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5. 饶雪漫都写了哪几部小说

这是正版的饶雪漫全集~一共34本

01《雁渡寒潭》

02《花糖纸》

03《眉飞色舞》

04《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05《魔女西西》

06《管妖妖的风花雪月》

07《挥着翅膀的女孩》

08《最熟悉的陌生人》

09《我是坏女生》

10《星星堆满天》

11《QQ兄妹》

12《双鱼记》

13《不必知道我是谁》

14《校服的裙摆》

15《我要我们在一起》

16《冰淇淋恋爱了》

17《糖衣》

18《七个寂寞的日子》

19《爱在仙境的日子》

20《十年》

21《我是女巫我怕谁》

22《来不及学坏》

23《若即若离》

24《小爱》

25《小妖的金色城堡I》

26《小妖的金色城堡II》

27《左耳》

28《左耳终结》

29《甜酸》

30《沙漏I》

31《沙漏II》

32《沙漏III》

33《我不是坏女生I》

34《我不是坏女生II》

除此之外饶雪漫还有些最近新出的沙漏番外《微雪》、《离歌I》、《离歌II》、还有主编《最女生》杂志,小说《天天天蓝》等

目前只有这些了

其中青春疼痛系列依次为:

1、《小妖的金色城堡》

2、《校服的裙摆》

3、《左耳》

4、《左耳终结》

5、《没有人像我一样》

6、《沙漏》

7、《沙漏II》

8、《沙漏III》

9、《甜酸》

10、《离歌I》

11、《离歌II》

青春疗伤:《十年》

青春逃亡:《临暗》

孩子理科比较薄弱,应该让他改学文科吗?



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高中的时候,因为特别喜欢历史和语文,所以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文科。

家里所有的长辈听说我选择了文科以后,几乎都会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怎么就选了文科呢?以后找工作恐怕不好找哦……”

对文科的偏见,好像不止一点点。

曾经文科也独占鳌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果从历史上来看,当年做官的都是文科生。粗看我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加二十四史,翻来覆去,都逃不开文科类的范畴。

司马相如,因为歌功颂德的骈体文写得好,就能被派去料理西南边疆;王安石,官至宰相,赫赫百官之首;欧阳修,做过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就算是屡屡被贬的苏轼,好歹也是一县县令,有所地位。

时间拉近到20世纪80年代, 那时候读大学,几乎就等于读中文系, 因为在那个浪漫的年代,无论文理工医,所有人都在读诗歌,整个大学就是一所大中文系。

无论是文学界、知识界抑或思想界,中文系的学者和学子,在八十年代都能得风气之先。

那时人文思想领域的重镇《上海文学》,走出了阿城、王安忆、韩少功、王朔、张炜、苏童等一大批作家,而这本杂志的评论家,如周介人、李劼、吴亮、许子东、陈思和、殷国明、南帆等,大半都出自中文系。

一时间,中文系风光无两,成为众多学子追捧的热门专业。

“你们读文科的,不就是死记硬背么。”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以理科为基础的实用学科需求的增加,现在的文科生却常常被人看不起。

在不少人带有偏见的认知里,总觉得理科充满着数学思维,极具科技感,是富国强邦的利器; 文科生,就是写写东西,死记硬背,做文书工作。学习和工作难度不大,专业门槛也不高。

回望我们高中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班上的尖子生多数都选择了理科,而只有少数尖子生选择了文科。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都退而求稳,选择了文科,认为文科难度稍低。

大四的小左,告诉小编:

“拿我们学校为例(省示范重点中学,不说名字),在我经历选科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告诉我们,如果有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选文科,学校会采取强制措施(就是不让你选)。另外成绩还可以的,老师也会不断找你谈话劝你留下。当时我选的是文科,还有一个初中同学也是打算选择文科。然后我们两个不断被家长老师以及各种过来人劝诫,理由五花八门,但总归一个论调:文科班乱,不好找工作,没出息。”

但是,却很少人问,你到底为什么读书?

