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比一比》,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比一比》,,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比一比》,

《比一比》,(通用12篇)

《比一比》, 篇1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2.引入:看,老师把自己的房间画下来了,你认识上面的字吗?我把它贴在教室里,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认一认、读一读。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你也可以在画上写上字,不会写的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同学帮忙,要是能自己去学会再写上去就更棒了!(机动:自由选择认字、看图说量词或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四.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这篇课文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以下谈一谈我这堂识字课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我们运河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山区和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有亲切感。第一课时以我班小朋友年牛牛介绍自己家的院子的一段录像为线索,学习了生字词语,理解“堆”、“颗”、“群”的用法。

  小朋友最喜欢玩,最喜欢小动物。第二课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从他们的认知情感出发,通过游戏来巩固识字,通过出示小动物的玩具,让他们亲亲抱抱,充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情趣。从“正确地读”到“快乐地读”,无论识字的热情还是朗读水平,都有了质的升华。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可接触的教具是最能打动他们的媒介。

  一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运用量词的训练中,我创设“参观老师的房间”这个拓展学习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积累运用量词。

  我们班的学生喜欢画画,因此,我在作业中鼓励学生在画自己的房间时认字写字,积累识字量。

  (二)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爱识字。

  语文源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应回归生活。以自己房间的摆设作为量词训练课程资源的灵感,是我在一天早上起来刷牙时突然产生的。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成为能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并为之感动的人。我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我爱带着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用丰富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可是当他们看到录像中“牛牛的家”、“老师的房间”时,他们脸上顿时绽放出激动、新奇和喜爱之情。这时,哪怕老师不提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快乐地举起小手,对一件件物品细细道来。

  本单元的识字课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的,有《菜园里》、和《自选商场》。这些课文启发我带着学生走进更多的环境中识字,于是我创设了一个“老师的房间”的识字环境:将房间画成了一幅很大的画,贴上了带拼音的生词。我想,通过这一设计,也会启发学生到课外主动识字。

  (三)鼓励学生质疑、自己解决困难。

  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自己发现朗读的难点和一组词组的共同点,想办法读熟句子,正确运用量词。

  (四)充分挖掘、体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在重视语文训练的基础上,我没有忽略文本的人文内涵。本课呈现的是快乐的农家小院的场景,在教学设计中,我多次唤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并联系实际,把学生带进老师的房间,同时也作为这一单元的延伸。

  2003年12月

  一堂典范的识字课

  12月16日,“拱墅区新课程新理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杭州运河学校冯洁老师所作的一课,赢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冯老师的这一节识字课被省小语会副会长、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评为一堂堪称典范的识字课,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个颇具价值的范例。现将王崧舟老师的评析摘要如下:

  一.重学习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杭州运河学校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今天几堂公开课来看,杭州运河学校的孩子是最好的,这与冯老师的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着课堂品质。何谓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从课一开始,冯老师就说:“你的小眼睛……?”学生马上说:“看着冯老师!”这样的语言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见到了!久违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我们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有些误解,认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课堂常规没有了。冯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上,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例如,在分四大组读课文时,冯老师提醒道:“读书时拿起课本,书拿起人坐正。”冯老师又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马上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春风化雨似地养成的。怎么听,怎么读,怎么做,怎么写……课堂品质若没有课堂秩序作为保证,是要落空的。

  二.重识字情趣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情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逐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学生体验。冯老师在学生体验性的朗读中安排得非常好。现在,有许多学生在朗读时,读得干枯的,索然无味,是空洞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干读”;而在冯老师这一节识字课中,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情趣,这样的读是“湿读”。我们来看课堂中的几个环节吧!“小朋友,谁来了?”随着冯老师的导语,一头大大的黄牛和一只小小的花猫从讲台下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个头来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冯老师让学生抱抱、亲亲这两个小动物,这一举动,把学生的情感钩了起来,我们把这种情感的钩起称为“钩沉”。冯老师随即进行了换位,“它们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们的好朋友吗?”这样一换位,充分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活起来,美起来了。我们说,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方向。

  三.重课程资源开掘

  冯老师还巧妙地从生活中开掘出语文资源,课上到后来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冯老师带你们到我的房间里去看一下,喜欢吗?你能用上‘一( )什么’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中马上出现了冯老师的房间,房间布置充满了童趣,摆设品是学生生活中见到的,让学生用‘一( )什么’来说一说冯老师房间里的物品,让我们看到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再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再生也就是再创造。

《比一比》, 篇2



《比一比》,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教社)。

  教学内容 比较的思维方法(第2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间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3)把数学书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数数。(教师把实物图粘在磁性板上,要求学生数数。)

  (1)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7只大公鸡。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4只小鸡,右边有7只大公鸡。

  (2)左边贴6辆汽车,右边贴5辆卡车。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6辆汽车,右边有5辆卡车。

  (3)第一排贴8朵红花,第二排贴3朵黄花。

  要求学生说出:上面一排(或第一排)有8朵红花,下面一排(或第二排)有3朵黄花。

  [评:复习的方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复习的要求简单明了,较为适宜。复习的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复习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授

  1.比较大小。

  (1)出示皮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这个皮球是大的,还是小的?让学生意识到:光是一个球,不能比大小。

  (2)又出示乒乓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乒乓球和皮球在一起,哪个球大?哪个球小?(皮球大,乒乓球小。)

  [评:比较是辨别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要说明两个事物某种属性之间的差异,要用比较的方法。一个事物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物,才能进行比较。反过来说,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盛老师强调指出,“光是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运用比较方法的基本条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同样,“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

  (3)又出示排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告诉学生:这个球叫做排球。让学生跟着教师说几遍。)这三个球在一起,是皮球大,还是皮球小?

  要求学生说出:皮球比乒乓球大,(皮球)比排球小。

  指出:东西的大小是比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说清楚,哪个比哪个大,哪个比哪个小。

  指明几个学生说:

  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皮球比乒乓球大,比排球小;

  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三个球中,乒乓球最小,排球最大。

  (4)出示同样大的红皮球和白皮球各一个。问:这两个皮球哪个大?哪个小?

  要求学生说出:红皮球同白皮球同样大。

  (5)通过,可以比出大小来。我们除了用球来比大小外,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来比大小?

  启发学生注意用同类的事物来比,如老师和学生比人的大小,课本面、课桌面和黑板面比面的大小,等等。并且要求把话说完整。

  [评:比较是要在同类事物之间进行的,或者比较某些事物之间的同类属性的差异。这一点应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清楚。盛老师指出这个问题是很及时的。]

  2.比较长短。

  (1)出示一支粉笔、一支钢笔和一支没有削过的铅笔。先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笔的名称,再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笔的长短。(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完整,要求说清楚哪种笔比哪种笔长,或哪种笔比哪种笔短。)

  (2)出示两支已经使用过的、但长短不同的铅笔,让学生比较长短。(教师可以左手拿长铅笔,右手拿短铅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拿的铅笔长,或右手拿的铅笔比左手拿的铅笔短。)

  (3)出示两支长短相差约1厘米的铅笔,分握在左、右手,让学生比较长短。(因长度相差不大,分在两处,无法精确比较。)

  教师再将这两支铅笔参差地握于一手,让学生比较长短。(因为两支铅笔的一端没有排整齐,所以不能正确地比出长短。)

  问: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长短?

