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哪些专科学校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 学科

基本上都有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种传播现象的学科。中国传媒大学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二级学科。
凡是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本来,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国际新闻专业(050320)

国际新闻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较高层次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或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有国际新闻的硕士生导师13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三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校外*教授5人(全部为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国际新闻与跨文化案例研究、国际媒体研究、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编译、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新媒体与国际新闻等。

本专业有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作为实践基地,与中央电视台、华龙网、中国经营报等各类媒体合作,提供各类新闻稿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传播能力。

本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如下:

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

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性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国际媒体方向

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

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传播学专业(050302)
国际传播方向

国际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根据本校学科基础及其优势而开创的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其特色在于把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两者结合,从传播学和政治学的双重透视角度,并结合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与其他人文科学(历史学、人类学和哲学)和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交叉关系来对信息的跨国流动进行整体性研究和案例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研究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传播学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形态的研究,(2)基于实证方法的政治传播和国际关系的研究,(3)国际传播学理论范式研究;(2)全球传播(传播的全球化)研究;(3)国际传播效果比较研究等。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从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去了解和掌握国际传播的历史进程、行为主体、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效应,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等多个维度阐释国际传播现象,并注重运用量化性质的内容分析和受众调查方法以及质化性质的文本考证和田野方法,注重思考传播的主体性问题。

本研究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学生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运用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解决国际传播现实问题的能力,承担起对外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等工作。

本研究方向的师资队伍完备,大多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理论修养高,业界经验丰富。在课程设置上,本研究方向以理论修养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除了为学生开设国际传播史、国际传播理论以及国际传播方法论等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中国政治与外交、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奥运传播、视觉传播、社会传播(或INGO传播)、跨国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全球化、国际政治营销(建设中)等课程,并开展生动活泼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既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传播的总体态势,又能够运用多种理论范式对信息跨国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并为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这两个专业都很不错 属于国际传播学院 国传学院对英语要求很高的 其实这些专业就是靠语言吃饭的 研究生英语口语复试都是国传的老师面试的 祝你顺利

其他信息:



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中国的传媒大学主要有: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辽宁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 西北大学 、长安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首师大科德学院、天津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材料补充:

传媒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课程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2、主要课程传播学、传媒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

3、其他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画面编辑基础、影视摄影技术、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导播、电视主持艺术、电视节目策划、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4、实践教学包括课程作业练习、认识实习、毕业作业、毕业实习 等。课程作业练习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安排,认识实习在寒暑假中完成,毕业作业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前5周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一般安排20周,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交回毕业实习作业和毕业实习鉴定,毕业实习作业与毕业论文同时考核。

院校专业:



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山西传媒学院是山西省人民*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其前身是原广播电视部 1983年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在此基础上1990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划转山西省人民*,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设立山西传媒学院,成为全国第三所公办传媒类本科院校。2010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2016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被山西省学位办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八所“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之一,山西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宣传干部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百所“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高校之一和山西省6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之一。,38年的多层次办学探索与积淀,形成了“厚德博识 励学躬行”的校训,“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2013年以来,学校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标准和应用型高校发展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生为本,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全校形成坚定共识。凝练形成了“传媒为根,铸魂为本,理实并重,守正创新”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内涵发展,着力夯实本科基础,着力优化人才结构,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彰显山传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的“三坚持四着力一提升”发展思路。,学校拥有文华校区和东华校区两个校区,主要办学地点(校本部)文华校区位于山西省高校新校区(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东华校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五龙口街。学校占地面积共计 812亩,校舍建筑面积28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7.22万㎡,运动场馆总面积4.79万㎡,大学生活动中心0.48万㎡。各类学术资源丰富,馆藏纸质图书103.65万册、电子图书75.8万册、现刊864种、电子期刊24.4万册,音视频资料13.1万小时。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高效便捷,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建有实训楼2栋、演播中心楼1栋,建筑面积共67385.08㎡,在建综合实训楼1栋,建筑面积25795㎡。截至2020年底,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27亿元,生均设备值达2.26万元。在全国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企业设有1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设有山西电影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融媒技术学院、表演学院等 8个二级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等3个教学部;戏剧影视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等3个科研机构;影视*中心、信息中心、图书馆、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报编辑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6个教辅机构。,学校现有教职工 648人,专任教师43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人、硕士学位的331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军人才、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省级青年智库’青年教师”各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和中青年优秀人才7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立德树人‘好老师’获得者、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五一巾帼标兵’”各1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引进了白燕升戏剧研究传播团队及贾樟柯、金国平、王铁等专家学者到校工作,聘请敬一丹、胡智锋、喻国明、王乐文等60余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学校始终重视科研创作。近三年,教师承担科学研究项目 19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省级各类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83项;获国家专利289项;全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899篇,其中SCI8篇、核心期刊236篇;出版学术论著138部;创作成果305项、获奖82项;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百部(篇)”工程奖8项。,学校现开设本科专业 25个,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347人。戏剧与影视学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331工程”省级特色优势学科;以戏剧与影视学为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工商管理学为核心学科的文化创意与设计学科群,入选山西省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抢抓教育部“双万计划”机遇,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全媒体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被认定及建设培育的省级一流课程29门。,学校本着 “开放、共享、合作、双赢”的理念,实施“国际化+”计划,全力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格局,助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传媒大学建设。与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向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俄罗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等院校派出访学师生;学校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引进15位外国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充分发挥传媒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中央及省委重大战略,各方面成果丰硕。连续两届荣获 “中国文化艺术*奖动漫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入围奖”;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管理逐渐规范、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成效明显,符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各项指标要求,初步构建起适应本科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目前,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各项改革建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校师生以良好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传媒大学而奋斗!