偏见从何而来

关于文科生的偏见得先从什么时候文理分科开始说起。

现在,教育部并没有要求中学必须分文理,但在“新高考”开始实施之前,却是有文理之分,因此一升入高中,学校就开始为分文理作准备,高二就完全分为文理科,泾渭分明。

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有这样一种认知:文科容易理科难,原因是理科生想弥补文哲史知识比较容易,但文科生想弥补理化生等知识就比较困难。

其次,人们容易用就业和收入来评价学科的价值。

2017年互联网就业报告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占据了高薪行业的鳌头,而这些就业岗位大多分布于头部互联网公司,并且在招聘时明确要求有相关专业背景。

以就业为例,麦可思《201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50位的主要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7%)、能源与动力工程(9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6%)。

但回顾这么多年来的高失业风险专业排行榜,文科始终是“一哥”。

最后人们对文理科区别对待就像看待男女性别差异一样。

对文科的偏见中往往还隐含某种性别歧视。一般来说,文科女生多,理科男生多,那么大众就形成一种印象——文科女性化,理科男性化。

自然而然,女生选择文科就无伤大雅,大众对女性的社会期望值相对较低,认为她们将来从事赚钱少相对轻松的工作可以更顾家;而男生选择文科则多半会被家长或老师阻挠,一来认为男孩更有优势学习这样一种脑力活动比较多的学科,二来认为学习理科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选择会更广并且取得相对理想的薪酬待遇。

文科生来就低人一等?

“我不后悔读文科”

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

“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改变了世界?”

最高赞的回答是:

“世界被改变的时候哪来的什么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一个小孩子,一天没抛弃掉这种‘文科生’‘理科生’‘学霸’‘学渣’的框框,他就是一个孱弱愚蠢的小孩子。”

文科,理科,只是每个人根据个人长处而选择的不同方向,本无高低之分。

大学里的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都各有社会价值,在社会中各司其职。

虽然我们都处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的时代,人文教育是最不被看重的。就业压力让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现实,什么专业最好找工作、最能赚钱,可能已经变成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些理工特色的院校,文科专业是处于被冷落的状态的,得不到太多资源支持。

工作上,文科生做不了太有技术壁垒的岗位,而理科生则可以轻易踏入一些文科门槛不高的岗位。

这很现实,也让不少真正具备文科天赋的人,选择了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

但我相信,在飞速发展的当下,人类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社科,这终将是走向文理兼修的大时代。

那些曾经担心出路的文科生,也会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生根发芽,成为栋梁之才。

与其折服在偏见和所谓的现实中,不如安于本心,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否长成大树,并不完全看在哪里栽种哪里萌芽,种子本身也很重要。

4. 饶雪漫的资料以及她所有的文章,小说等



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生日:1972.12.11(属相鼠)

星座:射手座

籍贯:四川

最喜爱的作家:亦舒

最喜爱的颜色:绿

兴趣爱好:听歌

2005年《儿童文学.选萃》创刊时作为第一位做客《作家聊吧》的时候所说

-----------------------------------------------------

简介:

饶雪漫,自由作家,生于1972年。1994年毕业于四川自贡师专中文系,职业DJ。

生于1973年的饶雪漫,网名坏坏,曾任编辑、DJ。从十四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十八年。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对当今的青少年了如指掌,直抵青春的最深处,是无数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就在刚刚结束的由北京《儿童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一举夺得金奖。2003年下半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花衣裳音乐小说馆”系列,即《若即若离》(饶雪漫)、《最美的夏天》(伍美珍)、《提拉米苏带我走》(郁雨君),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刚刚推出的这套个人精选集荟萃了饶雪漫1987年到2004年间的精品佳作,是她18年创作成就的集中展示。整套书*精美,引人注目,刚刚上市就已经重印!

【文学作品】

《最熟悉的陌生人》

《花糖纸》

《QQ兄妹》 (原名《我不是你的冤家》)

《若即若离》

《双鱼记》

《我不是你的冤家》

《天天天蓝》

《可以跳舞的鱼》

《飞越青春的鸟儿》

《不必知道我是谁》

《咱们班》

《我要我们在一起》

《亦歌亦舞》

《我是女巫我怕谁》

《我只记得你的好》

《校服的裙摆》

《木吉他的夏天》

《谁可以给谁幸福》

《按时长大》

《爱在仙境的日子》

《眉飞色舞》

《来不及学坏》

《我是坏女生》

《小妖的金色城堡》

《离爱一个ID的距离》

《两个人的下雪天》

《爱在QQ的日子》

《花都开好了》

《挥着翅膀的女孩》

《原谅我们的十七岁》

《春天的绿袖子》

《亲亲我的小辫子》

《我不是鬼马的妹妹》

《莞尔的幸福地图》 (原名《我要我们在一起》)