  学生可以想出把铅笔竖放在桌面上,使下端一样齐。教师再将铅笔横放在黑板面前,让学生观察有一头对齐。然后让学生说出上面的铅笔比下面的铅笔长或短。

  指出:要比物体的长短,不管是竖放还是横放,总要使物体的一头对齐,才能比得正确。

  [评:如何进行比较,即选择比较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盛老师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的方法。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3.比较多少。

  (1)出示4个杯子和4个杯盖实物。先让学生数一数:杯子有几个?盖子有几个?

  指出:要知道这些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可以把一个杯子和一个盖子一对一对地搭配起来。(教师边讲,边将盖子一个一个地放在杯子上。)

  问:是杯子多,还是盖子多?

  指出:每个盖子和每个杯子正好全都配对起来了,我们就说,杯子和盖子“同样多”。

  (2)出示5个杯子和4个盖子实物,让学生: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

  再出示5个杯子和7个盖子实物,指名学生到前面来将一个杯子和一个盖子配对起来,看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多几个?哪个少?少几个?(要求把话说完整。)

  [评:一一对应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学思想对解答应用题,是有很多用处的。]

  (3)出示6支粉笔,指名6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人拿一支粉笔。看看每人手里是不是都有一支粉笔?6支粉笔是不是都被拿走了?粉笔的支数和走到前面的小朋友的人数哪个多?

  再出示5面小红旗实物,指名3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每人拿一面红旗。看看每人手里是不是都有一面红旗?5面红旗是不是都被拿在手里?红旗数和小朋友人数哪个多?

  (4)教师在黑板上左边画 4个正方形,右边画 4个三角形。

  问:刚才杯子和盖子比多少,可以把每个盖子放在杯子的上面,一个一个对起来比;小红旗面数和小朋友人数比多少,可以每个小朋友拿一面红旗,一个一个对起来比;现在黑板上画了正方形和三角形,怎样来比它们个数的多少呢?

  指出:我们也可以一个一个对起来比。(教师边说边在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用虚线一个一个连接起来。)

  问:正方形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哪个多?

  [评:演示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比演示具体实物要抽象一些。有些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与启发。盛老师的引导、过渡的方法是得当的。]

  (5)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2页,教师同时挂出和课本第2页相同内容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右上角的杯子和盖子中间的虚线,使一个杯子对着一个盖子,领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6)引导学生观察中间的红花、白花图。

  问:这圈里(指红花图)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圈里有几朵红花?这下面的圈里(指白花图)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圈里有几朵白花?

  指出:要比较红花和白花的多少,可以把上面圈里的红花同下面圈里的白花一朵一朵对起来。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一一对起来?(教师用彩色粉笔在挂图上把红花和白花用虚线一一对起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本的图上也用虚线一一对起来。)

  每朵红花都对上一朵白花吗?每朵白花都对上一朵红花吗?

  红花和白花正好都对起来了,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红花和白花怎么样?(同样多。)

  (7)引导学生观察下面的白羊和黑羊图。

  问:这圈里(指白羊图)有几只白羊?这圈里(指黑羊图)有几只黑羊?我们可以画什么样的线把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对起来?(要求学生在书上画出虚线。)

  再问:把黑羊和白羊对起来后,黑羊有没有全部对上白羊?白羊有没有全部对上黑羊?我们可以说白羊比黑羊怎么样?还可以说黑羊比白羊怎么样?

  指出:白羊有7只,黑羊有6只。我们可以说白羊比黑羊多1只,也可以说黑羊比白羊少1只。

  三、巩固

  让学生看着课本第2页的图,练习说完整的话。如左上角的两幅图:

  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上面一支铅笔比下面一支铅笔长,下面一支铅笔比上面一支铅笔短。

  以下杯子、杯盖,红花、白花,……作类似的训练。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大小,比长短,还学习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长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样多,都是比出来的。下课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比,哪个小朋友的个子高些,哪个小朋友的个子矮些;哪个人的年龄大些,哪个人的年龄小些;每只手的手指是不是同样多。回去以后,还可以数一数,你家里有几个男的,有几个女的,家里的人是男的比女的多,还是女的比男的多,把比的结果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评析 这一节课渗透了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不可能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运用具体实物和图画,让学生进行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初步接触和了解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学要求较为恰当,引导、启发学生的工作做得很好。这样,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的内容。

  (张卫国 评)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盛大启

  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比一比》, 篇3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羊、牛、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 ”和1个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词卡 图片

  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羊、牛、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 ”和1个偏旁“少”。

  二、教学重点:认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1)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

  (2)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让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朗读成果。

  (2)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

  3、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4、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学生试写。

  2、出示“小”,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一个。

  五、作业布置:把“牛、羊、小”每个带拼音写一行。

  六、板书设计:牛 羊 小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81电7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认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怎样使用这三个量词,区分“群、堆”。

  2、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 一双手 一台电视机 一幅画 一座房子

  ……

  3、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4、创编儿歌。

  图上画着一堆苹果和一个桃子,学生看图模仿课文编一句。(一边多,一边少,一堆苹果,一个桃)

  让学生把创编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5、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的朋友站到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比一比谁说得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五、作业布置:

  1、写出反义词。

  大—( ) 多—( )

  2、写出量词。

  一( )鸭子 一( )黄牛 一( )枣 一( )杏

  六、板书设计:颗、群、堆

  七、课后反思:

《比一比》, 篇4



《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页。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

  [评:比较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如比较数的大小、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几个量的多少等等。两个或几个*中的元素也可以进行比较。随着数学程度的加深,比较的对象和方法也逐步趋于概括和抽象,比较的作用也逐渐变得更为重要了。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有关比较的内容,使学生尽早接触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下”、“左”、“右”这几个词的意思吗?]

  生:[齐]记得。

  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一个手指,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学生在空中指出了上、下、左、右的方位]再在课桌面上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学生在课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现在再请小朋友在数学课本上指一指,哪是左上方,哪是右上方,哪是左下方,哪是右下方。[学生在课本封面上指出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

  师:现在,老师要在黑板上贴图了。老师贴的时候,你们可以轻轻地数。贴一个,数一个,不要多数,也不要少数。

  [教师在贴绒板左边贴出4只小鸡]

  生:[齐,轻声]1、2、3、4。

  师:说说看,哪一边有几只小鸡?

  生:左边有4只小鸡。

  师:好。请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齐]左边有4只小鸡。

  [教师在贴绒板的右边贴出3只小鸭]

  生:[齐,轻声]l、2、3。

  师:请哪个小朋友说一说,哪一边有几只小鸭?

  生:右边有3只小鸭。

  师:对。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生:[齐]右边有3只小鸭。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左边有4只小鸡,右边有3只小鸭。

  [教师在左边贴3辆小汽车,右边贴5辆卡车。教师边贴,学生边轻轻地跟着数数]

  师:哪边有几辆小汽车?哪边有几辆卡车?

  生:左边有3辆小汽车,右边有5辆卡车。

  [教师在第一行贴7朵红花,在第二行贴5朵黄花。教师边贴,学生边轻轻地数数]

  师:现在应该怎样来说?

  生(1):上面一排有7朵红花,下面一排有5朵黄花。

  生(2):第一排有7朵红花,第二排有5朵黄花。

  师:好。说得都很好。

  [评:复习的方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复习的要求简单明了,较为适宜,复习的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复习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工作]

  师:[手里拿着一个皮球]这是什么?生:[齐]皮球。

  师:[将皮球放在讲桌上]谁能说说这个皮球是大的,还是小的?生(1):这个皮球小。

  师:为什么说它小?生(1):因为……生(2):我家里有个皮球比这个皮球大。

  师:噢!原来这位小朋友是把老师拿的这个皮球跟他家里的皮球比的,所以说这个皮球小。如果他家里没有皮球,光是这一个皮球,能说它是大或者是小吗?

