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捆小棒》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捆小棒》,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捆小棒》

《捆小棒》(精选12篇)

《捆小棒》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捆 小 棒

  10个一是1个十 二个十是20

  十位

  个位

  1

  3

  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13的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

《捆小棒》 篇2



《捆小棒》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 篇3



《捆小棒》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 篇4



《捆小棒》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 篇5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 篇6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孩子们对于数数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很简单,以至于在活动一开始有点“轻视”的感觉,都说:“我早就会数数了”、“太简单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点卡,刚才说太简单的孩子就开始有一些为难的表情出现了。整个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观察能力不仔细,容易错数漏数

  我们一般的点卡中的点数都是按照普通顺序排列的,都是为了方便而排序的。所以当我出示普通点卡的时候,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快地数出点数来。但当我出示改变排列形式的点卡后,问题就出现了。像新朔这样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数的时候也要稍微缓一缓,心里默数一下才能得到正确地点数。所以其他孩子在点数不同排列形式的点卡时就有错误出现,有的把7个点数成6个点,有的把5个点数成6个点。问他们怎么数出这些点数的,孩子们就说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真的是一个一个数的话错误率不会这么高。于是我请个别孩子上来数,发现他数的时候就把一个点子给漏数了,因为点子的排列顺序其中一个点子排在了最边上,他就没有发现,所以就数错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孩子们太不轻视数数的活动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们任何学习都要认真不能马虎对待,而且要学会仔细观察。

  二、手口数数未能一致,还需多练习

  数数对于我班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局限于光用嘴说1~10,要让孩子手口一致地数数还是有困难。在今天的捆小棒活动中就都体现出来了。我出示一个5的点卡,让孩子们先选好5根小棒,在选小棒的时候我就看到鹂芸边数边拿小棒:“1、2、3、4、5。”但是她却拿了6根小棒,因为她在数4的时候拿了两次,所以总数里就多出一根来了。有的小朋友数的时候念的时候太快,而拿的慢,所以数的数是正确地,而拿的小棒却是少了一根的。在第二次操作的时候我请孩子们数的时候慢一点,边数边看,等到数完之后再检查一下小棒的根数到底有没有数对。刚才数错的孩子也就开始学着自己检查了,虽然有时候他没有检查出来,但是他们也知道了数数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三、动手能力差别较大,需要个别指导

  捆小棒,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绳子把小棒捆起来,我们今天用橡皮筋代替绳子,用吸管代替小棒,让孩子们数完数后把小棒捆起来。在捆的时候就发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差距很大,有个别女孩子很快就能把几根小棒捆在一起,但是有大部分孩子只能把橡皮筋套在小棒上一圈,根本没有捆住。这时候他们就已经放弃捆小棒的任务了,就开始在桌上玩小棒。后来我就一组一组轮流指导一遍捆小棒的动作,一些能力稍强的孩子就能够尝试自己把小棒捆起来了。但是那些能力稍弱的孩子却都选择了放弃也不愿意去尝试一下捆小棒,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于是我就跟他们说:“捆小棒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尝试把小棒捆在一起,小棒不散开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把小棒捆起来,待会儿你的小棒不见了顾老师就没有办法了。”听完我的话,那些原本不愿意捆小棒的孩子也开始动手把小棒捆起来了。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基本都把桌上的小棒捆起来了,偶尔有一两根小棒没有捆好。

《捆小棒》 篇7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想想你学过哪些数?关于这些数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两位数,9是的一位数。

  ⑤我还知道2,4,6,8,10是双数。

  ……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生:钟面、日历、手表上的数……

  师:(投影显示一包原装的铅笔)你能猜出这包是几根吗?(猜猜看)

  让学生打开自己与屏幕上一样的一包,数数有几根。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师:你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

  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从1数到20,从7数到18。

  (二)动手操作

  1. 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

  2. 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试着摆一摆)

  3.小组汇报:把每组摆的结果投影展示。

  4.比较得出:先摆一捆,再摆一根,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

  5.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学生看清数位。

  师:你知道11中的两个1各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1”表示的是一捆(1个十),右边的“1”表示1根(1个一)。

  师小结: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并在计数器下面写出11。

  6.刚才我们拨出了“11”,你还会拨哪些数?再把它写出来。(两人一组,边拨,边读,边写。)

  小组汇报。

  生:①我会摆13,15,18,20,…

  ②我知道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③我会写11~20了,20就是先写上2,然后在2的右边写“0”。

  ⒎师: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出20根小棒呢?

