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小学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

距离2020年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高三学子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吗?竞争压力大,考生数量太多。 这就意味着,高三学子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其实,除了高考考试外,高考志愿填报同样非常的重要。今天就为大家解读一下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我们经常或可能遇到的词汇。可以参考为填报志愿做准备。

1.分数线:即录取分数线,是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1:1.2)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一般按批次来划分,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因此,又称省控线、填报志愿的资格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分数线直观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映。

2、投档线:省招生主管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填报的分布情况,按照志愿院校规定的比例(100:105—100:120)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相对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这里,星火教育陈老师强调,投档线与录取分数线的关系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分数线(省控线)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了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提档线。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3、录取批次:这个概念熟悉了吧?录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门为高效开展录取工作和优先照顾重点院校的录取,划分时间段分期分批地录取。一般分为: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本科三批次和专科批次。提前批次,是军事院校、公安院校、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院校、艺术和体育类院校录取批次。

本科一批次,是重点大学录取批次。

本科二批次,是一般普通院校录取批次。

本科三批次,是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录取批次。

专科批次,是专科类院校的招生录取批次。目前,许多省份把三本划归或合并到二批次录取。考生前一个批次录取不了的,可以参加后一个批次录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进入前一个批次的录取。

老师最近收到很多家长的咨询*,除了上面提到的问题,还有“专业清”,“平行志愿”,“志愿梯度”等的相关问题。还有部分家长对“志愿征集”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志愿征集可以简单理解为重报和调剂。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若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可以根据情况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每批次征集志愿可选报三所平行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三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并不是说没有了高考,或者高考没有考好就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但是高考作为应试教育的一关,可以成为孩子的导向,指导下一步的目标,也可以为他们省时省力,不失为一条出路。不过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关键还在于人。最后一个多月,家长,老师,学生三方配合,一起创造一个属于我们共同的传奇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21754.html

与“高考志愿填报名词解释”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