  生:[齐]不能。

  师:对。只有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拿出一个乒乓球]这是什么球?

  生:[齐]乒乓球。

  师:[把乒乓球摆在皮球的旁边]现在把乒乓球和皮球摆在一起,就可以了。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生:[齐]皮球大,乒乓球小。

  [评:比较是辨别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异同的一种方法。

  也就是说,要说明两个事物某种属性之间的差异,要用比较的方法。一个事物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物,才能进行比较。

  反过来说,一个事物如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强调指出“只有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运用比较方法的基本条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同样,“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到的结论]

  师:[又出示排球实物]这个球叫什么球?大家认识吗?[见学生没有反映]这个球叫排球。大家一起说:排球。

  生:[齐]排球。

  师:现在来看看是皮球大,还是排球大?

  生:皮球小,排球大。

  师: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是大的;跟排球比,皮球又是小的。为了把这意思说清楚,应该说,皮球跟哪个球比是大的,跟哪个球比是小的。

  生: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大;皮球跟排球比,皮球小。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因为东西的大小是比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哪个比哪个大,哪个比哪个小。现在大家来练习说一说。

  生:[齐]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

  师:刚才是皮球跟其他两个球比的。现在拿乒乓球跟其他两个球比,又应该怎么说呢?

  生:乒乓球和皮球比,乒乓球小;乒乓球和排球比,乒乓球小。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生: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师:现在拿排球跟其他两个球比,又应该怎么说呢?

  生: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师:大小是比出来的。除了这几个球能比大小以外,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来比大小?

  师:[展示手掌]老师的手跟你们的手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老师的手大。

  师:课桌的面和黑板的面比哪个大?

  生:黑板的面大。

  师:[拿起两本同样大的练习本,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两本练习本的面哪个大?

  生:[齐]一样大。

  师:这两本练习本放在一起,比不出哪本大哪本小,我们就说这两本练习本的面同样大。

  师:[出示一支钢笔、一支粉笔和一支没有削过的铅笔]我们这三支笔的长短,谁能说一说?

  生(1):铅笔比粉笔长,铅笔比钢笔也长。

  生(2):铅笔比粉笔长,也比钢笔长。

  生(3):钢笔比粉笔长,比铅笔短。

  师:很好。[出示两支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分握在两手]你们看,老师哪个手里的铅笔长?

  生:老师左手的铅笔比右手的铅笔长。

  师:[换了一支铅笔,使左右两手中的铅笔长短相差不明显]现在再看看,哪支铅笔长些?哪支铅笔短些?能看出来吗?生:不能。

  师:[将两支铅笔参差地握于一手]现在这样能比出长短来吗?

  生(1):看不清楚。

  生(2):一支铅笔上面长一点,一支铅笔下面长一点,不好比。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长短来?

  生:把它们的一头摆齐了看。

  师:对。把它们一端摆齐了就好比了。[把两支铅笔竖放在同一桌面上]现在可以看出哪支长吗?

  生:左边的一支比右边的一支长。

  师:也可以这样来比。[将两支铅笔横放在黑板面前,使一端对齐]哪一支长?

  生:下面的一支长。

  师:要比物体的长短,不管是竖着放还是横着放,总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才能比得正确。

  [评:如何进行比较,即选择比较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师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的方法。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师:[拿出4个茶杯]老师拿了几个茶杯?

  生:[齐]拿了4个茶杯。

  师:[又拿出4个茶杯盖]拿了几个茶杯盖?

  生:[齐]4个茶杯盖。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是茶杯多,还是盖子多?怎样来比多少呢?

  [略作停顿]我们可以把茶杯盖子盖到杯子上,一个对一个。

  [边说边演示]大家看一看,这4个杯子是不是都盖上了盖子?

  生:[齐]是的。

  师:这4个盖子是不是都盖到杯子上了?

  生:[齐]是的。

  师:有没有多余的杯子?

  生:[齐]没有。

  师:有没有多余的盖子?

  生:[齐]没有。

  师:每个盖子和每个杯子正好全部对起来了,我们就说,杯子和盖子“同样多”。[要求学生跟着说一遍]

  生:[齐]杯子和盖子同样多。

  师:[将4个盖子从杯子上一个一个拿下来,又添上2个盖子]现在一共有几个盖子?

  生:一共有6个盖子。

  师:有几个杯子?

  生:有4个杯子。

  师:现在把盖子一个一个盖在杯子上,[边说边演示]有没有多余的盖子呢?生(1):有。

  生(2):多了2个盖子。

  师:再看看有没有多余的杯子?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说,盖子比杯子多。[要求学生跟着说]

  生:[齐]盖子比杯子多。

  师:盖子比杯子多几个?

  生:[齐]盖子比杯子多2个。

  [评:一一对应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学思想对解答应用题是有很多用处的。]

  师:[拿出4支粉笔]这儿有几支粉笔?

  生:有4支粉笔。

  师:现在请4位小朋友到前边来,每人从老师这儿拿1支粉笔去。

  [4位学生分别上前拿粉笔]看看他们每人是不是都有1支粉

  笔?这4位小朋友都拿到了粉笔吗?

  生:每人手里都有1支粉笔。

  师:老师手里有没有多余的粉笔?

  生:老师手里的粉笔全部被小朋友拿走了。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说呢?

  生:同样多。

  师:应该说“粉笔的支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生:[齐]粉笔的支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师:[出示6本练习本,分发给前面的4位小朋友]刚才老师拿了几本练习本?

  生:6本练习本。

  师:前面的4个小朋友是不是每人都拿到1本?

  生:每人都拿到了1本。

  师:这6本练习本是不是都发给小朋友了?

  生:老师手里还剩下2本。

  师:练习本的本数跟小朋友的人数比,哪个多?

  生:练习本的本数多。

  师:多几本?

  生:多2本。

  师:刚才,茶杯和茶杯盖子比多少,可以把盖子一个一个地盖在杯子上。粉笔、练习本跟小朋友的人数比多少,可以把粉笔、练习本一个一个地分给小朋友。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图形,[边说边在左边画3个正方形,右边画4个三角形]看看怎样来比它们个数的多少呢?生:用粉笔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连起来。

  师:对。一个正方形对一个三角形,[边说边用虚线分别把3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连起来]看一看,正方形是不是都跟三角形连上了?

  生:都连上了。

  师:三角形是不是都跟正方形连上了?

  生:有一个三角形没有跟正方形连上。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正方形比三角形少。

  [评:演示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比演示具体实物要抽象一些。有一些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教师的引导、过渡的方法是得当的]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把课本翻到第2页。[同时挂出和课本第2页上相同内容的教学挂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图,这幅图和你们课本上的图是不是一样的?

  生:[齐]一样的。

  师:大家看看图的右上方画着什么?

  生:画有4个茶杯和4个盖子。

  师:对。茶杯和盖子都有虚线一个对一个地连着,4个茶杯都有盖子和它对着,4个盖子也都有杯子和它对着。我们就说……

  生:[齐]茶杯和盖子同样多。

  师:大家再看图的中间这部分有2行花。上面一行有5朵红花,下面一行有5朵黄花。我们怎样来比较这两种花的多少?