  (拿2捆)

  你知道这是多少吗?这是2个10根。

  ⒏练习(投影出示)。

  (1)看图读数,写数。

  (2)读一读(卡片投影)1114171820

  9.观图谈联想(教学例3)。

  (1)电脑出示直尺图(0用卡片变大)。

  师:你在这把直尺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商量,仔细观察。)

  (2)全班汇报。

  生1:我看到0最小,20。

  生2:我知道13前面是12,后面是14。

  生3:16比15大比17小,在中间。

  生4:有单数,有双数,还有整十数。

  生5:我想从20再往后数就是21了。

  生6:我发现越往后数越大。

  生7:我看到“0”是开头的,“0”叫起点。

  (三)形式多样,深化知识

  1. 连一连。

  教师出示一张点子图(投影显示)说明要求:按从小到大连起来,组成一幅图。(小组内进行。)

  2. 游戏――运动员*站队。

  选8个同学戴上号码头饰:9号、10号、11号、13号、16号、15号、14号、12号。

  师:你们8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运动会,希望你们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

  (1)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号码顺序排好队,并报出自己的号码。

  (2)宣布队员参赛项目。(如点到自己的号码向前一步站好,然后再归队。)

  ①号码比14小的运动员参加50米赛跑。

  ②号码比10大比16小的运动员参加跳绳比赛。

  ③号码和最小的参加跳远比赛。

  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1. 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美育、体育、品德教育。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捆小棒》这节课是认识20以内数的一个崭新的开始,而认识11至20的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从本课时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所以说是相对比较重要的。

  这节课我先通过学生数小棒,然后动手摆、捆小棒、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至20各数的表象,同时还应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同桌互助进行),想一想中进一步理解数位,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教材中呈现的计数器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特别是十位上每个珠子所代表的含义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我在学生建立10根一捆的概念后,仍安排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即按一捆与几根的形式摆,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先介绍计数器的个位珠子,然后介绍十位上的珠子,并与摆小棒的图像对应起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1捆的1放在十位上,1根的1放在个位上,所以十位上与个位上同样放1个珠子其意义是不同的。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摆小棒的图像,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加深了印象。本课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合,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由哪些数组合成的,我就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变换小棒数量,理解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内容比较多,调动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之后还需要用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所以我就把这节课单独抽出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的比较好。在学习方式上,由扶到引到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本节课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积极思考的状态和成果,令人欣慰。从这个方面来说,我想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沟通合作。

《捆小棒》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捆小棒》

  捆小棒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认识11~20的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从本课时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本部分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合,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说学情:通过调查得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10到20各数能数出来,但是对于他们的组成确一点也不了解。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10 个的数的简便性,引起来我的思考,还有就是本节课重点上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而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的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数器、

  老师:课件、小棒、计数器、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 ,激趣导入。

  根据一年级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森林运动会捡小棒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 情景中很自然的体会到 10个 捆一捆的必要性。

  二、操作实践法,以实践促思维。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积累感性经验以“动”促“思”,形成“1个十和几个一合成十几”的概念。在活动中,不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而且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为理解和认识20以内数的组成做好的充分的 准备,也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合作探究学习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补。

  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小组中交流摆法,互相启发,使认识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巩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以游戏教学法为主的练习,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较好达到了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感知、理解、掌握、运用的目的。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2人一组的每组20根小棒,每人一个 计数器几个橡皮筋。课前布置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1—20各数。

  四,说教学过程:

  (一)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知10个10个数的简便性。

  这个环节是这样进行的:播放小动物在进行捡小棒比赛的情景,让学生观察:谁摆的小棒能让我们很快的看出是多少根这个问题,让学生感知10个10个数的简便性。

  (二)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捆一捆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0个一是一个十。为下步教学11到20的组成奠定基础。

  2,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的活动,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

  师生做摆小棒游戏,摆出11到20各数。教学程序为:摆11根小棒,学生集体摆后,找一名学生把小棒摆在黑板上,集体想:个十个一是11。12到19根小棒可以分着让学生自己摆,并说出是几个十几个一。然后,让学生摆出20跟小棒,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怎样很快的摆出20根小棒?让学生说出方法。

  (三)、通过认识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11到20 各数的表象。

  1、介绍计数器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介绍个位一个珠子表示多少,怎样写,十位一个珠子表示多少,怎样写。