《简单爱》

《很爱很爱你》

《女生派》

《蝴蝶来过这世界》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糖衣》(包括《糖衣》、《临暗》、《冰欺凌也恋爱了》、《像流水一样》、《刺猬小妖的最后一夜》五个故事

《左耳》

《左耳前传》

《左耳终结》

《没有人像我一样》

《十年》

《沙漏》

《沙漏2》

《沙漏3》

《甜酸》

《我不是坏女生》

《离歌》

《爱情一直醒着》

《想一个男生》

《两个人的下雪天》

《离爱一个ID的距离》

其中青春疼痛系列依次为:

1、《小妖的金色城堡》

2、《校服的裙摆》

3、《左耳》

4、《左耳终结》

5、《没有人像我一样》

6、《沙漏》

7、《沙漏II》

8、《沙漏III》

9、《甜酸》

10、《离歌I》

青春疗伤:《十年》

青春逃亡:《临暗》

等待花开的日子(饶雪漫、曾炜联袂推荐、国内首部“暖爱互动”小说)

7. 我听同学说过有一个作家叫饶雪漫,谁可以介绍一下她



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饶雪漫,自由作家,生于1972年。1994年毕业于四川自贡师专中文系,职业DJ。曾担任江苏《少年文艺》编辑,现在镇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部担任主持人,“花衣裳”网页版主,十四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小说100多万字,连续七年获江苏《少年文艺》“好作品”奖,其作品在网上人气也很旺。已出版书籍《飞越青春的鸟儿》、《蔷薇醒了茉莉笑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可以跳舞的鱼》、《眉飞色舞》、《QQ兄妹》以及网络爱情小说集《冰淇淋恋爱了》等书。偶尔涉足 *** 学,代表作为《调频》被数百家网站收录。 已出版作品50余部,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享有“文字女巫”之称。代表作有《小妖的金色城堡》、《校服的裙摆》、《左耳》、《沙漏》等等,并主编少女杂志书《漫Girl》及《雪漫》。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小说《天天天蓝》在日本出版。她的文笔独特,写有“青春爱情系列”“青春疗伤系列”“青春疼痛系列”等等系列作品。饶雪漫还身为一个专写青春小说的三人团队成员,此团队名为"花衣裳".除饶雪漫外,还有伍美珍和郁雨君两位作家.

个人网站:

个人博客:

生于1972年的饶雪漫,网名坏坏,曾任编辑、DJ。从十四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十八年。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对当今的青少年了如指掌,直抵青春的最深处,是无数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就在刚刚结束的由北京《儿童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一举夺得金奖。2003年下半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花衣裳音乐小说馆”系列,即《若即若离》(饶雪漫)、《最美的夏天》(伍美珍)、《提拉米苏带我走》(郁雨君),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刚刚推出的这套个人精选集荟萃了饶雪漫1987年到2004年间的精品佳作,是她18年创作成就的集中展示。整套书*精美,引人注目,刚刚上市就已经重印!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6. 张抗抗什么时代的女作家

当代 张抗抗 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广东新会,当代女作家。

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69年去北大荒插队,后报名去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

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

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77年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

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

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

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

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作品 《赤彤丹朱》 《张抗抗》 《沙之聚》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 《情爱画廊》 《永不忏悔》 《张抗抗知青作品选》 《地下森林断想》 《故乡在远方》 《分界线》 《城市的标识》[编辑本段]获奖状况 《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红罂粟》获首届《上海文学》奖、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获黑龙江省文学大奖赛大奖、《赤彤丹朱》获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张抗抗散文自选集》获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一等奖、中篇小说《钟点人》获《东海》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其它各省市刊物奖数十次、各报副刊全国奖数十次. 主要经历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

