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大学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陕师大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怎样?

现在正是信息时代很有前途 ,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尽管现在开设这科的学校很多,毕业的学生也很多, 但真正学得精的人太少,所以很多人说就不了业,实际上市场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如果学,一定学精,才能找到更有好的工作,这科就业面宽,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所以一定要学精,毕业搞搞编程,软件开发等,几年后,有了工作经验,有可能做个技术部主管,如果你有管理能力,还可以搞管理工作,而所谓的高薪也是从编程开始的,所以想赚大钱的就业面并不宽,有用的东西在大学、社会,学得好,就业初期也有不如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网络工程方向就业方向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1.软件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2.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3.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现在正是信息时代很有前途 ,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尽管现在开设这科的学校很多,毕业的学生也很多, 但真正学得精的人太少,所以很多人说就不了业,实际上市场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 如果学,一定学精,才能找到更有好的工作,这科就业面宽,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所以一定要学精,毕业搞搞编程,软件开发等,几年后,有了工作经验,有可能做个技术部主管,如果你有管理能力,还可以搞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以一级学科作为招生专业的,根据攻读的研究方向的不同就业的方向和前景也略有不同: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院校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首批 “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 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8年来,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怀抱教育强国之志,以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铸就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孕育了“两代师表”优秀师生群体,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50余万人,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优质师资。,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8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 22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现有专任教师2010余人,其中教授590余人、副教授820余人、博士生导师510余人、硕士生导师990余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8203人,研究生2150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035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1151人),各类留学生598人。藏书408万册,其中古籍25万余册,引进各类文献数据库268个。建有红烛校史馆和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包括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办有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学校出版总社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节目*、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机构。,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2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社科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有本科专业 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奖6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是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坚持人才强校,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 94人次,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76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教授1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学者2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2人,另外还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省部级人才294人次,其中陕西省特聘教授54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6人、陕西省青年学者30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6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8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9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其他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1人。,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 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20个。“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含重大)项目296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4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2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468项,承担理工科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项。100多项社科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其中9项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档案局特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学校主办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11种期刊之一。,学校坚持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建校 78年来,逐步形成了“国家公费师范、国家优师计划师范、普通师范、地方委培师范”等多种师范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师范教育体系,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30500人,占国家招收公费师范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西部招收公费师范生21500人,占学校公费师范生招生总数的70%,居部属师范大学之首。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西北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先后完成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高层次的培训团队培训、高水平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培训等任务。深度参与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牵头成立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成立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开展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服务对接活动,引领陕西和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 37个国家及地区的共计19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发实质性学生交流项目160余个,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学习的学生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 “西部红烛精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大力推进人才和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实现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把学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有行政管理、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英语、俄语、日语、翻译、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绘画、美术学等。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专业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含基地班)、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英语、俄语、日语、翻译、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绘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物科学(含基地班)、生物技术、生态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 陕西师范大学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值得读?

提起陕西师范大学来,最令考生们称道的有两大亮点: 一是拥有“最值得珍藏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陕师大”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融情于墨,古朴优雅,传递人文家国情怀,被网友们誉为“最好的开学第一课”。

二是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培养高校之一。 入读“陕师大”的“公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公费培养,毕业入编,免试读研,让考生们羡慕不止。

所以不难想象一些好的专业也都是偏文科性的。其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应用心理学,数学 等等都是校王牌专业,王牌专业当然含金量很高,所以这些专业都是相当不错的。

就比如汉语言文学在上次双一流学科评估中评分最高。专业在学校属于比较大的,人数多,就业情况好。大多学生能成为老师或考上公务员。

王牌专业,上课的大多数都是 教授学识渊博!学到的东西也有相当大的技术含量。除此之外学习氛围很浓厚 ,在图书馆经常看到文学院小姐姐在读那些很旧很旧的书。都好有才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哦!

但是作为陕师大哲学与*管理学院的老学姐,当然是要向大家宣传我们 哲学与*管理学院 喽!

虽说不是王牌专业,但是在各大高校里, 陕师大的哲学专业 也算是名列前茅的,今天就给大家安利一波陕师大的哲学专业吧!希望各位有兴趣探讨哲学与人生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师大的哲学!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设施,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校内就读各类专业课程,也可以选择在网上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2统计学理学3教育学教育学4地理信息科学理学5特殊教育教育学6编辑出版学文学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8市场营销管理学9财务管理管理学10经济学经济学11运动训练教育学12材料化学工学13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14音乐学艺术学15物理学理学16古典文献学文学17日语文学18思想政治教育法学1*前教育教育学20社会学法学陕西师范大学舞蹈学介绍舞蹈学(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及其他舞蹈教育工作者。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舞蹈学(非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相当程度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介绍经济学
本科,学制4年,修学年限3-6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经济理论人才和管理复合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动态最优化理论、随机过程理论、数学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史、金融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本论》选读、企业理论、低碳经济学等。
陕西师范大学表演介绍音乐表演方向: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专业能力和艺术理论素养,毕业后能够在音乐表演单位、专业教学单位、音乐研究单位及艺术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表演、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有声乐(美声、民族),钢琴、手风琴,中国乐器演奏、西洋乐器演奏等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专业主科、乐理与和声、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名作欣赏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介绍历史学(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专门培养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
该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省级名牌专业。
开设的课程中除了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文选、外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能等学科和公共基础课外,还有70余门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课自由和拓展知识面的空间。
每届学生还安排有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以及教育见习,充分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技能。
在专业实践方面,学院安排有内容丰富的专业考察,包括对西安本地众多的博物馆、文物古迹以及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专业考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历史学(创新实验班):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省级名牌专业。
与历史学师范专业不同,该专业突出专业学术研究特色,专门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素质与潜力优秀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院所继续深造攻读专业研究生。
该专业尤其强调专业实践与调查,提倡学行结合。
利用古都西安本地众多的博物馆、文物古迹遗址等优势,为学生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考察与社会调查,以及以“丝绸之路”等为主题的专业考察,为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https://www.87dh.com/xl/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能力,能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中学师资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电路、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可视化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教师技能、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学科教学论等。
软件工程(非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够适应计算机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网络工程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范):本科,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运筹学、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原理、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经济学等。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
wap地址: https://m.tbqqq.com/zixun/339026.html

与“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介绍”相关推荐