  2、师生做拨珠子游戏。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计数器,并帮助学生建立11到20 各数的表象,可以通过摆小棒的拨珠子之间的转化练习来完成。

  具体环节为:老师用课件示范11用小棒表示,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以及对应在计数器下面写数字的过程。然后老师摆15根小棒,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5,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9,学生摆出19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20根小棒,一个用计数器拨出20。

  使

  3、安排在直尺上读数,可以让学生形象的看到20以内数的排列,为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和顺序打下基础。

  (四) 、巩固练习:

  通过看图写数,让学生再次体会数的直观模型。

  通过画珠子,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形象的理解数位概念。

  3、游戏――运动员*站队。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11到20各数的顺序、大小。

  (五)、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并要求学生把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包括课题和例1、2的直观图,便于学生看、观察、比较,其中“10个一是1个十,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用红色粉笔以突出本课的难点。

  设计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摆小棒、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使他们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还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身边十几的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 我在设计捆小棒一课的粗浅见解,恳请各位评委多支持!谢谢!

《捆小棒》 篇9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学习理念。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热情。我在捆小棒这节课中,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走入情景后产生愿意学习、大胆发言的欲望,并在学生发言后利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为了充分备好一节课,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那就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本节课,因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又很抽象,尤其是在教学“11”时,对于分清数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我先利用小棒、皮掏、计数器,让学生摆一摆(小棒),再说一说,怎样摆的,通过拨一拨,理解数位的概念,把动手拨变为自己的理解,然后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图象的生动性,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最后利用写一写理解数位的含义,达到巩固的目的。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这样的四个环节中轻松解决了,通过实践也确实可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捆小棒》 篇10

  这节课是我准备的一堂研究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捆小棒》数学知识是认识11~20各数,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借鉴了许多同一内容的教案,开始了我的尝试。

  第一次教学:我选择了一个平时看起来思维比较活跃的班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发言积极,很有独到思维。一开始,效果很不错,我用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支铅笔引入,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这一过程中,既复习了10以内的数的数数,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但是当我提出问题:请你拿出11根小棒代替铅笔,想一想,怎样放,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1根呢?课堂陷入了僵局,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在我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把11根小棒分得很散摆放在桌子上,他们认为只要不是摆成一堆,别人就能很容易看出是11根,有个别孩子甚至用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了一个“十一”的字样,然后拉住我说:“老师这样一看就是11。”让我哭笑不得。在反复巡视了几圈后,我在全班38名孩子当中,终于发现了一名孩子是把10根小棒放在一堆,把1根小棒单独放在一边,我如获至宝地把这名孩子请到实物投影仪下,请他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摆法,然后向学生推荐:像这样摆,能很方便的看出是11根。从很多孩子的眼睛里我看出他们并不是很能接受这种摆法,但当我要求他们也像这样摆时,他们仍然照做了。由于在这一环节上所用的时间远远超过我的计划,加上后来学生在捆小棒时,许多孩子不会使用橡皮筋,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等介绍计数器时,学生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一个个无精打采开起了小差,内容还未上完就已经下课了。

  课后反思:在设计教案时,我参考了网上或教学资料上的相同内容的教案,其中有不少是采用了这种设计,我也很赞成这种设计,我不喜欢那种直截了当把知识塞给学生的做法,我希望孩子在课堂里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需要和过程的。但是今天这种教学状况,我几乎是把个别学生的经验强加在了全体学生的头上,他们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了知识,这与我最初的设想简直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感悟到以10个作为单位来计数的优越性呢,怎样帮助学生实现从单个计数到以群计数的思维的跨越呢?静心思考,我认为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没有这样把十个物体捆成一捆或放在一起的生活经历,而且也没有这样的需求,生活中像这样刚好10个10个出现的实例也不多,怎么办呢?冥思苦想了几天,我终于从十进制产生的来源入手,找到了灵感,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以下是我的部分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里有多少支铅笔?(生:11支)你怎么知道?

  生:刚才我们一起数过了

  师:如果没有数,老师也不提示,你们能一眼看出是11支吗?(生:不能)是呀,我们要一支一支的数才知道。可是那天老师去*铅笔的时候,我对售货员说:我*11支铅笔。那个售货员阿姨居然数都不数,就把铅笔拿给了我,老师呢也只看了一眼就知道有11支铅笔,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很好奇,但百思不得其解。

  师:你可以用小棒代替铅笔,试试看,怎么样让别人不数就看出是不是11根。

  同第一次一样,大部分地区学生仍然是把11根小棒分得很散摆放在桌子上,极个别孩子采用10根小棒放在一堆,把1根小棒单独放在一边。我让学生停止尝试,开始引导。

  师:别急,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伸出双手)我有多少个手指?(生齐答:10个)我再请个同学上来帮帮忙。

  师生共同伸手:现在有多少个手指?(生:11个)你们数了吗?