国内新闻传播学大学排名

国内新闻传播学大学是指拥有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师资和硬件设施的高等院校。下面,将向您介绍国内新闻传播学大学排名前五的高校,以便您及时了解相关情况。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源地和领导者。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北街,是国内最早和最具规模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之一。学校现设有新闻传播学系、广告学系、传媒管理学系、国际传媒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主要培养新闻传播、广告、传媒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强大的新闻传播教育资源和研究机构。其新闻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传播科学、广告学、新闻采编与编辑出版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与国际知名的新闻传播机构在师资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3.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已形成了包括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出版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学院秉持“创新育人、质量优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在高水平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着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分布于新闻学院、传播学院和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等多个机构。该校面向全球精选高水平师资力量,在研究领域之间形成协同合作,培养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学科人才。

5.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以其丰富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育设施享誉全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已形成了包括传媒研究、广告学、新闻采编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新闻传播学科人才,为中国新闻传媒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媒有哪些大学

想要出国留学读新闻传媒方向的硕士生,但不知道去哪...

新闻传媒的话 首先要看你自己所希望去的方向。
建议的话去英国。英国的传媒专业课程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传媒业在社会特别是在文化上的差异
建议的学校: 1. 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大学
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包含有经济和管理的相关课程,有益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住宿安排:校园内自炊住宿40英镑/周,包伙食67英镑/周,研究生宿舍内安装了国际互联网及*
学费:硕士文科 7280英镑/年理科 9370英镑/年
入学条件
最低英文成绩要求:雅思7.0或托福620
硕士:大学本科毕业
2. 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
本科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课程名称:Communications Studies (MA)
语言要求:雅思6.5(单科成绩不得低于6.0)
雅思机考94分(最低成绩:听力20,阅读23,口语23,写作24)
托福机考250,托福纸考600,写作最低4.0
3.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贝德福德大学
学校特色:拥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中心,其中有影视工作室,演艺工作室,两个电子播音室和广播台,另外还有各种数码*室可供学生使用,学习,实践。Bedfordshire的传媒专业在全英排名前十,师资力量雄厚,开展的专业多,类别细,且环境优美。近年来吸引了很多中国学生。
主要课程:New Media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MA
Media Arts (Mass Communications) MA
Journali* BA Hons
4.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拉夫堡大学
主要课程:Media & Cultural Analysis
Performance and Multi-Media Texts
特色: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运用到表演和创作的实践当中,鼓励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并且重视把媒体研究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上
入学条件:任何专业学生都可以申请,最好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
5.University 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
主要课程:MA/Postgraduate Diploma in Mass Communications
MA/Postgraduate Diploma in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Sc/Postgraduate Diploma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A/Postgraduate Diploma in New Media, Governance and Democracy
MA/Postgraduate Diploma in New Media and Society
专业特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设的专业涵盖了传媒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有更宽范围的选择。学校提供远程函授,也使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学习。在学生入学前,会有详细的说明,对外国学生提供语言帮助。开设的课程设计了电影,电视,新闻,影视*和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各个领域就业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学制:硕士一年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12398.html

与“开展国际传播专业的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