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小学资讯

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

2021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考试科目为“3+3”模式,学生可在6门(浙江为7门)课中,自由选择3门课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但是,放权后的高考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选考物理的考生不足3成。首次承担改革试点的浙沪两地,出现了严重的“物理之殇”。

为此,浙江、上海先后提出建立选考保障制度,并明确两地物理选考科目保障基数分别为6.5万、1.5万人。浙沪纷纷为物理科目保驾护航,试图解决高考改革中的切实问题与困境。

一、总分录取下的“物理之殇”

尽管高考不断变革,但目前仍是总分录取的模式。在高考众多科目中,物理科目普遍被认为难度最高,考生在物理科目得1分比在政治等其他科目得1分难度要大。虽然考试科目放权,但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功利的应试倾向,为了在高考中拿得高分,获得更高等级,学生开始搞“田忌赛马”。不少学生在选考时绕过公认为最难的物理,选择难度低的科目,致使物理科目“遇冷”。

总分录取模式下,分数最大化是家长和学校的迫切诉求。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中显示,一些高中限制学生选择权,在高一结束时,强制要求学生确定所有3门选考科目,限制学生自主选择时间,或用所谓的“选考套餐”限制学生选择范围。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高分,部分学校甚至开始投机,放弃难度高的物理,规划好最佳“选考套餐”。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5万名上海考生中有1.92万人选考物理,占比38.4%,在6门选考科目中排名倒数第二。而浙江省也不容乐观,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25.01万浙江考生中,有8.95万人选考物理,占全部考生的35.78%,在7门选考科目中,排名倒数第二。在分分必较的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人数大幅减少。

二、高校理科人才培养之忧

物理是科技教育的基础学科,理工类大学的多数专业需要考生要有物理基础。近7成考生弃考物理,严重影响了高校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复旦大学2021级本科生大学物理第一次统考中,浙沪生源学生不及格率大幅提升,甚至有的班级高达30%。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学生的物理基础接近初中水平,而这种情况在需要选修物理的理工科、部分医科普遍存在。

考生的物理水平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对物理人才以及以物理为重要基础的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担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表示“由于大量孩子不选物理,像浙江大学这样非常科学化的学校,招生时就感到非常无奈。”

为了防止“物理弃考”的问题加重,浙沪两地陆先后确定了“物理选考保障基数”,希望能够保护考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引导考生、高校理性对待选考科目,进而应对改革方案在实践上的困难。

三、浙沪明确“物理选考保障基数”

从2021年11月到今年4月份,浙沪两地分别为物理选考科目制定6.5万、1.5万保障基数。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基础上,充分保障考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专业能力,将考生选学选考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相统一。这是制定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重要基点。

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基本规则是:当参加某一选考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当参加某一选考科目考试人数多于保障基数时,以实际参加该选考科目考试的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113098.html

与“浙沪新高考改革 能否破题物理之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