  生:没有。

  师:咿?你们没有数过,怎么知道是11个?

  生:因为您一双手有10个手指,伸了一个,10和1合起来是11。

  师:对啦,因为我们知道一双手有10个手指,所以就不用数了,那你们现在能猜到老师和售货员阿姨为什么不用数也知道是11支了吗?再用小棒来摆给老师看看。

  这一次大部分学生采用了采用10根小棒放在一堆,把1根小棒单独放在一边的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提点建议好吗,为了方便好拿,我们可以把十根小棒捆在一起。

  学生捆小棒。

  师:现在我们来理理思路,开始我们想不数就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很不容易我们改进了方法,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这样我们的11根就变成了1个十和1个一我们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了。

  ……

  思考:在这节课中,小棒捆成10个一捆,是学生把10个一看成1个十的这个抽象过程的思维模型,是学生从具体事物(11支铅笔)——小棒(1捆1根)——算珠(计数器个位和十位上两个珠子) ——数字(11)这个逐步抽象化和符号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位置值的重要意义。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探索总结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要想让5、6岁的孩子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而且没有可以调动的生活经验的情况下,独自探索出来是不太现实的,教师就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启发,而且,确实也是因为人有10个手指启发了我们的祖先以10为单位计数的方法,产生了十进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的孩子去感悟数学的神奇。这些就是这节课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

《捆小棒》 篇11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 篇12

  〖教学目标〗

  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想想你学过哪些数?关于这些数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两位数,9是最大的一位数。

  ⑤我还知道2,4,6,8,10是双数。

  ……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生:钟面、日历、手表上的数……

  师:(投影显示一包原装的铅笔)你能猜出这包是几根吗?(猜猜看)

  让学生打开自己与屏幕上一样的一包,数数有几根。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师:你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

  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从1数到20,从7数到18。

  (二)动手操作

  1. 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

  2. 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试着摆一摆)

  3.小组汇报:把每组摆的结果投影展示。

  4.比较得出:先摆一捆,再摆一根,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

  5.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学生看清数位。

  师:你知道11中的两个1各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1”表示的是一捆(1个十),右边的“1”表示1根(1个一)。

  师小结: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并在计数器下面写出11。

  6.刚才我们拨出了“11”,你还会拨哪些数?再把它写出来。(两人一组,边拨,边读,边写。)

  小组汇报。

  生:①我会摆13,15,18,20,…

  ②我知道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③我会写11~20了,20就是先写上2,然后在2的右边写“0”。

  ⒎师: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出20根小棒呢?

  (拿2捆)

  你知道这是多少吗?这是2个10根。

  ⒏练习(投影出示)。

  (1)看图读数,写数。(见右图) 

  (2)读一读(卡片投影)1114171820 9.观图谈联想(教学例3)。

  (1)电脑出示直尺图(0用卡片变大)。

  师:你在这把直尺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商量,仔细观察。)

  (2)全班汇报。

  生1:我看到0最小,20最大。

  生2:我知道13前面是12,后面是14。

  生3:16比15大比17小,在中间。

  生4:有单数,有双数,还有整十数。

  生5:我想从20再往后数就是21了。

  生6:我发现越往后数越大。

  生7:我看到“0”是开头的,“0”叫起点。

  (三)形式多样,深化知识

  1. 连一连(见右图)。

  教师出示一张点子图(投影显示)说明要求:按从小到大连起来,组成一幅图。(小组内进行。)

  2. 游戏――运动员*站队。

  选8个同学戴上号码头饰:9号、10号、11号、13号、16号、15号、14号、12号。

  师:你们8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运动会,希望你们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

  (1)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号码顺序排好队,并报出自己的号码。

  (2)宣布队员参赛项目。(如点到自己的号码向前一步站好,然后再归队。)

  ①号码比14小的运动员参加50米赛跑。

  ②号码比10大比16小的运动员参加跳绳比赛。

  ③号码最大和最小的参加跳远比赛。

  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1. 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美育、体育、品德教育。

  〖编者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捆小棒》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捆小棒》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132021.html

上一篇:《6和7的认识》

下一篇:6、7减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