资料: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石群自控讲解视频。这一阶段我看了石群的讲解视频,配合课本复习。石群的课很多,有80节,看完要有一定的耐心。他的课非常注重公式的推导,建议有些太过复杂的数学推导内容可以略过(同济的考察不太注重数学推导,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应用);有些第六版没有的内容也可以不看。一般看完一章的内容后我会停留两天复习、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非常重要,今年有一道20分的计算题就是源自课后习题。

二轮复习:2019.9.20-2019.11.20。这段时间我又做了一遍课后习题,开始做真题,背诵公式。真题很重要,但是同济的历年真题是不对外公布的,我在淘宝的一家店铺*了之后就开始做。真题都是零零碎碎的回忆版,并不完整。要多背诵公式,比如超前校正、滞后校正的公式都要记熟。胡寿松的书还有一本题库,不过量太大,就没有时间做。

冲刺:2019.11.20-考前。这一阶段我又做了一遍真题,把真题按照类别整理出来,看看哪些知识点是经常考到的,加深印象。专业课的复习我和同学交流的比较多。我和两个考同校的同学组成了学习小组,建立了QQ群,平时在里面交流、互通有无,给我帮助挺大的。

心得:①专业课要针对不同学校的侧重点对症下药。②专业课的题贵在精不在多。③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多与同学交流。

三、关于复试
我看了一下机电学院的其他几个专业都没有招满人,有大量的调剂名额,唯独控制的学硕和专硕爆满,看来还是比较热门,进复试19个人,招14个,我排名算是中等偏上吧,我也是等到了过完年出了初试成绩才开始复习,复试300分,140分笔试,其中100分考单片机,40分考专业英语,单片机有选择题,填空题,程序填空,编程题,还有最后一道算是设计题吧,选择填空都是很基础的题目,好好看书应该没问题,然后程序填空的是好像是关于定时器的,挖掉程序的几条然后让你补上,这个其实挺难的,毕竟编程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但是你要按照出题者思路去做,总之这种题目要多练习,然后编程题是控制一个P0.0口连接的蜂鸣器一秒响一秒不响,挺简单的,到最后的设计题是关于设计一个装置使得太阳发电板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以达到最大利用太阳能的目的,这个在之前的自控书上看过,不难,我看了一下最后笔试成绩,93分最高,也有60多分的,80分算是平均吧,专业英语笔试都是一些比较专业的英语文章,个人感觉时间不太够,一个小时4篇文章。

160分的面试,其中包括两个专业问题,一个基础一个设计,一个英语口语问题,一个英语听力问题,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还有聊聊你的毕设,个人觉得深大复试还是很公平公正的,基本初试前7的,加上复试结果他们还是前7。

之前经常看到师兄们在论坛发备考过程中的血泪史,我很感动,很受鼓舞。但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体会。我们总是需要放弃一些什么,才能收获一些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些不算什么,现在想来都是值得的。
当时的我初试排名,刚刚居中。复试准备的比较好,专业课只扣了五分,英语笔试还不错,总评上升了10多名,目前一等奖学金有望。

四、总结

考研是一场孤独、不知终点的旅程,在你备考的期间同学们可能都已经拿到满意的offer,或者开开心心地到处玩耍,只有你一个人啃着枯燥无味的书籍。但是一旦决定踏上这条道路就不要犹豫后悔,方法+心态+坚持是成功的秘诀,起起落落都是生命的历练,共勉。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12616.html

与“大学机电专业思维导图 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