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有《城市的标识》等多部作品进入了小学课本。

作品翻译情况纵览:(据不完整资料统计) 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德文、法文)在德、法国出版 短篇小说《夏》:(日文、法文)在日本、法国出版 短篇小说《牡丹园》:(英文)发表于加拿大某刊 短篇小说《白罂粟》:(德文)发表于德国某刊 短篇小说《空白》 《睡神在太阳岛》 (39--41--37) 《我们需要两个世界》、《北极光》节选等 《中国文学》 中篇小说《北极光》:(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出版 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英文)新世界出版社 散文集《花的节日》(英文,多人合集):遗失日记、我的节日、恐惧的平衡、*与投资、鹦鹉与流浪汉、寻回自然 中国译林出版社 中篇小说《残忍》:(法文)法国巴黎BLEU DE CHINE出版社 中篇小说《残忍》:(英文)香港大学《译丛》 主要作品专集目录 ···················· 短篇小说集: 《夏》 1981年1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红罂粟》 1986年10月北方文艺出版社 中篇小说集: 《张抗抗中篇小说集》 1982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塔》 1985年5月四川文艺出版社 《陀罗厦》 1992年7月华艺出版社 《永不忏悔》 1994年10月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 《永不忏悔》 1995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银河》 1996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散文集: 《橄榄》 1983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小说创作与艺术感觉》 1985年6月百花文艺出版社 《地球人对话》 1990年6月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野味》 1992年3百花文艺出版社 《你对命运说:不!》 1994年1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恐惧的平衡》 1994年4月华艺出版社 《牡丹的拒绝》 1。

3. 饶雪漫的青春狂爱系列的书有哪些

饶雪漫·青春狂爱系列:离爱一个ID的距离 《最熟悉的陌生人》 《花糖纸》 《QQ兄妹》 (原名《我不是你的冤家》) 《若即若离》 《双鱼记》 《我不是你的冤家》 《天天天蓝》 《可以跳舞的鱼》 《飞越青春的鸟儿》 《不必知道我是谁》 《咱们班》 《我要我们在一起》 《亦歌亦舞》 《我是女巫我怕谁》 《我只记得你的好》 《校服的裙摆》 《木吉他的夏天》 《谁可以给谁幸福》 《按时长大》 《爱在仙境的日子》 《眉飞色舞》 《来不及学坏》 《我是坏女生》 《小妖的金色城堡》 《离爱一个ID的距离》 《两个人的下雪天》 《爱在QQ的日子》 《花都开好了》 《挥着翅膀的女孩》 《原谅我们的十七岁》 《春天的绿袖子》 《亲亲我的小辫子》 《我不是鬼马的妹妹》 《莞尔的幸福地图》 (原名《我要我们在一起》) 《简单爱》 《很爱很爱你》 《女生派》 《蝴蝶来过这世界》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糖衣》(包括《糖衣》、《临暗》、《冰欺凌也恋爱了》、《像流水一样》、《刺猬小妖的最后一夜》五个故事 《左耳》 《左耳前传》 《左耳终结》 《没有人像我一样》 《十年》 《沙漏》 《沙漏2》 《沙漏3》 《甜酸》 《我不是坏女生》 《离歌》 《爱情一直醒着》 《想一个男生》 《两个人的下雪天》 《离爱一个ID的距离》 其中青春疼痛系列依次为: 1、《小妖的金色城堡》 2、《校服的裙摆》 3、《左耳》 4、《左耳终结》 5、《没有人像我一样》 6、《沙漏》 7、《沙漏II》 8、《沙漏III》 9、《甜酸》 10、《离歌I》 青春疗伤:《十年》 青春逃亡:《临暗》 等待花开的日子(饶雪漫、曾炜联袂推荐、国内首部“暖爱互动”小说 坏坏姐姐: 生日:1972.12.11(属相鼠) 星座:射手座 籍贯:四川 最喜爱的作家:亦舒 最喜爱的颜色:绿 兴趣爱好:听歌 2005年《儿童文学.选萃》创刊时作为第一位做客《作家聊吧》的时候所说 ----------------------------------------------------- 简介: 饶雪漫,自由作家,生于1972年。

1994年毕业于四川自贡师专中文系,职业DJ。曾担任江苏《少年文艺》编辑,现在镇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部担任主持人,“花衣裳”网页版主,十四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小说100多万字,连续七年获江苏《少年文艺》“好作品”奖,其作品在网上人气也很旺。

已出版书籍《飞越青春的鸟儿》、《蔷薇醒了茉莉笑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可以跳舞的鱼》、《眉飞色舞》、《QQ兄妹》以及网络爱情小说集《冰淇淋恋爱了》等书。偶尔涉足 *** 学,代表作为《调频》被数百家网站收录。

已出版作品50余部,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享有“文字女巫”之称。代表作有《小妖的金色城堡》、《校服的裙摆》、《左耳》、《沙漏》等等,并主编少女杂志书《漫Girl》及《雪漫》。