  生:拿笔在红花和黄花中间用线连起来。

  师:一朵红花对着一朵黄花,[边说边用虚线把红花和黄花连接]一个一个地对起来。现在请小朋友在课本上也用笔一个一个地对起来。[学生在课本上连线]看一看,红花有没有都对上了?

  生:[齐]都对上了。

  师:黄花有没有都对上了?

  生:[齐]都对上了。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说?生:[齐]红花和黄花同样多。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5朵红花和5朵黄花同样多。[学生跟着教师学说一遍]

  师:再看看图的下面画着羊。谁来说一说有几只白羊?有几只黑羊?

  生:有7只白羊,6只黑羊。

  师:现在我们也用线把图上的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对起来。看一看,黑羊有没有全部对上白羊?白羊有没有全部对上黑羊?

  生:黑羊都和白羊对上了,白羊有1只没有和黑羊对上。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生(1):白羊比黑羊多1只。

  生(2):黑羊比白羊少1只。

  生(3):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完整的话]

  师:左上方画着什么?

  生:一个皮球和一个乒乓球。

  师:,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生: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师:下面画着什么?

  生:两支铅笔。

  师:,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

  生:上面的一支铅笔比下面的一支长,下面的一支铅笔比上面的一支短。

  师:右上方画着什么?

  生:4个杯子和4个盖子。

  师:,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

  生:4个杯子和4个盖子同样多。

  师:中间两个圈里画着什么花?

  生:5朵红花和5朵白花同样多。

  师:下面两个圈里画着什么?

  生:7只白羊和6只黑羊。

  师:,7只白羊和6只黑羊哪个多?多几只?

  生: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大小,比长短,还学习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长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样多,都是比出来的。下课以后,大家可以互相,哪个小朋友的个子高一些,哪个小朋友的个子矮一些;哪个的年龄大,哪个的年龄小。回家后还可以数一数你家里有几个男的,有几个女的,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把比的结果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看你们说得对不对。[下课]

  [总评:这一节课渗透了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刚 入学的儿童来讲,是不可能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运用具体实物和图画,让学生进行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初步接触和了解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学要求较为恰当。引导、启发学生的工作做得很好。这样,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解所教学的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卫国评析)

《比一比》, 篇5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

  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三、教学准备:

  词卡和图片。(黄牛、猫、鸭子、鸟、树、花等动植物的图片.苹果、枣、杏子、桃等水果的图片。量词卡片)

  四、教学安排:2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

  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全班跟读,最后开火车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讣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3.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2.出示"小",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3.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用颗数的时候,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还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2.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把扇子一辆汽车一块西瓜一个杯子一双手一台电视机一幅图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一双筷子-张桌子一座桥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排椅子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杯水-枝笔一份报纸

  一扇窗户一棵树-把剪刀一个书包

  一条绳子一串香蕉

  3.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4.创编儿歌。

  5.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谁说得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追记:

《比一比》, 篇6

  解放小学 王琳

  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勾)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韵文。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去吗?(生:想!)那我们就出发吧!(课件出示农家小院)看,都有哪些动物来欢迎我们啦?

  二、认识生字,读准词语

  生:有小鸟在欢迎我们。

  师:多么漂亮的小鸟,谁来夸夸它吧!

  生:小鸟,你真漂亮!

  师:你的“鸟”字读得真好,注意到了它是鼻音。一起读(两遍)。

  师:除了漂亮的小鸟,还有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黄牛在欢迎我们。

  师:是啊,多么热情的黄牛啊,谁来热情地和黄牛打打招呼。

  生1:黄牛,你好!

  师: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还有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小花猫在欢迎我们。

  师:多么可爱的花猫啊!让我们亲切的喊喊它吧!

  生(齐):花猫花猫。

  师:你还听到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鸭子在欢迎我们。

  师:、小动物们这么热情地欢迎我们,小院的小主人也是非常的热情啊,早就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一些果子,有(生:苹果)师:有(生:红枣)师:有(生:桃子)师:还有(生:杏子)。

  师:热情的动物和水果们想与小朋友们交朋友,大家快认认,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我们开动小火车吧,小火车开哪里?

  生:这里这里。(请三个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师:(点击:拼音消失,留下词语)词语朋友们玩热了,瞧,它们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那我们一起来叫叫她们的名字吧!(全班齐读)

  师:其实啊这八个词语中还藏着一个秘密,擦亮你的眼睛仔细观察观察第一排和第二排,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了第一排都是动物,第二排都是水果。

  师:这些词语中有6个生字宝宝,我们在农家小院里认识,它们到其他地方去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6个生字)

  生:认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字分别认偏旁、组词。)

  三、

  师:看到小朋友学的这么认真,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们邀请我们参加它们举行的比赛,让大家做一次裁判。(板书:比一比)

  师(出示句子):第一回合一头黄牛和一只小猫。它们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大小。

  师:大小是一组什么词?

  生:反义词。

  师:你帮它们比一比,一头黄牛和一只猫,那个大那个小?

  生:一头黄牛大,一只猫小。

  师:黄牛用头,花猫用只来形容,一头和一只都是数量词。

  师:第二回合的比赛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它们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多少。

  师:你们想想,多少是一组什么词?

  生:反义词。

  师:小朋友们找一找,找出这句中的两个数量词。

  生:一群和一只。

  师:很多只鸭子合在一起我们就叫一群。

  师:第三回合的比赛又是比大小,一个苹果和一颗枣,哪个大哪个小?

  生:一个苹果大,一颗枣小。

  师:这句中的数量词小朋友能找出吗?

  生:一个和一颗。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出来了。

  师:最后一回合的比赛比多少,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哪边多哪边少?

  生:一堆杏子多,一个桃子少。

  师:你能找出这句中的数量词吗?

  生:一堆和一个。

  师:很多杏子堆在一起就用一堆来形容。

  师:通过这场比赛我们知道了“大——小”、“多——少”是一组反义词,要准确的把大小、多少形容出来,我们就要使用量词。

  四、读儿歌

  师:有个小孩也和大家一样,一边比一边说,比着比着还编出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请小朋友们翻开书90页,自己把儿歌读一遍。不会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师:我们把儿歌一起读一遍。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到农家小院游玩,收获真不小,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宝宝,知道“大——小”、“多——少”是一组反义词,还认识了不少的数量词。小朋友在农家小院玩得开心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大 黄牛 苹果

  小 猫 枣

  多 鸭子 杏子

  少 小鸟 桃子

  《比一比》教学设计2

  解放小学 王琳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勾)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比一比》, 篇7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页。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

  [评:比较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如比较数的大小、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几个量的多少等等。两个或几个*中的元素也可以进行比较。随着数学程度的加深,比较的对象和方法也逐步趋于概括和抽象,比较的作用也逐渐变得更为重要了。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有关比较的内容,使学生尽早接触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下”、“左”、“右”这几个词的意思

  吗?]

  生:[齐]记得。

  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一个手指,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学生在空中指出了上、下、左、右的方位]再在课桌面上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学生在课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现在再请小朋友在数学课本上指一指,哪是左上方,哪是右上方,哪是左下方,哪是右下方。[学生在课本封面上指出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

  师:现在,老师要在黑板上贴图了。老师贴的时候,你们可以轻轻

  地数。贴一个,数一个,不要多数,也不要少数。

  [教师在贴绒板左边贴出4只小鸡]

  生:[齐,轻声]1、2、3、4。

  师:说说看,哪一边有几只小鸡?

  生:左边有4只小鸡。

  师:好。请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齐]左边有4只小鸡。

  [教师在贴绒板的右边贴出3只小鸭]

  生:[齐,轻声]l、2、3。

  师:请哪个小朋友说一说,哪一边有几只小鸭?

