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相关的问题,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哈哈哈哈感觉有点文不对题,因为我想推荐的是两位讲师而不是教授。我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以选修课的形式上过两位老师的课,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想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来自人文学院的林清老师。“给分好不好”成为很多同学选择选修课的标准,我也不例外,据说 林清老师的“儿童文学阅读” 给分很nice,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选了,而且很幸运地没有被踢。林清老师从事于儿童文学、中国动画电影研究,她的课非常轻松,简单来说就是听她讲儿童故事。当然,不只是讲故事,老师也会和同学们有很多讨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威向前冲》这本书。这本图画书可不只是一堂生理卫生课的儿童读本,在图与文的互动中,除了讲述一个小*变成小宝宝的过程,还有更多更多值得一家人共同分享的东西。虽然已经是大学生,但是回头看我们的成长经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父母对“性”从来都是闭口不提。因此,在林清老师的儿童故事中,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第二位老师就是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鞠薇老师。我在研一的时候上过她的“当代影像理论”,虽然时间有限,就短短十几次课;而 内容又众多,包括图像学、符号学、观赏与权力、摄影、电影等 ,鞠薇老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及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让大家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在同济这样的理工气息偏浓厚的学校,多一些 人文、艺术气息浓厚的课程 也是很不错哒~

上海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已经在上海大学求学接近四年的准毕业生来回答一波哈哈。

上海大学作为作为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不仅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历史上也涌现了非常多的著名校友。

答者现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延长校区北门有两幢大楼都属于“易居”, 易居 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排名前十的轻资产房企,而其 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忻 就是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杰出校友,于2016年获评“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现在还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会长。

延长校区校区是定位于环上大影视基地的核心,有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其中上海电影学院的 郭敬明 、上海美术学院的 陈逸飞 都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还是很有名气的。

另外,作为以上海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走出了许多上海知名的政界人士,例如 原上海市党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现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弘等

当然上海大学也培养了非常多的优秀学者,如 两院院士 中有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 杨雄里 ;著名有机化学家 林国强 、著名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 孙晋良 、著名冶金专家 干勇 等等都曾在上海大学求学。

谢谢阅读啦~

郭秀云(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详细资料大全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郭秀云,男,汉族,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郭秀云
  • 外文名 :xiuyun guo
  •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荣誉 : 1994 年晋升为教授
  • 民族 :汉族
人物经历,主讲课程,研究方向,主要贡献,学术成就,科研项目,研究生培养,代表性论著,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2 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 1982 年 ---2002 年山西大学任教。 200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 1993 年 7 月 ---1993 年 12 月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邀请作为访问学者科研合作。 1997 年 5 月 ---1997 年 11 月被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邀请作为访问教授科研合作。 1998 年 10 月 —1999 年 3 月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邀请作为访问学者科研合作。 2002 年 ---2004 年曾多次被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进行科研合作。 现为上海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学术 *** :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主讲课程

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矩阵论,高等数学 (本科生课程)。 代数学,有限群论,置换群,幂零群与可解群之间等 (研究生课程)。

研究方向

有限群论 , 组合群论。

主要贡献

学术成就

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有限群的研究 , 在正规补子群的存在方面推广了著名的 Brauer-Suzuki定理,并从通常研究的对偶角度出发首次研究正规补的存在,为正规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在可解群的研究方面解决了著名群论专家 Deskins提出的一个猜想。近年来从事极小子群对有限群结构影响的研究,统一并推广了著名的 Burnside定理和 Ito 定理,为进一步刻划某些饱和群系奠定了基础。

科研项目

2002—2004, 发展套用局部方法研究群的结构和攻克若干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万。 2003—2005, 极小子群的性质与有限群的结构,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5万, 主持。 2005—2007, 有限群的局部性质与对偶饱和群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持。

研究生培养

王俊新 (在读博士生)。 孙秀萍 , 王丽丽, 胡玉生(在读硕士生)。 李德玉 , 李千路, 赵跃胜, 郭巧萍(已毕业硕士生)。

代表性论著

[1] Guo Xiuyun and Shum K.P., p-nilpotencey of finite groups and minimal subgroups, Journal of Algebra, 270 (2003) 459—470。 [2]Guo Xiuyun and Shum K.P., On c-normal maximal and minimal subgroups of Sylow p-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Archiv der Mathematik , 80(6) (2003), 6561-569。 [3] Guo Xiuyun and Shum K.P., Permutability of minimal subgroups and p-nilpotency of finite groups, Israe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 136 (2003), 145 — 155。 [4] Guo Xiuyun and Shum K.P., Cover-avoidance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ut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81 (2003), 297—308。 [5] Guo Xiuyun, Shum K.P. and A. Ballester-Bolinches, On complemented minimal subgroups in finite groups, J. Group Theory, 6 (2003), 159 — 167。 [6] 郭秀云,岑嘉评,有限群的极小子群与 P 幂零性,中国科学, 32 (2002)782--790。 [7] Guo Xiuyun and Shum K.P., The influence of minimal subgroups of focal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69 (2002)43--50。 [8] Ballester-Bolinches A., Wang Yanming and Guo Xiuyun, On c-supplemented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Glasg. Math. Journal, 42 (2000), 383--389。 [9] Ballester-Bolinches A., Guo Xiuyun and Pedraza-Aguilera M.C., A note on m-permutable products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Group Theory, 3 (2000),381--384。 [10] Ballester-Bolinches A. and Guo Xiuyun, Some results on p-nipotence and solubility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Algebra, 228( 2000), 491--496。 [11] Li Deyu and Guo Xiuyun, The influence of c-normality of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50 (2000), 53--60。 [12] Ballester-Bolinches A. and Guo Xiuyun, On complemented subgroups of finite groups, Arch.Math.(Basel) , 72 (1999), 161--166。 [13] Guo Xiuyun, On the Deskins conjecture, Journal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124 (1998), 167--171。 [14] Li Deyu and Guo Xiuyun, The influence of c-normality of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II,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 26( 1998), 1913--1922。 [15] Cossey J. and Guo Xiuyun, The existence of normal II-complements in finite 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 23 (1995), 4257--4260。 [16] Guo Xiuyun, On Theta pairs for a maximal sub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2 (1994), 4653--4659。 [17] 郭秀云, 有限群极大子群的正规指数, 数学学报, 34 (1991),208--212。 [18] 郭秀云, 关于有限群的正规补子群,数学年刊, 10A (1989), 699--704。 [19] Guo Xiuyun, On the intersection of a class of maximal subgroups of a finite group, Proc. Amer. Math. Soc. 106 (1989), 329--332。 [20] Guo Xiuyun and Zhang Baolin, Normal п-complements in finite group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 17 (1989), 1601--160。

获奖记录

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以及国务院 *** 特殊津贴。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蜕变学习网。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498384.html

与“如何评价上海大学教授的授课方式?”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