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小说《天天天蓝》在日本出版。她的文笔独特,写有“青春爱情系列”“青春疗伤系列”“青春疼痛系列”等等系列作品。

饶雪漫还身为一个专写青春小说的三人团队成员,此团队名为"花衣裳".除饶雪漫外,还有伍美珍和郁雨君两位作家. 个人网站: 个人博客:.cn/raoxueman 生于1973年的饶雪漫,网名坏坏,曾任编辑、DJ。从十四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十八年。

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对当今的青少年了如指掌,直抵青春的最深处,是无数男生女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就在刚刚结束的由北京《儿童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一举夺得金奖。

2003年下半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花衣裳音乐小说馆”系列,即《若即若离》(饶雪漫)、《最美的夏天》(伍美珍)、《提拉米苏带我走》(郁雨君),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刚刚推出的这套个人精选集荟萃了饶雪漫1987年到2004年间的精品佳作,是她18年创作成就的集中展示。整套书*精美,引人注目,刚刚上市就已经重印。

2. 80后青春文学作家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夏茗悠,明晓溪,顾幔不过最喜欢夏茗悠啦新生代哦夏茗悠1988年11月11日出生。

又名猪妞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994年在《小星星》杂志发表处女作,之后在《萌芽》、《课堂内外》、《布老虎青春文学》、《中文自修》等杂志经常发表作品。

曾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光年纪》杂志主编,阳光雨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监,热爱影视创作与文学创作。曾获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三等奖、上海市青少年作文大赛两届二等奖、上海香港澳门三地中学生书评征文比赛一等奖、上海市重点中学演讲邀请赛一等奖。

被《萌芽》杂志评为“萌芽之星”,并迅速成为《萌芽》杂志主打明星作者。同时,被业界誉为 “2009年表现最突出青春文学作家”。

【夏茗悠已出版作品】《三年K班》、《再见,冥王星》、《声息》、《声息2》、《8分钟的温暖》、《是日夏茗》、《日界线》。

8. 郁雨君的《最想要的礼物》主题公园副馆中王子琪写的《天使在唱什么

谷吁军,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儿童文学。

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花衣裳”辫子姐姐。青少年杂志资深编辑,策划人,目前的“少女”的首席编辑。

的主要创作散文女孩,小说男孩,以其独特的感性和敏锐的理论和批评的写作特点是在儿童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发表小说,散文书籍女孩的对话“,”小橙屋 - 一个快乐的女孩“,”听着男孩听女孩“,”乖男也疯狂“,”不要问“愚蠢地想前冲”,“天使的秋天头发“,”谁雀斑飞行和,悲伤曲折和关闭,“文星我”,“走在爱”18。

“少年文艺”,“儿童的文学”男孩和女孩“在中国图书商务”文学报新民晚报新闻“和”儿童文学“东方青年”青年世界“流”“中学的学生百科全书绽放在雨季”开始线“青年文摘国家书目青年月刊”年轻的人“”中国自学“童话般的城堡”和一个一些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论文,书评,访谈,100多万字的童话。他的“男孩和女孩”,“中学生报”,“东方少年”,“少女”多少年小说,论文和书籍杂志写回顾年度列。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第五册内容

我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我爱好特广,跳舞、弹钢琴、看书、讲故事、写毛笔字……我样样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还要数写作文,它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记得刚上一年级时,同学们、老师们都叫我“小书迷”,这是因为我喜欢看书,几乎每天都看几个小时的书,结果早早地成了个“小眼镜”。在书的海洋里,我学到了好多的成语,好多非常美的句子。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成语时常脱口而出。比如,每天上学,妈妈用自行车载我上学,看见路上的行人,我的脑海中就会想到这样的成语: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等等。那时候,我们语文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多读书,多记成语,我们班举办过好几次“成语大赛”,每次我都是当之无愧的“成语大王”。瞧,多看书,多积累,这就是我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当然光看书也写不好作文,还要动笔写一写,就像我一样,天天写日记,还经常把比较好的小文章向报刊投寄,至今我已有10多篇文章发表了。所以二年级时,老师和同学们又送我一个美称——“小作家”。每天我都要我的小电脑写日记,有时周末和小伙伴聚会玩过头了,回到家已是深夜,但如果日记还没写,哪怕坐在床上写,我都要坚持把它写完才肯睡觉,在我心里每天写日记就像我每天吃饭一样重要啊!当然刚开始时,我也不想天天写作文,但我非常想当作家。那次,有名的大作家孙云晓到我们学校来做报告,孙爷爷说他从小就写日记,长大了才当上了大作家。所以从那以后我也坚持天天写日记,希望长大了能美梦成真,成为像孙爷爷一样出名的大作家。