  生:右边有3只小鸭。

  师:对。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生:[齐]右边有3只小鸭。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左边有4只小鸡,右边有3只小鸭。

  [教师在左边贴3辆小汽车,右边贴5辆卡车。教师边贴,学生边轻轻地跟着数数]

  师:哪边有几辆小汽车?哪边有几辆卡车?

  生:左边有3辆小汽车,右边有5辆卡车。

  [教师在第一行贴7朵红花,在第二行贴5朵黄花。教师边贴,学生边轻轻地数数]

  师:现在应该怎样来说?

  生(1):上面一排有7朵红花,下面一排有5朵黄花。

  生(2):第一排有7朵红花,第二排有5朵黄花。

  师:好。说得都很好。

  [评:复习的方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复习的要求简单明了,较为适宜,复习的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复习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工作]

  师:[手里拿着一个皮球]这是什么?生:[齐]皮球。

  师:[将皮球放在讲桌上]谁能说说这个皮球是大的,还是小的?生(1):这个皮球小。

  师:为什么说它小?生(1):因为……生(2):我家里有个皮球比这个皮球大。

  师:噢!原来这位小朋友是把老师拿的这个皮球跟他家里的皮球比的,所以说这个皮球小。如果他家里没有皮球,光是这一个皮球,能说它是大或者是小吗?

  生:[齐]不能。

  师:对。只有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拿出一个乒乓球]这是什么球?

  生:[齐]乒乓球。

  师:[把乒乓球摆在皮球的旁边]现在把乒乓球和皮球摆在一起,就可以比一比了。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生:[齐]皮球大,乒乓球小。

  [评:比较是辨别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异同的一种方法。

  也就是说,要说明两个事物某种属性之间的差异,要用比较的方法。一个事物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物,才能进行比较。

  反过来说,一个事物如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强调指出“只有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运用比较方法的基本条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同样,“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到的结论]

  师:[又出示排球实物]这个球叫什么球?大家认识吗?[见学生没有反映]这个球叫排球。大家一起说:排球。

  生:[齐]排球。

  师:现在来看看是皮球大,还是排球大?

  生:皮球小,排球大。

  师: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是大的;跟排球比,皮球又是小的。为了把这意思说清楚,应该说,皮球跟哪个球比是大的,跟哪个球比是小的。

  生: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大;皮球跟排球比,皮球小。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因为东西的大小是比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哪个比哪个大,哪个比哪个小。现在大家来练习说一说。

  生:[齐]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

  师:刚才是皮球跟其他两个球比的。现在拿乒乓球跟其他两个球比,又应该怎么说呢?

  生:乒乓球和皮球比,乒乓球小;乒乓球和排球比,乒乓球小。

  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生: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师:现在拿排球跟其他两个球比,又应该怎么说呢?

  生: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师:大小是比出来的。除了这几个球能比大小以外,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来比大小?

  师:[展示手掌]老师的手跟你们的手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老师的手大。

  师:课桌的面和黑板的面比哪个大?

  生:黑板的面大。

  师:[拿起两本同样大的练习本,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两本练习本的面哪个大?

  生:[齐]一样大。

  师:这两本练习本放在一起,比不出哪本大哪本小,我们就说这两本练习本的面同样大。

  师:[出示一支钢笔、一支粉笔和一支没有削过的铅笔]我们比一比这三支笔的长短,谁能说一说?

  生(1):铅笔比粉笔长,铅笔比钢笔也长。

  生(2):铅笔比粉笔长,也比钢笔长。

  生(3):钢笔比粉笔长,比铅笔短。

  师:很好。[出示两支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分握在两手]你们看,老师哪个手里的铅笔长?

  生:老师左手的铅笔比右手的铅笔长。

  师:[换了一支铅笔,使左右两手中的铅笔长短相差不明显]现在再看看,哪支铅笔长些?哪支铅笔短些?能看出来吗?生:不能。

  师:[将两支铅笔参差地握于一手]现在这样能比出长短来吗?

  生(1):看不清楚。

  生(2):一支铅笔上面长一点,一支铅笔下面长一点,不好比。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长短来?

  生:把它们的一头摆齐了看。

  师:对。把它们一端摆齐了就好比了。[把两支铅笔竖放在同一桌面上]现在可以看出哪支长吗?

  生:左边的一支比右边的一支长。

  师:也可以这样来比。[将两支铅笔横放在黑板面前,使一端对齐]

  哪一支长?

  生:下面的一支长。

  师:要比物体的长短,不管是竖着放还是横着放,总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才能比得正确。

  [评:如何进行比较,即选择比较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师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的方法。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师:[拿出4个茶杯]老师拿了几个茶杯?

  生:[齐]拿了4个茶杯。

  师:[又拿出4个茶杯盖]拿了几个茶杯盖?

  生:[齐]4个茶杯盖。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是茶杯多,还是盖子多?怎样来比多少呢?

  [略作停顿]我们可以把茶杯盖子盖到杯子上,一个对一个。

  [边说边演示]大家看一看,这4个杯子是不是都盖上了盖子?

  生:[齐]是的。

  师:这4个盖子是不是都盖到杯子上了?

  生:[齐]是的。

  师:有没有多余的杯子?

  生:[齐]没有。

  师:有没有多余的盖子?

  生:[齐]没有。

  师:每个盖子和每个杯子正好全部对起来了,我们就说,杯子和盖子“同样多”。[要求学生跟着说一遍]

  生:[齐]杯子和盖子同样多。

  师:[将4个盖子从杯子上一个一个拿下来,又添上2个盖子]现在一共有几个盖子?

  生:一共有6个盖子。

  师:有几个杯子?

  生:有4个杯子。

  师:现在把盖子一个一个盖在杯子上,[边说边演示]有没有多余的盖子呢?生(1):有。

  生(2):多了2个盖子。

  师:再看看有没有多余的杯子?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说,盖子比杯子多。[要求学生跟着说]

  生:[齐]盖子比杯子多。

  师:盖子比杯子多几个?

  生:[齐]盖子比杯子多2个。

  [评:一一对应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学思想对解答应用题是有很多用处的。]

  师:[拿出4支粉笔]这儿有几支粉笔?

  生:有4支粉笔。

  师:现在请4位小朋友到前边来,每人从老师这儿拿1支粉笔去。

  [4位学生分别上前拿粉笔]看看他们每人是不是都有1支粉

  笔?这4位小朋友都拿到了粉笔吗?

  生:每人手里都有1支粉笔。

  师:老师手里有没有多余的粉笔?

  生:老师手里的粉笔全部被小朋友拿走了。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说呢?

  生:同样多。

  师:应该说“粉笔的支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生:[齐]粉笔的支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师:[出示6本练习本,分发给前面的4位小朋友]刚才老师拿了几本练习本?

  生:6本练习本。

  师:前面的4个小朋友是不是每人都拿到1本?

  生:每人都拿到了1本。

  师:这6本练习本是不是都发给小朋友了?

  生:老师手里还剩下2本。

  师:练习本的本数跟小朋友的人数比,哪个多?

  生:练习本的本数多。

  师:多几本?

  生:多2本。

  师:刚才,茶杯和茶杯盖子比多少,可以把盖子一个一个地盖在杯子上。粉笔、练习本跟小朋友的人数比多少,可以把粉笔、练习本一个一个地分给小朋友。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图形,[边说边在左边画3个正方形,右边画4个三角形]看看怎样来比它们个数的多少呢?生:用粉笔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连起来。

  师:对。一个正方形对一个三角形,[边说边用虚线分别把3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连起来]看一看,正方形是不是都跟三角形连上了?

  生:都连上了。

  师:三角形是不是都跟正方形连上了?

  生:有一个三角形没有跟正方形连上。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正方形比三角形少。

  [评:演示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比演示具体实物要抽象一些。有一些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教师的引导、过渡的方法是得当的]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把课本翻到第2页。[同时挂出和课本第2页上相同内容的教学挂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图,这幅图和你们课本上的图是不是一样的?

  生:[齐]一样的。

  师:大家看看图的右上方画着什么?

  生:画有4个茶杯和4个盖子。

  师:对。茶杯和盖子都有虚线一个对一个地连着,4个茶杯都有盖子和它对着,4个盖子也都有杯子和它对着。我们就说……

  生:[齐]茶杯和盖子同样多。

  师:大家再看图的中间这部分有2行花。上面一行有5朵红花,下面一行有5朵黄花。我们怎样来比较这两种花的多少?

  生:拿笔在红花和黄花中间用线连起来。

  师:一朵红花对着一朵黄花,[边说边用虚线把红花和黄花连接]一个一个地对起来。现在请小朋友在课本上也用笔一个一个地对起来。[学生在课本上连线]看一看,红花有没有都对上了?

  生:[齐]都对上了。

  师:黄花有没有都对上了?

  生:[齐]都对上了。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说?生:[齐]红花和黄花同样多。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5朵红花和5朵黄花同样多。[学生跟着教师学说一遍]

  师:再看看图的下面画着羊。谁来说一说有几只白羊?有几只黑羊?

  生:有7只白羊,6只黑羊。

  师:现在我们也用线把图上的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对起来。看一看,黑羊有没有全部对上白羊?白羊有没有全部对上黑羊?

  生:黑羊都和白羊对上了,白羊有1只没有和黑羊对上。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生(1):白羊比黑羊多1只。

  生(2):黑羊比白羊少1只。

  生(3):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完整的话]

  师:左上方画着什么?

  生:一个皮球和一个乒乓球。

  师: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生: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师:下面画着什么?

  生:两支铅笔。

  师:比一比,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

  生:上面的一支铅笔比下面的一支长,下面的一支铅笔比上面的一支短。

  师:右上方画着什么?

  生:4个杯子和4个盖子。

  师:比一比,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

  生:4个杯子和4个盖子同样多。

  师:中间两个圈里画着什么花?

  生:5朵红花和5朵白花同样多。

  师:下面两个圈里画着什么?

  生:7只白羊和6只黑羊。

  师:比一比,7只白羊和6只黑羊哪个多?多几只?

  生: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大小,比长短,还学习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长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样多,都是比出来的。下课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个子高一些,哪个小朋友的个子矮一些;哪个的年龄大,哪个的年龄小。回家后还可以数一数你家里有几个男的,有几个女的,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把比的结果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看你们说得对不对。[下课]

《比一比》, 篇8

  比一比(word版,请先用winrar解压缩,再用word打开)

  第一课时: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客厅场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根据已有经验说)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的客厅参观,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用画○和画√的方法自己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比谁长(高)或谁比谁短(矮)表述两个物体的比较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 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

  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 明确题目要求。

  (2) 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 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四、课堂延伸

  1、 拿出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让学生比一比谁长谁短。

  怎样比?(一顶端对另一根绳子的顶端)比较得出谁长谁短。

  ① 我们拿这根绳子和另一根绳子比较,可以说:这根绳子比那根绳子长。如果我们是用那根绳子和这根比较又怎样说?(那根绳子比这根绳子短)

  ② 我们用一根短绳子和一根长绳子比较(出示两根绳子),我们说这根绳子短,那根绳子长。如果拿另一根更长的绳子与这根长绳子比,我们就说更长的绳子长,而前面比的长绳子就短了。

  提问:所以,单独一根绳子能不能说它是长还是短呢?只能通过比较才能得出长短。

  2、 怎样比较两个铅笔的长短呢?(学生说、比)可以怎样说呢?

  3、 教室里哪些东西可以比出高矮呢?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课后记:

《比一比》, 篇9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教社)。

  教学内容 比较的思维方法(第2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间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3)把数学书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数数。(教师把实物图粘在磁性板上,要求学生数数。)

  (1)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7只大公鸡。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4只小鸡,右边有7只大公鸡。

  (2)左边贴6辆汽车,右边贴5辆卡车。

  要求学生说出:左边有6辆汽车,右边有5辆卡车。

  (3)第一排贴8朵红花,第二排贴3朵黄花。

  要求学生说出:上面一排(或第一排)有8朵红花,下面一排(或第二排)有3朵黄花。

  [评:复习的方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复习的要求简单明了,较为适宜。复习的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复习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授

  1.比较大小。

  (1)出示皮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这个皮球是大的,还是小的?让学生意识到:光是一个球,不能比大小。

  (2)又出示乒乓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乒乓球和皮球在一起,哪个球大?哪个球小?(皮球大,乒乓球小。)

  [评:比较是辨别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要说明两个事物某种属性之间的差异,要用比较的方法。一个事物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物,才能进行比较。反过来说,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盛老师强调指出,“光是一个球是不能比大小的”,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运用比较方法的基本条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同样,“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为参照物而得出的结论。]

  (3)又出示排球实物。问:这是个什么球?(告诉学生:这个球叫做排球。让学生跟着教师说几遍。)这三个球在一起,是皮球大,还是皮球小?

  要求学生说出:皮球比乒乓球大,(皮球)比排球小。

  指出:东西的大小是比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说清楚,哪个比哪个大,哪个比哪个小。

  指明几个学生说:

  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皮球比乒乓球大,比排球小;

  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三个球中,乒乓球最小,排球最大。

  (4)出示同样大的红皮球和白皮球各一个。问:这两个皮球哪个大?哪个小?

  要求学生说出:红皮球同白皮球同样大。

  (5)通过,可以比出大小来。我们除了用球来比大小外,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来比大小?

  启发学生注意用同类的事物来比,如老师和学生比人的大小,课本面、课桌面和黑板面比面的大小,等等。并且要求把话说完整。

  [评:比较是要在同类事物之间进行的,或者比较某些事物之间的同类属性的差异。这一点应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清楚。盛老师指出这个问题是很及时的。]

  2.比较长短。

  (1)出示一支粉笔、一支钢笔和一支没有削过的铅笔。先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笔的名称,再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笔的长短。(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完整,要求说清楚哪种笔比哪种笔长,或哪种笔比哪种笔短。)

  (2)出示两支已经使用过的、但长短不同的铅笔,让学生比较长短。(教师可以左手拿长铅笔,右手拿短铅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拿的铅笔长,或右手拿的铅笔比左手拿的铅笔短。)

  (3)出示两支长短相差约1厘米的铅笔,分握在左、右手,让学生比较长短。(因长度相差不大,分在两处,无法精确比较。)

  教师再将这两支铅笔参差地握于一手,让学生比较长短。(因为两支铅笔的一端没有排整齐,所以不能正确地比出长短。)

  问: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长短?

  学生可以想出把铅笔竖放在桌面上,使下端一样齐。教师再将铅笔横放在黑板面前,让学生观察有一头对齐。然后让学生说出上面的铅笔比下面的铅笔长或短。

  指出:要比物体的长短,不管是竖放还是横放,总要使物体的一头对齐,才能比得正确。

  [评:如何进行比较,即选择比较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盛老师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的方法。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3.比较多少。

  (1)出示4个杯子和4个杯盖实物。先让学生数一数:杯子有几个?盖子有几个?