现在,我上三年级了,我成了我们学校的“博客之星”。我经常把写得比较好的日记发到“博客”上,老师和同学们给我鼓励,给我赞扬,给我提意见,我的文章也越写越好。一学期下来,我的博客还被评为学校十佳“优秀博客”之一呢!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爱上写作,笔下生花的!

关于著名导演的问题

太多了,写不下了,我只说中国的吧
郑正秋
编导故事片:
1913:难夫难妻(与张石川合作)
1926:小情人 一个小工人
1927:二八佳人 血泪碑 杨小真
1928:黑衣女侠 侠女救夫人 血泪黄花(前集)
1929:血泪黄花(后集) 刀下美人 战地小同胞
1930:桃花湖(前后集)
1931:红泪影 玉人永别
1932:自由之花
1933:春水情波 姊妹花
1934:再生花 女儿经(与洪深、张石川、沈西苓等合作)

电影剧作:

1922:滑稽大王游沪记 掷果缘 大闹怪剧场 张欣生
1923:孤儿救祖记
1924:玉梨魂 苦儿弱女 好哥哥
1925:最后之良心 小朋友 上海一妇人 盲孤女 早生贵子
1927:挂名的夫妻 侠风奇缘 山东马永贞 车迟国唐僧斗法
1928:美人关 火烧红莲寺(第一集) 大侠复仇记 女侦探
1929:新西游记
1930:娼门贤母
1931:恨海
导演影片:
1927:梅花落(上中下集)
1928:白云塔 碎琴楼
1935:热血忠魂(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
演出影片:
1922:滑稽大王游沪记 掷果缘
1924:苦儿弱女 诱婚
张石川
张石川(1890-1953),中国电影导演,事业家。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的导演。
1916年,他创办幻仙影片公司,将文明戏《黑藉冤魂》搬上银幕。
1922年由他和郑正秋等人发起组织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他的主要作品有:《火烧红莲寺》第五至第十六集的编剧;《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第一至第十六集、《白云塔》、《孤儿救祖记》、《掷果缘》、《难夫难妻》等片的导演;《黑籍冤魂》中的男演员之一。
沈浮沈浮,原名沈哀鹃,又名百宁。天津人。家境贫寒,早年失学,曾做小贩、照相馆徒工。1924年入天津勃海影片公司任演员,自编自导自演无声喜剧短片《大皮包》。1933年在上海加*华影业公司,曾任《联华画报》编辑,后任编导。先后编导《出路》、《无愁君子》等影片。所作电影剧本《狼 山喋血记》被认为是较优秀的国防电影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陈白尘、白杨等组织上海影人剧团,辗转至重庆,导演舞台剧《草莽英雄》、《 两面人》、《日出》、《雷雨》、《 雾重庆》、《群魔乱舞》等,同时创作话剧剧本《重庆二十四小时》、《 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等。 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中电三厂副厂 长,编导影片《追》。后至上海,加入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编导影片《 万家灯火》,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充分表现了下层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 1949年编导《希望在人间》,导演手法细腻含蓄,生活气息浓郁。同时还参与编写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 建国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19 56年导演影片《李时珍》。同年赴苏联考察宽银幕立体声影片导演业务。 1958年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声影片《老兵新传》,于1959年获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后相继导演《万紫千红总是春》、《北国江南》、《曙光》等。其中《曙光》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其创作态度严谨,富于探索精神; 风格朴实沉厚,抒情意味浓郁;结构布局和节奏处理,尤见功力。曾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编导故事片1926:大皮包 1933:出路1935:无愁君子 1937:联华交响曲·三人行天作之合自由天地1946:圣城记1947:追1948:万家灯火(与阳翰笙合作编剧)1949:希望在人间 电影剧作 1936:狼山喋血记1949:乌鸦与麻雀(与王林谷、徐韬、赵丹等合作)导演故事片1954:斩断魔爪1956:李时珍1959:老兵新传万紫千红总是春1963:北国江南1979:曙光演出影片1926:大皮包1936:迷途的羔羊1937:艺海风光·电影城
郑君里,曾用名郑重,千里。1911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中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导演。自幼家境贫寒,进义学念书。因酷爱艺术,读到初中二年级,毅然中途辍学,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29年夏,在南国社参加《莎东美》、《卡门》等剧的演出,与陈白尘等创办《摩登》戏剧半月刊。1931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起草《最近行动纲领——现阶段对于白*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同时,他还加入摩登剧社、大道剧社,演出《乞丐与国王》、《血衣》、《乱钟》等剧。1932年,加*华影业公司为基本演员,先后在《火山情血》、《奋斗》、《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近20部影片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并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娜拉》、《大雷雨》等剧。在银幕和舞台上,以形体动作洒脱自如,并善于把握并表达角色的内在情绪,富于艺术魅力而成名。抗战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演剧三队队长。1940年,在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新闻影片部主任,历时两年,赴西北、西南地区拍摄各兄弟民族团结抗战的长纪录片《民族万岁》。1943年,参加中国艺术剧社,导演了《戏剧春秋》、《祖国》等剧。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委员。1947年,与蔡楚生合作编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虽是在老艺术家指导下的电影导演学步之作,却已显露出他作为一名电影导演的非凡的禀赋与才华。翌年,他参加了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的集体创作,并单独执导了该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鲜明的时代感,真实地记下了蒋家王朝的“最后罪恶史”。影片在人物刻划、场面调度、镜头处理,以至细节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他对电影特性的深刻理解和表现能力。影片于1957年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50年代后,他的电影导演艺术步入鼎盛时期,影片《宋景诗》(与孙瑜合导)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反映了当时鲁西农民起义的真实面貌。他执导的《林则徐》和《聂耳》,被誉为“红烧头尾”,是上影向建国1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1961年导演的《枯木逢春》以精雕细刻的手法和富于诗情画意的镜头画面,动人地描述了血吸虫病人苦妹子从绝症中获得新生及一家人在新旧社会悲欢离合的遭遇。影片较好地借鉴了传统艺术的经验,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懈的锐进精神。长期以来,他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翻译和著述。《论抗战戏剧运动》,在1939年曾以单行本出版。进入40年代后,他即以开始《角色的诞生》的构思和撰稿。在他的艺术道路上,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迄今以出版的论著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译著有杰希.波里斯拉夫斯基的《演讲六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等。郑君里是一位擅长驾驭“重头戏”著称,以拍摄人物传记片见长的电影艺术家。1969年因文革遭受迫害死于监狱。他曾是上海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剧协常务理事、上海影协常务理事。