  指出:要知道这些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可以把一个杯子和一个盖子一对一对地搭配起来。(教师边讲,边将盖子一个一个地放在杯子上。)

  问:是杯子多,还是盖子多?

  指出:每个盖子和每个杯子正好全都配对起来了,我们就说,杯子和盖子“同样多”。

  (2)出示5个杯子和4个盖子实物,让学生: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

  再出示5个杯子和7个盖子实物,指名学生到前面来将一个杯子和一个盖子配对起来,看杯子和盖子哪个多?多几个?哪个少?少几个?(要求把话说完整。)

  [评:一一对应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学思想对解答应用题,是有很多用处的。]

  (3)出示6支粉笔,指名6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人拿一支粉笔。看看每人手里是不是都有一支粉笔?6支粉笔是不是都被拿走了?粉笔的支数和走到前面的小朋友的人数哪个多?

  再出示5面小红旗实物,指名3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每人拿一面红旗。看看每人手里是不是都有一面红旗?5面红旗是不是都被拿在手里?红旗数和小朋友人数哪个多?

  (4)教师在黑板上左边画 4个正方形,右边画 4个三角形。

  问:刚才杯子和盖子比多少,可以把每个盖子放在杯子的上面,一个一个对起来比;小红旗面数和小朋友人数比多少,可以每个小朋友拿一面红旗,一个一个对起来比;现在黑板上画了正方形和三角形,怎样来比它们个数的多少呢?

  指出:我们也可以一个一个对起来比。(教师边说边在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用虚线一个一个连接起来。)

  问:正方形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哪个多?

  [评:演示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比演示具体实物要抽象一些。有些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与启发。盛老师的引导、过渡的方法是得当的。]

  (5)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2页,教师同时挂出和课本第2页相同内容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右上角的杯子和盖子中间的虚线,使一个杯子对着一个盖子,领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6)引导学生观察中间的红花、白花图。

  问:这圈里(指红花图)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圈里有几朵红花?这下面的圈里(指白花图)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圈里有几朵白花?

  指出:要比较红花和白花的多少,可以把上面圈里的红花同下面圈里的白花一朵一朵对起来。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一一对起来?(教师用彩色粉笔在挂图上把红花和白花用虚线一一对起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本的图上也用虚线一一对起来。)

  每朵红花都对上一朵白花吗?每朵白花都对上一朵红花吗?

  红花和白花正好都对起来了,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红花和白花怎么样?(同样多。)

  (7)引导学生观察下面的白羊和黑羊图。

  问:这圈里(指白羊图)有几只白羊?这圈里(指黑羊图)有几只黑羊?我们可以画什么样的线把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对起来?(要求学生在书上画出虚线。)

  再问:把黑羊和白羊对起来后,黑羊有没有全部对上白羊?白羊有没有全部对上黑羊?我们可以说白羊比黑羊怎么样?还可以说黑羊比白羊怎么样?

  指出:白羊有7只,黑羊有6只。我们可以说白羊比黑羊多1只,也可以说黑羊比白羊少1只。

  三、巩固

  让学生看着课本第2页的图,练习说完整的话。如左上角的两幅图:

  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上面一支铅笔比下面一支铅笔长,下面一支铅笔比上面一支铅笔短。

  以下杯子、杯盖,红花、白花,……作类似的训练。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大小,比长短,还学习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长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样多,都是比出来的。下课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比,哪个小朋友的个子高些,哪个小朋友的个子矮些;哪个人的年龄大些,哪个人的年龄小些;每只手的手指是不是同样多。回去以后,还可以数一数,你家里有几个男的,有几个女的,家里的人是男的比女的多,还是女的比男的多,把比的结果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评析 这一节课渗透了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不可能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运用具体实物和图画,让学生进行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初步接触和了解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学要求较为恰当,引导、启发学生的工作做得很好。这样,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的内容。

  (张卫国 评)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盛大启

  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比一比》, 篇10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三册4、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

  多媒体出示情境,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美丽校园的一角,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预设说出:校园的一角,有一张石桌,两张石登,边上还有一盏路灯,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 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两个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这美丽校园的一角,还蕴藏着数学知识呢 !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长短

  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长的画钩。

  交流,你认为哪根绳子长?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绳子的一端对齐(出示画面)

  总结: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在比。

  2、比高矮

  出示滑滑梯图,提问,哪个人比较高?

  交流:预设:前面的小朋友高

  后面的小朋友高

  一样高

  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

  让他们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画面)

  这样一下子就看出谁高谁矮了。

  总结:比较物体的高矮,要让人站在同一地面上比。

  3、比轻重

  出示石榴和柿子,让一位学生用手掂一掂,提问:石榴和柿子哪个重?

  怎样一下子知道谁重谁轻呢?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天平上比。

  出示天平比较图,介绍天平。比较谁重谁轻?你是怎样比的?(天平的托盘沉下去说明重)

  总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也可以用天平来称,沉下去的一端的物体重。

  4、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比较苹果树和梨树的高矮

  三、巩固升华,学会比较

  1、想想做做1

  出示情境,明确要求,4人小组合作,每人拿一枝铅笔,先每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铅笔长?再四个人比一比哪枝最长?

  小组活动

  选择几组交流比较结果,说说比较方法。

  2、想想做做2

  出示情景,学生尝试

  交流结果,提问:男孩和女孩谁高?怎样比的?

  男孩和女孩看上去差不多高,他如果站起来就比女孩高。

  教育学生帮助病人、残疾人。

  3、想想做做3

  出示情境

  学生判断

  交流比较结果,明确,一直走比弯弯曲曲近。

  4、想想做做4

  出示情境

  学生判断

  交流结果、方法

  (引导说出: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那么1个红萝卜比1个胡萝卜重。

  四、总结方法,拓展运用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想想做做5

  游戏,请几位小朋友上台,请他们按从高到矮排队。

《比一比》, 篇11

  教师简介:

  李帮志,男,26岁,专科文凭,小学一级教师现于城口县修齐镇第一中心小学任教2003年从开县师范毕业的我踏上了小学教育这班列车先后承担过复式班、个人包办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学校教研组长工作本人坚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的工作时间,指导学生获奖两次,代表学校外出参赛4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教师”称号,07年获毕业班教学质量二等奖,多篇教育论文发表于《城口教育》,《蜕变》、《把爱藏一半》两篇分别获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黄、猫、杏”等12个生字,会写“牛、羊”等生字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老师也给你们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愿意听吧?老师在一个秋季出门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哇!小院里的景色太美了:果树上结满红红的果子,树下的桌子上放着果子,再一看,一头黄牛正甩着尾巴吃着嫩嫩的青草,一只小猫躺在树下睡懒觉我完全陶醉了,我真舍不得破坏它,于是我拿出相机,啪!拍了下来老师今天就把这张照片带来了,而且还添加了声音和动画,想看吗?

  二、学词

  1、看图找出动物和水果

  师:谁能告诉老师,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哪些水果?

  2、初步认识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名字”和“照片同在,“名字”上有拼音)

  师: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只认识这些朋友的照片,不认识他们的名字行吗?

  其实这些朋友已经把自己的名字都带在了身边,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我们先来认识谁的名字呢?(学生说,老师点击相应“朋友”)

  3、二次认识词语(无图片,拼音和“名字”同在)

  师:刚才有朋友的照片在旁边,现在老师把他们的照片放到一边去,只剩下了名字在,

  你们还能读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自由认读,不会的借助拼音

  (2)抽读

  (3)齐读

  4、三次认识词语(无图片,无拼音)

  师:现在老师把朋友们头上的拼音也给去掉,还能行吗?(出示无拼音的词语)

  (1)自由读

  (2)抽读

  (3)比赛读

  三、学文

  这么多朋友,他们到底谁多谁少,谁大谁小呢?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做的事情,我们来帮

  他们比一比吧!(板课题:比一比,读课题)

  1、学习第一节

  (1)出示黄牛花猫图

  师:图上画了哪两种动物啊?(黄牛和花猫)

  有多少黄牛多少花猫啊?(一头黄牛一只花猫)

  是黄牛大还是花猫大呀?(黄牛大)

  黄牛比谁大呀?(黄牛比花猫大)

  是黄牛小还是花猫小啊?(花猫小)

  花猫比谁小呀?(花猫比黄牛小)

  (2)学习韵文

  师:我们来听听小喇叭是怎么比较他们的吧!(点击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抽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节

  (1)出示鸭子小鸟图让学生观察(无韵文)

  师:看了这幅图,谁能仿照刚才黄牛花猫图那样给这幅图也编两句顺口溜呢?

  师引导:图上画的什么?

  他们之间是比大小好还是比多少好呢?

  (2)“群”字学习:

  要是鸭子只有一只,我们就说(一只鸭子)

  要是鸭子只有两只,我们就说(两只鸭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么多鸭子聚在一起,这时候我们就说(一群鸭子)

  同样的,要是很多小鸡聚在一起呢?(一群小鸡)

  很多学生聚在一起呢?(一群学生)

  很多小鸟呢?(一群小鸟)[同时出示相应图片]

  对了,我们在数东西的时候,当很多东西聚在一起,我们一时难以数清楚,这时候我们就用(群)来数[板书:群]

  (2)学生自由编韵文

  (3)出示文中韵文齐读

  3、学习第三节(方法同3)

  “颗”字学习:

  当我们在数有些很小的东西时,我们就用“颗”比如:沙子、玉米、豆子、水果糖(同时拿出实物)

  4、学习第四节(方法同上)

  “堆”字学习:

  我们在数有些东西时,数量太多,它们紧紧地叠在一起,我们很难数清他们的数量,这时候我们就用(堆)来数比如:很多沙子叠在一起,很多石头叠在一起,很多水果叠在一起……[同时出示相应图片]

  (板书:“堆”,认识提土旁)

  5、打开书读读课文中的韵文

  6、圈出问中的用来数东西的词

  7、量词延伸

  师:用来数东西的词无处不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用过了很多像:一个苹果的“个”,一堆杏子的“堆”,一群鸭子的“群”这样的用来数东西的词老师希望大家以后更加留意这样的词,并准确地运用它们(出示“课后练习)

  四、识字

  师:我们的朋友们看见我们班的孩子们这么能干,专门给我们设了几道关口,你们敢去闯关吗?

  1、关口一:认识带有拼音的字(出示课件)

  2、关口二:认识不带拼音的字

  3、关口三:随机认字并组词

  五、写字

  师:朋友们为我们设的前四道关口都被我们闯过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再庆贺一下吧!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关(出示课件)

  1、写字“牛”

  (1)出示“牛”

  (2)抽生读(鼻音)

  (3)组词

  师引导:为人们耕地的牛叫(耕牛)

  可以挤奶的牛叫(奶牛)

  可以用来喝的是(牛奶)

  可以用来做衣服的是(牛皮)

  春天的雨细得像(牛毛)

  光说大话我们叫(吹牛)

  …………

  大家全都知道,真牛!

  (4)书写

  a、范写,学生观察

  b、学生跟着书空

  c、笔顺及位置抽生帮老师提醒一下书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d、学生独立写,老师巡视并指导

  e、评比(同时拿出书写错误的字让学生指出毛病)

  3、写“羊”、“小”、“少”(方法基本同上)

  六、延伸

《比一比》, 篇12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12个生字。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理解“比一比”的意思,掌握“多少、大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1、*课件。

  2、练习题“读一读,连一连”。

  3、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

  4、准备一些数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

  2、练习:对照图,再读词语,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对应的事物连线。)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又准又快地用直线把相应的图画和词语起来?

  3、评议。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4、这节课,我们还要比一比,哪组获得的红旗最多!过渡:你们想知道课文里是讲什么跟什么比?它们比什么吗?

  二、初读韵文

  1、教师范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你们试着像老师这样来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请你来读,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

  (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

  2、学生自由朗读。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看拼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准又好。

  (设计说明:主要目的是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请你将课文读给你旁边的同学听,比一比,你们俩谁得又准确、又流利、又响亮、又好听。

  (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

  4、指名读。交流朗读成果。表扬读了多遍课文的同学,鼓励认真读、多读的学习习惯。

  三、理解韵文,指导说句

  1、大家读得这么认真,你们一定知道课文讲了哪几种事物了吧?逐一出示词卡贴于黑板上让学生认读。

  (设计说明:整体感知,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2、究竟是什么跟什么比?它们在比什么?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指名朗读。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谁跟谁比?比什么?(板书:大-小)

  3、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开火车背诵。

  4、看看课文,还有哪两样事物也是比“大”和“小”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⑴ 指名读句子。

  ⑵ 出示实物“苹果”和“枣”。什么大?什么小?

  ⑶ 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相机出示生字卡片“颗”,投影出示用颗表示的事物:星星图、话梅、核桃、钮扣等,指导学生看事物说数量词。

  ⑷ 你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齐背诵。

  5、事物之间可以比大比小,还可以比什么?轻声读课文,看谁发现了?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事物之间可以比大比小,还可以比多比少。(板书:多──少)

  (设计说明: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⑴ 出示句子: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⑵ 男女同学朗读,一边读,一边想,什么跟什么比?什么多?什么少?

  ⑶ 汇报交流。课件演示物品,认识“一颗”、“一堆”、“一只”、“一群”。相机出示生字卡片“群”“堆”(学生说记字方法)。

  (设计说明:教师的提问中避免了“数量词”的术语;充分利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进行语言训练。在说句的过程中不断复现生字,加强语言和文字的联系。)

  ⑷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事物可以看它的数量是多还是少,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⑸ 分组背诵句子。

  四、开放课堂,扩展延伸

  1、 创编儿歌。

  ⑴ 出示课件,课件上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狗。学生看图仿照课文编一句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狗)

  ⑵ 出示图画:一堆萝卜、一棵白菜、一堆草莓、一个橙、一个西瓜、两个桃、一堆竹笋,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自主选择图上的物品编儿歌。

  2、小结:同学们真是一学就会,而且还能运用,真棒!

  (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物,仿照课文,自编韵文,使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培养创新意识。)

  3、现在,我们来读全篇课文。鼓动学生随着节奏拍手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反复几次,再让学生试着背诵。

  (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谁能按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物品?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一双鞋 等

  5、游戏:猫捉老鼠 (课件演示)

  五、总结评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读了一篇十分有趣的课文──《比一比》,学到不少知识。我们来看看,这节课,哪个小组获得的红旗最多?

  总结: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还可以比什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玩"比一比"的游戏,老师相信你们学得这么认真,一定比爸爸妈妈强!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比一比》,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比一比》,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132049.html

与“《比一比》,”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