费穆,字敬庐,号辑止,1906年生于上海。中国电影导演。
1916年费家迁居北京,因长年苦读,致左眼失明。后开始接触电影,撰写影评,办电影杂志,翻译英文字幕和撰写说明书。
1932年至上海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同年执导了《城市之夜》,反映人民疾苦,这部电影充分显示出他的导演才华。之后,他又陆续导演了《人生》、《香雪海》、《天伦》。
1936年由他导演完成影片《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费穆拍摄了《北战场精忠录》。“孤岛”时期,导演了《孔夫子》、《世界儿女》及京剧戏曲片《古中国之歌》。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后,费穆转向戏剧舞台。抗战胜利后重返影坛。
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达到了建国前戏曲片拍摄的最高水平。
1948年,导演《小城之春》。
1949年5月去香港,创办龙马影片公司,执导影片《江湖儿女》,片未竟而病逝。
费穆凭借《小城之春》开启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始发现费穆,认为他把中国传统美学和电影语言进行完美的嫁接,开创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银幕诗学。
姓名:谢晋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猪 星座:天蝎座
籍贯: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县
学历: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个人简历及工作成就(获得奖项):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在家乡度过童年,并上了一年小学。
三十年代随父母迁居上海继续读小学。
1938年 赴香港读中学。
1939年 回上海就读于大夏附中、稽山中学高中,业余时间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指导老师有黄佐临、吴仞之等,并参加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岳云。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受教于曹禺、洪深、焦菊隐、马彦祥、陈鲤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读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后主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黄花岗》、《鸡鸣早看天》、《郁雷》等戏中担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一时期,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艺术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复学,导师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导演)意大利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环》(导演) 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剪辑奖;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文汇报》、《中国电影时报》新时期十年电影奖(1977一1987)故事片奖、导演奖。
法国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5年 美国十大城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镇》(导演) 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获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球奖”,(演员徐松子获“捷克戏剧家协会评委奖”);捷克第40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1989年发行影片评论奖、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法国第1届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任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前后曾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于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1988年 作品:《最后的贵族》(导演) 获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任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任第5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任第7届中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1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1991年 作品:《清凉寺钟声》(导演)《启明星》(导演)1992年 8月8日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美国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93年 作品:《老人与狗》(导演) 获上海电影评论学会1993年“十佳影片”奖。2月任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校长;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任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任第8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2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儿谷》(导演)获1995年第4届全国大学生电影节特别荣誉奖。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 任第6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战争》(导演) 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怀”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1998年 任第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任第9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出版《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担任副导演的影片: 《哑妻》(48年,大海大同电影厂)《鸡毛信》(53年,上影厂)担任导演的影片:

《女篮五号》(57年,上影厂,57年获世界青年联欢国际影片展览“银质奖”,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红色娘子军》(60年,上影厂,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64年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厂)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厂,获第二十四届伦敦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第十二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荣誉奖——国际电影导演奖。
《天云山传奇》(80年,上影厂,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牧马人》(81年,上影厂,获第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84年,上影厂,获第八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芙蓉镇》(86年,上影厂,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卡罗维伐

利国际电影节大奖
《最后的贵族》(89年,上影厂)
《清凉寺钟声》(91年,上影厂)
《启明星》(92年)
《老人与狗》(93年)
《女儿谷》(95年)
《*战争》(97年,峨眉厂,获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三次担任“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获奖情况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篮五号》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
《红色娘子军》获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3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第3名
《舞台姐妹》获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啊!摇篮》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天云山传奇》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首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4届百花奖最佳影

片奖
《牧马人》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6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第8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芙蓉镇》获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张暖忻简介
张暖忻(1940—1995) 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以《沙鸥》一片获1982年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接着又拍摄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张暖忻是纪实美学最早的实践者。她的几部作品,显示了她在电影美学上的不懈的探索。《沙鸥》中以新颖的电影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叙述形式,《青春祭》中营造的含蓄、饱满而又温煦的意境,《北京,你早》中以生活流和纪实风格显示出来的潜在*,在中国艺术电影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
作品:
云南故事
青春祭
沙鸥
南中国1994
你好,北京
闺阁情怨
郑洞天,河南罗山人,生于重庆,在上海读中小学,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过文学编辑,导演助理等工作。1976年,郑洞天调回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并从事电影创作。先后与谢飞等合作导演了《火娃》、《向导》等片。后者获得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1年,郑洞天与徐谷明合作导演了影片《邻居》,获得次年的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影片被视为第四代导演早期的抗鼎之作,确立了“纪实美学”的风格。此后,郑洞天又先后拍摄了《鸳鸯楼》、《秘闯金三角》、《人之初》、《刘天华》、《台湾往事》等影片。
郑洞天除了担任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还曾担任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这使他比一般的电影学者更能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到电影作为工业的基本特性以及电影作为工业对个人化电影创作的巨大制约(他自己的创作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郑洞天任电影学院教师以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不少导演人才。同时,在电影评论、电影艺术创作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建树,他的评论文章,论文在电影界有一定的影响。
作品
台湾往事
郑培民
故园秋色
人之初
秘闯金三角
鸳鸯楼
邻居
向导
火娃
吴贻弓,男,汉族,1938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大学文化。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电制片厂导演助理。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加入中国*。1987年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1989年1月后,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第六届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文艺一级导演。*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导演的影片有《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等。《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黄蜀芹(1939-),导演,原籍广东番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等影片的执行副导演。1983年,其独立导演影片《青春万岁》,于次年获苏联塔什干国际电影节纪念奖,1984年的《童年的朋友》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1987年,黄蜀芹与人合作编剧并导演影片《人鬼情》,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法国第十一届克雷黛国际妇女节公众大奖。1996年,执导儿童片《我也有爸爸》,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由钱钟书同名小说改编的著明电视连续剧《围城》,为黄蜀芹赢得了1991年第十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和最佳导演奖;首届国际电视节金熊奖等。1996年起兼任上海新文化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15999.html

与“上海文学编导专业大学 江苏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1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